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事由:近日,多份1—4月各大卫视收视报告出炉,包括曾经凭借《大长今》、《回家的诱惑》缔造超越5个点高收视的“芒果台”在内,各大卫视的电视剧收视情况整体呈现低迷之势,就连全民皆看的《甄煨传》平均收视也不敌去年的《宫》。  相似文献   

2.
梅博远 《视听界》2010,(3):47-49
似乎一夜间,《非诚勿扰》火了,"收视王牌"、"全国综艺节目冠军"、"全民‘非诚勿扰’时代"……2010年没有出大家意外,同质化节目在各家卫视"你剽我,我抄你"的潜规则中大行其道,形式聚集下同质节目整体进步并成为收视焦点。今年是婚恋交友类节目第三波回潮之年,  相似文献   

3.
写在前面     
《现代传播》2016,(4):3
在媒体融合深化发展进程中,在"电视+"的融合实践中,传统电视的地位和角色,需要坚实的收视市场分析的支撑。封翔的《媒体融合进程中的电视力量——2015年中国电视收视市场分析》较为全面地探析了这个问题。隋岩、徐晨的《叙事重构时代》面对和分析的是这样的问题:伴随互联网媒介的迅速发展,信息大爆炸重铸出一个全民叙事、全民传播的时代;把握不同传播形态中传者叙事的特征、选择适宜的叙事视角、恰当利用断点点燃叙事,对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民选秀时代的没落,“模式引进”成为近两年电视节目生产的热门方式和话题。众多卫视撇开原先“借鉴”的“只干不说”,大大方方地用“模式引进”的方式“多快好省”地生产出了众多在近两年收视市场上炙手可热的产品,比如《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等。可以说,这类收视产品是原先全民选秀时代节目的升级版。节目内容除去表演成分外.更多的是展示人物的多面性。  相似文献   

5.
电视媒体     
《视听界》2012,(5):7-8
江苏卫视上半年夺收视冠军下半年将推三大综艺江苏卫视今年上半年卫视排名升至第一位,且连续4年黄金档剧场收视排名第一。下半年江苏卫视将推出三大节目《好好学习》、《最炫民族风》和《天下无双》。全民答题互动直播节目《好好学习》,观众可以在收看节目的同时通过手机通讯和互联网通讯两种方式参与到节  相似文献   

6.
任树燕 《报刊之友》2012,(12):94-95
中国好声音自2012年7月年开播以来,一路冲破收视高峰,掀起全民讨论的热潮。本文从节目制作、主体性、情感因素及微博营销等四个角度分析该节目的成功之道,以期对当下的电视节目提供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7.
赵双玲 《新闻世界》2014,(8):362-363
近年来,"韩流"不断来袭,韩剧以其绝对优势抢占国产剧市场,国产剧受到巨大冲击。2014年初《来自星星的你》引发全民大谈论,此剧的风靡有着诸多方面原因,而国产剧的收视低谷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8.
康宁  孔凡哲 《出版广角》2017,(24):70-72
《我想和你唱第二季》延续了第一季节目强调音乐质量、重视与观众互动的思路,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全民嗨唱的优势,给观众构建音乐狂欢的语境,成功地锁住了观众的视线,获得了不俗的收视成绩.文章从全民互动、节目思路、节目定位、宣传推广、节目制作五个方面出发,分析《我想和你唱第二季》的节目亮点,探究其吸引众多观众参与、收获良好口碑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丁杨 《声屏世界》2017,(3):37-39
2016年9月初,由陈建斌﹑马伊琍主演的现实生活幽默大戏 《中国式关系》在北京卫视﹑ 东方卫视播出,"播出几天,收视便频频告捷,首播破1,前三天也稳居北京﹑东方两台收视排行榜前三甲",一时掀起了全民热议"中国式关系"的热潮.本文以职场文化的角度从东西方职场文化的差异﹑ 男女有别的职场观与职场电视剧的功能三个维度剖析《中国式关系》里的职场文化.  相似文献   

10.
10年前,一档全民冲关节目在安徽电视台开播,它是国内首创的同时拥有男女双赛道、集趣味与竞技于一身、游戏关卡丰富多元的平民娱乐节目,它就是当时强势霸占安徽卫视电视台午间档的收视冠军节目《男生女生向前冲》。10年后,该节目依然围绕全民冲关主题大量释放能量,塑造全民健身榜样,且节目内容更加充实,节目创意构思更加巧妙。所以本文中就着重讨论了该节目的主题定位与主题表现,结合当前同类节目的创意巧思分析该节目的主题创新设计,深度探索该节目10年来依然青春永葆的秘诀。  相似文献   

11.
全民大娱乐     
<正>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公共频道《全民大娱乐》栏目立足于民生文化的传播,是一档文化资讯类节目,全力打造省内最权威的电影推介平台和艺文资讯推介平台。节目联合金逸影城、中兴院线、中瑞影城等,形成电影推介强势媒体;携手福建人民艺术剧院、福建大剧院形成剧院大联盟,营造高端艺文资讯发布平台。同时,栏目还针对不同的收视人群,积极推进线下活动。"全民生日party"粉丝俱乐部和"拍啦"亲子游俱乐部已初具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我市自1995年4月起率先在全国县市级电视台开辟了“室内室外”卫生电视专栏,一直坚持每周播放四次,在全国同类电视台以固定栏目起标杆作用,得到广播电影电视部、中国健康教育所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最近,我们采用分层随机抽样逐户询问调查方法,对本市荔城镇东方、西山两村100名农民收视专题片的习惯、收视率及影响收视因素等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为94%均知道此栏目,表明我市充分运用这一覆盖面广的电视传媒开展全民健康教育是行之有效的好途径,深受观众好评。卫生科普创作是广播电视新闻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宣传大卫生…  相似文献   

13.
杨群 《声屏世界》2000,(6):38-40
一现在的受众,已经不是过去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手持遥控器的主动选择者,因此,我们只有深入研究现代受众的收视心理,才能抓住受众的注意力,感染受众,创作出高质量、高收视率的精品节目。那么,如今的受众有哪些收视心理特点呢?笔者认为,受众的收视心理特点,主要体现在收视动机、收视习惯、收视兴趣对电视和广告的态度上,根据1997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结果,笔者对受众的收视心理特点作以下概述:(一)收视动机收视动机是指推动观众去从事收视活动,指引活动去满足一定需要的意图、愿望、信念等等。动机越强烈,个体从事某项…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推广应用,给传统电视品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严峻的发展形势下,地方县级电视台由于自身各方面资源的相对匮乏,为了提升收视率、打造电视品牌栏目,必须重视节目制作过程,让群众从节目中获得好处,内容与群众"连心",实行全民监督,可借助各种新媒体平台,以此来树立良好的电视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5.
2004年"超女"首播在中国电视界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激起了全民的"超女"热.2005年超女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红透祖国的大江南北,根据央视索福瑞数据,在收视最高峰期,每5个中国人当中就有一个看"超女",有近3亿观众在为"超女"加油,创下了仅次于央视春晚收视率的奇迹.  相似文献   

16.
卢妍君 《视听界》2013,(1):81-83
益智类节目自20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至今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其间,电视观众走过了《开心辞典》所掀起的全民答题热,经历了益智类节目长时间的消退。短暂的消退其实是在酝酿新的发展,以江苏卫视《一站到底》为代表的新一代益智类节目的崛起,预示着一个新的收视浪潮的出现。  相似文献   

17.
郑学步 《声屏世界》2005,(10):58-58
电视作为新锐强势媒体.主动与观众套近乎,搞互动,估摸着也就是近几年的事。什么有奖收视、现场参与、电视投诉、短信答题等,如今已是遍地开花,满屏节目几乎无处不互动了。央视二套的几位名嘴.最近还号召“全民互动”。预示着今后还会有更大的互动动作、更多的互动花样要出来。我们就要进入互动时代了。  相似文献   

18.
陈飞 《新闻窗》2013,(5):72-72
一、解析收视分析 1.收视分析的内容收视分析是通过收视数据对收视率及其系列指标数据进行一定解释和剖析,以求得收视结论的工作。它简单地说是分析一个基点、两个市场、三个维度、四个层级以及五种关系。  相似文献   

19.
常诚 《传媒》2017,(12)
2013年,一档大型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横空出世,引发全民关注汉字书写的热潮;2014年,《中国成语大会》正式登陆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带领全民共赏中华成语意境之美;《中华好诗词》《中华好故事》《汉字英雄》《最爱是中华》等文化类电视节目纷纷上线,使得受众有机会重新感受与认识中华五千年来的优秀文化.在综艺娱乐节目大行其道的今天,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出现给受众带来了全新的收视体验,全民关注追随具有品质的文化内容在一夜之间成为潮流.  相似文献   

20.
从收视调查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来看,传统电视、数字电视与网络视频、移动视频的收视调查在测量方法、测量理念等方面并不相同.多屏时代的收视调查除了要对不同终端受众收视行为进行准确测量外,还要将这些收视数据进行整合.但不同阶段的收视调查也有其相同点,即都是基于媒介产业产生.当电视媒介与广告商、广告主的交易日益频繁,几方都迫切需要有一种可以评判广告投放效果的简单快速有效的标准,这种标准就是收视调查数据.基于这一特点可以预测出多屏时代收视调查发展的几点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