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编辑》2007,(1):92-95
2006年11月29日上午,《中国编辑》杂志编委会2006年度工作会议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召开。会议由《中国编辑》杂志主编张增顺主持。来自京、津、汉等地的二十几位顾问、编委出席了会议。桂晓风同志代表中国编辑学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宣布了杂志顾问和编委会组成人员名单。高等教育出版社社长刘志鹏介绍了高教社接办《中国编辑》杂志一年来的做法和对进一步办好刊物的要求。《中国编辑》杂志副主编郑惠坚、编辑部副主任陈虹汇报了一年来的办刊工作情况及今后的打算。与会顾问、编委就办好《中国编辑》杂志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下面是他们的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图书馆》2003,(1):76-78
2002年12月4日,由本刊编辑委员会召丌的工作会议在南京图书馆陶风楼举行,会议通报了编辑部近几年的工作情况,并对今后的工作进行了讨论与计划。在南京的本刊编委、部分高校教授及有关图书馆专家共20余人应约出席了会议,编委会主任、南京图书馆常务副馆长马宁同志主持了会议,江苏省文化厅厅长季根章同志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指示。与会专家发言涌跃,会议开的很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艾东  吴志刚 《编辑学报》1994,6(4):232-234
也谈编辑学与编辑理论艾东,吴志刚编辑工作的理论研究(有人称编辑学)近几年发展很快,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已有《编辑学报》、《编辑学刊》、《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之友》、《出版工作》、《出版发行研究》等刊物为编辑学研究提供论坛;有关的论文和著作不...  相似文献   

4.
编辑苦乐     
正1946年,抗战胜利的第二年,我从大学毕业,有朋友介绍我先后到《文化月刊》和《文艺与生活》杂志去当助理编辑,这是我编辑生涯的开端。但为时较短,只干了半年,接触到一些有关编辑方面的知识和技巧,很感乐趣。因为得到的是未曾有过的新鲜事物,学到许多不熟悉的文化技巧,一切不以为苦。20世纪50年代,有几位历史界的学人办了一份同仁刊物——《历史教学》,他们都年长于我,因为知道我当过编辑,邀我参加编委兼值班编辑,每三月一轮。那时还是铅排时代,值班编辑对组稿、编辑、排印、校对、发行等一系列工作都要熟悉,都要体验,一共干了10年,对铅排工作可说已经掌握。这十  相似文献   

5.
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固编辑》创刊号已于2002年8月出版,2003年出双月刊,2004年改出月刊。《中国编辑》由新闻出版总署主管,中国编辑学会主办,河北教育出版社承办。该刊为学术理论刊物,以开展编辑学、编辑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活动为基本内容,以各类编辑人员及编辑学的教学与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以追求学术性、实用性、资料性、可读性的统一为刊物定位,以学术氛围、前沿视野、理性思考、人文情怀为办刊理念。编委会  相似文献   

6.
胡风不仅是现代中国一位个性突出的文艺理论家,而且是建树颇丰的文艺报刊编辑,曾先后主编过《工作与学习丛刊》、《海燕》、《七月》、《希望》等著名刊物,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作家邵荃麟说过:“中国那时的刊物谁都比不过胡风,胡风的刊物编辑得最好,它好在什么地方?它有完整的对文学的观点、美学追求,而且政治上也不糊涂,是革命的,符合人类进步思想。”鉴于学界至今未见有人对胡风的报刊编辑思想进行系统研究,故本文仅就胡风的编辑方法和艺术略作管窥。胡风不仅是现代中国一位个  相似文献   

7.
《编辑学报》编委会于1996年5月21日在北京召开了三届一次会议。出席会议的有京区内外的编委和有关单位的负责同志28人。会议集中讨论了本刊的办刊方针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报道重点。 会议认为,本刊创刊8年来,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前两届编委会的努力下,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刊物的发行量逐年增加,获得了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被评为编辑出版方面的核心期刊,并受到国外一些同行的关注。会议认为,今后一个时期应当继续坚持既定的办刊方针、学术层次、编排风格,把刊物办得再活一些,实一些,开放一些,进一步强化期刊的导向作用,在全面报道国内外科技期刊编辑活动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的同时,要特别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报道。  相似文献   

8.
《中国编辑》2011,(6):83-92
《中国编辑》杂志创刊将近十年。从最初朴素不惊的文字及编辑平凡的操作到勇立编辑出版时代潮头,每一本《中国编辑》杂志都是中国编辑为自己建筑精神家园添加的一砖一瓦。如今,刊物已经发展成为中文核心期刊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为了把刊物办好,与大家换一个角度分享对《中国编辑》定位设计、规划的心路历  相似文献   

9.
3月17日,《出版发行研究》杂志社2001年度编委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本刊编委会主任、中国期刊协会常务副会长张伯海同志主持.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持工作的副所长、《出版发行研究》杂志社社长余敏等共有11位编委参加.会议开始时先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杂志社主编郝振省同志对刊物一年来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绩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汇报.诸位编委结合当前出版业的现状、刊物目前的实际情况,就新的一年如何把刊物办得更活、更好,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取得了圆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 12月2日,中国编辑学会在京召开"纪念改革开放30年暨编辑实践、编辑理论研讨会",与会的30余位业界、学界代表,从不同角度回顾总结了我国这30年来在编辑出版实践和研究中所取得的骄人成就,讨论了今后我国编辑工作的发展方向和进一步改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1月19日下午,本刊编委会在杭召开2010年编辑委员会会议。共15人出席。会议总结回顾了刊物2009年的工作,热议了2010年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
《图书情报工作》最新一届编委会于2000年初刊物全面改版的同时宣告成立,成员包括来自海峡两岸及韩国的14位专家、学者(绝大多数为博士或博士生导师),体现年轻化、国际化,能代表信息时代学术前沿的知本优势。为了发挥他们的作用,共商刊物进一步发展的大计,《图书情报工作》编辑部于2000年10月27日在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召开了《图书情报工作》编委会扩大会议。参加此次会议的除9位编委以外(包括编委会主任徐引篪在内的其他5位编委因出访而未能出席),还有本刊特别邀请的业内专家、学者、编辑同行和博士、硕士研究生等。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为适应全国新闻出版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中国出版》作为新闻出版总署机关刊的权威性和对全国新闻出版业的指导作用,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出版杂志社从2003年开始成立新一届编辑委员会。 石宗源署长担任新一届编辑委员会顾问,副署长杨牧之、柳斌杰担任编委会主任,石峰、张芬之同志担任副主任。新闻出版总署各业务司主要负责同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局长(或主管业务的副局长)和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各出版集团、发行集团的负责人担任编委。 为了使《中国出版》杂志能更好地反映各地新闻出…  相似文献   

14.
《新闻实践》2003年度编委会10月29日在竹乡安吉召开。担任本刊编委的全省四十多家市、县党报和专业报的社长、总编辑们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徐峻主持。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姚民声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他结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活动,对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三贴近"及办好新闻业务刊物等问题作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在充分肯定《新闻实践》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他对杂志工作提出了新的  相似文献   

15.
谈编辑的语文修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薇 《出版科学》2003,(3):56-57
一个时期以来,出版物中的“硬伤”很多,编校质量滑坡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有些编辑人员缺乏基本的文字功底,且忽视加强语言文字修养。本刊特增设《编辑语文知识》专栏,请参加编写2003年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的同志,联系编辑工作实际,介绍语言文字方面的基本知识,以期引起重视和帮助编辑人员正确地使用语言文字。希望对这个专栏提出建议,给予支持,并欢迎赐稿。  相似文献   

16.
1月24日~25日,本刊召开了编辑工作研讨会,会议围绕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奥运档案工作和国家档案局工作部署,结合北京市档案局局长、本刊编委会主任陈乐人在《北京档案》出版200期座谈会  相似文献   

17.
最近,接连出席了<大学出版>和<中国编辑>两份刊物的编委会,听取了两个编辑部同志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和新一年工作的规划与设计,同时也被要求对这个总结与规划进行一番评析,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少许思考.  相似文献   

18.
编辑改稿即编辑工作者对其操作客体——待传播“稿件”的编辑加工。它是编辑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基本环节,曾被称为编辑“六艺”之一,然而自编辑学科在我国创立以来,林林总总的相关论著几乎无一不涉及“改稿”却无一论及其规律。凌虚、松秀两位先生在《中国编辑》2003年第3期撰  相似文献   

19.
2月17日下午,新一届《图书馆研究与工作》编辑委员会会议在浙江图书馆举行。编委会顾问毛昭晰教授、编委会主任陈瑶副厅长出席会议。全体委员共聚一堂,总结回顾2008年工作,共商2009年的发展。会议由浙江图书馆馆长朱海闵主持,常务副主编程小澜汇报2008年工作,责任编辑吴荇介绍作为优秀编辑参加全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工作表彰会情况,在座的各位委员围绕刊物的发展,进行了座谈交流。形成了如下共识:争取领导重视,反映浙江图书馆情报事业发展,学术研究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突出重点兼顾基层,  相似文献   

20.
松鹤不老,思想常青。去年12月7日,本刊在有百年历史的老字号“松鹤楼”召开了一次编委会,总结了一年来的刊物工作,审议了本刊今年扩版的具体方案。同时,由于一些编委工作发生了变动,本刊编委会也做了适当调整,新增了谢明清、聂震宁、王志刚、郝振省、陈俊年、崔元和、俞晓群、伍旭升8位编委。编委会主任许力以同志主持了会议,中宣部出版局局长、本刊编委会副主任邬书林以及本刊主办单位之一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负责人、本刊编委会副主任余敏也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