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王晓燕 《家庭教育》2004,(9B):30-31
每年九月,对初入学的孩子来说都是一段特殊的日子:早上紧张得像打仗。一不留神便迟到:上课坐不住;常常不是忘了做作业,就是课本又弄丢了……这种种的不适应。让孩子焦虑,使家长烦恼,更会给孩子今后的学习心理埋下许多隐患。让我们用细心的呵护和科学的引导,来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一关,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开快乐自信的大门吧。  相似文献   

2.
当前,很多父母把孩子从幼儿园退园到9月份入学看作是入学准备的黄金时期,紧锣密鼓地张罗着为孩子入学做准备。而且。有相当一部分父母更重视入学前物质上的准备。比如为孩子准备书包、笔、作业本等学习用具,  相似文献   

3.
王芳 《幼儿教育》2003,(4):29-29
孩子上了幼儿园大班,意味着马上就要上小学了。从幼儿园到小学能否顺利过渡,对孩子将来的发展意义重大。因此我们都应十分重视,在孩子进入大班后期时,幼儿园和家庭都应做一些幼、小衔接的工作。笔从多年的实践中体会到:我们应帮助孩子在入学前作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  相似文献   

4.
入学准备是多方面的,家长在儿童入学前应当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做好学习态度方面的准备 首先,对孩子进行热爱和向往学校生活的教育,使孩子爱学习,愿意在集体中生活。不要随意用学校和教师来恫吓儿童。如有的父母常常恐吓孩子:“再闹,把你送学校去,让老师管你!”这是不对的。更不应该在孩子面前随便议论老师,这不仅有损教师的威信,而且会使孩子对学校生活望而生畏。 世界上有许多国家把儿童入小学当作大事来办,学校和家庭都举行隆重的仪式。如电视剧《阿信》中就提到,为庆祝阿雄入学,举行了仪式,还特地把外祖母也请…  相似文献   

5.
严贤 《家教指南》2006,(7):27-29
孩子要上小学了,老师说他的主要问题是上课小动作多,不专心听讲。我们和孩子谈了几次,有时也严厉地批评,可是收效不大。家长该采取什么方法解决孩子的问题呢?  相似文献   

6.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深刻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尤其是新入学的孩子,更应该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利于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为孩子的发展打好底色。具体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1提前预习的习惯。由于学前教育不均衡,刚入学的孩子学习的起点参差不齐。帮助学习“暂时落后”的孩子迅速赶上去的最佳途径是预习。通过预习,不但可以缩短孩子在学习上的差距,使他在课堂上显得更自信,更有勇气,而且可以让孩子自己摸索出一条学习的路径,积累一些自学的方法。2及时复习的习惯。据研究证明,人的记忆分三个阶段:瞬时…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上学后,感冒、发烧的情况变少了,但会有新的健康问题出现。今年的情况更为特殊,需要父母更加关注。孩子新入学,生活环境和作息时间都会发生改变,会因为不适应而出现一些健康问题。尤其是今年,由于新冠肺炎引发的疫情,孩子在家待了很长时间,开学后更不容易适应集体生活。  相似文献   

8.
暑假一过,许多孩子就要背起书包入学读书了。上小学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父母除了要恭喜孩子,还要针对他可能遭遇到的问题,适时提供帮助,使孩子的学习之路走得更轻松更愉快。入学年龄偏小的小芸比起可以正常入学的年龄,小芸只差了两个多月,爸爸妈妈不知道把她往哪儿送好:送到小学,怕小芸因为年龄偏小,适应不了学校生活;送到学前班,又怕她上小学以后学习内容重复,失去学习兴趣;送大班,小芸自己又不太愿意……儿童的年龄和身心发展水平有很强的相关性。年龄有差距,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也会有相应的差距,因此,义务教育是有年龄和年限规定的。杭州市…  相似文献   

9.
学前期是孩子从幼儿园同步入小学的关键时候。上了学前班就意味着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孩子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要适应新的环境,各个方面都要发生变化。从幼儿园到小学能否顺利过渡,对孩子将来的发展意义重大。因此我们教师和家长都要十分重视,  相似文献   

10.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并不那么简单容易,家长在高兴、自豪之余,更要为孩子的顺利过渡做些准备。这几位家长的孩子现在都在大班,他们在为孩子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1.
正研究显示,良好的学前教育将更能激发孩子日后的学习潜能。所以准备让孩子上幼儿园的家长们,不如提早让孩子做好入学的一系列准备,为未来的学业和人生多元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美国《时代》杂志网站的专栏作者史奈尔·舒纳在硅谷一项七年的研究显示,那些在上幼稚园时就打好学习基础和会自我约束的孩子到三年级时通过阅读测试的比率是没有打好基础孩子的三倍。  相似文献   

12.
冯夏婷 《家庭教育》2004,(6B):12-13
孩子就要入小学了,父母的心里既充满喜悦又有许多担心:我的孩子能适应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吗?那就带孩子一起来做训练吧。  相似文献   

13.
呼吁建立海外中国人学校张钦礼(东京大学中国留学生):现在回国服务面临最大的困难是子女在国外接受的教育,回国以后无法与国内同年龄的孩子竞争,将来升学难度很大。子女随父母来到外国,如日本,由于没有中国人学校,只能进日本的公立小学校,接受地道的日本教育。日本的教育理念跟中国截然不同,在小学阶段他们更注重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对文理知识的教育要求不是很高。虽然这种教育方式可能更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但对将来打算回国服务的留学生而言,孩子在日本接受的这点知识,根本无法和国内相比,例如国内3年级已经进行四则复合应用运算了,而…  相似文献   

14.
儿童提前入学好不好据知情人介绍,每年都有不少家长绞尽脑汁把自己未满学龄的孩子塞进学校,一批批低龄儿童过早地背上了沉重的书包。家长们提早送子女入小学真可谓动机复杂,心态各异.其中很多家长是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心切,企望孩子早日成才;有些家长的观点是"笨鸟...  相似文献   

15.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以惊人速度向前发展的今天,重视孩子的智育早日发展与成熟,已成为家长们“天字第一号”的大事。不少家长为争取“主动”,竟让孩子提前入学,实行超前教育。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规定,学龄儿童入学年龄为6~7岁,就是根据儿童的身心发育特征而制订的科学规定。其实,孩子低龄超前入学弊病极多。根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儿童的大脑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育完善的。学前拼命灌输知识,在表面化地“获得”知识的同时,也撒下了厌学的种子。这些超前入学的儿童与正常年龄入学的儿童相比,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  相似文献   

16.
你的孩子快要上小学了吧?你为孩子作了哪些准备呢?“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多数父母的心愿。可是很多父母尚未意识到,有的孩子在上幼儿园时就已经输了。你瞧:别的小朋友都会自己系鞋带,他不会;别的小朋友都会麻利地穿衣、叠被,他却要老师帮忙;更糟糕的是,他连学习也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别的小朋友兴致勃勃地学拍皮球,他却不知所措地哭起来,直到老师手把手地教他才行。这是个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照顾的孩子,从来没有思考过自己要做什么或者自己应该做什么。父母总是不由自主地用包办代替来表现自己对孩子的疼爱。现在,大多数的孩子在家里都不做家务活儿,甚至连自己能做的事也由父母包办。为此,对刚刚从幼儿园毕业,准备上小学的孩子,父母该为他们作哪些切实有用的准备呢?  相似文献   

17.
何楠 《家教指南》2008,(5):26-28
眼下,小学招生的大幕尚未全面拉开,但有人已开始为未满学龄的孩子入学而四处奔波了。家长们如此煞费苦心,让孩子提前入学,有必要吗?  相似文献   

18.
﹃超前﹂入学害处多近些年来,小学中未达法定入学年龄的人数逐年增多,许多尚未具备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儿童也盲目地入了学。由于这部分孩子均属“超前”入学,使孩子稚嫩的肩膀担负起与年龄和能力均不相称的重担。据我们调查,超前上学的孩子对上课、写作业...  相似文献   

19.
许多望子成龙的家长希望孩子能早上学早成材,甚至不惜改孩子户口上的年龄,但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哈尔滨市某校一名一年级学生,今年才6岁。上课时总不注意听讲,课间玩耍经常过了点,老师和家长虽多次教育,但小李研根本听不进去。专家认为,像李研这种情况是早入学孩子较普遍遇到的问题,这样反倒影响学业。有的孩子可能能跟上课程,但体育和德育却较弱。另据调查表明,6岁儿童按一年级教学大纲教育,一年后神经方面异常的比正常年龄入学的孩子增加了4倍,视觉不良的增加了3倍。其全面发展远不如正常年龄入学的孩子。《新华每日电讯…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福安市上白石学区中心幼儿园属于农村乡镇幼儿园,多数幼儿家长主张孩子应该多识字、多做算术,反对孩子游戏,对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更缺乏引导,致使幼儿交往能力明显低于城市幼儿。不仅如此,我们通过追踪调查还发现,幼儿入学后经常不愿与人交往,学习中遇到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