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所说的“对话”,包含了学生、教师与文本三者之间多方面的对话。而教学的重点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因为学生是学习主体,生本对话应始终贯穿于阅读教学整个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杨建海 《教师》2019,(18):34-34
阅读即对话,对话即阅读。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精心组织课堂引导学生多维度对话,进而引领阅读教学走向丰富和深刻。具体说就是师生围绕文本展开的“生本”“生作”“生师”“生生”“自我”多维对话阅读等。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对话阅读,能促进阅读教学走向丰富和深刻。  相似文献   

3.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教师与文本对话是基点,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重点,也是关键点。只有把握了基点,落实了重点,使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精神敞开、彼此接纳,才能在真情对话中实现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为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为重,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生本课堂,笔者提出生本对话的"四环节"阅读教学策略:钻研文本,准确把握——关注学情,扎实训练——真心倾听,赏识点拨——有效拓展,锦上添花。其目标就是把教师讲的时间减少,将更多时间还给学生,关注学情,诱发学生积极思维,构建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引导互动的生本对话课堂。一、钻研文本,准确把握,打好对话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如一股强劲的东风吹进了课堂.并以对话的姿态走到了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师本对话、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语文课程标准》也多次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课改实践中,对话一词史无前例的高频率点击,激起了一线教师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5.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对话”,并在对话的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尝试采用“对话教学”。通过师本对话、师生对话、生本对话、生生对话以及教师的自我对话等多种形式,实现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对话交流,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使高中英语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学已经充分关注到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许多教师也把对话教学引入了语文课堂.在诸多的对话形式中,生本对话无疑是重中之重,很多教师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遗憾的是,有的教师因此忽略了自身的引领作用,一些课堂呈现的是浅表化的对话状态.那么,如何提升对话的质量,使学生获得深层次的感悟,获得真正的语文素养?我认为,教学对话开始于教师与作为文本的教材之间的对话,这就需要教师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四者间的对话,主要存在四种形式:编者与文本的对话、师本对话、生本对话以及师生对话.其中,生本对话是阅读教学的主渠道及侧重点,藉此渠道才能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而师生对话的定位,应是引导生本对话有效进行,概言之,就是“助读”.教师助读应指明生本对话的方向,确定生本对话的着力点,创设丰富有效的生本对话形式,提供突破生本对话障碍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刘灵芝 《湖南教育》2004,(10):24-25
阅读教学多元对话系统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分阅读文本,产生自己独特的理解,然后,通过课堂中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形成一个多方互动的对话系统。传统的阅读教学,大多是“师传生受”的传授式教学,师生双方关注的都是作品中反映了什么,追求确定的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中有效的对话,可以使师生、生本在相互依存、相互交流中激活知识、内化情感、引发体验、碰撞思想、生成语言。因此,师生、生本间是否有效对话直接影响着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是来自本真课堂上的一次灵动、鲜活的对话,生命的意义在这里彰显,“语文味”在这里飘溢。  相似文献   

10.
朱瑛 《辽宁教育》2006,(6):31-34
自从《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这一全新的阅读教学理念以来,沉寂的课堂因为“对话”赋予学生的“言说”权而显露出勃勃生机,出现了令人欣喜的局面。课堂上,生本对话、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思维碰撞、心灵交流、情感互动、意义感悟。然而,在不经意间,我们感到在学生的“言说”权得到保证,在学生们善于表达、乐于交流的同时,有的对话变了味,走了形。课堂上是你说,我说,大家说;师生问答,生问生答,讨论交流,一片“对话”,热热闹闹。但冷静观察却发现,这种“对话”、“热闹”缺少深度,缺少质量。“对话”成了…  相似文献   

11.
自《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这一全新的阅读教学理念以来,沉寂的课堂因为“对话”赋予学生“言说权”而显露出勃勃生机,出现了令人欣喜的局面。课堂上,生本对话、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思维碰撞、心灵交流、情感互动、意义感悟。然而,不经意间,我感到在学生们变得善于表达、乐于交流的同时,有些“对话”变了味,走了形。课堂上你说,我说,大家说,师生问答、生问生答、讨论交流,一片热闹,但静心一想,这种“对话“”热闹”缺少了深度,缺少了质量“。对话”成了过去“串讲串问“”师问生答”的翻版,致使阅读教…  相似文献   

12.
与文本对话: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课标”教学建议中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拟从与本对话角度分析阅读教学中学生、教师、本之间的关系,并着重探讨以学生为中心与本对话的三种形式,及有效地与本对话的教学途径,使学生通过与本对话,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平等对话教学是一种强调通过教师与学生对话式的相互作用来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教学。我们教师都努力尝试着组织多层次、多形式的立体化平等对话课堂,但实际教学中却存在误将“对答”为“对话”等问题,常见的有:对话形式单一,重心偏移——师生对话时间过多,挤占了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的对话的时间,致使“生本对话”这一重心偏移;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包括了“师本对话”、“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如何实现“有效对话”,让课堂绽放灵动的生命之花呢?  相似文献   

15.
李大江 《教书育人》2013,(11):23-23
“原生态”本指物质的初始形态,阅读教学的“原生态”,是指阅读教学的本真性、人文性和生活化,以师、生、本在阅读教学中建构的真实、自然、和谐为特征。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的“对话”包扩“阅读对话”和“教学对话”。如何实现阅读对话的原生态?本文试从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文本与生活三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6.
诸定国 《江苏教育》2014,(18):34-36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四者间对话存在六种形式,每一种形式各具价值。在课堂中,阅读对话主要表现为生本、师生与师本三种形式,生本对话是阅读教学的本质。因为"课文中包含可能高于学生现有语文经验的因素",教师的助读,就成了实现生本对话的桥梁。教师助读,体现在文本课程价值的先期开发上,体现在课堂中对文本价值的二次定向上,还体现在帮助学生突破阅读障碍与形成"类概念"上。教师的助读,还需要根据学情选择恰当的时机。  相似文献   

17.
语文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阅读教学有了很大的改变,在教学层面上出现了许多可喜的现象:抛弃了“以本为本”的旧观念,确立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教学过程中洋溢着“动态生成”的生命力。它一改原来那种教师是课堂主宰,学生是被动接受容器的做法,呈现给我们的课堂是:摒弃传统的“以本为本”、围着内容打转转、机械训练的做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阅读的主体。我们的阅读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是教师与学生、与文本、与作者进行对话的过程。尊重学生独特的个性心理体验,让他们“在与作品,与作者对话的过程中有所感悟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教师与文本对话是基点,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重点,也是关键点。只有把握了基点,落实了重点,使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精神敞开、彼此接纳,才能在真情对话中实现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为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为重,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生本课堂,笔者提出生本对话的"四环节"阅读教学策略:钻研文本,准确把握——关注学情,扎实训练——真心倾听,赏识点拨——有效拓展,锦上添花。其目标就是把教师讲的时间减少,将更多时间还给学生,关注学情,诱发学生积极思维,构建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引导互动的生本对话课堂。一、钻研文本,准确把握,打好对话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师与生、生与生、生与文之间的对话互动中,情感对话是很关键的一环。因为对学生来说,情感伴随着学习的全过程,它直接影响着学习动机、兴趣和效果。因此,阅读教学要想走进学生的心灵,实现“情感熏陶”与“语言发展”的统一,必须重视情感对话。那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把握情感教学的每一个阶段,演奏好这首情感对话进行曲呢?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然而,综观当前的阅读教学,“霸权对话”仍屡见不鲜:教师因在认知、情感、社会等方面占有优势,就认为自己比学生高明,常常主宰学生的对话;学生中的优势群体垄断对话,成了课堂交往中的“贵族”,而大部分学生因为害怕暴露自己的无知和错误,不敢说出所想所感,常常揣摩并迎合教师的需要,沦为了交往的“奴隶”。那么,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究竟如何对话,才算是真正的、成功的阅读教学对话呢?一、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走出崇拜教师与文本对话不就是“备课”“钻研教材”吗?没错,但强调“对话”,能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