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生产力"标准和"三有利于"标准本质上都是"实践的结果"标准,生产力标准是"实践的结果"的根本标准和主要标准;"三有利于"标准是"实践的结果"标准在社会历史实践中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它充实、丰富和深化了"实践的结果"标准,同时又为实践本身的检验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法治国"方略深入人心,但道德建设却相对滞后.鉴于此,新世纪之初,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更需要道德力量的支持,必须在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德治"思想的基础上,确立新型的社会主义德治观.而加强"以德治国",关键还是要加强广大干部的"政德"建设,提高各级干部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研究法,剖析了中国武术文化的系统性思维方式,主要包含中国"人"与"自然"的系统性、"身"与"心"的系统性以及"个人"与"社会"的系统性等系统性思维的几种方式,以期提高对传统武术文化内涵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民族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应然”与“实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院校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应然"和"实然"状态之间是否总是一致的呢?通过访谈调查发现,民族院校大学生在处理与其他民族同学的关系时,认识上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而其实际行动与其认识水平是不相符的。研究验证了民族院校大学生交往过程中"应然"和"实然"状态之间存在着不一致甚至矛盾现象。解决这一矛盾,首先要承认并正视这一事实,其次要顺应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通过价值观辨析程序形成人际关系的价值观体系。  相似文献   

5.
刘洋 《保定学院学报》2009,22(5):87-88,129
"墙"作为一种文化象征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和深刻的传统文化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跨文化交际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文化之墙阻碍了我国和世界的交流与合作.探讨"墙"在中西方传统文化中的角色以及"墙"语言折射出的中西文化和人们的思想特征,进而说明拆除文化之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试论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多年的研究生教育工作经验,简要地阐述了研究生教学的两种模式:1"讨论会"教学模式的构成形式和进行时间、内容、形式、作用和意义;2.在进行平时教学和实施"讨论会"教学模式中,实施"产婆术"与"断奶术"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策略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老舍作品对当代戏剧影视的影响,既源于其自身的独特感染力,更源于其蕴含的"京味"之魅以及老舍创作的整体美学追求.老舍话剧对当代"京味"艺术的持续影响,不仅显示了老舍创作的价值和意义,更表明了"京味"艺术在当今与未来的新的发展空间与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8.
在"两课"教学中,坚持高举旗帜,加强改革的方针,积极探索教学规律,科学规范教学过程,以学生综合素质为标准,建立科学的人学科学体系和教学保障体系,切实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范卫平 《职大学报》2006,26(3):23-27
本文从楚辞的语句形式("兮"字句)、曲式构成的基本单位(四句"歌节")和乐章结构的音乐处理手法("乱"、"少歌"、"倡")等方面,论证了楚辞的"乐体文学"特性,并对其中包含的"文体"做了尝试性的分类.  相似文献   

10.
生活与教育:杜威“教育即生活”思想的“源”与“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即生活"作为杜威教育思想的重要方面之一,是其对生活与教育关系的一种睿智的把握.本文以历史的视角,通过对教育史上几位有代表性的教育家,如亚里士多德、卢梭、斯宾客、陶行知等有关生活与教育关系的阐述进行梳理,试图在比较分析中寻找杜威"教育即生活"思想的"源"与"流".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海上货物保险业务实践中“一切险”的承保范围及其涉及的举证责任问题,结合我国海上货物保险中“一切险”条款的历史由来以及英国海上保险中的相关做法和理论,探讨了“一切险”条款的本意。结合我国《国务院组织法》、《立法法》、《合同法》的具体规定及相关法律原理阐明了对我国海上保险中“一切险”承保范围的理解:“一切险”条款中的“外来原因”不应被理解为“列明风险”;银函(1997)210号《关于海洋运输货物一切险条款的解释的请示的复函》仅为一种内部行业解释,不应当然成为保险合同条款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自……外"、"自……之外"、"自……以外"、"自……而外"是古汉语中的四个固定格式,在中古近代汉语中,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用法,即表示不计算在内,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除……外"。这种用法是由当"此外、其他"讲的"自外"演变而成的。"凡诸"是中古近代汉语的一个固定组合,意义为"凡(此)众多"或"凡是众多",极少数作定语可理解为"所有(的)"。"凡诸"是由"凡A诸B"格式演变来的。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发达地区居民全民健身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旨为全民健身顺利进入二期提供信息,采用调查访问等方法,对广东发达地区居民全民健身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经济的发达,促进了居民的体育积极性和体育消费水平,其活动的“软件”和“硬件”都形成了特色,使这一地区顺利进行全民健身二期工程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
中国佛教人文关怀的内涵分为两个方面,即在人的内在方面,注重对于"人"本的弘扬,突出"众生为本"、"以人为本"和重视人的"心",体现为对于众生的服务意识、对于人本身的生命意识和重视人的主观意志;在外在层面,注重对于"文"明的追求,分别从弃恶从善的道德追求、以和为贵的精神追求和人佛平等的境界追求等论述;"人"、"文"对现代和谐社会具有启示。  相似文献   

15.
鬼,是先民在生产力落后的条件下,对生活生产中的各种灾难产生的原因作出的最为"合理化"的解释,是先民对自然产生畏惧的一种体现。在先民的认识中,这些灾难都是因为有"鬼"这种人们无法战胜的东西在作怪,因而创造的指称这一怪物的专名。人们对鬼是既爱又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赋予了它许多新的意义。本文试从"鬼"字入手,讨论以"鬼"为形旁的汉字所体现的社会文化内容。  相似文献   

16.
“虚无”和“荒谬”作为萨特和加缪哲学的关键术语,集结了他们对生存最人性化的思考。通过对这两个术语的分析得出萨特和加缪在同一个时代课题下对生存乐观思考的共通性:一方面,“虚无”和“荒谬”都表明了人的生存处境,而且这种处境中充满了挥之不去的矛盾和冲突;另一方面,“虚无”和“荒谬”又体现人了生存的希望,它让我们在生活中勇敢地“带着病痛活下去,”从而穷尽生活的各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太极拳健身思想的形成、发展与应用受老子养生思想的深远影响,其“气与阴阳”、“以‘静’制动”的思想源自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和“道法自然”、“专气致柔”、“至虚极,守静笃”的养生思想;其以“气”、“德”健身的思想是继承发展老子“天人合一”和“道生之,德畜之”养生思想而形成的;其“静”、“气”、“德”是老子“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思想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台港新儒家学者唐君毅、徐复观的"中国艺术精神"阐释共同出现了三大悖论:一是他们所谓"纯粹之艺术精神"实则无法"纯粹",二是艺术精神与道德精神表面并列实则并不平等,三是在他们建构的"中国艺术精神"里,艺术最终被"精神"湮没,成为可有可无之物。悖论产生的最终根源在于他们标举"中国艺术精神"的指向并非艺术,而是文化精神和价值。他们以心性之学解读中国传统艺术的路向是对宋明儒学的延续,而非超越。  相似文献   

19.
"以德治国"方略的提出,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治国思想的完善和新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贡献.德治与法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落实到学校就是以德治校,为此,必须在全体党员、干部中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育;在师生员工中进行社会公德的教育;在学生中进行社会主义"五爱"教育;在教职工中进行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  相似文献   

20.
“产教结合”教学科研团队的组建以培养高层次技术型应用人才为目标,是促使学校与行业、教师与企业、学生与社会进行广泛教学科研探索,提高师资素质、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文章就“产教结合”教学科研团队组建所需的实训基地及科研平台硬条件建设和团队成员软条件构建,多元化“项目管理制”式的教学科研团队运行机制、基于“重实践、宽基础”和“校企导学制”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以及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为原则的科研服务规划等问题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