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面对目前价值观多样化、文化多样化的新形势,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全面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就要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就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导向作用,促进引领大学校园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因子的成长。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导引,是高校文化育人、推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石。本文对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实施中迷失与困惑进行分析,阐述核心价值观导引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紧迫性,从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的顶层设计与氛围营造、让全员师生参与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机制、完善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考核与评价体系机制、创新培育与践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等几方面的实践路径,对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提出具有实践性与创新性的具体建议与设想,从而通过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品位的提升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3.
高校校报编辑的理论修养,决定着校报的编辑水平和出版质量。该文从校报工作实践出发,就校报功能、编辑主体现状以及时代要求等方面论述了加强校报编辑的政治理论、新闻理论和文化理论修养的意义、内容及其途径,对于加强校报队伍建设,促进高教新闻事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流行语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而大学校园流行语是社会生活的鲜活切片,它作为大学校园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一定层面上折射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文化心态.本文通过对大学校园流行语的分类,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进行了文化方面的阐释,以期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5.
高校社团文化是大学校园中最充满青春活力的文化代表,是构成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拓宽大学生文化视野的有效渠道和满足大学生校园生活的主要方式、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本文阐述了高校社团文化的内涵,并总结了高校社团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融合的关键在于两者的工作观念、目的以及对象一致,最后分析高校社团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主要是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延伸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平台,优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最终改善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的机关报,是高校开展新闻宣传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是校园中具有较高权威性和可信度的主流媒体.在网络媒体兴起的全媒体时代,高校校报的主导地位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与冲击.文章分析了高校校报在育人方面的积极作用以及目前所遇到的发展困境,对全媒体时代下校报如何实现全面转型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德育教育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对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教育现状及功能分析,提出了正确认识校园文化与德育教育的关系、重树大学生校园文化认同感、发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功能,以及实现德育教育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新形势下高校校报的可持续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校校报在受到定位不准、采编队伍薄弱、办报经费不足等自身因素限制的同时。还受到校内外多重媒体的夹击。相关部门应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高校校报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校报的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提供娱乐、文化建设等功能都是围绕育人功能而展开的,因此校报的教育功能是办报的宗旨和灵魂。本文以《河池学院报》为例,从思想育人、知识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四个方面就校报对人才培养的教育功能展开论述,探析有效实现校报教育育人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等学校的校报犹如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兴起。目前,全国一千余所大专院校中,约有六百所出版校报,从事校报编辑工作人员达二千多人。自1982年以来,先后有黑龙江、山东、湖北、上海等十省一市成立了高校校报研究会和新闻学会。前年三月,高校校报研究会作为团体会员参如了全国教育新闻工作者协  相似文献   

11.
文学欣赏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达到的是一种精神升华的境界。在欣赏过程中,欣赏者注视着的是具体的艺术形象,文学欣赏是对形象艺术的感悟过程,在这个感悟过程中,欣赏者应始终是对文学作品的整体艺术的感受,而不是局部的寻章摘句,如仅仅盯住某个细节、某个动作,就不能感受到整部作品的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讲艺术作品创造欣赏者,因此,在进行文学欣赏时,一定要选择最为优秀的作品,——“取法乎上”。  相似文献   

12.
“西部之西”不仅是甘建华先生提出的一个地域上的概念 ,也是他所举起的一面文学旗帜 ,这面旗帜曾在青海湖边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并为日渐凋敝的文学之圣坛增添了一些生气。在其结集出版的《西部之西》一书中共收录了 3部中篇小说和 4篇散文 ,从这里 ,我们可以一斑见豹地了解到他为文的激荡与为人的执著。同时 ,《西部之西》也是我们研究西部文学时不可忽视的一个文本。  相似文献   

13.
修饰语移就是修辞格中比较独特的一种。修辞的基本特点就是对语言常规的偏离。在修饰语移就的翻译中采用直译还是意译一般要取决于原语中移就表达偏离常规的程度。偏离小的一般可以直译以保留移就格 ;反之则要意译 ,舍弃移就格。另一方面 ,在两者皆可的情况下 ,应按文体功能和读者文化层次来决定直译或意译。在保证可理解性和可接受性的前提下 ,直译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文章划分了修饰语移就翻译的 5个层次 :(1)完全直译 ,保留移就格 ;(2 )基本直译 ,略加调整 ;(3)既可直译 ,也可意译 ;(4)只可意译 ,舍弃移就格 ;(5 )意译成另一移就表达方式。文章最后列举了一些常见的移就内部语义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14.
出土考古资料的刻划符号应分象形类和抽象类两种,从文字的性质看,中国文字起源于象形类的刻划符号和图案,而非抽象类的刻划符号。中国文字起源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作为记录历史事件的文字功能来看,中国早期文字经历了从文字性符号、文字画到作为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的正式文字产生过程。从出土的陶器刻划符号和图案特别是出土的器物与殷墟甲骨文形体比较情况来看,中国早期文字性符号的起源是距今8 000—7 000年的裴李岗、大溪文化时期,距今5 000年之前的仰韶文化晚期是文字性符号的一个大发展时期。汉字体系的正式产生是距今4 500—4 000年之间的龙山文化时期,也就是传说时代的尧舜至夏初时期。  相似文献   

15.
《中原文物》2019年第6期刊出《洛阳偃师两座北魏墓发掘简报》一文,著录《邴勖墓志》图版与释文。但其释文存在阙误,断句标点亦有不当之处,直接影响到材料的科学有效利用,有必要对照墓志拓本予以校正补充,以便为邴氏家族谱牒等相关文史研究提供更为可靠的新资料,为后续北魏历史文化研究提供新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文学本质论不一定是文学理论的一个根本问题。但由于长期以来本质主义的深刻影响,乃至形成了诸如意识形态论及各种变体的文学本质论,至近年来又由于人们逐渐接近反本质主义,开始出现了反意识形态论等诸多反本质主义观点。其实无论以本质主义作为认知基础的意识形态论,还是以反本质主义为认知基础的反意识形态论,都是以二元论思维方式作为基础的,都可能是片面甚至偏颇的。只有既不执著于意识形态论,也不执著于反意识形态论.才可能真正是全面正确的。  相似文献   

17.
创刊40年来,<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宗旨,坚持不懈地提高学术质量,办刊水平稳步提高,学术影响不断扩大,在促进学科建设和发现培养优秀人才方面做出了应有贡献.迈向21世纪,编辑部必须以实现名刊工程的各项任务为目标,切实加强和改进工作,多出精品力作,努力开创新世纪学报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职业院校学生入学门槛较低,学习积极性欠缺,课堂纪律较差,文科教学中兴趣点吸引教学法的应用是维持课堂纪律及提高教学质量的好手段。  相似文献   

19.
在新散文阵营中,从生活的积累及文字的苦难意识等方面来说,冯秋子是扎实和独具魅力的一位。她是一位心怀悲悯,具有极强的独立生命意识和散文主张的散文家。流淌在她身上的蒙古血统,注定了她强烈的苦难意识、被悲悯情怀贯穿的个人性格和散文写作态度。在冯秋子的词典里,散文不是小资的、休闲的、风花雪月、无关痛痒的文字游戏。  相似文献   

20.
中文体育类学术期刊编辑的工作满意度与中文体育类学术期刊的质量密切相关,它决定着期刊的生存与发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调查分析我国中文体育类期刊编辑工作的满意程度,得出结论:1)中文体育类期刊编辑工作满意度情况一般;2)报酬待遇是影响中文体育类期刊编辑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3)专业深造愿望的实现是基础因素;4)领导重视和人际关系是主要外源性激励因素;5)专业挑战性和职称晋升机会是主要内源性激励因素,也是他们工作的内在动力。然后提出建议与对策:1)建立灵活的报酬待遇机制2)建立科学合理的职称晋升制度3)全力满足编辑专业深造愿望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