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俞庆棠论民众社会教育内容 俞庆棠认为“广义的社会教育就是全民教育,以社会全体民众为对象”,“现在的民众教育,也可以说是社会教育的一部分,但是民众教育的事业,有学校式的,就称为民众学校教育。社会式的,就称为民众社会教育。总之,是社会教育的一部分。”本文就其民众社会教育内容予以研究。  相似文献   

2.
俞庆棠是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一位有创造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家,一生致力于对教育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探索之中。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大胆指出中国教育的病症,并广泛借鉴中外教育中的有益成分,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民众教育体系。俞庆棠根据民众教育的实际,创新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形式,对改善民众生活、提高民众素质和促进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对现代社会教育的发展也具有丰富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俞庆棠先生致力社会教育,垂三十年,手创江苏教育学院、上海实验民众学校事业。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不幸任职月余,突患脑出血症逝世。先生富有事业精神与为人民服务之热忱,足为楷模”。这是三十五年前女教育家俞庆棠教授逝世后郭沫若同志题写的悼词,确切地概括了俞庆棠为人民教育事业鞠躬尽瘁的一生。  相似文献   

4.
“开民智”、“作新民”是我国近代发展社会教育的主题。自民国教育部设社会教育司以来,社会教育的理论与事业就受到教育家群体的关注,陶行知、俞庆棠、傅葆琛、雷沛鸿、陈礼江等对社会教育都有过深刻的论述,形成了创造的社会教育、扩大的社会教育、丰富的社会教育、制度化的社会教育、消极与积极的社会教育等各具特色的社会教育理论。这些社会教育思想内容丰富,具有强烈的社会对策性和教育对策性,总结他们的社会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民智”的开启、“新民”的养成以及建设学习型社会有积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俞庆棠对民国时期民众教育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庆棠 (1 897— 1 94 9年 ) ,字凤歧 ,江苏省太仓县人 ,是我国近现代的社会教育家。她毕生致力于民众教育的实验与研究 ,创办了多所民众学校以及专门培养民众教育师资的江苏省立教育学院 ,在 2 0世纪的中国推行了一场影响波及全国的民众教育运动。民众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潮兴起于民国后期 ,它是以江苏大学区民众教育学校的成立为标志的。 1 92 7年 7月 ,国民政府教育部指定江苏省裁撤教育厅 ,试行“大学区制” ,俞庆棠担任扩充教育处处长 ,负责筹划该地区的社会教育事业。由于受孙中山“必须唤起民众”的遗嘱的启示 ,同时有国民政府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刘艳纬  田慧 《文教资料》2012,(24):103-104
俞庆棠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民众教育家。面对中国的具体国情,她围绕着民众生活,提出生计、公民、自制自卫、健康卫生、休闲等教育内容。这一内容系统的建立,对当时民众生活的改善、民众素质的提高,以及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它对当今我国成人教育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俞庆棠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社会教育学家。面对中国的具体国情,她围绕着民众生活,提出生计、公民、公共体育、休闲娱乐等教育内容。这一内容系统的建立,对当时民众生活的改善、民众素质的提高以及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它对于当今建设学习型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任司长俞庆棠先生的事迹本刊1984年第4期曾载文报道,今据1985年12月16日《文汇报》讯:人民教育家俞庆棠塑像揭幕仪式,昨天上午在静安区业余大学校园隆重举行。俞先生留着短发的半身塑像的底座正面刻着郭沫若同志书写的俞庆棠先生简要生平:“俞庆棠先生致力社会教育,垂三十年,手创江苏教育学院上海实验民众学校等事业。一九四九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不幸任  相似文献   

9.
邹可享 《师道》2012,(1):45-46
上海实验民众学校,是“民众教育的保姆”“人民教育家”俞庆棠先生在抗战胜利以后创办的。校长俞庆棠。专收那些“不符进入普通学校的资格、超年、仅仅困难或缺乏时间等原因而被剥夺了进入普通学校的机会”的人,共1700人。但,“校内只有12个教室可供使用,学生分布如下:1.年龄自2至5岁的工厂工人子女可进入本校托儿所。  相似文献   

10.
疫情防控需要重视社会教育,这是社会教育发展史留给我们的重要经验。从教育视角来看,许多疫情灾害都与民众的愚昧、长期的恶习、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缺陷有关。从近代历史经验来看,社会教育起源于“解决社会问题的教育对策”,发展社会教育,有助于“开启民智”、有助于“化民成俗”、有助于“得民心”、有助于改良家庭和学校的“大弊”。推动社会教育立法、推动社会教育统一行政管理、推动社会教育进行专业与学科建设是解决教育问题、预防疫情灾害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20年代之后,为提高人口素质,挽救衰败的经济,以俞庆棠、高阳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在无锡创立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建立了多个民众教育实验区,发起成立中国社会教育社,开展社会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对当时的中国影响很大,形成了民众教育的"无锡模式"。无锡也成为江苏社会教育的策源地。当前,基层电大是地方推进社会教育最可依赖的中坚力量,民国时期的无锡社会教育在师资建设、科学研究、教育实践等多方面值得基层电大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西北民众知识水平低下,严重制约着西北开发和抗战建国的大局的情况下,西北师院利用本身的优势承担起唤起民众,努力推行社会教育的任务,成为西北社会教育的拓荒者。西北师院举办社教的主要内容有抗日宣传、民众补习教育和合作社训练等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受到了农民的理解和支持,也得到了国民政府教育部的多次嘉奖,成为西北乃至全国有影响的社会教育示范区。西北师院将教育民众看作是改造国家,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手段,是当时教育救国思潮的一种体现,同时,西北师院的实践表明高等院校有广阔的社会责任,除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外,“新民德”“开民智”也应当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吕慧 《成人教育》2023,(9):19-26
社会教育是人类社会最初的教育形态。在古代,社会教育以社会教化为宗旨,用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在近代,社会教育以开启民智、变革社会为目的,社会教育内容有识字教育、通俗教育、平民教育、民众教育、工农教育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教育的内容以五育为中心、围绕德智体美劳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具有学校教育特点;进入新世纪,我国社会教育以终身学习为特征,涵盖了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公民教育、环境教育、数字教育等内容。今后,社会教育内容的发展应注意全面性、健康性、合理化、传统性、数字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李蒸先生是我国名的教育家、爱国人士,民众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内容。他认为:民众教育即是针对失学青年与成年人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是中国特殊国情下的社会教育,目的是培养民众的最低公民自治能力。民众教育与学校教育有着很大的不同,应以积极的态度与牺牲精神,结合民众生活,“活用机会”地开展。民众教育思想对于当前及未来的教育事业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掀开历史的尘埃——评熊贤君著《俞庆棠教育思想研究》刘飒赵中男中国近代社会,在云蒸霞蔚、波澜起伏的教育思潮中,产生过一大批独领风骚的代表人物,民众教育的开山祖俞庆棠女士便是其中之一。俞庆棠女士在二三十年代推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民众教育运动,影响颇大,当时...  相似文献   

16.
<正> 根据“无锡文史资料”记载,我国首任社教司司长是女教育家俞庆棠.俞庆棠生于1897年,1919年前在上海一个教会女校读书,后来赴美留学,1922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获学士学位.1927年北伐胜利后,俞庆棠任中央大学区扩充教育处处长.同年3月,在苏州开办中央大学区民众教育学校.1928年春,该校正式定名为江苏省立  相似文献   

17.
王芳 《考试周刊》2012,(76):50-51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内容。习作本是生活内容的一部分,在知识经济的年代,习作必将成为一种重要的生活基本技能。习作内容即生活的内容,生活的空间有多大,习作的领域就有多广。要想在习作训练上有新突破.就要打破传统的观察角度和观察方式,开发并充分挖掘生活之源.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社会教育适应城市现代化发展和市民生活变迁的需要,逐渐形成了包括学校式和社会式社会教育在内的社会教育体系。社会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对市民进行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普及三民主义;对市民进行知识与技能的教育,使他们掌握现代职业的新知识和新技能:改善社会风俗,改良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当中,一般都要接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我们每个人成长、发展的水平和社会成就,都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综合作用的结果。家庭、学校和社会,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就像是一座功能完整的“综合加工厂”,不论缺少哪一道“工序”,“产品”都会是有缺陷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也可以比做一个生产产品的“流水线”,每一个环节都具有“全局意义”,无论是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不可能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家庭是人出生的场所,是人生最初的生存、生活环境,家庭教育是“人之初…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未成年人学习在学校。生活在家庭,成长在社会,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既是学校的工作,又是家庭的责任,也是社会的义务。搞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就应该努为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中的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