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国家档案馆的公共性问题颇受业界关注。笔者在全国中文期刊网搜寻,仅1999—2007年,涉及公共档案馆的各类文章达百篇之多,这些研究成果,多集中于档案馆社会服务功能、呼吁建设公共档案馆等方面,而进一步分析我国国家档案馆公共性缺失的深层原因者为数不多。本文拟尝试追溯中外国家档案馆不同的产生背景,比较二者价值理念的差异,试图为公共档案馆建设提供一种视角。  相似文献   

2.
从政治与行政的角度看,国家档案馆并不等同于公共档案馆,国家档案馆以国家意志和国家利益为旨归,而公共档案馆以公共意志与公共利益为旨归.因此,反映到档案馆的治理和功能建设上,两者有很大的不同,但国家档案馆向公共档案馆的转变是社会治理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白茹 《档案管理》2000,(6):16-17
国家档案馆的公共性是指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档案为国家公民共同所有,其档案信息为公民共同享有.正确认识国家档案馆的公共性,对更好地发挥档案馆的文化功能,充分实现公民利用档案的权利与自由,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曹航在2008年第三期《档案学通讯》上,对国家档案馆公共性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1)关于国家档案馆公共性的缘起和演进问题。作者认为,国家档案馆并不天然具有公共性,公共性作为国家档案馆的一种重要属性,是近代以来国家政权性质  相似文献   

5.
有关图书馆知识公共性的讨论是一个理论与实践兼具的话题.其理论上的探讨需要从对知识本质的哲学追问开始,兼顾其他学科视域中的知识观点.而从实践的一面看,图书馆知识的公共性又与图书馆在知识社会进程中的作为密不可分.因此,对图书馆知识公共性的把握,需要在语境的融合中展开,即:哲学一般意义上的公共知识、经济学视角下的公共物品以及知识管理语境中可获得的知识.  相似文献   

6.
《北京档案》2008,(11):52
曹航在2008年第三期《档案学通讯》上,对国家档案馆公共性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1)关于国家档案馆公共性的缘起和演进问题。作者认为,国家档案馆并不天然具有公共性,公共性作为国家档案馆的一种重要属性,是近代以来国家政权性质的变迁所引致的。  相似文献   

7.
战雪雷 《中国博物馆》2015,(2):114-120,127
国有博物馆作为国家财政大力扶持的文化机构,其采购行为与国家政府采购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公共性是近代以来博物馆的本质属性之一,体现在政府对博物馆的管理和博物馆自身的服务工作中。本文从政府采购这一举措出发,首先探讨了政府采购的基本原则、方式和程序,接着又结合其在博物馆中发挥的作用,指出完善博物馆政府采购工作是博物馆公共性原则的基本前提,也是博物馆作为公共社会运行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8.
丁宁 《档案》2014,(8):11-17
民主政治的发展决定了国家档案馆公共性的演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民主政治经历了管制型、管理型和参与型转型等三个时期,在不同的时期,国家档案馆总是受相应的民主政治的作用,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公共性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算法正被广泛运用于新闻采写和推送中,对现有的舆论传播和引导机制提出挑战.算法技术的广泛应用让传统媒体主导公共议题的能力下降,其精准推荐信息的特性提高了公共议题的聚集度,越来越深度地影响舆论传播.然而,基于个性化服务的算法舆论和基于商业利益的算法舆论远离公共性,不断冲击社会公共利益准则.算法技术不能以牺牲舆论公共性为代价,维护公共利益理应成为其应用的出发点和归结点,宏观上追求算法场域的舆论平衡,微观上实现算法技术和人的价值判断平衡.  相似文献   

10.
万展豪  王远舟 《传媒》2018,(4):75-77
公共传播视野下组织形象构建与传统视角的组织形象构建方式不同,这种传播的公共性即包括传播原则上的双向平衡性、传播渠道上的公开性与开放性、传播主体多元化,又包括传播理念的公益性和传播场域的包容性等,以组织形象建构为目的的公共传播应将"公共性"作为主要宗旨.  相似文献   

11.
高校图书馆是公共文化资源的重要提供者,这决定了其性质的公共性和目标的公益性。按照高校图书馆在社会系统中的位置,可从“服务—教育—文化”三个维度分析其公共性。服务公共性,体现为服务对象的广泛性、服务过程的平等性和服务方式的开放性;教育公共性,体现为教育资源的可及性、个人的终身教育和群体的全民教育;文化公共性,体现为构建公共文化空间、彰显公共文化价值和培育公共文化精神。三个维度的公共性分析,将为高校图书馆治理能力的提升提供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2.
对媒介公共性的思考来源于哈贝马斯提出的“公共领域”的概念,公共领域是相对国家并独立其外的社会生活领域,存在于涉及国家的公共权威和市民社会的私人领域之间。公共领域的目的就是让民众有能力对公共领域本身和国家诸项实践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媒介公共性的含义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呈现和介  相似文献   

13.
论图书馆学家的公共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康延兴 《图书馆》2007,(1):25-28
图书馆学家的公共性,意指图书馆学家作为知识分子所应具备的公共性。专业化知识体制、系统性权力结构和工具理性化的研究语境结合起来,导致图书馆学家的公共性发生了全面的危机。图书馆学家如果希望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就应该主动地、积极地介入公共领域并在其中表达业余的关怀意见,成为能够连接专业与公共、引领公共话题、传达公共价值的大识见者。  相似文献   

14.
余玉 《编辑之友》2015,(3):104-108
五四时期我国报纸副刊实现了从消遣性向公共性转型,为我国报纸副刊奠定了光荣传统,对副刊良性发展影响深远.五四副刊在形式上通过公共栏目设置、开展平等对话、进行公开争鸣和开展民意征询等方式,为五四知识分子构筑“公共话语空间”;同时,在内容上通过加强公共议题讨论和私人话题公共化处理等方法凸显副刊公共性.五四时期副刊公共性也有其历史局限生,即副刊构建的“公共空间”很不完善、学理与趣味之间失衡以及副刊“半公共性”与“伪公共性”出现,销蚀了“公共论坛”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5.
村民借助移动互联网从私人领域走向网络公共空间,就共同关注的问题展开商讨和行动,实现从“村民”到“网民”再到“公民”的转化.村民通过网络公共生活复兴,使分散在不同时空中的个体再聚合,密切社会交往,重构社会连接,实现“网络共在”.村民通过网络公共参与重建乡土舆论,重构乡约民规,重兴乡土精神,达成“舆论共识”.村民通过网络动员、组织共同参与乡村公共事务,促进“共同行动”.网络公共空间建构了新型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平台和机制,经由传播实现了村民从“共”到“公”的转化,在讨论和行动中拓展了“公”的边界,再生产了乡土公共性.传播构成了网络公共交往,传播生成了网络公共舆论,传播促成了网络公共行动,因此传播生成公共性.  相似文献   

16.
王艳玲 《大观周刊》2011,(38):250-250
高等教育公共管理的合法性具有共公物品和公共权益的性质,公共性是高等教育公共管理基本原则。我国高等教育公共管理中的行为失范还有很多,需要进行纠正的问题也是艰巨而复杂的,并且我国高等教育公共性受到现实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小觑,有效的改善高等教育公共管理,能够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哈贝马斯在他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提到:“公共性本身表现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即公共领域,他和私人领域之间是相对立的.有些时候,公共领域说到底就是公众舆论领域,它和公共权力机关直接相抗衡.有些情况下,人们把国家机构或用来沟通公众的传媒,如报刊也算作‘公共机构”.①由此,我们可以整理出作为与私人相对的一种理想的交往场所的公共领域的一些核心要素:公共性的参与主体是作为自由独立之私人的公众,它的载体是作为提供自由沟通平台的各个时期的传媒,它的运行内容是作为公共意见的社会舆论.平等开放、自由讨论、理性批判、监督权力是其基本特征,而这些特征实际上构成了民主政治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8.
杨柳 《出版广角》2021,(14):75-77
传媒所呈现的公开性、公益性、批判性、多元性等有别于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的公共属性.丰富公共服务供给内容、转变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是传媒业参与社会治理的契合点,也是彰显传媒公共性的有效途径.传媒业可通过专业化的数据分析,提升公共服务供给"回应力";通过多渠道实时互动,增强公共服务主体参与"积极性";通过监督问政,实现公共服务供给"阳光透明";通过打造开放的公共场域,实现公共服务供给"高效规范".未来,传媒业要坚守公共利益、承担监督职责、搭建公共平台,持续为公共服务创新赋能,实践和彰显其公共性.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公共档案馆已成为我国档案馆理论新的研究热点,此课题已引起档案界的广大关注,至今,已有多次以公共档案馆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召开,关于公共档案馆的著作与论文也相继出版和发表,部分档案馆也已开始进行公共档案馆的实践探索。而公共档案馆在我国并不是一个新出现的事物,因为,我国《档案法》中明确规定国家档案馆公共档案馆的性质。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国档案馆在公共性表现的各个方面还达不到实际意义上的公共档案馆的要求,那么,什么是实际意义上的公共档案馆呢?  相似文献   

20.
吴靖  云国强 《现代传播》2005,16(2):13-17
本文认为,媒介批评是文艺批评在大众传媒时代的延续,也是文学公共领域乃至政治公共领域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必要元素.但是在学术批评的专业化和传媒批评的商业化双重压力下,媒介批评的空间正在缩小,其培育公共理性的启蒙作用也日趋衰弱.作者批判性地梳理了学院媒介批评的主要流派和视角,指出现存媒介批评范式在关注范围和切入角度上的局限.本文认为,媒介批评的对象应该扩大到所有具有社会文化意义的文本,尤其是通俗文化和边缘文化的文本,而不仅仅限于机构化的大众传媒所制造的话语;并且批评的切入点应以剖析文本所折射出来的权力关系及其变化,或解释文本的社会现实意义为指导,而不是拘泥于从既有理论框架推导出对文本的标准解读.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媒介批评的包容性和公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