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探讨通过体育教学对改善大学生社交焦虑的效果影响,对262名大学生采用具体的体育教学实验进行10周的有针对性的干预教学,并对实验前后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表、交往焦虑量表、交流恐惧自陈量表进行测试。结果显示:通过体育教学实验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交往焦虑、交流恐惧三个量表方面的均值均出现了下降,在交往焦虑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学生通过实验干预后在交流恐惧方面前后测出现了改善;实验组男女生在人际关系综合表现、交往焦虑、交流恐惧三个方面前测不存在差异,但在实验干预后,男女生在人际关系综合表现方面出现了显著性差异,女生明显好于男生。  相似文献   

2.
采用实验法、问卷法、评价法等,从实验对象、时间与地点、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过程控制等环节,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微格教学实验进行了研究。从实验前测的结果分析和实验检验等环节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微格教学的确是提高教学技能的有效方法。基于此,对于利用微格教学进一步提高体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的普适性,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教学实验法,对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在农林院校的开展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结论:华中农业大学的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实验,实现了既定课程目标,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及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较实验前出现显著性差异;以校园为主体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可以开发体育课程的时空资源。  相似文献   

4.
谢佩娜 《体育科研》2005,26(6):82-85
通过教学实验和问卷调查,研究评估高校体育与健康整合教育的效果,结果显示在实施教育后不仅实现了向学生传授体育与健康知识、技术、技能的作用,而且也实现了使学生获得体育与健康的态度、健康意识、价值观念、行为规律等作用.  相似文献   

5.
体育游戏教学法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心理测量法、教学实验法及教学评估等研究方法,进行了体育游戏教学法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前33 08%的学生存在学习焦虑、身体症状、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等方面的心理问题;12周教学实验后,实验组学生心理健康各指标得分普遍下降;在实验组内部,心理健康学生与心理异常学生实验前后的变化幅度差异显著;不同性别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前后变化幅度差异不显著。因此可以说,初中学生心理成长过程中障碍性、发展性问题并存,体育游戏教学法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心理异常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具有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6.
健美操教学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4名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健美操教学实验前后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以探讨健美操教学促进心理健康的实际功效。结果表明:“人际关系”,“焦虑”,“恐怖”3项因子实验后得分明显低于实验前得分(P<0.01),健美操是1项有益于心理健康的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7.
唐颖婷  朱强  卢阳 《新体育》2022,(2):27-30
研究目的:翻转课堂作为教育信息化改革的产物,线上信息技术载体和传播媒介的选择对实现翻转课堂教学目标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微信作为智能手机普及和移动互联网发展下的产物,在中国具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同时还具备高效的知识传播功能和不受时空限制的线上移动学习优势。本研究通过教学实验将基于微信的翻转课堂应用于高校公共体育花样跳绳课程的教学与传统体育课堂教学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运动技能和合作能力培养的差异,探索体育课堂教学与微信技术相融合,从而有效提升体育课教学效果,为高校体育教育信息化改革提供思路和参考。研究方法:采用教学实验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随机选取某高校花样跳绳选项班人数相等的两个教学班作为实验对象,实验班接受基于微信的翻转课堂教学,对照班接受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通过采取单盲实验,两个班的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完全一致,实验结束后对两个班学生各项花样跳绳技术以及合作能力培养进行测试和数据统计分析,比较两个班实验前后测试成绩的差异。研究结果:1、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跳绳基础(一分钟单摇跳)前测和后测成绩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两个班的后测成绩明显高于前测...  相似文献   

8.
为了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较差的现状,采用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级1个男生班采用新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为期4个月的教学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实验后与实验前相比,平均体重有所降低,没有显著性差异;肺活量有较大提高,有显著性差异;引体向上、1000m和立定跳远等成绩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差异非常显著性,表明新教学模式对改善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成人教育体育教学活动中的群体动力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文献法、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法,依据群体动力学的理论,结合成人教育体育教学的特点,针对传统体育教学的不足之处进行实验研究,以期探索一种优于传统体育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运用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问卷测试法和专家咨询法等方法,对学生情商发展与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体育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对男生和女生的情商会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且与常规教学对照明显;实验班男女生情商指数在实验后都有所提高的同时,男生提高的幅度要相对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11.
运动营养学实验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突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关键.阐述上海体育学院运动营养学实验课程的开设实践及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探索,突出介绍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的开展.结果显示:运动营养学实验课程的开设,提高了学生对运动营养学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
自改革开放伊始,我国就非常注重运用多种工具推动改革进程,在各个领域的改革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试验手段,其中就包括立法试验。对我国体育领域的立法试验实践进行全面的回顾检视,可以发现立法试验已经成为体育领域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在试验主体、事项范围、试验程序等方面也存在问题。面向未来,体育领域的立法试验仍然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观念变革的前提下,体育立法试验的主体和事项范围均有进一步扩展的空间,既需要充分运用现有制度,也需要体育主管部门进一步激发其他主体对体育改革的热情,并与之共同努力,从而实现立体化的体育立法试验体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验法等方法,以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为研究对象,通过高校校园文化的视角对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改善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有明显效果。体育文化的视角探讨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是一个全新的思路,希望给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科技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运动解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文章结合忻州师范学院运动解剖学实验课教学的实践经验,从实验课教学目标、实验内容、实验课组织形式、实验场所的选择、实验设备及管理、师资配备和考核方式等七个方面探讨运动解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成效,针对其不足,提出可行性建议,使学生把所学的运动解剖学知识更好地应用于体育运动实践中。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选取河南省许昌市某社区20名参加体育舞蹈的健康老年女性作为实验组。采用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实验前后的部分生理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体育舞蹈可有效改善机体的有氧能力、肌肉力量、心肺功能、身体成分和柔韧性,提高老年人的机体运动能力。因此是一项适合老年人的有氧运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江西上饶师院部分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实验法并对他们灵敏素质中的十字跳,反复跨跳和立卧撑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各项灵敏素质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O.05或P〈0.001),体育专业各项灵敏素质成绩优于非体育专业成绩,但在男生的比较中十字跳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7.
殷鼎 《体育科技》2014,(2):129-131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教学实验法,对高校体育选修课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球类项目木球、珍珠球、毽球、蹴球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民族传统体育球类项目可以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学生对体育选修课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球类项目很感兴趣和喜欢。  相似文献   

18.
运动生理学是体育学科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在体育活动和运动训练影响下人体生理结构和生理机能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在体育学院学生四年的学习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它也是硕士、博士进行学术研究的基础。因此,学好这门课程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运动生理学课程中的一些知识点比较复杂甚至十分抽象,如肌肉的生物电现象、收缩机制和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等,学生难以理解。多媒体课件具有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信息量大、简明清晰等优点,把它运用到生理教学中,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而且在实验课中也会增强实验视觉效果,做到图、文、音并茂,是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过程,从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9.
当代运动教育模式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高航  章荣江  高嵘 《体育科学》2005,25(6):79-83,86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和准实验研究法,对运动教育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运用此理论在国内首次开展了教学实验。指出:运动教育是一种课程与教学模式。具备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它在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战术和学习态度方面效果良好,对我国体育教学改革具有较高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基于“项群训练理论”的体育课程教学是按照体育的项目特点进行分类组合而设计的一组课程内容体系。文章采用心理测试、比较实验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课程进行教学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项群训练理论”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满足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多重性。本研究提出的基于“项群训练理论”的体育课程教学是在“完全学分制”下结合项群理论的一种尝试,目的在于探索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成功模式,不断丰富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与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