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对21个领域高被引科学家的论文产出力进行了定量研究和分析。分别对高被引科学家论文数量的排序-频度分布和规模-频度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揭示了高被引科学家排序位次与论文数之间的负指数函数关系,三分之二高被引科学家的论文数量在100-400篇之间。对高被引科学家年均论文产出力的研究发现,高被引科学家的年均SCI论文数量约为7篇,不同国家和不同学科高被引科学家的年均论文产出力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高被引科学家人才流动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俊婉 《科学学研究》2011,29(2):192-197
 对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物理学、化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五个领域高被引科学家的人才流动现象进行了定量研究和分析。分别从机构层面和国家层面对不同领域高被引科学家的职业流动频次和流动频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出,大部分高被引科学家的机构流动频次在2-5之间,半数以上的高被引科学家有过国外工作经历。每经过6-7年高被引科学家更换一个工作单位;此外还进一步对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的国际人才流动去向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以“ISI Highly Cited.com”数据库中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领域中部分科学家为样本,从纵向和横断的角度对该领域高被引科学家h指数进行统计,对h指数的历时性和共时性进行探讨和分析。结果表明:高被引科学家在研究生涯内h指数有线性成长规律;当高被引科学家不再发表论文后,h指数仍在5-8年期呈现对数型成长;以10年期划分的中年组、中老年组和老年组高被引科学家的h指数平均值以等差10依次递增。  相似文献   

4.
<正>"Highly-Cited Researchers 2014"是汤森路透公司第二次公布的高被引科学家名单,采用了最新的数据和先进的算法,通过对最近11年(2002-2012)被ISI Web of Science(SCI)收录的全部自然和社会科学领域论文进行排名,基于ISI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中的"Highly-Cited Papers"选出相关领域中前1%的高被引论文,具有较强的权威性。"高被引科学家"是由美国汤森路透公司开创的全球性科学家荣誉名单,它以论文被引次数为指标,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21个学科领域中,选出全球论文被引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化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科学计量学、因子地图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高被引科学家论文合作关系进行研究,探寻高被引科学家科研合作规律,研究发现化学领域科学家论文核心作者网络中存在多种形式的合作团体。高被引科学家参与的机构、国家间科学论文合作逐年增加,尤其是国家合作已成为现今科学论文合作的主流趋势。科学家论文学科合作网络以生物化学与材料学为基础,随着科学的发展,高被引科学家的学科合作网络也随之变化。具体体现在原有学科的分化、新兴学科的崛起、学科交叉的增加以及其他领域学科的介入,这些规律将为我国化学科技战略管理决策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科学家们对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这一群体逐渐在社交媒体网络中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本文从科学家层面出发,对高被引科学家在社交媒体网络中的影响力开展研究。基于科睿唯安2019年发布的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对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领域的美国高被引科学家在推特中粉丝量进行统计分析,分别比较了他们在发文量、高被引论文量和被引频次三种指标下粉丝量的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高被引论文量较高的科学家更有可能在社交媒体网络中拥有较高的影响力;学术成就可能是影响科学家在社交媒体网络中影响力的重要因素,但科学家在社交媒体网络中的影响力仍是一个综合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金秋科苑》2014,(6):22-22
2014年6月,知名专业信息服务提供商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发布了21个主要学科领域“全球最有影响力科学家”榜单,约3200名在2002-2012年间发表高被引论文最多的科学家上榜。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国外学术出版领域的研究进展。 方法 对2008至2012年 Serials Review(SR)、Learned Publishing(LP)、Journal of Scholarly Publishing(JSP) 发表的论文所引用的论文进行统计,截取其中被引次数较高的部分论文并统计高被引论文同时被引用的次数,据此将这些论文进行聚类分析,形成了该学科的多个研究方向的知识基础,从这些高被引论文聚类簇所对应的引用文献中挑选出与高被引论文关系最密切的、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前论文,作为表示该分支学科各个研究基础的前沿。 结果 被引次数高于4次的论文有35篇,对这些高被引论文进行同被引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高被引论文多为该学科研究中使用到的基本理论和重要工具,分别为科技写作实践与修辞学、机构存储与出版、开放获取与同行评议、科技期刊自引与质量控制,以及新阅读模式和新技术。 结论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可以勾勒出当前学术出版领域发展的静态结构。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25种教育学SSCI收录期刊高被引论文的学术特征进行分析,为提升我国教育学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提供建议。【方法】 基于文献计量的知识图谱分析和内容分析法,对1998—2016年被引频次排名前9.9%的1897篇论文和排名前0.1%的160篇论文,从论文发表年份、研究国别、研究机构、研究者、研究领域、研究内容6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 国际教育学排名前9.9%和前0.1%的高被引论文篇数分别在发表后6年和13年趋于稳定。国际机构合作紧密(网络密度为0.005),作者合作率不断提高(89.74%),其中美、英等国家高被引论文篇数最多。高被引论文来自教育学及与之交叉的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16个领域,重视中微观层面的研究,学科教育研究,以及学习者视角、内驱力、新型学习环境中的教与学等研究。【结论】 我国教育学期刊应优化布局,多元发展;均衡稿件研究类型,推动范式转型;丰富媒体传播内容,荐读前沿文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文献的日益增多,快速准确地对期刊和论文进行评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分别从期刊层次和论文层次上对被引和下载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选取了计算机科学领域ACM的31种期刊及其刊载的9251篇论文,对其被引次数和下载次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中,无论是在期刊层次,还是在文献层次,被引次数和下载次数都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论文发表后一段时间内被下载的次数可以较好地对论文和期刊未来可能达到的被引次数进行预测。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论文发表的短时间内,对其进行影响力的快速评估。  相似文献   

11.
《情报科学》2006-2010年高被引论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丽桃 《情报科学》2012,(4):559-562
以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统计源,从文献引证的角度分析《情报科学》高被引论文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该数据库共收录《情报科学》2006-2010年原文2039篇,被引文献1377篇,被引率为67.53%,总被引频次为7581,单篇最高被引频次81,较少的论文拥有较高的被引频次,基本符合"二八定律"。并且以被引频次≥21的前50篇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年代分布、被引频次、下载频次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2.
2002-2011年《现代情报》高被引论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剑颖 《现代情报》2012,32(12):109-114
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和《中国引文数据库》为统计源,从文献引证的角度分析了《现代情报》2002-2011年高被引论文的分布规律,证实少量的论文却有着较高被引频次的现象与二八定律非常符合。对于被引频次大于等于25次的高被引论文从年代分布、研究主题、研究内容、被引频次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为《现代情报》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Martin Meyer   《Research Policy》2006,35(10):1646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tific publication and patenting activity. More specifically, it examines for the field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whether researchers who both publish and patent are more productive and more highly cited than their peers who concentrate on scholarly publication in communicating their research results. This study is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 nano-science publications and nano-technology patents of a small set of European countries. While only a very few nano-scientists appear to hold patents in nano-technology, many nano-inventors seem to be actively publishing nano-science research. Overall, the patenting scientists appear to outperform their solely publishing (non-inventing) peers in terms of publication counts and citation frequency. However, a closer examination of the highly active and highly cited nano-authors points to a slightly different situation. While still over-represented among the highly cited authors, inventor-authors appear not to be among the most highly cited authors in that category, with a single notable exception. One policy implication is that, generally speaking, patenting activity does not appear to have an adverse impact on the publication and citation performance of researchers.  相似文献   

14.
Martin Meyer 《Research Policy》2006,35(10):1646-1662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tific publication and patenting activity. More specifically, it examines for the field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whether researchers who both publish and patent are more productive and more highly cited than their peers who concentrate on scholarly publication in communicating their research results. This study is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 nano-science publications and nano-technology patents of a small set of European countries. While only a very few nano-scientists appear to hold patents in nano-technology, many nano-inventors seem to be actively publishing nano-science research. Overall, the patenting scientists appear to outperform their solely publishing (non-inventing) peers in terms of publication counts and citation frequency. However, a closer examination of the highly active and highly cited nano-authors points to a slightly different situation. While still over-represented among the highly cited authors, inventor-authors appear not to be among the most highly cited authors in that category, with a single notable exception. One policy implication is that, generally speaking, patenting activity does not appear to have an adverse impact on the publication and citation performance of researchers.  相似文献   

15.
基于ESI数据库的材料科学领域文献计量分析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收录的近11年来有关材料学领域的文献进行计量研究,得出材料学领域高生产力和高被引的国家、机构、期刊以及作者的分布,并对材料学领域高被引论文和热门论文进行期刊和作者的分析;最后对高被引作者进行共被引分析,并提供了近11年来材料科学领域的主要研究主题和作者的集群分布。  相似文献   

16.
以我国入选2014—2019年高被引科学家名单科技人才为研究对象,通过个人履历信息、科学文献表征信息、公开网络信息等多源信息挖掘构建高被引科学家人才群体特征信息数据库,从学科分类、年龄、学历分布、人才荣誉、教育经历等方面对高被引科学家群体特征进行分析,并与美国等世界主要科技强国进行比较,其分析结果对于了解科学家成长规律、完善人才制度、合理配置科研资源、吸引全球科技精英人才以及集聚全球创新要素等提供决策支持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科学精英跨国流动已成为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特征,聚焦科学研究领域,从SCI论文产出的角度出发,以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沿科学家为研究对象,基于高被引科学家数据库、Web of Science科学引文数据库和Scopus数据库,统计分析这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家的地理分布和跨国流动情况成为研究的热点。研究发现,这些科学精英大量集中在少数几个发达国家,在全球科学精英正以不同形式向美国集聚或流动的同时,有相当数量的高被引科学家开始流向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但基本上是短期流入。最后基于有效地发挥政府和市场2种引进和配置全球科技人才资源的机制,提出从加强海外精英的供需对接、完善集聚海外精英的机制建设以及营造海外精英创新的环境氛围等方面入手,促使全球科学精英向我国集聚和流动。  相似文献   

18.
我国图书馆知识产权研究的文献计量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少瑛 《情报科学》2012,(2):183-189
以CNKI数字出版平台所收录的文献为依据,对我国图书馆知识产权研究的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统计,并从文献年代分布、来源期刊分布、高被引文献分析、研究作者及机构分析、研究热点及文献研究主题分布、基金资助情况分布进行统计分析,试图对我国有关图书馆知识产权的研究现状做出总结,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SSCI收录图书情报学期刊论文的被引峰值年代及其影响因素,为了解国外期刊论文被引峰值年代提供参考资料。[方法]以2004年SSCI收录53种图书情报学期刊为研究对象,调查2003年、2004年、2005年发表论文的被引峰值年代,并观察不同出版周期、出版语种、出版国家及不同文献计量学指标的期刊被引年峰值年代的差异。[结果]SSCI收录53种图书情报学期刊2003-2005年发表论文的被引峰值年代分别为发表后(5.4±2.4)年、(4.6±1.8)年、(4.0±2.0)年,被引峰值年代随时间发展逐渐提前,不同国别、不同出版周期及不同文献计量学指标SSCI收录图书情报学期刊的被引峰值年代不同;出版语种对被引峰值年代可能无明显影响。[结论]网络环境下,国外期刊论文被引峰值延迟,而期刊出版国家、出版周期及文献计量学指标对期刊论文被引峰值时间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