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天津市大学生体质状况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对1985年和1995年天津市大学生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10年来男大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提高,而女大学生身高与胸围却显著降低。反映机能水平的肺活量下降。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力量、速度、下肢爆发力等身体素质提高,但耐力素质显著降低。大学生生理机能、身体素质低下的比例较大,肥胖检出率逐年增多。据此提出增强大学生体质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健身跑在改善肥胖男大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作用,为改善肥胖男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南通大学单纯性肥胖男大学生80名,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健身跑锻炼,对照组只进行日常体力活动,不参加体育锻炼。结果:16w后实验组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方面的测试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健身跑对改善肥胖男大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哈尔滨体育学院16个不同专项的男大学生体质状况进行监测,比较分析大学生运动员的体质特点及差异,探讨长期不同运动训练对身体的影响。结果显示哈尔滨体育学院大学生运动员从整体上看体质状况良好,高于全国大学生的平均水平;各专项之间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差异明显,但身体机能差异不明显。得出不同专项对大学生体质水平的提高均有显著的影响,但在促进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方面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与专项技术特征、训练内容以及运动员身体机能代谢对长期系统专项训练的适应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探讨瑜伽对肥胖女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身体机能、身体形态、生活方式以及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瑜伽能有效地提高肥胖女大学生的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降低体脂比和身体各部分围度,改善身体形态,优化生活方式,促进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为肥胖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适宜的锻炼方法,同时也为国内外瑜伽对女性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提供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动干预对学生身体形态及素质有重要影响,为了更准确地了解有氧运动的强度不同是否有不同的监控体重的效果。方法采用两种不同有氧强度的运动干预方案探讨对超重、肥胖女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循环机能和身体素质的影响。结果和结论运动干预前后,超重、肥胖女大学生各身体形态指标均值均有显著性下降。运动干预后,BMI指标下降最为明显(P<0.05),肥胖组女生WHR指标受大强度运动干预影响较大(P<0.05)。不同运动强度对超重、肥胖女大学生身体循环机能的显著性影响仅体现在大强度运动对各组内女生舒张压指标的影响(P<0.05)和中等强度运动干预对肥胖组女生舒张压的影响(P<0.05),对超重、肥胖学生减脂降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裴永杰  黄霞  王真 《体育世界》2014,(11):134-136
通过对25年间陕西省男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变化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身体形态和匀称度有所改善,豆芽型和肥胖体型有增多趋势,身体机能下降显著,身体素质除城乡男生爆发力指标、乡村男生速度外,其他素质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但2005-2010年的后5年,城乡男生身体形态3项指标、身体机能指标均呈良性发展趋势,身体素质除爆发力指标下降外,50米、1000米和引体向上3项素质指标均呈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成都市8所高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解成都市高校大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和身体技能状况,并将汉族学生的体质健康监测数据与2005年的普查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成都市高校男大学生超重和肥胖的情况要比女大学生严重;身体素质方面男女生差别大;不论男、女肺活量平均值在4个年级之间呈递增的态势。对比结果为在身体形态方面男生有所下滑,女生有所增长;在身体素质方面力量素质、耐力素质、灵敏素质(女生)、肺活量和肺活量体重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针对存在的问题建议科学把握体质改善工作方向,不断修缮体质健康评价内容与标准;加强学校体育校园文化建设,建设校园体育网络服务平台等。  相似文献   

8.
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依据,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3个方面对湖南省4所高职院校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学生体质健康的总体水平还是好的,但超重与肥胖有增长趋势,身体机能水平和身体素质有待提高,针对高职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对石河子大学2007级、2008级本科生体质与健康达标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显示学生身体形态健康达标良好,但低年级同学男、女生超重和肥胖比例增加;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健康这标良好,随年龄的增加,男、女生的评价等级均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男生的身体机能发育水平明显落后于身体形态的增长水平。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福建省20~59岁成年人2005年与2010年体质监测数据分析,研究BMI分布规律及不同BMI人群体质水平的差异,探讨BMI对成年人体质的影响。结果显示:1.BMI与年龄呈正相关,随着年龄的增加BMI增大。2.体重过轻主要出现在30岁以前,以女性为主。30岁以后出现体重的快速增长,超重与肥胖率快速增长。3.体重过轻或肥胖人群综合水平较差,超重对综合体质的影响较弱,体重正常人群综合体质最佳4.体重过轻及超重、肥胖对体质的不利影响是全面的,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与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1.
肥胖症与运动减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肥胖症是一种慢性、多因素的代谢紊乱综合症,其高发率及并发症所带来的危害性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对肥胖症的病因、危害性的简述和对其防治手段之一——运动减肥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现状和进展的分析,进一步提出科学运动减肥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即对运动减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出对策,从而给参与运动减肥的人们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2.
李婷  杨烨 《体育科研》2014,(5):89-92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是一系列代谢异常成分在同一个体聚集的临床综合症状,中心性肥胖是其重要的发病危险因素和临床表现之一。此外,有诸多研究显示中心性肥胖还是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的一个重要发病基础。中心性肥胖症患者实施运动干预,对MS、IR有着显著的影响。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就中心性肥胖的危害和运动干预对中心性肥胖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阐述肥胖流行期间能量营养素的变化,并从能量营养素视角对各营养素与肥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推测性的解释肥胖流行与能量营养素变化的相关性。从而引起人们对于能量营养素变化可能导致肥胖的关注,以帮助制定切实有效的减肥计划,从而降低肥胖率和由于肥胖带来的疾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湖南省成年人BMI分布特征,对湖南省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的88103名受试者的BMI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成年人(20-69岁)超重发生率为29.2%,肥胖发生率为6.5%。结论:湖南省的肥胖问题日益严峻。分布特征上表现为女性的整体肥胖比例低于男性,年轻人的肥胖比例低于中老年人,农村的肥胖比例低于城镇。超重和肥胖问题已成为湖南省体质和健康部门值得深入探讨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肥胖病人运动处方的特点及制定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提高,我国肥胖病的发病率正急速上升,越来越多的人谈“肥”色变。章针对肥胖病的特点,提出了有效的减肥运动处方。  相似文献   

16.
汪纹闻  邹志春 《体育科研》2014,(1):70-73-91
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是肥胖发生率不断攀高的重要推手.一方面,体力活动不足和营养过剩是肥胖发生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这些环境因素的改变或调整也是治疗肥胖的重要手段.本文从体力活动与健康关系引入肥胖者能量收支平衡的重要性及运动干预过程中能量消耗监测与反馈的方法,系统回顾体力活动的监控方法,介绍运动传感器尤其是加速度计在肥胖人群体力活动监控中的发展与应用,分析加速度计在全民健身监测中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发展瓶颈,探索加速度计在运动能量消耗监测与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内蒙古20-69岁人群BMI特点,采用百分数法评价BMI,寻找超重与肥胖的触发年龄。方法:对5880人数据进行BMI数据分析和曲线拟合分析。结果:①内蒙古20—69岁人群总体、男性、女性BMI分别为24.2±3.48、24.6±3.49、23.8±3.41。总体BMI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男性高于女性,超重和肥胖...  相似文献   

18.
对肥胖症及其治疗的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丽 《体育学刊》2001,8(2):46-48
就国外对肥胖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作简要介绍,并根据目前国际上尚无理想的减体重措施的现状,提出: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应当是帮助大体型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体质;用行为或生理变量作为特征参量而非体重来评价健康干预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成人肥胖的发展轨迹可能与美国和欧盟的非常相似——肥胖率迅速上升,研究发现,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男性的肥胖率(BMI≥28)增加了近4倍,从3%增加到11%,女性肥胖率(BMI≥28)也已翻倍,从5%增加到10%:男性腹部肥胖(腰围≥90cm)已由8%增加到28%,女性腹部肥胖(腰围≥80cm)也由28%增加到46%,、肥胖会导致医药费的增加、生产力的损失及受教育方面的损失、、文章认为,导致肥胖增加的群体的能量不平衡都根源于饮食和体力活动两个方面,并提出了有效的肥胖干预计划.  相似文献   

20.
肥胖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肥胖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肥胖引起脂肪组织分泌的细胞因子,如C反应蛋白、脂联素、瘦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等水平异常,可加速血管内皮炎性反应,与肥胖密切相关的脂代谢紊乱、血液流变性异常、胰岛素抵抗,亦可诱发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从多个环节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对肥胖症患者早期进行运动干预,有望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病灶的进一步发展,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