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日制教育硕士是教育部为调整和优化中国研究生教育结构在2009年开设的。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对10所招收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高校的课程设置进行调查,分析10所高校课程设置的现状,指出各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所共同存在的问题。为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体育)课程设置提供参考,使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设置不断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2.
郑继超  赵娜 《体育科研》2015,(3):98-103
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苏沪两地5所高校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发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如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合理且与其培养目标吻合度低,教育实习环节薄弱,培养模式不够科学完善等问题。故提出建立并创新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完善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校内+校外”联合培养机制,实行“双导师制”;开拓校外实习基地,加强校企联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加大对学生教育实习期内的监管与考核力度等合理化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体育对于各个阶段的学生都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主要从全日制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全日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况、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制制定四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两广地区7所普通高校体育学院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找寻相应的改进对策,为普通高校体育学院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依据我国体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现状,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对体育硕士研究生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并分析了研究生课程与社会的联系及社会学基础,同时就综合性大学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黑龙江省跨学科体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为切入点,对跨学科研究生的培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跨学科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是体育科学发展的需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科技创新的需要,培养过程中存在体育专项基本技能和体育基础理论缺乏、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单一导师制不利于跨学科体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跨学科体育硕士研究生优势难以发挥等问题。提出多样化教学方式,实行双导师制,建立跨学科导师团队,优化跨学科课程设置,改革招生制度,制订跨学科培养方案等解决对策。为进一步优化跨学科体育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提出相应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以湖北省所有高校(共7所)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为研究对象,从课程结构、总学分与学时、课程总门数、课程内容等方面对7所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专家调查问卷的结果,对湖北省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提出一些建议,旨为完善湖北省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座谈访问等方法,对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目标及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目标不明确、不系统、操作性较差、不能突出学科专业特色,以及职业实践性目标设置不足等问题。本文从培养目标、招生对象、专业知识结构、职业指向与实践应用、发展与创新性、发展的不均衡性等方面,对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明确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目标、将培养目标从理论层面具体到操作层面、制定科学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注重发展性目标的制定等策略来体现学科专业特点及实践应用性,从而优化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目标,为我国各高校全日制体育硕士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根据西南地区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问题的凸现,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西南地区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院校的培养质量问题进行调查与访问。力求为今后提高西南的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对中日十几所高等院校培养体育硕士的教育目的和课程培养目标、招生制度和课程体系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表明:我国体育硕士研究生的教育目的、课程培养目标没有日本具体、有针对性;我国的招生工作没有日本招生单位自主权大;日本招生工作经济、合理、效率高;我国体育硕士专业设置固定、统一,相对日本学习年限长,学分多,理论课多,实践课少等.提出我国体育硕士教育应借鉴日本教育制度,根据各校研究特色和优势,结合社会需求,明确研究生教育目的和课程培养目标,使体育人才培养更具有针对性、多元化,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等.  相似文献   

10.
左成 《体育学刊》2007,14(6):64-67
评述了台湾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学制、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毕业答辩、学位授予、学生就业等现状,探讨台湾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优势与特点.研究发现台湾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在学源方面出现国际化现象,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讲能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方面,通识教育观继续影响体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而优越的经济条件,开放的教育理念,重视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取向为台湾人文体育素质奠定了基础;重视实践教学,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更是其教学的独特方面.  相似文献   

11.
于浩毅  汪晓赞 《体育科技》2012,33(2):152-154,158
针对我国2009年推行的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主要特征、培养状况进行分析。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以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实践性体育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招收对象以无工作经验的应届本科生为主,招收"入口"与培育目标"出口"之间的巨大落差给实际工作带来挑战。我国的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状况整体上与国家的培养目标要求相一致,各院校在具体的实施操作方面有所不同,培养模式不尽完善。建议更新研究生教育理念,给予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以合理的定位,同时各院校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本职工作,借鉴国外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注重创新能力和精神的培养,提升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进一步适应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德国科隆体育学院体育和运动老年学硕士专业定位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其培养的主要特点:课程体系采用12个模块化课程结构;课程设置体现"宽口径",以模块化设置课程;教学模式多样,校、企、研究机构合作办学;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基于德国的经验和我国老年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得出如下启示: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制定《老年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标准》;立足老龄社会对老年体育人才的需求,加强老年体育学科建设;开设老年体育专业或方向,构建多元化培养老年体育人才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3.
我国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尚礼  龚坚  刘剑  郑亚森 《体育学刊》2007,14(3):142-144
对我国体育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方式、培养年限、专业结构设置、课程设置、考核与评价标等6个方面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我国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教学目标应更加明确、学科体系应更加健全、评价方法应更加科学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建华 《精武》2012,(25):6-7
运用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体育教育训练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年限、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为国家体育教育训练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中华民族的健康素质,培养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和体育事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改革和完善体育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在我国设置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和现行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体育科学学位相比,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办法、教学内容、培养模式、质量标准等更突出职业要求:更注重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紧密结合,更强调面向体育行业,为体育系统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实践性体育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部分招收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校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进行调查分析,指出目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目标过高,定位不清晰,专业特点及研究方向特征不够明显,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等问题,并对此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比较研究等方法,从培养目标、研究方向、课程设置、教学实践、学位论以及培养方式等方面,对我国25所高校的体育人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全面深入的剖析,找出其共性和差异,为新时期深化体育人社会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困境与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等,分析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困境.如方向领域的模糊化、教育实践的形式化、课程设置的理论化、学位论文的学术化、导师理念的传统化、学校(社会)的轻视化等.提出重视实践基地建设、构建特色课程体系、建立合理评价标准、转变导师培养理念、加强社会宣传力度、构建质量评估体系等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9.
针对体育硕士日渐严峻的就业压力,本文采用调查问卷、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选取全国8所有代表性培养全日制体育硕士的高校,以其培养的体育硕士作为调查对象,对其就业方向、就业地区、就业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调查,得出以下结论:体育硕士毕业生就业方向大多定位在中小学教师,有少数人希望进入高校、考公务员或自主创业;就业地点不再过分追求一线、沿海大城市;跨专业考取体育硕士的学生的就业问题比较突出;就业时将"生存因素"、"发展因素"、"情感因素"作为最重要的三个因素,已经不再过分追求"声望",转而追求家庭幸福感。  相似文献   

20.
中、美、日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文献法、比较法调查和Internet查询等方法,对中、美、日等国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为改进我国研究生课程设置提供参考。结果显示:通过对三国体育学科研究生课程从基础理论、专业、相关学科、学科前沿知识及科研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分析,美国、日本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我国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结论:根据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改进课程设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