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革”文学作为中国当代文学一例特殊的“个案”,呈现出一种独特景观,一方面,政治权威话语将民间话语,知识分子话语等大面积覆盖,另一方面,民间与知识分子等形态又以隐形的方式在夹缝中突围。一方面,私人性话语被排挤出生活空间,另一方面它又在地下艰难地生长。因了这种突围与生长,“文革”文学令人在十分遗憾之余又有一丝丝宽慰。  相似文献   

2.
笔者基于自己几年来开展班主任工作的一些探索,在此浅谈以"班级日志"为载体的学生自主管理模式.这种学生自主管理模式中的班级日志不是传统的、由学生每日写的班级日记,而是指班级事务的情况记载.  相似文献   

3.
张灵 《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8(1):82-88,127
汪曾祺在“人学”上持一种平民的民间立场;相应,在“艺道”上,持一种行业态度和“倾向植物”的自然审美意识。作为一名卓越的作家,他有自己独特深刻的话语实践策略,他的隐含着双重视角的风俗画般的作品,显示了他的性灵派的儒家的独特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4.
<正>岁月承载生命奋斗支撑梦想让语言表达青春的感悟让文字记录前行的轨迹我们的日志见证了我们的努力飞逝的瞬间正成为我们的永恒充实生活的每一天我们便拥有了整个世界这是我的班级的班级日志的扉页上学生写下的一段留言,这里有学生在高三三年年每一天的班级里程。我的班级是2006年11月29日开始的班级日志记录工作,截止到刚刚结束的2014年高考,整整记录四届学生每一天的成长历程。11月11日星期五晴苏靖  相似文献   

5.
〕常规的班级日志会“高开低走”,要想使班级日志焕发生机,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给学生提供展现个性的平台,从而将“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班级日志成为班级手账,就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怎样调动中等生的积极性?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我有意识地创造机会和条件,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班级活动中,勇于展示自我。首先,利用"班级日志",调动中等生积极观察和思考班级事务的热情。在固定的班委会之外,设立"值日班长",男女生各一人,由全班学生轮流担任。对班级的纪律、卫生、学习、活动、好人好事等情况全面记录,填写《班级日志》,进行总结反思并提出自己的可行性建议。每天抽出最后一节自习课的15分钟时间,面对全体学生从自己独特的视角进行"每日点  相似文献   

7.
日志原指书面日志,是一种记录我们生活和情感的写作模式。其写作特点是要求真实、客观,不夹杂任何个人感情记录一天所发生的事情;语言上要求平实,表达准确。教学中借鉴日志写作的这些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研发,建立起完整的教学体系,可有效指导教师教学与科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写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论班级管理中的"减法智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班级管理中,最基本的做法是建设与班级实际相符合的各种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控制班级成员的活动。在这种规范管理中,班级管理者(主要是班主任)则依据已确定的规范对学生的行为加以评价,并用表扬和批评作为其调控手段,即当学生的表现显示出与班级管理规范的积极方向相一致时就给予表扬以加强这种表现,否则则予以批评以弱化这种表现。如果把由表扬所造成的加强视为“加法”的话,那么由批评所造成的“弱化”就是“减法”,由此我们可以把这种班级管理方式理解为一种“加减混合运算”。这种管理方式固然有其合理之处,但在学生一直表现不如人意等情况下,很容易使其失去努力的动力。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必须转换思维方式,借助“减法思维”就能够克服这些方面的困难。  相似文献   

9.
一、创建一本“真”的班级日志 班级日志并不是新鲜事,但是坚持写,写出真话、真事,真情,具备多种功能的并不多见,而我就拥有一本由全班师生、家长一起写就的珍贵日志。  相似文献   

10.
徐坤在其小说中运用其独特的话语策略。无论是“反串”男角的“失语”的话语,之后在“失声的野地”上奋力“言说”,还是以女性写作守护女人的“紫禁城”,其创作目的都是为女性争取一份自己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1.
庞春香 《考试周刊》2014,(62):184-184
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探索班级文化建设策略和范式具有重要意义。班级日志制度是由班主任指导、学生自主对班级日常事务进行管理和记录的制度,它对于班级文化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探讨班级日志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和实际运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班级日志,可以拉近师生距离,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实现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本文就此以中职学校为例,探讨班级日志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价值与运用。  相似文献   

12.
做好学生的成长记录,是班主任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但如何记录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成长,提高班级管理实效性,却是班主任应用班务日志时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多年的实践与探索中,笔者尝试制作出了一种新型班务日志,并挖掘了其在学生管理中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3.
一、形成具有现代管理意识和能力的班集体实现学生自主管理班级是班级建设的关键环节,为了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翁,并且可以经常上网关注班级建设,学校有针对性地在校园网页上创设了“班级电子政务管理”和“班级博客日志”两个模块.班主任、科任老师或其他班级的学生可以通过“班级电子政务管理”随时关注班级工作的进展,通过它来出谋划策.“班级博客日志”也能够随时让每个学生都看得到,并且可以对其中班级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论.这种交互性可以大大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加深同学之间的沟通与了解.在实施班级网络管理过程中,学生可以主动对栏目内容进行收集、制作、浏览、修改等实际操作,不仅培养了学生各种学习、生活必须的基础性素质,同时也使学生的发展性素质得到提高,学生群体的整体素质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4.
“优化组合体”,从字面上解释应为“优化后的组合体”,而非在实践过程中逐渐优化组合体的配置。这里提到的“优化组合体”,形状是“口字形”,在班级中,由小组中的前后左右四人组成。这种“口字形”的“优化组合体”是优化班级管理、优化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新的整合结构。粗略地讲,即将班级中的所有学生,根据学生档案  相似文献   

15.
何捷 《中国德育》2008,(12):47-49
写班级日志并不是新鲜事,但是要坚持写、写出满溢真情的真话,使日志具备多种功能。我拥有一本由全班师生、家长一起写就的珍贵日志。当初,我创立班级日志的动机很单纯,因为班级的孩子有每天写百字作文的习惯。从三年级开始,他们几乎每天用一两百字记载着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逐渐,“写”成了和吃饭、阅读一样的生活“必需品”,  相似文献   

16.
我们教室的讲台上,都放看一本《班级日志》。这本薄薄的《班级日志》,老师们重视它,把它视力自己组织教学的组成部分;同学们爱护它,把它当成“班级体”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7.
“场”是物理学的概念,原指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具有能量、动量和质量。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依靠有关的场来实现的。“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一个班级一旦形成了一种文化,就必然会在文化与产生这种文化的环境之间存在一个相互作用的范围——“班级文化场”。在同一“班级文化场”中,师生的知识、技能、思想、道德、情感、行为等都是互相影响、互相交融、互相激励、互相渗透的,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统一的、科学的价值判断标准及伦理道德规范。在班级管理中,…  相似文献   

18.
万卿 《南昌教育》2005,(12):19-19
班级是个小小的社会。班级有班级独特的秩序,有班级独特的文化,也有班级独特的管理方法。我的工作思路是利用周记,拿起笔来,用书面的形式,用“心教”的途径,以心交心,以情换情,去了解学生,用自己的真情感化学生、矫正他们的不良思想和行为,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伊始,“伤痕文学”作为第一波文学潮流出现在文坛。随即,评论界提出了“带着伤痕的新人”的这一批评话语,即作品不仅要揭露伤痕,更重要的是要表现新人,并开始提倡在文学作品中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这一诉求是和新时期以来把现代化再度作为民族国家建设的目标这一想象同构的,或者说它是一种策略,通过这种诉求和策略来达到一种新的自我认同以及国家认同。论文试图考察“社会主义新人”这一批评话语在当时整个文学场域中的运作,回答塑造“新人”的欲望为何如此强烈和迫切的原因,并且探讨它在当时的整个文学语境中的“超话语”功能。  相似文献   

20.
新的课程改革实施以后,教师在转变班级管理观念、更新管理方式的同时,越来越关注于建立一种平等、自由的师生关系。而“交流”是这种关系形成的非常重要的途径。通常,师生的交流有2种方式:一种是面对面的语言交流,另一种是不见面的书面交流。笔者比较习惯于使用语言交流,尤其是在课堂上,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尽情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使班级管理得以顺利进行。在将近2年的班级管理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