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田长青 《考试周刊》2010,(16):228-230
“为学生的学习设计教学”,这是新课程教学设计的本质所在。从这个意思上讲,课堂教学设计就是教师在课堂中有意识地引导、组织学生建构知识,生成自我意义的教学预案。因此,课堂教学设计不仅仅是考虑教师如何“教教材”,更要关注教师如何“用教材”,教学生“学”。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多考虑学生“学”的因素,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独特体验来因材施教设计学习,尊重学生的经验和个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地得到发展。但教学设计又不是一种程式化的拟定教案的过程,也不是简单地排定教学内容,必须充分关注这一系统设计过程的几对矛盾,从而使课堂教学设计更为理性化,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杨春妹 《教学月刊》2009,(12):20-22
加涅的《教学设计原理》和David Nunan的任务型教学都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学生学完后将会做什么”上,这与英语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是一致的。课堂上,教师也越来越关注学生用语言去做事的能力的培养,而英语教学活动正是对此极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3.
以往,我们为了追求教学环节的完整,展示教案的精彩设计,常常不自觉地将精力放在教案上,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这种“刚性”的教学设计影响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弹性”生成.遏止了学生在课堂上思想和思维的活动.使原本鲜活灵动,充满情趣的课堂变得机械、刻板和程式化。而兴趣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关注生成,注重有效教学。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具体谈谈初中科学生成性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叶澜教授在她的“新基础教育”理论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但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地展开学习,而是要求教师有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在教学方案设计中有预先为学生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为教学过程动态生成创设条件。”所以我们在关注课堂动态生成的同时,更要关注预设。因为没有精心的预设就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  相似文献   

5.
站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角度审视传统的复习课堂,一个最为严重的弊病便是复习过程的“情趣”缺失.可以预见,最为理想的教学设计也会因为学生的参与度低而在课堂现场无情夭折.从这个意义上分析,强化“情趣”已成为新理念下数学复习课堂构建的重要突破口.笔通过教学实践发现,情趣化的复习课堂设计可以从以下四个维度着手:  相似文献   

6.
案例主题 促进数学课堂“有效互动”的关键是什么?实现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有效化,是当前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所应实现的基本变革,也是使数学课堂真正得以重新建构的前提.那么,如何把握教材和学生,提高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是目前呈现在数学课堂互动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有效的互动课堂,不仅教学设计要开放,教学过程也要开放.在开放的课堂中,教师又要关注什么?把握什么?扮演什么角色?  相似文献   

7.
当前关于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太过偏重教师的教学技巧、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而较少对学生学的有效性,以及学生参与课堂的有效性的关注.文章通过对教师“教”的有效性研究,探讨了学生“学”的过程和“学”的效果,并以三个教学设计环节为例,对有效突出教学核心目标、有效指导思维方法及有效设计课堂提问等,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的开展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然后在课堂中层层推进实施,达到教学目的?拟定科学、恰当的科学目标,以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管理,在实践中要关注“五化”。本文就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过程。在课堂中学生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不展?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学习兴趣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一切,都是我们教师应该关注的。这种关注就要求教师必须用“心”施教,即教师用关注之心“点击”学生的心灵,语文课才能充满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0.
叙述了基于“问题化”理念下“化学平衡移动”的教学过程,认为问题化教学是以师生、生生的“交流与讨论”为基本特征,围绕一定的“情景问题”展开的一种教学形式。问题化课堂教学是以“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为教学核心理念,是满足师生进行广泛交流的需要,是使课堂呈现活力和互动的一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程亮斌 《考试周刊》2010,(13):181-182
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使化学教学充满“生活化”作了一些探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课前提炼教材中的化学“生活化”元素,进而创设化学“生活化”教学情境:在课堂上启发学生善于联想生活.进行化学“生活化”教学:在课后引导学生进行化学“生活化”实践活动,通过上述“三阶段”精心准备和实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启发学生用化学的眼光去关注身边生活。在生活中理解化学知识,从而促进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1.课堂——人性养育的圣殿。新课程倡导,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应是开放的动态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执行事先设计好的固定不变的“教案”,而是根据学生的创造性发挥不断调整“教学设计”。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良好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英国中学语文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善于设计情境化的驱动任务,为学生阅读学习搭建思维支架,为其习得类型化的阅读与写作方法奠定基础,在“再情境化”教学中,关注学生对知识方法的灵活运用与迁移,关注其动态而真实的学习过程并给予表现性评价。这些教学理念与策略既切合我国新课改的要求,也与当前的大概念教学、项目化学习理念不谋而合。总结情境教学中“情境化”“去情境化”“再情境化”几个环节的教学过程与成效,通过中英对比描述,为国内中学语文情境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袁晓光 《成才之路》2010,(25):30-31
要完成“减负”的主要任务,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效率是关键。“有效教学”更加关注学生,更加关注教学中的“人的问题”,是一种理解人的活动。如果学生在每堂课都能有效地掌握知识,那么可以大大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有效教学”可以有效地做到“减负”。  相似文献   

15.
任务型教学是英语交际式语言教学的方法之一,旨在把语言教学真实化,使课堂社会化。英语教学中的“任务”通常指以真实世界为参照,以形成语言意义为主的活动。语言学家Nunan从教学角度给“任务”下的定义是:在课堂上用目的语做一件事,涉及对语言的理解,操作,运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尤其指有目标的交际活动或学生为达到某一目的而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是教师根据学习内容设计各种交际任务,  相似文献   

16.
人们通常用“凤头”、“猪肚”、“豹尾”来形容好的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所谓“凤头”,言下之意,是说开头应该短小精悍,亲切动人。同样,语文课的导入也应该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创设情境,巧提问题,前后联系,而后最终成功地完成教学,而不是机械地照抄教案中的“专家答案”,拾人牙慧。概括地说,导语的设计应该追求一种形象化、美感化,诗意化的境界。从而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生机盎然,充盈着美的气息,让学生感受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一、借助图表,巧入情境判断一堂语文课的成功与否,主要是看课堂上学生思…  相似文献   

17.
彭金莲 《考试周刊》2011,(64):220-220
教学过程是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过程。在课堂中学生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一筹莫展?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一切,都是教师应该关注的。这要求教师必须用“心”施教,即教师用关注之心“点击”学生的心灵.美术课才能充满生命活力。 一、用“心”导入,进入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8.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背景分析] 实施新课程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课堂不再流于一种熟练的表演——对预设情境的再现;教师也不再是“权威人士”或“指挥家”,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提倡教师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每一点表现,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随机调整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19.
教育学家赞可夫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到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效作用。新课程改革引导教师教学由“牵着学生走”的课堂模式向注重学生学习情绪和意志激发的转变,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即利用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亲切”、“激发”、“诱导”等“非教学因素”,调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兴趣”、“注意”等“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20.
范兰英 《学苑教育》2023,(24):39-41
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越来越重视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地“学”,强调优化课程教学过程、优化学生学习体验。预习环节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应该受到教师的关注和重视。但当前,很多教师只重视课堂上的“讲”,而忽视了学生课前的“学”,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是被教师“拉”入了学习中,容易跟不上教师节奏、跟不上课堂教学进度。因此,教师应该有效注重起预习环节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