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让“互联网+”加速到来。信息技术改变的不仅仅是教育教学的方式,也改变着教科研方式。“互联网+”环境下的“教科研共同体”研修模式,突破了时空的界限,有效地提高了教师教科研能力及信息交流能力,有助于学校校本教科研的生态转型,是适应新时代要求教师成长的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2.
以2020年地理教育“三刊”发表的地理教科研论文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进行关键词分析,发现2020年地理教科研关注核心素养、教学设计、人教版教材、研学旅行、地理教学五大研究热点.展望2021年,地理教科研论文将会聚焦地理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新高考命题与分析、“互联网+”背景下的地理教师发展、基于大...  相似文献   

3.
人工智能和5G技术在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往往容易导致信息获取同质化,从而使大学生陷入个人与技术构建的“信息茧房”中,加剧认知体系的固化。基于此,文章首先梳理了国内外“信息茧房”的研究现状;随后,文章从信息过载、选择性的接触心理和技术负效应的角度剖析了“信息茧房”形成的原因,并分析了“信息茧房”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最后,文章提出了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破解“信息茧房”的路径,即加强大学生的信息意识内化能力、计算思维能力、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并加强大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意识。从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视角来探讨智能时代的“信息茧房”问题,有助于引导并帮助大学生“破茧而出”,并对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分析物流管理专业教师教育科研面对的挑战入手,分析了教师的教育科研在研究深度、服务企业能力、教师自身实践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应以“互联网+课程”为抓手,并结合物流管理专业教师教育科研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依据人才培养模式、岗位需求、学生素质成长需求,提出基于“互联网+课程”建设的“三平台、三协同、二转化”的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路径,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反哺教学。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进入网络时代,“互联网+”逐渐成为教育的主旋律,在各个学科中都得到了广泛性的应用。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互联网+”发挥的优势是非常巨大的,也是教师应该注重的一个方面。因此,在语文教学的持续推进中,小学教师就应该巧妙地借助“互联网+”来促使动态课堂的生成,使教学各个方面得到完善和优化,达到最佳的教育教学成效。基于此,特以此为课题,对“互联网+”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以“交流、分享、成长”为宗旨的北纬路中学“青年教师教科研沙龙”活动于12月4El正式启动,“青年教师教科研沙龙”是我校教科研室为实践“科研兴校”的发展目标,达到以教科研促进教师的发展,应对新课程背景下对教师的高要求,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新发展,所做的工作之一。“青年教师教科研沙龙”的成立是根据我校教师队伍年轻化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要求小学教师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这一点全社会已形成共识。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在教学工作中收获更多的“柴”,这就需要教师手里有锋利的“刀”,也就是说要积极进行教育科研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才能符合时代对小学教师提出的要求。然而在现实中有不少小学教师并没有积极进行教育科研活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没有必要。小学教师的工作并不复杂。“1+1谁不会”,只要有爱心,有耐心,这就足够了。于是只凭着一些老经验,沿用老套路“应付”日益变化的日常…  相似文献   

8.
议题设计是开展议题式教学的首要环节。议题设计是否得当,关乎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能否顺利展开。高中生“信息茧房”是由于算法推荐及自我选择,导致学生被包裹进偏向性信息环境的现象。“信息茧房”造成学生信息接收窄化、认知弱化,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在“信息茧房”影响下,高中思政课教学议题设计存在议题针对性不强、议题价值导向不够鲜明的问题。基于此,教师必须明确议题设计原则,围绕高中生“信息茧房”设计议题,提升议题适配性,丰富议题呈现形式,提高议题设计能力,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目标。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时代教育信息化的深度改革及双创教育都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文章阐述“互联网+”背景下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必要性,并根据当前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和需求,结合地方院校实际情况提出了强化信息意识、加强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完善信息化培训机制、建立激励制度四个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信息茧房”是互联网时代大数据运算的必然产物。它让大学生接收信息的范围变得窄化和极化,使大学生的思维面临同质化和退化的风险,容易被西方意识形态所诱导。这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引导权和主导权带来很大的挑战。要应对挑战,必须解决“信息茧房”衍生的时间博弈、流量吸引、泛娱乐化等问题。因此,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需要守正创新:树立全员合力新理念,培养有责任担当意识的网络精神领袖;严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提升网络话语能力;突破传统思维,创新教育手段;力争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的主导权和引导权。以此破除“信息茧房”对大学生思想带来的负面影响,做好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下,特别 2020 年新冠病毒爆发后,所有院校、教师都意识到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作用与意义。在互联网+背景下,特别是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网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信息素养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当前的教学活动虽没有要求教师必须利用信息技术在网络上开展,但是信息素养是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与素养,对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1.树理念,正确定位教科研。学校领导必须真正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树立科研兴校(教)理念,彻底澄清和消除教科研无用论、教科研神秘论及教科研“短期效益”论等错误认识,以“应用性研究”为主,把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确定为教科研的起点,着眼应用,立足实践,关键在创新,提高学校教科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与此同时,学校领导要积极引导教师树立“科研兴教”“教科研能力是教师生存的必需素质”“课堂是教科研的主阵地”等观念,把教科研当作提升自身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并指导他们从自身教育教学实际出发去选择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课题进行研究。2.…  相似文献   

13.
1.树理念,正确定位教科研。 学校领导必须真正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树立科研兴校(教)理念,彻底澄清和消除教科研无用论、教科研神秘论及教科研“短期效益”论等错误认识,以“应用性研究”为主,把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确定为教科研的起点,着眼应用,立足实践,关键在创新,提高学校教科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与此同时,学校领导要积极引导教师树立“科研兴教”“教科研能力是教师生存的必需素质”“课堂是教科研的主阵地”等观念,  相似文献   

14.
林立红 《考试周刊》2023,(18):56-60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互联网+”为小学教育教学模式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互联网+”的资源丰富度、内容灵活性都远远超过了常规课堂,显著提升了语文课堂的活力,学生也不再对课堂学习感到乏味和排斥,而是全身心投入其中。“互联网+”能够帮助学生丰富学习素材,使学生对学习有深刻的理解,提升教学成绩。这就要求语文教师首先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强化教学设计能力,理解“互联网+”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因而提升“互联网+”教学设计能力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考验。现代化课堂的建设是当代教育的发展重点,也是促进小学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文章就“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初探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2002年12月19日,宁波市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在鄞州区钟公庙镇中心小学召开全市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培训现场会。省、市教育行政、业务部门有关领导,各县区教师进修学校(培训中心)师训负责人,以及钟公庙镇政府、镇校有关领导等30余名代表与会。现场会上,该校师训负责人作了题为《形式多样,注重实效,切实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的经验介绍。鄞州区钟公庙镇校多年来坚持“科研兴校”的办学方针,镇党委和政府以及镇校领导始终把教育科研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措施有力,组织健全。学校科研骨干指导有方,形式多样,全校上下搞教育…  相似文献   

16.
校本教科研能力的培养,需要认知校本教科研的提出与界定,加强对校本科研能力培养的管理。一、校本教科研的提出与界定教师专业化已是世界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潮流。1980年世界教育年鉴的主题是“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化”成为许多国家关注的中心和焦点之  相似文献   

17.
聂开文 《甘肃教育》2021,(4):142-143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当前初中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运用互联网资源可以帮助教师更加高效地传授知识,对提升学生的信息实践能力有极大推动作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属于一门实践性课程,互联网+背景下的在线教学,充分发挥了网络资源优势,可以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深入激发创新意识。本文从“互联网+”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在线教学特点出发,探讨初中信息技术在线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刘丽霞 《成才之路》2023,(10):49-52
“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的深度融合,既给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机遇,又给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新挑战,既给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新平台,又给教师的专业素质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将教师专业成长与信息技术发展相融合,探讨“互联网+”背景下的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语文教师成长存在的问题,分析“互联网+”背景下的语文教师专业成长意义,提出“互联网+”背景下的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古丽萍  李森 《中学教育》2009,(11):29-3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对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呼声愈来愈高,“教师即研究者”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每一位教师都需要学习教育科研知识,懂得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方法。本文就乐山市中区小学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十五”规划期间,平罗县的教科研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科研热情和工作氛围,形成了“龙头课题牵动,各级课题齐头并进”的崭新格局,涌现出一批勇于尝试、大胆探究“的科研先行者”,教科研工作的管理也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过程化。一、确立科研先导意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开展教科研活动是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的有效途径,参与教育科研应该成为教师自我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求。在2001年的调研中我们发现,教师“中科研强师、科研助学”的意识较为淡薄,学校科研管理机制不健全的弊端也不断显现。教师中不同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