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核心柱力量训练是指针对身体核心柱表层肌群及其深层小肌肉群进行的稳定、平衡、爆发力等能力的训练。提高身体对重心的控制能力是核心柱训练的主要功能之一,其原理在于,在训练时制造出一种类似于运动项目的非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分析,目的:明确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概念、理论基础、评估手段、身体功能训练与传统体能训练的关系。结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为了预防损伤、提高运动能力,以动作模式训练为核心、以运动链理论、动作发展理论为基础的新型体能训练体系。与传统体能训练相比,身体运动功能训练重点解决关节的灵活性、身体稳定性,基本动作模式、动作效率的问题,它是传统体能训练的基础;传统体能训练是在此基础上的提高,是运动表现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核心稳定性及其在运动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心稳定性作为运动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运动过程中由身体核心区维持身体平衡,产生力量,并传递至四肢远端,完成动作的基础。文章综述了核心稳定性的基本定义,描述了核心肌肉的解剖学、生理学和生物力学特点,简要介绍了核心稳定性的训练方法,核心稳定性的评价方法和康复治疗方案。以期为教练员、运动员和科研人员以及队医提供一个更好的训练视角,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4.
《体育师友》2017,(6):22-25
文章综述了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对男子跆拳道运动员横踢技术的影响。经过系统的运动功能训练,运动员的功能动作筛查评分明显改善,存在的肌力不平衡和关节运动受限等问题予以解决,身体各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重新塑造。文章将为跆拳道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提供依据,在制定跆拳道体能训练计划时,应最先参考身体运动功能筛查(FMS)所检测出的身体弱链、肌力不平衡和关节运动受限等问题,制定相关的矫正训练计划。在恢复运动员各关节正常的灵活性、稳定性后,接着进行动作模式力量训练。最后将运动能力训练与技术、战术结合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文辉  胡丁文 《新体育》2023,(20):28-30
核心力量是人体深层肌群和人体的“支点”,具有保持身体稳定和运动的功能。极限飞盘运动是一项强调速度、灵敏、反应的运动,需要运动员拥有强大的核心力量。因此,在极限飞盘运动项目中,加强对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能够提升运动员的身体稳定性,保证运动员在高水平竞技比赛中更好地完成各项动作。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极限飞盘运动中核心力量训练进行了阐述,论证了在极限飞盘运动中进行核心力量训练的重要性和训练方法,旨在为教学和训练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6.
薛成强 《中华武术》2014,(12):55-56
一、核心力量的概述核心力量是以稳定人体核心部位(即肩关节至膝关节之间的部位)、控制身体重心、传递上下肢力量为主要目的的力量能力。二、核心力量的作用(一)提高运动员躯干稳定性、增强身体平衡能力身体核心肌群是附着在腰椎一骨盆一髋关节周围的肌肉,而人体的重心则位于核心肌群所在的部位。核心力量训练主要是对核心肌群及深层小肌肉进行力量、稳定、平衡等能力的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运动员躯干的稳定性,增强身体平衡力,进而优化技术动作,提高运动的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7.
王腾 《体育风尚》2024,(1):125-127
运动生物力学技术是一种应用生物力学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和分析人体运动的技术。在力量训练项目中,运动生物力学技术可以应用于动作分析、力量优化与改进、风险评估与预防以及个性化训练计划的制定。通过优化力量训练项目,可以提高训练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体潜力,并减少运动损伤风险。对此,要深入对运动生物力学技术进行研究和探索,将其高效应用到力量训练项目中,以提高训练效率。  相似文献   

8.
《湖北体育科技》2019,(10):896-899
目的通过对普通大学生基本动作模式测试,发现身体运动的局限性,为大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身体功能动作训练、减少运动损伤、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提供有效途径。方法采用功能动作筛查(FMS),运用SPSS统计分析普通大学生FMS的7个单项动作得分和FMS总分。结果普通大学生躯干稳定性、核心力量和肌肉神经协调性有待提高,完成运动动作模式存在不对称性,表现为力量的不对称性比例高于身体活动范围的不对称性。结论功能性动作筛查可运用到日常体育教学和训练中,设计开发"身体运动功能筛查和训练"的体育课程,改善大学生功能动作弱链;加强教师队伍对FMS和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知识培训,建设大学生功能性训练实验室。  相似文献   

9.
陈剑 《体育风尚》2021,(5):61-62
满足击剑运动核心力量训练需求,不仅保障了击剑运动的力量供给,还提升了运动员对肌肉的控制能力,保证了身体的平衡性和稳定性,弥补了传统力量训练的不足。基于此本位以青少年击剑运动核心力量训练的特点及作用为研究对象,对核心稳定性、青少年击剑运动核心力量训练的特点进行了概述,分析了青少年击剑运动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并针对击剑运动提出了相关的训练建议,期望对提高青少年击剑运动核心力量训练效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运动生物力学与摔跤技术动作的教学与训练原有密切的关系。因为摔跤技术动作的顺利运用,都与正确地运用了运动生物力学条件有关。因此,根据人体平衡稳定性、杠杆理、转动力学等原理,了解摔跤动作中的运动生物力学,使技术动作合理而有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视觉表象训练的实验方法,探讨其对乒乓球运动的动作姿态结构原理认知能力、动作技能感知协同认知能力和运动竞技控制认知能力影响.实验证明,视觉表象训练可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乒乓球运动的动作姿态结构原理认知能力、动作技能感知协同认知能力和运动竞技控制认知能力.为此,对视觉表象训练的效果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视觉表象训练是通过加强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快速转化能力、改善注意力的聚合能力、提升核心肌肉群位移的协同能力等知觉因素,使其对乒乓球运动的认知、判断、应变和控制能力均得到了不同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12.
于洋 《拳击与格斗》2023,(10):67-69
太极拳作为一项传统的健身运动,已经被证明在改善运动能力和灵活性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通过增强肌肉力量和心肺耐力,太极拳运动提升了身体的运动能力。它还有助于提升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减少了摔倒和受伤的风险。在灵活性方面,太极拳通过对身体控制和动作范围的练习,显著提高了关节的灵活性。太极拳的练习能对神经系统、肌肉和骨骼系统产生积极影响,增强动作反应速度和协调性。总之,太极拳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改善运动能力和灵活性,提高整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水平,促使她们获得良好的生活状态。以辽宁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为实验对象,借助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其基本运动能力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研究结论表明:1)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较低,主要表现为其髋、膝和踝的灵活性和动态稳定性不良,骨盆和身体核心部位的动态稳定性和控制能力较差,而且身体两侧的髋部灵活性呈现出明显的非对称特点;2)为促进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发展,应强化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自我改进意识;重视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核心区稳定性力量训练以及加强其两侧肢体功能的对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体操专选学生在做动作时对身体的控制能力,提高动作的完成质量,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用实验法从核心力量训练这一新的角度,探讨核心力量训练对体操专选学生成绩提高的重要作用.从核心力量训练作用和其他项目实践经验看,要想改善和提高体操运动员动作的稳定性,有必要从核心力量训练这一全新角度对体操运动员动作稳定性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核心区域作为运动员身体力量传输的枢纽,在不稳定状态下的训练能较好地增强其作为枢纽的功能,定向越野作为体能主导类耐力型运动项目,体能消耗大,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对其在复杂场地条件下创造优异成绩有着独到的作用。本文在充分认识核心力量以及核心力量训练的基础上,结合自身训练,分析定向越野运动的特殊性、运动员的特点、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的关系,认为核心力量训练对定向越野运动员的影响主要包含身体素质、身体协调性、身体平衡性、减少运动损伤、增强核心力量等方面,从而丰富定向越野训练内容,帮助建立和完善定向越野训练体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针对性地解决运动员身体弱链的薄弱环节,提高身体肌肉的协调配合和身体对动作的控制能力,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竞技水平。方法对天津市蹦床队9名运动员进行运动模式评估,找出影响动作模式的薄弱环节,安排纠正性训练计划,改善身体弱链中的薄弱环节,纠正错误动作模式,提升动作质量。结果与结论通过8周的纠正性练习,运动员的动作得到明显改善,运动模式评估中出现的错误动作模式明显减少,在最大力量及爆发力的表现中有所提升,爆发力表现更为显著。运动模式评估作为一个指导工具,能够发现身体的错误动作模式,通过相应的纠正性动作,改善身体弱链,对于提高身体的最大力量及爆发力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篮球运动中,身体对抗不可避免。在比赛中,运动员要在激烈的身体对抗中完成技战术动作,可以说,在强对抗下保持动作的稳定性是训练的重点。从战术执行层面来说,优秀的体能素质是完成执行战术的前提条件。目前国内外对于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展开了一定的探索和研究,其中核心力量的训练是研究热点。核心力量通过锻炼躯干部位及骨盆的大肌群和小肌群来控制身体在运动中的稳定性,从而使运动员更好的发力,以增强跳投的稳定性,核心力量的训练还能起到保护运动员、降低受伤概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二元训练理论体能定义的质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人体生理学、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原理,结合体育运动的训练特点,研究发现:二元训练理论其体能定义把人体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结果当作本质,而忽视了体能本质的真正内涵,即体能是人体运动时身体器官系统综合能力的具体表现。为此笔者提出新的观点,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自由搏击是一项比较复杂的运动,许多动作对运动员的身体协调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而在自由搏击训练中,加强核心力量对提高自由搏击运动员的整体实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核心力量训练可以让运动员更流畅、更稳定地做出技术动作。在自由搏击运动中,核心肌肉群参与绝大多数动作,如直拳、勾拳、顶膝、侧踢等的发力,强大的核心肌肉群能够使运动员在对抗时更充分地发挥自身的实力。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20.
陆健 《中华武术》2020,(1):33-34
气排球的运动需要体能的后勤补给,以供应运动中的传球、扣球、垫球、发球和捧、踢、击等动作,这对运动员自身的速度、灵敏、耐力和力量要求就相对提高,体能训练衔接了气排球技战术、心理素质训练,气排球运动中的有效支撑,防止运动损伤。以启东市开发区中学学生气排球体能训练为例,采用文献法、专家调查法,结合气排球和学生身体发育特点,针对性地制定气排球体能训练计划,从学生速度训练、力量训练、灵敏训练、耐力训练出发,旨在提高学生体能,为学生气排球运动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