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刊1998年第1期的“数学集锦”栏有中刊登了题为《一个数除以分数教学四法》一文,文中就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一册“一个数除以分数”中由“例1:李师傅3/4小时做6个零件,1小时做几个零件?”推导得出“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原分数的倒数”结论的教学,提出了四种教学方法.对此,笔者认为其中有些方法是不妥的,例如,“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推导:  相似文献   

2.
分数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分数除法又是分数教学中的难点。在教学中,对于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不仅学生难于理解,而且教师也不容易讲清楚,分数除法的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道理何在?现以统编小学《数学》第九册为例,从教法上谈点粗浅意见。  相似文献   

3.
以疑启思,寓思于疑——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疑”与“思”是一个矛盾统一体.学贵有疑.以疑启思.在教学中,如果学生产生疑问,那将有助于通过释疑解惑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学生学习从疑问开始,教师教学则应该从设疑、激疑开始.本文试图探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通过疑惑启发学生思维,提高思维能力,并以此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传授知识不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唯一目标,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创造条件,提供机会,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求知识。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处理好“讲”与“不讲”的关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许多环节都存在着“讲”与“不讲”的问题。教师熟练地掌握“讲”与“不讲”的关系,不但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自学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讲,就是教师的启发诱导。不讲,就是启发诱导后,让学生自己从多角度进行思考,从多方面分析问题。  …  相似文献   

5.
“分数除以整数”教学点滴昆明市五华区春城小学宋卫明根据小学生对数学概念易混、难掌握的特点,在教学分数除以整数这一节时,我把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与计算法则分为两个课时进行。在进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教学时,针对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是由具体到抽象的特点,我把...  相似文献   

6.
犤案例犦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一个数除以分数”教学片断。……在课末小结时,教师问:“哪位学生能帮老师总结出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法则?”话音刚落———生1:“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如,1415÷310=1415×103=289。师:前面讲的分数除以整数和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可以概括成一个统一的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吗?生2:前面讲的分数除以整数和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法则,可以统一概括成分数除法的法则,即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师:讲得很好,请同学们再想一想,还有什么计算方法?学生…  相似文献   

7.
教学计算法则时,不但要让学生学会“怎样算”,更要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算”,用“算理”指导“算法”。现就“一个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教学谈谈个人的做法。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 ,有效、合理地组织学习活动 ,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去发现问题 ,“创造”知识 ,使他们将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化为能动参与的过程 ,成为真正的探索者、发现者和创造者。下面以此为指导思想 ,结合“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法则”的教学谈谈具体运用。在复习的基础上 ,教师出示例 2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第 1 1册第 33页 ) :“一辆汽车 25小时行使 1 8千米 ,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引导学生根据“速度 =路程÷时间” ,列出算式 :1 8÷ 25。师 :这是整数除以分数 ,请同学们想一想 ,该怎…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九册 P.22“一个数除以分数”中的例1、例2,历来是教学中的难点,不少教师将它分作两节教学。由于二者联系紧密,将其安排在一节课内,分三步进行教学,可使学生获得更为明确的概念。第一步,重点讲好例1,掌握计算法则。  相似文献   

10.
“设疑诱导”已成为小学教学课堂数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疑,制造悬念,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状态,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一、小学数学课堂上设疑的基本程度1.激疑。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思维之弦。适时激疑,可以使学生因疑生趣,由疑诱思,以疑获知。要使学生生疑,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地激疑。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可先出示题:小明今年12岁,他只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这时学生…  相似文献   

11.
“一个数除以分数”是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三单元第一节的内容。它包括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分数和带分数除法。本课是一个数除以分数中的第一课时,其教学内容是整数除以分数。一个数除以分数是分数除法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它包括整数除以分数和分数除以分数两种情况,但计算时,这两种除法的算理是相同的,因此,我拟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的算理,初步学会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计算整数除以分数;培养学生一定的分析、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  相似文献   

12.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五年制第九册)23—25页“一个数除以分数”这节内容是分数除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基础。为了切实打好这一知识基础,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认识结构,谈谈自己的设想。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教学,教材是从乘除法互逆关系的讲解来归纳分数除法的法则,其模式是: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的教学体会是:一“让”,二“听”,三“动手”。让,就是教师让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完;听,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地、耐心地倾听同伴发言;动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悟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一、教材简析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一、二单元“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教学,主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除法的意义,计算法则和基本应用题。由于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关系密切,因此教材将三者结合起来编排。从整数引入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再通过扩展,推导出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接着引导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应  相似文献   

15.
1.设疑激趣。培养创新欲望,启发创新意识 一个人创新意识的产生和创新能力的获得,主要是取决于其创造热情,创造兴趣,启发和激励学生浓厚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的前提。为此,教学过程我们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心中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创设认识的“冲突”,要千方百计使学生在学习中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创新意识。让学生在丰富的想象中萌发创造欲望,标新立异,关键在于教师的诱发和引导。学生对新奇的事物总是充满向往和追求,这是由学生的心理特征决定的。  相似文献   

16.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亟需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可通过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激发兴趣、改革教法、设疑启发、开展活动来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7.
在一次校级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执教的“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教学片断,引发了教研组内教师的争议。具体教学实录如下:教师出示例题:一辆摩托3/10小时行驶18千米,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相似文献   

18.
郭朴 《四川教育》2001,(6):24-24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指出:“自然教学的基本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认识自然事物并应用所获得的知识,教师要尽可能地启发学生自已探求和应用知识。”为此,我在小学自然教学中采用“激趣、设疑、促动”的方法,培养学生自行探求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善于设疑,培养兴趣,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创新意识;要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一、两位教师教学"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教学片断 教学片断一: 教师出示例题:一辆摩托3/10小时行驶18千米,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