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以往短跑训练以速度为核心,在大量途中跑和加速跑中改进技术和提高跑的能力,专门性力量训练相对较少。而美国的短跑训练是以专项力量练习为基础,辅之以专门性练习和途中跑,从而形成合理的短跑技术。专项力量训练被作为改进技术的重要内容。其更加符合现代短跑运动项目的特性和关键技术的要求,具有更大的实效性,也表现出更强的科学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一、速度训练 速度素质是指人体进行快速跑的能力。速度对于短跑运动员来说是关键,是起主要作用的专项素质,要提高短跑成绩,就要把发展跑的绝对速度放在首位。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运动员中枢神经系统的快速条件反射、肌肉力量、动作速度和幅度等因素。 速度练习主要采用80米以内段落的反复跑、加速跑、行进间跑、练习强度在90%以上。发展运动员的速率,是提高位移速度的重要途径。采用下坡跑和顺风跑、牵引跑主要是通过适当的牵引力来增加步幅与步频,上坡跑、台阶跑、拉车跑、发展步幅和腿部力量,提高跑速。  相似文献   

3.
弗·杰克是大不列颠著名的田径专家、短跑训练系统处理方法的拥护者。他认为,短跑运动员训练的各组成部分(力量、速度、耐力、跑的技术)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不能孤立地去研究它们。我们希望,英国专家提出的高水平女子短跑运动员年训练各阶段的计划,能引起大家的注意。这样,才能详细地研究决定短跑运动成绩的一些基本要素——如何发展速度、耐力、力量的训练负荷。弗·杰克认为,女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有很重要的意义。他把全部力量练习分为三个组:一般身体训练练习,完成自身重量(请看记写动作1—6);一般身体训练练习,完成负荷的(7—11);特殊的练习,即在很大速度上根据自己的动力学特征,适应最大程度赛跑的练习(12—15)。在年周期训练的各个阶段,在力量练习方面,我们整理出了组织得很好的顺序。这些力量训练各个练习的具体数字资料,可作为我们教练员的借鉴。在完成各种负荷时,应特别注意效果。教练员还要针对自己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最适宜的力量训练方法。由此可见,正是在力量训练方面,苏联女短跑运动员有很大潜力来提高运动成绩。我们注意到,弗·杰克的力量训练大纲使很多主要的教练员获得先进的经验。这篇文章包含女短跑运动员的训练大纲,这些运动员大致能达到100米11秒40、  相似文献   

4.
一、短跑是一种极限负荷强度的运动。提高运动员的速度力量.是提高短跑成绩的一个重要途径。 负重全蹲杠铃、抓举、快挺、卧推等力量练习手段和方法.使短跑训练时的内容大为丰富起来,各种形式的跑、跳.如下坡跑、法待莱特跑(速度游戏)、跨步跳等一时都成为发展速度力量不可缺少的方法与手段。而在这里,速度力量所要求的要采用本人极限、次极限负荷强度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提高练习速度。以最大限度地发展快肌纤维的工作能力以求达到发展爆发式力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短跑训练是以专项力量练习为基础,辅之以专门性练习和途中跑,从而形成合理的短跑技术。专项力量训练被作为改进技术的重要内容,其更加符合现代短跑运动项目的特性和关键技术的要求。 人体在短跑中运动动力主要来源于支撑腿、摆动腿、骨盆转动(送髋)等各个关节肌肉快速收缩产生的肌拉力作用于地面,使人体获得的支撑反作用力。而身体的其它环节肌肉的快速收缩与动作的到位,则是  相似文献   

6.
在专项力量训练中,提高腿部肌肉群力量,是提高短跑运动成绩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大多数训练都是强化大腿前肌肉群,如在练习中所采用的蹬伸练习、高抬腿跑、加速跑以及许多下肢力量练习的方法和手段,股后群肌力量相对强化得较少,并且练习方法相对较少。由于解剖学结构的原因,加之训练手段的局限性,往往导致大腿股后肌群与股四头肌力量发展的不平衡,这是紧张的训练和激烈比赛中,大腿股后肌群容易受伤的主要原因。同时,肌肉力量的不平衡也是限制短跑运动中运动员速度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股后肌群是大腿后部屈肌,它在短跑运动中的作用是伸髋和屈膝,但一般人对其在运动中的特点和损伤机理不够了解,导致损伤经常发生,应在教学与训练中引起体育教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决定短跑成绩的因素有很多方面,但力量素质和速度的协调发展对提高短跑运动成绩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文献资料研究和经验总结,指出在少年短跑训练中应明确力量和速度协调发展的意义,应科学安排训练计划,合理选择练习方法促进力量和速度协调发展,要重视力量和速度发展敏感期的训练,并对力量和速度训练的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速度性抗阻力跑是指运动员在克服一定外界阻力条件下进行的一种速度练习。通常人们把这种练习作为短跑运动员专项力量和专项能力增长的训练手段。在短跑教学与训练中,一般采用上坡跑、拖物跑、穿沙背心跑和踝系重物跑等方法。运动员通过进行合理的抗阻力跑训练,能够促进蹬伸与摆动力量的增长,速度能力也将得到有效的提高。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抗阻力跑的性质认识不足,选择的手段也有偏颇。在训练过程中,只注重抗阻的负荷而忽视跑动的速度。有些运动员经过抗阻力跑训练后,不但速度能力得不到提高,而且正确的动力定型还会遭到破坏,致使事倍功半。 从运动生理学上分析,运动员在进行抗阻力跑训练时,如果抗阻负荷较大,将会使工作肌群用力的性质发生改变,尤其是支撑腿股二头肌用力时间加长,延长支撑时间。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程度与肌肉用力放松的交替频率将会降低,从而导致肌肉的收缩速度减慢。所以正确选择速度性抗阻力跑的训练方法,对于提高短跑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对短跑向前摆腿专门力量训练手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短跑运动员的专门力量训练手段很多,然而这些手段绝大多数都是用来提高后蹬、扒地力量的,提高大腿前摆力量的专门力量练习却很少,一般只采用小腿负沙袋做高抬腿跑和拉胶带向前摆腿两种。 当代短跑训练越来越重视提高途中跑的绝对速度,而提高摆腿能力是提高途中跑速度的重要途径,这一点被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了。因此,通过各种专门训练手段来提高运动员摆腿的速度和快速转换能力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0.
短跑技术教学应以途中跑为基础,为了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短跑技术,提高跑的速度,在教学中除了大量采用不同距离,不同速度的加速跑,反复跑,行进间跑之外,还可把发展身体素质的练习和技术练习结合进行。如采用各种跳跃练习,跑的专门性练习,快速力量和柔韧性练习等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11.
专项速度、速度力量、速度耐力是提高短跑速度的三个重要因素。负重释重在短跑训练中可发挥重要作用,下面就此问题浅谈几点: 一、训练依据负重释重训练是在有阻力的情况下完成的一定练习或加速跑后释去阻力继续加速跑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2.
周建梅  刘春生 《湖北体育科技》2010,29(5):605-606,600
速度是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速度能力是综合素质的表现。通过以青少年速度训练为例,运用60m反复跑、间歇跑、上下坡跑多种训练手段来达到提高绝对速度的目的。探寻青少年运动员快速提高短跑成绩的科学训练规律。  相似文献   

13.
通过高速测量及图片解析等方法,对10名一级左右短跑运动员在塔当跑道和软性塑胶跑道上的短跑途中跑、单脚跳、跨步跳等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软性塑胶跑道上进行各种跑跳练习不仅有助于防减运动损伤,还可有效地发展短跑专项力量;在软性塑胶跑道上进行短跑练习的专项力量训练价值体现在力量训练的专项性和全面性;软性塑胶跑道上的跳跃练习更有利于支持腿的超等长力量以及髋部肌群力量的有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竞技体育运动项目中,经常利用坡度的训练方法。坡度的训练如:上、下坡跑、台阶蹈、上坡跳跃练习与台阶跳跃练习。上坡的训练能使运动员腿部力量加强,爆发力提高,以及大腿抬高和后蹬力量的增大。下坡的训练能使运动员的步频加快,步幅加大。在坡度训练快速跑,定时跑既能促进途中跑的步幅与步频,又能发展运动员速度能力,同时有效地提高短跑运动员的专项素质和短跑成绩。  相似文献   

15.
1.前言高三体育考生课业负担重,训练时间相对较少,短跑成绩的提高相对较为困难。为了挖掘体育考生的运动潜力,突破短跑速度“瓶颈”,笔者在多年训练的过程中,发现“自行车身后牵拉跑”有明显的促进提高作用,能够在短期内提高体育考生的短跑成绩。2.研究结果与分析2.1理论依据有的体育教师在短跑的训练与教学中,对“抗阻力跑”的认识不够,理解不深,实践中往往盲目采用抗阻力跑的练习方法,而忽略了所承受的运动能力方面的个体差异,一些运动员在训练中因负荷过重、抗阻支撑的时间过长而影响了跑速的提高,尤其是当运动员两腿肌肉群用力的时间过…  相似文献   

16.
何杰 《体育科技》2001,22(2):41-43
对青少年运动员进行3个月有针对性的极量和亚极量的速度训练,在未加大力量练习的条件下,其短跑成绩逐步提高,技术动作稳步发展.说明运动生化原理在青少年短跑训练中应用价值极大.  相似文献   

17.
丁银美 《体育科学》2002,22(2):136-136
耐久跑是周期性的大强度运动项目,能明显提高人体的心血管机能、呼吸机能,提高运动能力。纯练长跑容易造成慢定型。这就要求我们要经常变换练习内容和方法,可采用中、长距离交替,或短跑、中跑和超长距离跑(包括越野跑)以及其它形式的练习,有利于提高速度耐力。掌握好速度和耐力的关系,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是提高耐久跑练习水平的重要手  相似文献   

18.
田径运动称为各项体育运动的基础,短跑则是田径运动的基础。初一至高二反复出现跑的教材,在中学教学中占较大比重。跑是人类最基本的一种活动能力,它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刻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和提高人体内脏器官、特别是心脏、血管、呼吸等功能,增强肌肉力量,是大有好处的。短跑主要是发展速度、速度耐力的有力手段,提高了跑的速度和速度耐力,就能为掌握和提高田径运动以及其它运动项目的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研究表明人体60%的力量是通过踝关节表现出来的,踝关节是推动人体运动的重要关节,踝关节的灵活性对人体协调运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运动成绩的好坏。短跑运动要求运动员要具备较强的力量和速度,这就对运动员的踝关节的灵活性要求更高。在选拔短跑运动员时力求跟腱长且细,因为这样运动员的踝关节灵活性更强。所以在训练中更应该注重踝关节的灵活性和力量练习。一、加强灵活性练习方法(一)脚踝绕环练习:一脚支撑,另一脚脚尖点地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二)脚拨球练习:一脚支撑,另一脚用脚前掌  相似文献   

20.
短跑的速度     
美国教练员维克多·罗伯茨在谈到短跑速度素质的训练时首先指出,短跑速度取决于步幅与步频。而步频是人的先天素质,因此提高的可能性是很有限的。但步幅则可通过训练而明显增大。为了加大步幅,他制定了一项力量训练计划,其中包括负重、多次跳、上坡跑和柔韧性练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