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由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自身使用范围的局限性和法律的滞后性等原因,有部分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在现实中面临着消亡的险境.本文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立法概况、立法存在的问题和立法完善等方面阐述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立法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在根植于生本教学的基础上推进学生对语言文字运用的有效落实,要有效摒弃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忽视语言文字基础性和技能性、忽视语言文字训练、弱化学生自主学习语言文字、过分强化语言文字能力的提升而忽视语言文字基础累积掌握等各种问题。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建构落实语言文字运用的有效方法,科学培养和发展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语言文字工作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语言文字文化,对于维护祖国统一,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大意义。作为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场所,我校在语言文字工作中狠抓基础,并与语文等学科教学融为一体,实施效果良好,在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整个社会的语言文字规范化进程中,高校对社会语言运用及语言文字的规范化过程中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本文认为,在宣传和贯彻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过程中高校肩负义不容辞的责任,并从"提高认识是前提、宣传落实制度是保障、参与示范校评比是桥梁"等方面探讨营造高校规范、和谐、文明的校园语言文字环境的基本途径,发挥高校对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中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是学习语言文字,课程的目标和内容须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如何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下语言文字运用的有效性,是小学语文教师一直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文字运用突出的问题,着重从在课堂中渗透游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结果评价的研究等方面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语言文字运用的有效性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6.
<正>一、真实情境的建构和语言文字运用的“密接”中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知识,并能够在课堂中灵活运用,完成一些语文实践活动。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进行思考、探究等学习活动,能进一步提升他们语言文字的运用水平和表达能力,从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获得方法,积累资源。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基础,他们在语文课上更需要获得一种开发语言资源、  相似文献   

7.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独特类型,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职业技术师范本科院校特色的基础上,从语言文字课程结构模式、语言文字课程教学模式、语言文字素质拓展模式和教师语言文字培训模式等四个方面,探索了职业技术师范本科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建设的一些做法,为相关院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开展,有效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应用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8.
记者曾革楠在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12月22日)撰文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书、互联网等各类出版物中,外国语言文字使用量剧增,出现了在汉语言中随意夹杂英语等外来语、直接使用英文单词或字母缩写、生造一些非中非外、含义不清的词语等滥用语言文字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师对语文课堂本质认识的清醒,语言文字运用成为一线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关注的重点,但语言文字的运用并不仅仅是语言技能的训练,它还包括对语言文字的赏析、感悟、揣摩等语言"审美"活动,"语言表达"和"语言审美"二者是高度融合的。表达能力的提高需要在赏析、品读、感悟等一系列的"审美"活动中完成对文本语言范式的学习,从而发展"每一位"儿童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李志伟 《甘肃教育》2011,(12):65-65
语言文字规范是指人们在交际语言文字中使用的语言文字要合乎一定的标准。笔者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中学生在语言文字、语法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受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此类问题日趋严重,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在语言文字使用中存在着一些混乱现象 ,严重干扰了语言文字的规范工作。应通过透析现象 ,挖掘原因 ,依据国家有关语言文字的政策、法规 ,来探索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1986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教委和国家语委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制订了我们国家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任务。方针是:“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和法令,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推动文字改革工作,使语言文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的  相似文献   

13.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的感觉,是在对语言文字感知、领悟、升华的不断积累中形成的综合处理和运用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有多种形式的语感训练方式,比如“注重朗读训练法”、“实践活动渗透法”等。语感训练的基点都来源于语言文字这个本体。所以,将语感训练的目光着眼于言语的本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的感觉,是在对语言文字感知、领悟、升华的不断积累中形成的综合处理和运用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有多种形式的语感训练方式,比如“注重朗读训练法”、“实践活动渗透法”等。语感训练的基点都来源于语言文字这个本体。所以,将语感训练的目光着眼于言语的本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谢进军 《成才之路》2009,(28):13-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规范汉字和汉语拼音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定地位:但在现实生活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却未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规范使甩。本文透视了在语言文字使用方面的漠视行为和不规范现象,呼吁让优先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成为一种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6.
从立法技术角度对国家和地方的语言文字立法活动进行了分析,指出现行语言文字立法在法律效力、法律层级、语言关系类别、地方语言文字立法理论等应当改进的地方,并对重庆语言文字立法作了点评。  相似文献   

17.
语文学习重在感性把握,而感性的东西有时是难以言传的,所以语文学习方法的训练应融于语言文字训练的点滴之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学习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文章即从语言文字训练要紧扣文本、语言文字训练要联系实际、语言文字训练要具有开放性、语文字训练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等方面分析,如何将语言文字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8.
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语言文字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颁布了不少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法令,大力促进了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使语言文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出作用.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更要坚持语言文字使用的规范化、标准化.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首次确定了语文学科的定位——"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但我们在落实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时,必须时刻警惕不陷入"工具主义"、"技术主义"等纯理性窠臼,在阅读教学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必须把理解与运用相结合。下面笔者就以例举的方式来谈谈自己在阅读教学中落实语言文字理解与运用的几种策略。  相似文献   

20.
北朝时期,为了加快改革进程,历代统治者相继采取了一系列加强语言文字建设的政策措施,如推行汉语、整理规范汉字和重用语言学人才等。这些政策和措施在改善当时的语言文字状况、提高人们的语言修养、推动语言文字研究以及促进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