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横松宗先生是位中国文化研究专家,已经八十高龄了。长期以来一直从事中国思想史、中国教育史、中国文学史的研究工作,成果甚丰。尤其是对鲁迅的研究,独具慧眼。 横松宗对鲁迅的研究,从鲁迅先生健在的时候就开始了。那时,鲁迅在上海,横松宗在上海的一家日本公司工作,直接感受到鲁迅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中国社会背景。其间,他结识了鲁迅的好友内山完造,从而间接地了解到一些关于鲁迅的情况。从此引起了他对鲁迅的兴趣。后来,横松宗回国后,在大学讲授中国思想史和文学史方面的课程,便开始了对鲁迅思想发展过程的  相似文献   

2.
鲁迅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今年9月25日是鲁迅先生诞辰125周年纪念日。9月6日下午,上海市档案学会在市档案馆外滩新馆举办"论鲁迅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纪念鲁迅诞辰125周年"专题讲座。邀请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所研究员潘颂德教授主讲。潘颂德长期从事鲁迅文学的研究,现为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报告会上,潘颂德教授从解读鲁迅的几篇名作入手,根据鲁迅个人的人生经历,不同的视角对鲁迅先生的作品、思想、经历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市档案学会部分会员、市档案干部培训中心学员、社会热心听众近300人参加了本次讲座。  相似文献   

3.
由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辑、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鲁迅致许广平书简》和广大读者见面了。全书收集了鲁迅在北京时期、厦门时期,以及在上海时期回京探亲时写给许广平的书信七十八封,全部根据当年鲁迅致许广平的原信手迹录出发表。编者还对书信作了简单注释。  相似文献   

4.
试论鲁迅对校勘学的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以鲁迅的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校勘《嵇康集》集等为基础,分析了鲁迅在搜集、整理、校勘文献上的成就,论证了鲁迅对校勘学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读了陈漱渝先生主编的、近60万字的《一个都不宽恕——鲁迅和他的论敌》一书,使我更接近了鲁迅,了解了鲁迅,也为更好地读懂鲁迅找到了一把钥匙。《一个都不宽恕》是一部史料书。它汇编了鲁迅和他的论敌在历次论争中比较“完备而新颖的史料”,也就是当时双方发表在报刊上的一些论争文章。这无疑对帮助读者阅读鲁迅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也是非常珍贵的原始材料。  相似文献   

6.
卢军 《出版发行研究》2018,(2):106-108,105
薛绥之是著名的鲁迅研究专家,长期以来致力于中国现代文学特别是鲁迅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从1975年至1986年,先后主持编写了多部鲁迅作品研究资料和大型资料丛书,以及工具书《鲁迅杂文辞典》,为鲁迅研究奠定了坚实的资料基础.薛绥之编辑出版的五辑六册《鲁迅生平史料汇编》,是当时最完备的一套鲁迅生平资料丛书,在海内外鲁迅研究界产生很大的影响.他的前瞻眼光、实干精神、出色的组织才能值得后辈学人永远铭记和学习.  相似文献   

7.
一、《晋察冀日报·鲁迅学刊》《鲁迅学刊》是张家口第一次解放期间(1945年8月~1946年10月)《晋察冀日报》的一个副刊。《日报》是中共晋察冀中央局的机关报,《学刊》是张家口鲁迅学会的会刊,由萧军主编。1946年7月底一些鲁迅研究者组织了鲁迅学会,在蒋军进攻张家口的前夕,从8月5日到9月20日出《学刊》四期。作者多为名家,文章短小精粹,文字通俗,内容有鲁迅思想研究、鲁迅编著评介、  相似文献   

8.
毛主席在一九七五年十一月一日对周海婴同志关于鲁迅著作注释、出版和研究工作的信,作了重要批示。《鲁迅手稿全集》就是根据毛主席批示的精神,由《鲁迅手稿全集》编辑委员会编辑,文物出版社影印出版。《鲁迅手稿全集》共包括五个部分。先出文稿、书信、日记三个部分,计划在一九八一年鲁迅诞生一百周年以前,陆续  相似文献   

9.
<正>鲁迅先生逝世以后,几乎每年都有纪念,十周年是大祭,自然更为隆重。抗战八年,烽烟遍境、家宅为陷,不能很好地纪念鲁迅,抗战结束,一些报刊纷纷登出纪念鲁迅的文章。在鲁迅逝世十周年之际,天津《大公报》的副刊也出了四个"鲁迅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特刊",特刊一共发表了十篇文章,作者除许广平外,还有以群、林辰、王冶秋、欧  相似文献   

10.
现代杂文由于鲁迅的积极倡导,身体力行,无论题材还是样式,都发展到了相当成熟的地步,堪称当代杂文之滥觞。郭沫若尝言:“鲁迅之前,无一鲁迅。鲁迅之后。无数鲁迅。”“横眉冷对干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风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为了正义公理、自由民主而摇旗呐喊,奔走呼号。在这支不屈不挠、奋勇前行的队伍中,闪动着一个瘦弱矮小但却异常活跃的身影。影子的名字。叫潘多拉。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鲁迅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委员会、省图书馆于九月九日上午在省文化局礼堂联合举办了纪念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报告会。会议由省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省图书馆副馆长言海存主持,湖南人民出版社鲁迅著作研究编辑室负责人朱正同志作了  相似文献   

12.
工锡荣先生和乔丽华博士选编的《藏家鲁迅》(上海文化出版神2009年8月版)是一部好书,该书从鲁迅所收藏的国画、书法、中外版画、藏书票、西洋画、笺纸、风俗画、碑铭、汉画像、瓦当及砖刻、杂项、印章、剪纸及明信片、古钱币等多个品种出发,从诸多视角对鲁迅的收藏做了较为全面的考察,使人们从更多的角度去接近鲁迅、研究鲁迅。可以说,这是国内外第一部系统、全面地从收藏角度研究鲁迅的著作,其意义不言自明。  相似文献   

13.
鲁迅是文学家,也是编辑家与出版家,编辑出版活动贯穿了鲁迅的一生。服务意识是鲁迅编辑出版理念的核心,服务社会、服务作者是鲁迅编辑出版实践的灵魂,由此实现了编辑主体价值与历史责任的统一,不仅在当时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示范性,对于今天的编辑出版事业也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鲁迅照片的发表和出版,虽受世人的瞩目,却经历了人们难以意料的曲折历程。由此电反映了我国研究鲁迅、介绍鲁迅的事业的艰难跋涉。它也就成了我国现代出版史、摄影史和鲁迅研究史上不应忽视的篇章。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鲁迅文章和著作的评析,认为鲁迅的作品并非全属文学著作,对《中图法》鲁迅作品的设类提出了质疑,指出了鲁迅作品应各入其类。  相似文献   

16.
书业内外     
《收获》刊文贬损鲁迅引起质疑 据《北京晚报》等传媒引自新华社电讯,文学刊物《收获》近期集中刊登3篇贬损鲁迅的文章,引起绍兴市政协委员、绍兴市作家协会主席朱振国的不满。朱在一封公开信中质问:如此“集束炸弹”贬损鲁迅,意欲何在?今年第二期的《收获》在题为“走近鲁迅”的专栏中,分别刊登了冯骥才的《鲁迅的功与“过”》,王朔的《我看鲁迅》及林语堂发表于1937年的旧文《悼鲁迅》。  相似文献   

17.
鲁彦写的《活在人类的心里》这篇散文,是对鲁迅先生的回忆,没有铺开去写鲁迅的方方面面,只选择了鲁迅在教室里讲中国小说史这样一个镜头,笔调平和抒情,描写朴素自然,构思也精巧,把平凡而又伟大的鲁迅的精神面貌展示出来了。 作者把一段正面描写放在了全文中间的部位,描写比较细腻,从身材、穿着、头发、眉毛、胡须,  相似文献   

18.
今年的九月二十五日,是鲁迅先生诞生一百周年纪念日。为了研究鲁迅著作,学习鲁迅精神,用实际行动来纪念我国这位现代文化革命的先驱者,早在一九七九年六月,湖南人民出版社就成立了“鲁迅著作研究编辑室”,在各方面的支持下,两年来,已经编辑出版了鲁迅研究著作十五种,约二百五十多万字。这些著作既反映了老一辈研究鲁迅的专家如冯雪峰、唐弢、李霁野等人的研究业绩,也介绍了中青年研究工作者如陈漱渝、包子衍、陈安湖等人的劳动成果。这些书是:  相似文献   

19.
不知怎么了,二十世纪末和新世纪初的这几年十几年,大家突然对鲁迅有意见起来,鲁迅这也不好那也不好了。最奇怪的是有人只读了几篇胡适的文章,甚或在报纸杂志上看了一两篇别人或是评论胡适或是评论鲁迅或是评论胡适时带评论鲁迅的文章,就立即对鲁迅不满对鲁迅有意见起来。我觉得这不好。尤其是有人恐怕没有读过多少鲁迅著作,或者说虽然也读了一些,却并没读懂,也在那里人云亦云,拾人牙慧,跟着瞎起哄,我觉得这更不好。 我虽然很尊崇鲁迅,但知道他毕竟也是人,而是人就难免有人的缺点。但鲁迅又确实不是一般的人,他的伟大,其实并…  相似文献   

20.
飞花拾零     
慧眼识鲁迅的“伯乐”在我国,鲁迅先生几乎妇孺皆知.然而,是谁最早发现、扶持鲁迅的呢?却鲜为人知。这个人就是恽铁樵。恽铁樵是商务印书馆早期的著名编辑,主编过《小说月报》,在发现和培养人才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1913年,鲁迅写出了第一篇小说《怀旧》,署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