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日本文部省1998年12月改订、2000年开始实施的最新《小学学习指导要领》,对小学道德教育的方针、目标、内容和指导计划进行了阐述。这次是日本第四次改订《小学学习指导要领》,其改订方针坚持四条:1、培养具有丰富的人性和社会性,能够在国际社会中生存的日本人的自觉性;2.培养自己学习、自己思考的能力;3.在宽松的环境中开展教育活动时,要确保  相似文献   

2.
当代日本小学和初中的道德教育实施是以道德时间(道德课)为核心的道德教育体制。本文以1998年日本文部省颁布的《小学学习指导要领》和《初中学习指导要领》为依据,从道德时间的目标、内容、指导方针以及指导方案4个方面探讨了当代日本小学和初中的道德时间,并进行了简单的评价,以期对我国的中小学道德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一 课程设置 日本小学和初中都设置有必修的理科和社会,理科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和地学;社会包括历史、地理和公民。在1980年开始执行的新改订的小学和初中的学习指导要领中,各年级理科和社会科每周教学时数如下表(括号内为改订前的数字):  相似文献   

4.
2018年3月30日,日本文部科学省颁布了新的高中学习指导要领。上一年的3月30日,初中学习指导要领也已颁布。这两部学习指导要领将会在2022年4月开始正式实施,目前新旧学习指导要领正在过渡衔接的时期。为了编纂这两部新学习指导要领,文部科学省做了大量前期调研工作,在收集了广泛意见的前提下,对社会普遍关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正式的回答,所有的回答都集中在了《关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及特殊学校的学习指导要领等的改善及必要的方略》当中。  相似文献   

5.
当代日本小学实行以道德时间(道德课)为核心的道德教育体制。1998年日本文部省颁布了新的《小学学习指导要领》。探讨日本小学道德时间的目标、内容、指导方针以及计划制定等方面能对我国的小学道德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生活教育》2009,(2):62-63
日本新《学习指导要领》出炉“宽松教育”谢幕 随着年初最新版的小学、初中《学习指导要领》的颁布,以及年末高中《学习指导要领》方案的出炉,自2002年开始实施的“宽松教育”宣告结束。  相似文献   

7.
日本的《学习指导要领》是文部大臣规定的教育课程的国家标准,它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在决定日本学校教育课程内容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以文部省告示的形式公布于众的教育要领包括《幼儿园教育要领》《小学学习指导要领》《初中学习指导要领》《高中学习指导要领》《盲人学校、聋哑学校以及养护学习指导要领》。自1947年(昭和22年)开始出版发行《学习指导要领一般篇(试行草案)》和《学习指导要领学科篇(试行草案)》到现在,已经整整50年了。在这期间,尽管已进行了4次修改,但是在将要步入21世纪的今天,随着日本社会…  相似文献   

8.
日本文部科学省于2008年3月28日公布了新的《小学数学学习指导要领》(简称《要领》),新《要领》的内容结构与日本现行的《要领》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分析《要领》基本框架和内容的调整特点,可对我国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日本的学制是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从二年到五年不等。其中从小学到初中的九年实行义务教育,每一个学龄儿童都要接受。初中毕业后一般要升入高中,高中毕业可以就业,也可以投考大学。为了加强对学校教育的领导,日本文部省以法令的形式颁布了各级学校的《学习指导要领》,对各科学习的目的,任务和指导内容都作了具体规定。这些分科的条目实际上就是各科的教学大纲。下文仅就日本初中和高中的《学习指导要领》国语部分的条目分析一下它的特点。一、国语教学的地位国语课(即语文课)在日本  相似文献   

10.
20 0 1年 11月 5日 ,日本文部科学省义务教育诸学校标准教材品种等调查研究协力者会议发表《今后义务教育诸学校教材整备方式》的报告 ,对实施义务教育的小学、初中的教材建设提出了几点策略。一、新学习指导要领的实施与教材建设随着新的小学、初中学习指导要领于 2 0 0 2年 4月开始实施 ,今后日本中小学在开展教育活动上将有更大的选择、决定权 ,校长可以按照自己的教育理念自主、自律地进行学校运营。因此 ,今后日本的中小学将从进行自主、自律的学校运营的观点出发进行教材整备 ,如导入教师自己开发、制作的教材等。新学习指导要领把培…  相似文献   

11.
日本第七次中学课程改革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在"二战"以后进行了七次中学课程改革,几乎每隔十年就要进行一次课改。最近的一次是以2008年颁布的《中学学习指导要领》为标志,这个《要领》是在新修订的《教育基本法》指导下,对中学课程内容进行了重大修订,增加了外语、理科、数学等基础学科的课时量,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也有所增加,以提高基础学力。日本紧贴时代的需要、重视母语教学、强化道德教育、注重外国语教学、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等,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虚拟”走向“现实”的学校网络道德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丹 《中国德育》2008,(4):17-22
学校网络道德教育从“虚拟”走向“现实”具有两层含义:网络道德教育与网络道德的产生虽然与“虚拟”的网络社会或网络环境紧密相关,但究其实质,网络道德失范是网络个体现实道德问题在网络中的体现,因而网络道德教育需要从现实入手;学校是网络道德教育实施的主要场所,学校网络道德教育应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从幕后走向前台。其基本路径是:探索和遵循网络道德教育规律;对学校道德教育进行“网络化”调整。  相似文献   

13.
培训培训是全面启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并保证培训质量和效益的先决条件,也是继续教育的一个崭新课题。教师进修学校教师的培训分在培训机构集中培训和在培训任职学校培训两类。集中培训的内容为;继续教育的理论学习;继续教育课程研究;继续教育经验交流;学科前沿和综合性知识;小学教师培训的理论与实践。培训模式的特点有:具有明确的主题性;突出参训的实践性;充分发挥参训的资源。在培训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制订《浙江省教师进修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方案》;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形成《浙江省教师进修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方案》。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德育主体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围绕德育的理念、内容、方法、手段和机制等开展研究.但基于高职院校的特殊性,德育工作存在育人观念有误、主体价值丧失、实施途径偏颇、评价体系不科学等问题.为提升德育效能,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必须创新德育思维方式,树立全员育人理念,倡导体验式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15.
陈家生 《高教论坛》2002,(5):107-108,112
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队伍最根本的建设。认真抓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既是贯彻落实“以德治国”方略和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实际行动,也是高教改革发展的重要思想保障。因此必须大家共同努力,深入宣传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从多方面入手来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实现以德治教,以德修身,以德育人。  相似文献   

16.
学校是社会的良心,在面对当今社会人们"良知的遮蔽"时,学校道德教育要履行促进学生体认良知的社会使命。但是,学校道德教育在践履其社会使命的过程中却陷入了困境,其出路在于要充分把握其对"良知遮蔽"的意义,直击和破解"良知的遮蔽"。而"性善论"视角下对"良知"的充分理解,则更加有助于学校道德教育社会使命的践履。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的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中,存在着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育方法封闭、教育内容不够全面、教育评价机制偏向就业等问题。社会工作与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在价值理念上具有一致性、在内容方法上具有可借鉴性、在实施效果上具有互补性,这为社会工作在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社会工作可以根据学生面对的不同问题及需求选择个案、小组、社区三种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学校的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的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中,存在着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育方法封闭、教育内容不够全面、教育评价机制偏向就业等问题。社会工作与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在价值理念上具有一致性、在内容方法上具有可借鉴性、在实施效果上具有互补性,这为社会工作在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社会工作可以根据学生面对的不同问题及需求选择个案、小组、社区三种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学校的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从德育功能看学校德育的有限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喻学林 《教育科学》2006,22(3):30-32
学校肩负着思想道德教育的重任,因此学校德育被赋予了众多的功能,寄予着社会的厚望。但以今日的德育理论研究对德育功能的认识和德育的现实状况而论,德育不是万能的。学校德育的有限作用决定了学校德育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层次和水平上对个体品德进行培养,对个体的社会教化只能起引导而不是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学校德育社会化是社会处于转型期在教育领域的影射,当前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德育目标泛政治化;德育过程缺失主体性;德育方法的非人本性;德育活动缺乏实效性。学校德育社会化是学校德育在主体的共同参与下,以学校为主导,借助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为目标,不断完善自身和适应、改造与发展社会的实践活动;学校德育社会化是信息时代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德育本质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借鉴国外德育经验应该得出的正确结论;学校德育社会化可以从学校德育的生活化和实践化两个方面入手,尝试寻找支持学校德育的阿基米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