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意义]从建构主义视角出发,综述国外“搜索即学习”领域中“将信息搜索视为学习过程”的研究成果,为今后探索用户网络信息搜索中的知识变化主题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支持。[方法/过程]围绕用户网络信息搜索中用户领域知识结构的变化、用户系统知识结构的变化、用户知识变化的搜索实验任务设计、面向用户学习的信息检索系统优化设计4个分主题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结论]第一,意义建构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以有效地揭示用户信息搜索过程中的学习机制。第二,用户网络信息搜索中的学习同时包括领域知识学习和系统知识学习两部分,但是已有的研究却缺乏对这两个组成部分交互机制的探索。第三,已有的研究设计了面向用户学习的检索算法,并优化或开发了相应的搜索系统。  相似文献   

2.
常颖  王晰巍  韦雅楠  王铎 《情报科学》2018,36(10):122-127
【目的/意义】随着 IT设备数量和种类的不断增多,用户常常跨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PC、 电视、可穿戴设备等多种屏幕进行信息的搜索与利用,用户跨屏在线信息搜索意愿的研究成为新的研究问题。【方 法/过程】本文以期望确认模型为基础,基于信息生态视角建立用户跨屏在线信息搜索意愿影响因素模型;以青年 群体跨屏健康信息搜索为研究样本,通过探索性因子和结构方程方法进行实证研究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 结论】数据结果表明,外部变量对用户跨屏在线信息搜索意愿影响因素的大小依次为搜索满意度、搜索服务质量、 搜索系统质量。其中,搜索满意度、搜索系统质量对搜索意愿产生正向影响,搜索服务质量对搜索意愿产生负向影 响;在期望确认分析中,信息感知有用性、搜索环境安全性对搜索满意度产生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3.
马达  卢嘉蓉  朱侯 《情报科学》2023,41(2):60-68
【目的/意义】探究针对微博文本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情绪分类有效方法,研究微博热点事件下用户转发言论的情绪类型与隐私信息传播的关系。【方法/过程】选用BERT、BERT+CNN、BERT+RNN和ERNIE四个深度学习分类模型设置对比实验,在重新构建情绪7分类语料库的基础上验证性能较好的模型。选取4个微博热点案例,从情绪分布、情感词词频、转发时间和转发次数四个方面展开实证分析。【结果/结论】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用户在传播隐私信息是急速且短暂的,传播时以“愤怒”和“厌恶”等为代表的消极情绪占主导地位,且会因隐私信息主体的不同而产生情绪类型和表达方式上的差异。【创新/局限】研究了用户在传播隐私信息行为时的情绪特征及二者的联系,为保护社交网络用户隐私信息安全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和现实依据,但所构建的语料库数据量对于训练一个高准确率的深度学习模型而言还不够,且模型对于反话、反讽等文本的识别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4.
成全  刘彬彬 《情报科学》2022,39(2):82-90
【目的/意义】基于双路径模型(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ELM)探究互联网环境下用户跨平台学术信息 搜索行为的影响因素,假设用户在多平台学术信息搜索行为的过程中除了受到信息质量(中心路径)与信源可信度 (边缘路径)的影响外,还会受到感知有用性的中介作用以及注意力控制水平与信息自我效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过程】通过建立学术信息搜索行为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到 350份有效样本,利用 SPSS 21.0进行数据分析,同 时对搜索模型的感知有用性、注意力控制水平及自我效能要素分别进行了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检验。【结果/结论】 结果发现信息质量或信源可信度对感知有用性的影响受到注意力控制水平的负向调节,且注意力控制水平对边缘 路径的调节更为显著,信息自我效能则能加强感知有用性对搜索行为的预测作用。【创新/局限】本研究从行为心理 的微观视角,将注意力控制水平引入双路径模型,为探究跨平台学术信息搜索行为提供新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在认知视角下探析网络用户偏好的心理因素,提出用户偏好复合模型及其基本假设,从而丰 富和深化信息服务个性化的理论研究。【方法/过程】以记忆和情感两种偏好的主要认知影响因素入手,凝练用户偏 好的概念并提出用户偏好复合模型,继而基于复合模型特征和机制提出相关假设并进行验证,最后使用实例进行 可视化展示。【结果/结论】用户偏好是主体经验和情感共同影响下对客体的心理认知倾向,记忆深度和情感强度是 其两大认知基石,其形成过程需要时间的积淀,用户偏好具有层次性的复合结构,包括即时偏好、短期偏好与长期 偏好三种不同类型。特别地,短期偏好具有7天这一较为明确的时间性阈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探讨认知需求和认知负荷在认知过程中的关联,探寻认知过程中不同个体产生差异的原因, 为如何提高用户在接受信息服务中的认知效率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认知需求和认知负荷相关理论及现象观 察为基础,分析二者关联,提出合理假设,并构建二者理论上的相互关联模型。【结果/结论】构建了认知需求和认知 负荷在用户认知系统内的理论关联模型,并据此对不同用户为何会对信息的认知过程产生差异提出理论解释,即 个体认知需求水平会影响其认知负荷情况,并导致认知效率差异。  相似文献   

7.
蔡瑶  吴鹏  王佳敏  张晶晶 《情报科学》2018,36(1):135-140
【目的/意义】微博中网民的负面情感反映了网民对于舆情事件的不满和诉求,网民的负面情感如何产生、 又如何调节,一直是政府应急响应过程中重点关注的问题。【方法/过程】ACT-R是人类认知能力针对特定行为模 型的通用框架,可以完全或几乎完全模拟人与其所处环境的真实交互。本文以ACT-R理论模型为核心,结合突发 事件中网民负面情感决策相关知识与信息行为任务目标,研究微博网民负面情感认知决策过程。以“天津爆炸”突 发事件为实验案例,对本文提出的决策模型进行验证。【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可以有效的反 映网民负面情感的产生过程,为政府从认知角度调节网民的负面情感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信息用户能够高效、准确地从海量信息中获取所需信息。首先在总结相关用户行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5个方面对三大经典信息搜索过程模型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提出了新的信息搜索"三阶段"过程模型。最后,采用任务测试的方式,对"三阶段"过程模型运用Morae可用性测试软件设计情境展开实验,生成针对不同任务的搜索过程。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新模型的科学性与普适性。  相似文献   

9.
叶凤云  李君君 《情报科学》2018,36(10):58-63
【目的/意义】探索移动互联网学术搜索用户满意度的关键影响因素,为提升移动互联网学术搜索用户满意 度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 ACSI和 D&M为理论基础,结合学术搜索行为过程构建移动互联网学术搜索用户满意 度评价模型,在提出相应研究假设并设计测量量表后,基于 472份有效问卷利用 AMOS17.0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实 证分析。【结果/结论】搜索口碑显著影响用户期望,用户期望显著影响感知信息质量,感知信息质量显著影响感知 价值,用户期望和感知价值显著影响用户满意度,感知系统质量和感知应用质量对感知价值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陈文珺  杨佳佳 《情报科学》2020,38(6):126-132
【目的/意义】基于迁移学习理论,提取多领域间共享知识模型,并进行有效的领域适应,提升目标领域推荐 性能。【方法/过程】充分利用领域中的用户-物品评分矩阵,分别对多领域用户和物品进行潜在特征提取,并将用 户-物品特征向量分别进行特征聚类;同时对多领域特征矩阵进行领域适应融合,得到共享知识模型;最后再运用 迁移学习理论与方法,将收敛的共享知识模型从源领域迁移至目标领域,提高目标领域推荐性能。【结果/结论】实 验结果表明,首先,多领域信息融合较于单领域推荐有着更好的推荐性能;其次,本文所提出的基于共享知识迁移 学习的跨领域推荐模型在推荐效果上要优于当前业界已有的其它跨领域推荐算法。  相似文献   

11.
沈雨田  陆泉  曹高辉  陈静 《情报科学》2021,39(6):143-151
【目的/意义】探索学术信息搜寻过程中用户信息焦虑的动态变化过程,了解其成因,为减轻用户在学术信 息搜寻中的信息焦虑程度和构建良好学术信息环境提供建议。【方法/过程】采用半结构化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 通过文献调研和8份访谈数据修订学术搜索信息焦虑量表,根据信息搜寻过程理论进行阶段划分并编制问卷,对 649名学术用户进行调查。【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信息质量焦虑、信息数量焦虑、信息检索工具焦虑、信息素养焦虑、 信息获取焦虑及信息处理焦虑是学术信息搜寻中普遍存在的6种焦虑类型,其中学术信息获取是引发焦虑的主要 类型;学术信息搜寻过程中信息焦虑呈先增后减的变化模式,收集阶段用户焦虑程度最高;每个阶段出现的信息焦 虑类型和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初始阶段、选择阶段和表述阶段信息焦虑出现类型较为集中和单一,探索阶段用户产 生的信息焦虑类型最为复杂。【创新/局限】构建学术信息搜寻各阶段行为框架,从微观层面将信息焦虑的研究细化 到学术搜索的各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张璐  彭雪莹  陈静 《情报科学》2022,40(10):51-59
【目的/意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使得大学生用户的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更加频繁,探索健康信息搜寻过程中 的意图不仅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用户信息需求和行为特征,还可以揭示其认知规律,为健康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供 理论依据。【方法/过程】使用日记法、移动经验采样法和关键事件技术获取大学生用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健 康信息搜寻数据,并使用开放式编码、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马尔可夫链对健康信息搜寻意图、搜寻意图跳转路径、 意图跳转模式及其中的主题分布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无目的搜寻是健 康信息搜寻的典型方式;其次,意图跳转路径不仅具有机会主义跳转和辅助性跳转两种类型,而且存在迭代探索、 偶遇驱动和查询重构模式;最后,意图与主题高度关联,不同意图驱动下主题差异明显。【创新/局限】本文从连续性 视角挖掘出意图跳转模式,揭示了用户认知过程。不足之处在于样本类型较为单一。  相似文献   

13.
魏华  高劲松  代芳 《情报科学》2021,39(12):146-154
【目的/意义】社会支持是虚拟健康社区用户知识分享的重要驱动因素,有必要系统阐释社会支持激发用户 健康知识分享的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方法/过程】基于社会支持和认知-情感系统理论,构建了社会支持通过信 任和社区归属感影响用户健康知识分享的链式中介模型,并探讨了感知自我效能的边界作用,以收集的286份有效 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社会支持(信息支持、情感支持)对用户健康知识分享具有积 极的正向影响;信任和社区归属感在社会支持(信息支持、情感支持)对用户健康知识分享的影响过程中具有链式 中介作用,用户的感知自我效能对此路径具有强化作用,用户的感知自我效能越高,其社区归属感对健康知识分享 的影响越明显,信息支持和情感支持对健康知识分享的影响路径也越强。【创新/局限】本文运用认知-情感系统理 论解释了社会支持对用户健康知识分享的影响机制,丰富了用户健康信息行为领域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讨论社交关系类型与协同能力对社交与协同信息搜寻用户学习效果的影响,为社交信息搜寻与协同信息搜寻工具、用以支持协作学习的信息检索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提供借鉴。[方法/过程]运用混合方法研究范式,综合采取信息搜索实验、质性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来探究48名被试的社交关系类型与协同能力对信息搜寻学习效果的影响作用,并对搜索前后用户的学习增益进行测度。[结果/结论]在社交与协同信息搜寻活动中,第一,信息搜寻前后用户的学习效果明显,产生较大的知识收益;第二,社交关系类型对用户的学习效果不具有影响作用;第三,协同能力对用户的参与搜索、努力搜索、概念联系以及知识创新具有影响作用,并且协同能力与用户的学习效果呈正相关关系;第四,社交关系类型与协同能力对用户的概念联系产生交互效应,即当协同能力处于高水平时,陌生人组的学习效果优于亲人组和朋友组;当协同能力处于低水平时,亲人组的学习效果优于朋友组和陌生人组。此外,研究还发现,用户在搜寻信息过程中形成的协作交流模式包括分工→搜索→交流、分工→搜索/交流、分工→搜索以及搜索→交流4种。  相似文献   

15.
庞立君  杨洲 《情报科学》2021,39(7):108-115
【目的/意义】虚拟品牌社区日渐成为企业和用户之间的重要沟通渠道,对于企业而言,如何引导用户助力 社区发展至关重要。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探寻用户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方法/过程】运用自我决定理 论,构建信息交互对用户参与行为(奉献行为、浏览行为)的影响机制模型,并探寻用户承诺(情感承诺、算计承诺) 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收集的386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信息交互 能够有效促进用户参与行为,如奉献行为及浏览行为;情感承诺在信息交互与用户奉献行为间具有中介效应,算计 承诺在信息交互与用户浏览行为间具有中介效应;与算计承诺相比,情感承诺对奉献行为具有较强影响;与情感承 诺相比,算计承诺对浏览行为具有较强影响。【创新/局限】本文基于动机视角探寻信息交互对用户不同参与行为的 影响及作用机制,但尚未对其它影响因素如社会影响及社区类型等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以近两年(2018-2019)国内有代表性的四件负面公共安全突发事件为例,对其微博评论进行 聚类,并找出影响微博用户消极情感倾向的因素,为政府进行舆情应对处理提供建议。【方法/过程】结合社会网络 分析法与LDA主题模型对评论文本进行关键要素提取,得出评论归因维度,进而通过情感分析软件对各维度进行 情感倾向度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微博用户主要从事件主体、事件分析、事件处置、社会关系、新闻媒 体、同理心、个人经验七个方面对公共安全突发事件进行评论,其中,事件分析、事件处置、事件主体、社会关系是微 博用户消极情感倾向的主要影响因素,据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舆情疏导建议。【创新/局限】本文基于归因理论,创 新性的提出了影响微博用户情感倾向度的归因维度体系,但舆情事件集中数量有限且未进行更细粒度的情感分类 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移动智能时代到来,用户与APP交互完成健康信息搜索已成为常态。文章旨在揭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大学生健康信息搜索的APP交互行为,为移动健康信息服务提供针对性建议。[方法/过程]结合移动经验采样法、关键事件技术与日记法获取大学生用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健康信息搜索数据,并采取开放式编码、关联性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APP类型、APP交互搜索功能、APP交互搜索主题和APP交互搜索路径进行分析。[结果/结论]首先,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大学生用户的健康信息搜索路径一般由偶遇驱动,具有多渠道选择特征;其次,大学生用户的APP交互搜索行为受到目的和情境双因素影响,且呈现核心—边缘应用的模式;最后,APP是跨屏和线下—线上搜索路径中的关键节点,多信息源搜索的快捷性得以增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信息疫情现象危害社交媒体用户的身心健康,信息过载是全媒体时代信息疫情的主要表现形式。探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下社交媒体信息过载的成因和影响,能为信息疫情的应对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方法/过程】通过半结构化访谈的方式获取原始资料,运用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方法,对访谈文本进行编码处理,并借鉴压力源-应变-结果理论,构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交媒体信息过载前因后果理论模型。【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交媒体信息过载的前因包括用户因素、信息因素、技术因素和环境因素,信息过载直接影响社交媒体用户的认知反应和情绪反应,间接影响社交媒体用户的应对行为。【创新/局限】应用质性分析方法从多维度系统地探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交媒体信息过载的驱动因素和影响机制,有力补充信息过载领域现有研究。后续可通过实证方法、大样本数据验证模型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在线健康社区的快速发展为用户获取医疗健康信息和服务提供了重要平台。但用户主要以 搜索和浏览信息为主,缺乏知识分享意愿,这将影响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整合信息系统成功模型和社会支持两个 视角,研究了在线健康社区用户知识分享行为。【方法/过程】对收集的326份有效问卷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 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发现,信息质量和服务质量显著影响用户对社区的信任,信息支持和情感支持显著影响 用户对其他成员的信任,信任和隐私风险决定用户知识分享的意愿。研究结果启示在线健康社区应重视信息服务 质量,为社区用户创造可信的互动环境,减少用户隐私担忧,从而促进成员的知识分享意愿和行为。  相似文献   

20.
梁太鑫  刘世峰 《情报科学》2022,39(2):162-168
【目的/意义】旅游信息服务平台是现代旅游发展的关键支撑,研究旅游信息服务平台用户使用意愿与行为 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平台运营商不断优化功能、提升服务水平。【方法/过程】基于UTAUT模型,综合考虑信任程 度、感知风险、产品或服务权威性等,构建旅游信息服务平台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并以“掌上高 铁”为例,设计了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测量量表,通过发放问卷方式收集数据,利用软件 R4.1.0对结构方程模型 进行了分析。【结果/结论】数据分析结论显示:付出期望、社会影响、便利条件、信任程度、产品或服务权威性对使用 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对使用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绩效期望和使用意愿对使用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 【创新/局限】本文新增了“产品或服务权威性”变量,构建了铁路旅游信息服务平台即“掌上高铁”软件用户使用行 为影响因素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