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东辉 《新高考》2006,(11):28-29
【考点指津】1.归纳宋代政治主要内容:(1)北宋的建立和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2)北宋统治者采取多方面措施铲除了藩镇割据的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但过分集权也带来严重恶果,造成"冗兵、冗官、冗费"局面,给北宋种下积贫积弱的祸根。(3)北宋中期,为摆脱危机,巩固封建统治,王安石进行了变法,终因遭到大地主大官僚反对而失败。(4)和战并存的民族关系。北宋同与其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和金之间有战有和,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  相似文献   

2.
自中唐“安史之乱”至五代,王朝频繁更迭,战祸连绵持续二百余年。北宋政权建立后,宋太祖为了防止唐末以来藩镇跋扈局面的重演,使北宋政权能长期巩固下去,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改革,而兵制改革是其改革的中心环节。其基本做法是,收夺藩镇兵权,将地方军权收归中央;削夺将帅兵权,将军权集中于皇帝之手。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结束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另一方面又造成了军力的削弱,出现了冗兵冗费和积贫积弱的局面,走向了预期目的的反面。  相似文献   

3.
五代十国时期是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后梁的建立,标志着唐末的混乱局面已走向部分统一。此后,不少政权把国家统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为国家的统一进行不同程度的努力。最终,北宋在后周世宗的基础上继续进行世宗未竟的统一事业,结束了长达两个世纪的藩镇分裂割据的混乱局面,使中国的大分裂走到了终点。因此,这时期同时也是统一趋势不断增长,最终到北宋完成统一的过渡时期。  相似文献   

4.
公元960年,赵匡胤即位为宋太祖.他总结唐中叶以来的统治经验与教训,为了进一步的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从两个方面制定国策:一是严格控制兵权,防止军人跋扈,威胁皇室;二是依靠旧官僚和广泛招揽地主文人参加政权,以维护它的统治.经太祖、太宗两代的军政改革,集中了兵权、政权和财权,有效地(上收了兵权)铲除了地方藩镇割据势力,扩大北宋地主政权的阶级基础.这些改革和措施从巩固统一角度来看,作用  相似文献   

5.
辽宋夏金时期是中国历史进程由汉族政权主导向北方民族政权主导转变的过渡时期。赵宋王朝的建立者采取重文轻武的政治措施,结束了唐安史之乱以来藩镇割据武人专权的局面,其后处于与北方民族政权长期对峙争战的状态之中。联系这一由不同因素交叠构成的时空背景,对赵宋王朝的综合实力应得出肯定的估价。  相似文献   

6.
一分裂割据局势形成的原因"五代十国"在我国历史上虽然是一个短暂的时期,然而它却是由唐后期藩镇割据过渡到宋统一全国的重要阶段,时间虽只有五十多年,而内容却十分复杂.由于这一军阀割据局面的出现,是紧接着唐末农民战争之后,因此有人认为这是农民革命的"恶果".但只要我们深入去探索,自必会看出,唐末农民战争是在唐后期藩镇割据的局势下产生的.唐末农民群众的革命威力虽基本上摧毀了唐王朝,但对藩镇割据者的势力却没有能够彻底消灭,他们在唐政权亡后继续割据各个地区.五代十国的所谓君主绝大部分便是唐末的节度使,这些政权的建立实际上都是由于节度使之流的互相篡夺,互相攻击而造成的,因而此种局面应该看作是唐藩割据互争  相似文献   

7.
北宋时期 ,宋、辽、西夏三政权长期并立。西夏的国土、人口、耕地 ,远不及北宋与辽朝 ,但西夏政权却长期存在 ,并与北宋、辽朝相抗衡。其主要原因 ,在于当时北宋与辽朝南北对峙 ,西夏成为维系宋辽间平衡的砝码 ,也因此形成了并非势均力敌的三国鼎立局面。这种三国鼎立局面 ,又成为影响宋夏和战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关于中央集权的加强,修订本教材作了较大的改动.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讲清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方针,是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的;又要揭示北宋这一方针对于日后庞大官僚机器的出现和军队战斗力的严重削弱所起的消极作用.本文主要对这一内容作些分析.一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是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在唐末统治阶级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又产生了许多新的藩镇,分裂割据局面更加严重.朱温降唐以后做了唐的节度使,盘踞河南、河北、山东一带,势力逐渐强  相似文献   

9.
史学界一般都认为北宋是一个积贫积弱的王朝。有关北宋极弱问题,论者颇多,本文不再赘述。至于北宋是否积贫,则值得进一步研究。一、宋初生产的恢复与财富积累唐中叶“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接着,又经过唐末农民战争和五代十国的长期割据,战争连绵,人口锐减,土地大片荒芜,社会生产力破坏严重。北宋立国后,为尽快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采取了一些与民休息的政策和措施。如为了增加社会劳动力,宋太祖下诏:“禁岭南民买良人黥面为奴婢,雇庸取直”。并除岭南诸州刘鋹之烦苛赋敛,  相似文献   

10.
北宋政权建立后, 太祖、太宗相继采取一系列措施, 加强了中央集权, 结果使自唐末以来政权更迭频繁, 战祸连年不断、国家四分五裂、人民深处水火的局面得以改变, 保持了国家的相对统一和社会较长时间的相对稳定, 但同时也造成官僚机构庞大而运转不灵, 官吏冗多而吏治腐败, 消耗过大而征敛无度, 养兵虽多却战斗力很弱, 冗官、冗兵、冗费, 使国家积贫积弱, 最终导致了北宋的覆亡, 为后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11.
<正> 从秦始皇开始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到北宋已很健全完备。这个制度,使北宋最后摆脱五代十国纷乱局面,没有成为“第六代”,并出现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稳定局面,使封建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我国中古时期有名的三大发明就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这个历史功绩,历来为我国史家所公认。可是,没过多久,北宋政权便出现了内外交困、“积弱”“积贫”等难以解决的矛盾,虽经范仲淹、王安石两次变法改革,也都相继以失败结束,最后导致了北宋覆亡。北宋政权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呢?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一个政权和它所推行的政策,都有其产生的时代背景,也适  相似文献   

12.
安史之乱后.唐朝迅速由盛转衰,内有藩镇割据,独霸一方,不受朝廷帝制,外有吐蕃、南诏等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的侵扰。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唐朝还能够维持近一个半世纪,这其中,剑南道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对维系唐朝统治起了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鼎盛时期。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局面,但政权很快被农民起义推翻。唐朝前期,统治者注意以隋亡为训,调整统治政策,政治比较清明,阶级矛盾相对缓和,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繁荣局面。唐朝自安史之乱后,逐步衰落。藩镇割据和唐末农民战争,加速了唐朝的瓦  相似文献   

14.
北宋的建立,继承五代十国分裂混战之后,皇朝的建方者赵匡胤(宋太祖),为了抑制地方割据势力的抬头,结束统治阶级内部长期纷乱矛盾的局面;同时为了确保地主阶级的经济和政治利益,更有效地镇压农民起义,在武力统一全国进程中,实行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步骤.又因五代以来,受到封建割据战争不断进行的影响,农业生产呈萎缩状态,建立在北方的中原政府,出现"帑藏空虛,财用枯竭"的现象.为了稳定北宋政权巩固中央集权制度,又实行了一系列经济改良的措施.这样北宋政权和他的社会经济,经过太祖十七年(公元960-976)的统治,就开始获得稳定和恢复.本文试从这段时期的水利建设,探讨其内容及其所起作用,借以窥见宋初经济改良政策的一斑.  相似文献   

15.
北宋建立伊始,统治者吸取了五代十国藩镇割据、武人乱政、中央无力的教训,确立了重文轻武的国策,导致文官政治的官僚体制形成。北宋文官政治随着科举制的完善和发展,历经太祖、太宗、真宗三朝而定型,仁宗时达到顶峰。文官政治对北宋政局乃至明清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论证了宋太租赵匡胤篡夺后周政权后,出自巩固其皇位的需要,在北宋统一战争中,采取了“先南后北”的战略,放弃了周世宗“先北后南”的战略,失去了攻取政治腐败的辽穆宗政权的机会,给辽后继者以喘息机会,造成了辽、金攻宋和宋、金对峙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历史学习》2002,(11):20-28
第一节 五代十国  【认知结构】五代十国的更迭朝代更迭五代 更迭 :后梁 ( 90 7年朱温废唐称帝 )→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区域 :黄河流域。后唐都洛阳 ,其余定都开封。十国 :南方各地 :吴越、南唐等九个割据政权。北方山西 :北汉。特点 :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发展。南北经济北方破坏严重 :政权更迭频繁 ,混战不已 ,社会经济破坏严重。南方发展原因①局势相对稳定 ,战争较少。②北民为避战祸 ,大量南移 ,增加了劳力。③保境安民、劝课农桑等措施。表现农业 ①南方各国重视兴修水利。②圩田发展 ,粮产提高 ;桑茶满野。手工业丝织 :…  相似文献   

18.
一、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 1.民族政权并立。如北宋与辽、西夏的并立;南宋与金的并立。与汉族相比,少数民族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等方面处于落后状态,但辽、西夏、金这几个政权自身内部统一,经济、军事的综合国力并不弱。两宋政府都未能完成全国的大一统,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政权形成均势,于是造成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论证了宋太祖赵匡胤篡夺后周政权后,出自巩固其皇位的需要,在北宋统一战争中,采取了“先南后北”的战略,放弃了周世宗“先北后南”的战略,失去了攻取政治腐败的辽穆宗政权的机会,给辽后继者以喘息机会,造成了辽、金攻宋和宋、金对峙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继唐五代所建立的北宋政权,是在封建经济特别是作为封建经济补充的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960年至979年近20年的时间内,北宋政权次第消灭了各个割据势力,结束了自安史之乱以来的长期分裂割据局面,统一了中国;同时在统一的过程中,又建立和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这就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总历程来说是有其进步意义的.但两宋时期由于商品经济向前发展的结果,在阶级和阶层的关系上出现了较为复杂的情况;同时这一时期在民族问题方面也由于北方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族的先后兴起,各族的统治者力图扩大剥削面,相继南向发展,建立了辽、夏、金、元等国家,和汉族的宋王朝产生了剧烈的民族斗争.在北宋的时候,由于大地主、大商人、大官僚阶层操纵政权,这一阶层为着保护他们对农民的剥削特权和商业的利益,故对外坚主求和;而对内由于大量集中土地,抢夺财富,造成了阶级间和统治阶级内部的尖锐对立.因而北宋的统治者便把主要力量放在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