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社会发展日趋多元化的今天,处于半独立半依赖、半成熟半幼稚的矛盾时期的中学生,有其特殊的心理矛盾,有成人难以理解的困惑与苦恼。他们的许多心理冲突,或被自我掩盖,或被成人忽视,以至于不少学生感到难以获得理解,觉得孤立无助,只好将矛盾心理隐抑在心灵深处,备受煎熬,甚至诱发各种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严峻的现实提醒着我们:不能只关心学生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他们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 一、优化心理环境 研究证明:某一个体心理健康与否,与该个体所处的心理环境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马克思说:“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直接…  相似文献   

2.
个性化教育与学生的心理健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最本质的意义上说,教育乃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个体的健康发展和不断完善。然而,在现实和社会的压力下,教育却被扭曲偏离了这一目标,忽略了对人自身的重视,忽视了个体的兴趣、内在需要以及个性差异,更忽视了人的素质的培养和学生的心理健康。个性化教育则是针对这种“模式化”教育的缺陷,提倡弘扬人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尤其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主动性和创造性。它减轻了学生过重的心理负担,带给学生的是心理的充分自由发展与完善,它的实施,必将使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同时能真正培养出…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很多英语教师把大量时间用于备课、课堂教学、测试。但遗憾的是,许多教师对作业的评改缺乏充分的认识。他们忽视了这一教学双方进行思想交流和教师可以得到信息反馈的重要环节,忽视了作业批改的重要作用。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自我意识的发展是初中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特征,他们往往以成人自居,喜欢自我评价,同时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一时期,他们心理上突出表现为被关注心理、被承认心理和比较心理。这就要求教师抓住他们这些心理并根据他们的不同个性特点因势利导对其进行教育,防止学生出现…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 个性发展包括个体的自我意识、主体地位、个性心理品质及个性特长发展。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存在着只重视共性教育,忽视个性教育;强化集体教育,忽视个体自我意识的培养;强调学生对社会、集体的服从,不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抹杀个体发展的需要等误区,存在着德育目标空洞化、评价标准模式化、评价结果格式化等问题,使得学生个性扭曲或没有了个性。这样的学生自暴自弃、丧失自尊、孤僻叛逆或没有主见、唯命是从、盲目从众、不思进取、故步自封等。  相似文献   

5.
对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同构共建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强调个性发展的今天,重视对个性心理层面上的人格研究,将有助于个体道德人格的培养与发展。注重对学生自我实现的关切,帮助学生及时解决这些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排释来自个体内部和外部的心理压力,努力促使他们形成乐观、进取、坚毅的生活态度,可以进一步体现德育在满足自我精神成长方面需求的能力,能增大德育在学生情感生活中的张力。我们力图使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同构共建,以达到以心育德、以德养心的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6.
由于性格、学业、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原因,每一个班级都存在一小部分弱势群体。相对于那些各方面较突出的学生,他们所受到的关注与鼓励总是不够的。可作为每一个具有独特个性、人格、尊严的个体而言,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惟一的,不可取代的,都值得我们去关爱。下面笔者谈一谈在教育教学中的一些感悟。一、倾斜情感,培养积极信念心理研究表明: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的承受力更为脆弱、自尊心更易被伤害,因而也更容易因遭遇挫折而停步不前。教师或社会成员,又往往因为功利性的社会价值取向而忽视他们的心理需要,使他们更难以走出心理…  相似文献   

7.
人格,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的总和.反映着个体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包含着个体的知识、能力、情感、意志、兴趣、信念等多种因素。而我们的阅读教学,就应注意引导学生有个性地走进文本,走进生活.并开展丰富多彩的富有个性的语文活动。在张扬学生阅读的个性中,构建起他们完美的人格。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 自我意识是个性心理结构的核心成份。它在人的心理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调节制约作用。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是不均衡的,个体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我们认为,之所以有些青少年健康发展,成为品行优秀的学生,而有的青少年则品行小端,成为违法犯罪者,他们自我意  相似文献   

9.
教学是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每一位教师与每一个学生都是有独特个性的个体。长期以来,教学普遍忽视个体的个性.忽视个体的需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存在着一种模式化的倾向。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当做到个性化教学。  相似文献   

10.
纵观近年来的语文教育,一直过分强调"面向全体"和"大面提高".在教学过程中,知识按照统一的智力指数被操作,按照单一认知途径被传播,并最终被分解成了统一的可以在测试中加以量化的"知识点",从而忽视了对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忽视了不同层次、不同爱好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要,严重抑制了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当今语文教学对学生的个性压抑可见一斑,我们确实该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了.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更多的是重视对学生的灌输,强调对学生死记硬背能力的训练,而忽视学生个体的自我感受,忽视学生的个性要求和具体情况,因而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导致他们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因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  相似文献   

12.
人格,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的总和,反映着个体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包含着个体的知识、能力、情感、意志、兴趣、信念等多种因素(这里,我不妨称之为"完美的人格").而我们的阅读教学,就应注意引导学生的个性走进文本,走进生活,并开展丰富多彩的富有个性的语文活动.在张扬学生阅读的个性中,构建起他们完美的人格.  相似文献   

13.
在全社会大力呼吁加强素质教育的今天 ,我们在不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同时 ,更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众所周知 ,中学教育是国民的基础水准教育 ,是体现国家整体教育水平和未来社会发展潜能的教育系统。同时 ,中学教育也更多地体现当今社会进步的现实性 ,它具有极强的社会适应性。因此 ,中学教育应以培养提高中学生的文化素质 ,使学生会学习 ,会思考为终极目的。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千差万别的 ,既要重视他们的共性化特征 ,又要重视他们当中的个人差异。为此 ,本文拟就“学困生”的个性差异表现、形成原因以及如何用目标教学理论在教学中进…  相似文献   

14.
周晓红 《中国教师》2010,(18):45-46
<正>班级群体,是在学校环境中围绕一定目标互动的,为满足学生成长需要所组成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学生集合体,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源。班级群体心理,是一个班级中所存在的心理环境,因班级群体比学生个体规模要大,所以其对班级建设与发展产生的影响也远远大于个体。如果教师只关注对学生个体的心理关怀,而忽视了个体所置身的学生群体,那么,这种关怀很可能是低效甚至是完全无效的。当前,高年级群体心理问题及其辅导对策已经成为小学班主任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我们的学生特别是一些家长眼中"十全十美"的被寄予厚望的智力优秀的学生,在获得优秀学习成绩的背后往往存在或多或少的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却经常被家长和老师所忽视.因为他们被优秀的成绩和良好的表现这一光环所笼罩,以至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和引导,直接影响他们创新心理的发展,有的甚至影响其健康成长,对此媒体已有诸多报道,生活中也不泛实例,这不能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与思考.那么这些智力优秀生生存在哪些心理问题呢?教育者又如何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激发其创新潜能,使其真正成为智力良好,心理健康,个性品质均优秀的创人才呢?我们以实验小学一、二年级2011年5月到6月中五周时间分别抽取32、28、36人为对象,以负重心理、高傲心理、嫉妒心理、失落心理为内容展开填表调查,每次内容中选取几种现象为指标列表,分发给被调查的学生填写,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对各年段的科任老师、班主任进行个别访谈,得出调查结论.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的到来,新课标的实施,使我们的教育开启了全新的价值取向,创新教育的提出是时代发展和我国教育的现状所决定的。我国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心理发展,降低了受教育者在教学中的地位,窒息了他们的创造性,影响了他们特长的发挥和培养。本文主要探讨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一、拓展学生的探究世界。放飞作文创新思维多年来,我们对学生的写作心理状态研究不够,我们忽略了教学对象作为生命个体具有的丰富性与发展特征,忽略了他们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因而我们把作文教学当作了制作学生作文的工厂,用同一个标准对待各具特征的学生心理,用同一个标准衡量个性差异的学生,造成了如今高耗低效的作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8.
职业类学校学生的心理与普通中学的学生相比具有其特殊性,他们正处在一个容易出现动荡和茫然的时期。多种矛盾心理并存于学生个体使学生的个性难以全面、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全社会大力呼吁加强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在不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众所周知,中学教育是国民的基础水准教育,是体现国家整体教育水平和未来社会发展潜能的教育系统。同时,中学教育也更多地体现当今社会进步的现实性,它具有极强的社会适应性。因此,中学教育应以培养提高中学生的文化素质,使学生会学习。会思考为终极目的。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千差万别的,既要重视他们的共性化特征,又要重视他们当中的个人差异。为此,本文拟就“学困生”的个性差异表现、形成原因以及如何用目标教学理论在教学中讲行调搭改进.促讲其发展.作一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0.
小学在近几年的心理教育过程中,致力于关注学生个性心理的塑造,注重个别学生心理引导和辅导,探索出了心理教育情感化、网络化、自助化的特色之路。一、情感化———为个别心理辅导营造氛围个别心理辅导是指心理辅导教师通过人际沟通,对学生进行一对一心理帮助的过程。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具有鲜活个性的独立个体,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思维方式,都体现着自身的价值。我们传统的德育教育注重于整体性,要求学生统一于相等的目标高度,对于学生个性特点的考虑不够,所以会存在说教式、命令式的思想教育模式,学生也往往会存在表里不一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