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天,森林小学正在上数学练习课,狒狒老师为了考察小学员们的思维能力,特意出了下面这样一道题:买1千克苹果要6元钱,等于1千克桔子价钱的3倍。买5千克苹果的钱,能够买多少千克桔子?小学员们看了题目后,一个个都认真地思考、解答起来。狒狒老师在巡回辅导中发现,大部分学员都用下面的方法解答:①1千克桔子的价钱6÷3=2(元)②5千克苹果多少钱166×5=30(元)③能买多少千克桔子30÷2=15(千克)综合算式6×5÷(6÷3)=30÷2=15(千克)答:能够买15千克桔子。可是,狒狒老师发现,小猕猴的解法却与众不同。于是,狒狒老师请小猕猴演板。小猕猴列的算式是:…  相似文献   

2.
分数应用题是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为突破这一重、难点,用线段图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是一种比较行之有效地办法.而且通过线段图的分析,其解法可有多种.例1 小红家买来大米和面粉84千克,其中面粉是大米的2/5.大米和面粉各买来多少千克?首先,根据题中条件画出线段图:(1)从图上看出:在84千克粮食里,大米有5份,面粉有2份,一共是7份.用比例分配方法可得:①总份数:5+2=7②大米的千克数:84×5/7=60(千克)③面粉的千克数:84×2/7=24(千克)(2)从图中看出:84千克的对应分率是(1+2/5).可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可列式:大米:84÷(1十2/5)=60(千克)  相似文献   

3.
[题目]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平均体重是27千克,丁同学的体重是35千克。这四位同学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一般解法]根据“总数÷总份数=平均数”这一等量关系和题意可知,要求四位同学的平均体重,可以先求他们的总体重。列综合算式为:(27×3+35)÷4=29(千克)。  相似文献   

4.
胡安波 《文教资料》2005,(24):72-73
前些天,笔者在淄博师专附小执教了一堂教学内容为“有关计划与实际比较的应用题”的课。当时课上出现了这样一幕:通过师生谈话,创设问题情境,出示问题:学校食堂运来1吨煤,计划烧40天。由于改进炉灶,每天节省5千克,这批煤可以烧多少天?学生读题,然后独立尝试解决。教师巡视后指名板演,其中王家宁同学的列式是这样的:1吨=1000千克,1000÷40=25(千克),25-5=20(千克),1000÷20=50(天)。而朱家豪同学的列式则是:1吨=1000千克,5×40=200(千克),1000÷40=25(千克),200÷25=8(天),40+8=48(天)。订正时,王家宁的解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而朱家豪的…  相似文献   

5.
莫让生成性资源悄悄流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所滨 《江苏教育》2006,(3B):29-29
[案例1]一位教师教学工程问题.出示下题:一天,王大妈去水果市场批水果,苹果、梨一共买了8千克。她带去的钱如果只买梨可买15千克。如果只买苹果可买10千克。王大妈那天买梨、苹果各多少千克?学生解设苹果买来x千克,则梨买来(8-x)千克,列出下列方程解答:  相似文献   

6.
“甲组3人割草24千克,乙组2人割草6千克,平均每人割草多少千克?”当学生列出下列算式时, 算式一:(24÷3+6÷2)÷2=5.5(千克) 算式二:(24+6)÷(3+2)=6(千克) 教师如何进行讲评呢? 如果只是从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说明算式一错误,学生肯定一知半解,甚至迷惑不解。因为在他们脑海中,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就是等分关系。从感知基础上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就是移多补少。现在从二组中各取1人的平均割草量进行移多补少的等分,为什么错呢?如果不错,那么计算结果为什么与算式二不同呢?所以这个困惑单凭数量关系进行讲评说服力不够。我在教学时借助图  相似文献   

7.
求同存异例:学校食堂上午买来2袋面粉和5袋大米共重550千克,下午买来3袋面粉和4袋大米共重510千克。每袋面粉、每袋大米各重多少千克?本题难在上午、下午买的面粉和大米的袋数都不相同,用假设法可促使面粉袋数相同。大米袋数相异,可以从两个差(大米袋数的差和总重量的差)来寻求问题的答案。为了说明问题,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8.
一、直接写得数4÷20=7.8+0.9=1.5-0.06=10-5.4=1.92÷0.04=2.8×0.4=700÷500=0.8×1.25=1.01×99=1-712=34-12=78+38=310+15=23+16=17+67=14+13+34=12-14+15=9.2×0.25×4=2.9+3.7+2.1=7×1.3+7×6.7=二、填空1.5吨45千克=()千克=()吨2.8.07升=()毫升=()立方分米3.9÷15=()45=18()=()5=()小数4.一个分数,加上它的一个分数单位是1,减去它的一个分数单位是35,这个分数是()。5.27和72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6.把30分解质因数,可写成30=()。7.一个数用3、8、10去除,都能整除,这个数最小是()。8.把4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  相似文献   

9.
数学源于生活,它与生活息息相关,你信么?请看下面的例子:张某、王某、李某三位家庭主妇去采场买鱼。张某准备买1千克鱼头,王某准备买1千克鱼身,李某准备买1千克鱼尾。于是她们向一位售鱼摊主询问价格,摊主说:“鱼头每千克8元,鱼身每千克6元,鱼尾每千克4元,整条鱼每千克5元。”请你帮助她们设计一种最省钱的方案,并计算出各自应付多少钱?(恰好有一条鱼的鱼头、鱼尾、鱼身都是1千克)分析:一种情况是每人单独买,各付各的钱;另一种情况是三人合买,各人分摊钱。到底哪一种比较便宜呢?我们需要计算比较。单个买鱼的平均价为(8+6+4)&;#247;(1+1+1)=6(元),每千克6元,整条买鱼的平均价为每千克5元。因为6&;gt;5,所以买整条合算。整条鱼的价格为5&;#215;(1+1+1)=15元,那么如何付钱呢?是不是每人付5元呢?当然不是。否则买鱼尾的李某不是比单独买花去4元贵吗?由于各人所买鱼的重量相同,仅单价不同,单价比就等于总价比,所以我们只要找出单价比就能合理分摊15元钱了。鱼头:鱼身:鱼尾8∶6∶4=4∶3∶2张某应付:15&;#215;44+3+2≈6.7(元)王某应付:15&;#215;34+3+2=5(元)李某应付:15&;#215;24+3+2≈3.3(元)由此可见,通...  相似文献   

10.
一、尝试准备题扫一间30平方米的教室,甲组单独扫10分钟完成,乙组单独扫15分钟完成,两组合扫几分钟可以完成? 学生独立尝试解答准备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展示解答方法。30÷(30÷10+30÷15)=6(分钟)或30÷(30/10+30/15)=6(分钟)或30÷10×x+30÷15×x=30或(30÷10+30÷15)×x=30 师生共同修正错误解法,对每一种解法都给予鼓励。  相似文献   

11.
一、求逆向逆向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结构中最重要的基本因素。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既要重视培养学生顺向思维 ,更要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如 5 2 =7这道题 ,由 5 2算出 7是顺向思维 ;引导学生得出 7- 2 =5和 7- 5=2 ,则是逆向思维。再如“50元可买 5千克糖” ,既要让学生按顺向思维得出每千克糖需多少元的解题过程 ,即50÷ 5=10 (元 ) ;又要引导学生按逆向思维得出每元可买多少千克糖的解题过程 ,即 :5÷ 50 =110 (千克 )。这种双向思维 ,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中是一个重要环节。又如“一个数加上 7,除以 7,再减去 7结果正好是7,求这个数。”这道…  相似文献   

12.
小熊买油     
星期天,熊妈妈让小熊到超市去买菜油。小熊拿着钱,推着车径直往一家超市走去。开超市的是善于行骗的狐狸先生。狐狸问小熊:“你买多少千克菜油?”小熊说:“买16千克。”狐狸说:“我这儿的油桶每个最多装3千克,16÷3=5.333(桶)≈5(桶)。”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学计算中,要求近似值时,一般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但在解应用题时,要联系实际进行“取”、“舍”。例1某果园今年收苹果3410千克,如果每25千克装一筐,要把这些苹果全部装完,能装多少筐?解:3410÷25=136(筐)……10(千克)或3410÷25=136.4(筐)因为3410千克苹果装满136筐后,还剩下10千克,这10千克显然不能装一筐。根据“四舍五入”法,136.4应舍去小数点后的4。但是题目要求全部装完,就是说无论剩下多少千克,也要用一个筐装起来,那么筐的个数应该是整数,所以这里需要用“进一法”,取近似值时把末尾的4舍去并向前一位进1,即3410÷25≈137(…  相似文献   

14.
[案例1]一位教师教学工程问题,出示下题:一天,王大妈去水果市场批水果,苹果、梨一共买了8千克。她带去的钱如果只买梨可买15千克。如果只买苹果可买10千克。王大妈那天买梨、苹果各多少千克?学生解设苹果买来x千克,则梨买来(8-x)千克,列出下列方程解答:1/15x 1/10(8-x) =1,解题过程中有学生举手说: “老师,这个方程怎么不好解呢? 怎么未知数x不够减呀?”老师查看了学生做的练习后说:“老师把其中的一个条件给搞错了,苹果、梨应该一共买了12千克。”学生听罢,一片哗然。 [案例2]在一次“进位加”随堂课教学练习中,教师让学生用竖式计算29 8时,一位学生在黑  相似文献   

15.
吕岚 《良师》2003,(17)
解答应用题,可以根据已知条件,画出直观示意图。通过分析数量关系,确定不同的解题思路,选择不同的解法。例一桶食用油连桶共重100千克,用去一半的油,连桶还剩60千克,原有油多少千克?桶重多少千克?分析: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然后按题意列出关系式:一桶油重+桶重=100千克-半桶油重+桶重=60千克半桶油重=40千克解法1:从图1和关系式上可知:100-60=40(千克),是油的一半,若乘以2可得出油重。从总重量减去油重可得桶重。所以油重(100-60)×2=80(千克),桶重100-80=20(千克)。解法2:从关系式可知100-60=40(千克)是半桶油重,从半桶油和桶的总重量中减去…  相似文献   

16.
[题目]一堆桔子,第一天拿走其中的110,第二天拿走了当天的19,……,第八天拿走了当天的13,第九天拿走了当天的12,最后还剩下10千克,求原来有桔子多少千克?[一般解法]剩下的10千克,是第九天 的(1-12=)12,第九天拿的和10千克是第八天的(1-13=)23,第八天拿的、第九天拿的和10千克是第七天的(1-14=)34,……,第二天至第九天拿的和10千克是第一天的(1-110=)910。因此,原来一共有桔子10÷(1-12)÷(1-13)÷……÷(1-19)÷(1-110)=100(千克)。[巧妙解法]把原有桔子总数看作10等份,第一天拿走110,就是…  相似文献   

17.
一些应用题由于解题同学的年级高低不同,解题思路和方法也不一样。例某菜农运了一筐马铃薯到市场上去卖。到收摊的时候,还剩20千克,占这筐马铃薯总量的211。那么这次他出售了多少千克马铃薯?六年级的同学这样列式计算:(1-211)÷(211÷20)=911÷1110=911×110=90(千克)。其解题思路:1-211是出售部分占总量的份数,211÷20是每千克占总量的份数,综合算式是出售部分有多少千克。五年级的同学一般这样列式:20÷211-20=110-20=90(千克)。解题思路:20÷211是先求出总量,再从总量中减去剩下的数量,其差就是出售的数量。四年级的同学由于刚刚接触小数…  相似文献   

18.
思考题选解     
有些思考题,由于思考、分析的角度不同,因而采取的解法也就不同。例小东和小亮的体重和是66千克;小东和小明的体重和是69千克;小亮和小明的体重和是67千克。每个人的体重是多少?分析与解:这题的数量关系比较隐蔽,仔细审题不难发现,每个人的体重是固定不变的,而且每人计算两次。因此我们可以先求总量,再分别求每个人的体重是多少;或先找出三人之间的体重倍数关系,再求每个人的体重。解1:3人体重和的2倍是66+69+67=202(千克)3人的体重和是202÷2=101(千克)小明的体重是101-66=35(千克)小亮的体重是101-69=32(千克)小东的体重是101-67=34(千克)…  相似文献   

19.
例1小王和小李在一个月内共相约到一家商店去买了若干次白糖.假如白糖的价格是变化的,而他们的购买方式又不一样.小王每次总是买1千克白糖,小李每次只拿1元钱买白糖,而不管买多少.试问这两种买糖的方式哪一种更合算?解析“更合算”是指平均买每千克白糖花的钱最少.假设小王、小李各买了n(n缀篆,且n>1)次白糖,且设第i次白糖的单价为ai元/千克,其中i=1,2,…,n,且ai>0.小王每次买1千克白糖,共花去(a1+a2+…+an)元,买得n千克白糖,因此平均每千克白糖的价格为x=a1+a2+…+ann.小李每次只用1元钱买糖,共花了n元,每次买得的白糖质量分别为1a1千克,1a…  相似文献   

20.
小熊被骗记     
星期天,熊妈妈让小熊到超市去买菜油。小熊拿着钱,推着车往一家超市走去。开超市的是善于行骗的狐狸。狐狸问小熊:"你买多少千克菜油?"小熊说:"16千克。"狐狸说:"我这儿的油桶每个最多装3千克,16÷3=5.333……(桶)≈5桶。"小熊一看,5.333……的确约等于5,就说:"那就装5桶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