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中间值就是一列数据里中间的那个数值。下列通过实例来说明它在解混合物计算题中的应用及其解题过程。例1取12.7克含有一种杂质的氯化亚铁溶解于水,并与足量硝酸银溶液反应,得到30克氯化银沉淀。则氯化亚铁中含有的杂质是()。(A)NaCl(B)CuCl2(C)BaCl2(D)KCl解析(1)设12.7克纯FeCl2与AgNO3反应可得AgClX克。则12728712.7x从题自所给的AgCl沉淀量30克作为中间值,因28.7<30克,则质量相等的另一种氨化物与AgNO3民应生成的AgCl的质量必大于30克。(2)以FeCl2的式量为参比标准,比较等质量的各氯化物与AgNO3…  相似文献   

2.
一、极限法由几种成分混合而成的物质,我们可将明显不可能的问题极端化,假设只有某一种成分而没有其它成分,求出某一化学量的最大值、最小值或中间值,而后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1.运用于推断杂质含量。例1.把含有某一氯化物杂质的MgCl2粉末95mg溶于水后,与足量的AgNO3溶液反应,生成AgCl沉淀300mg,则该氯化镁中的杂质可能是A.NaClB.AlCl3C.KClD.CaCl2解析:极限法。设95mg氯化物全部是MgCl2,可以求出完全反应后生成AgCl沉淀的质量为287mg,小于300mg,则说明杂质氯化物中氯元素的含量应大于MgCl2中氯元素的含量,即氯元素含量>35.5/12。…  相似文献   

3.
例题已知Cl-与Ag+反应生成AgCl,每次新生成的AgCl中又有10%见光分解成单质和氯气,氯气又可在水溶液中歧化为HCIO3和HCI.而这样生成的Cl-又与剩余的Ag+作用生成沉淀,这样循环往复,直至最终.现有含1.1molNaCl的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最终能生成多少g难溶物(Ag和AgCl)?若最后溶液体积为1L,求H+的物质的量浓度.  相似文献   

4.
一、“以纯代杂”转换例1、把95毫克含有某种氯化物杂质的MgCl_2粉末溶于水后,与足量的AgNO_3溶液反应,生成AgCl沉淀300毫克,则该氯化物中的杂质可能是( ) A、CaCl_2 B、KCl C、AlCl_3 D、NaCl 解析:由题意直接求出杂质是何种物质是很困难的,不妨设95毫克氯化物全部为MgCl_2。由MgCl_2→2AgCl可得AGCl287毫克,而原题中AgCl沉淀为300毫克,这说明杂质的含氯量大于MgCl_2的含氯量。AlCl_3含氯量最大选(C)。二、“放缩归一”转换例2、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15克,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_211.2升(标况),则下列各组金属中,肯定不能组成上述混合物的是( )  相似文献   

5.
要学好化学,必须学好化学方程式。而初学者在书写时往往会出现多种错误,那么怎样检查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呢?现结合一些错例分析一下. 一、看反应能否发生例1 Cu 2HCl=CuCl2 H2(错误,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Cu排在H后面,不能置换出酸中的H). 例2 Cu ZnSO4=CuSO4 Zn(错误,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Cu排在Zn后). 例3 Cu 2AgCl=2Ag CuCl2(错误,Cu与AgCl不反应,因为AgCl不溶于水). 例4 NaCl KNO3=KCl NaNO3(错  相似文献   

6.
人们善于从问题的已知条件,推断出问题的结论。即所谓“顺推”。或者说习惯于顺向思维。但是对于已知问题的结论,而根据题材的联系,推断造成这一问题结果的可能因素。即“逆推”,往往感到比较棘手,甚至束手无策。本文试用知识迁移法就解决逆向思维题组的应用,简单地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7.
在解答有些化学试题,尤其是简答题时,若由因到果,正向分析,常感无从下手,此时若改弦易辙,由果折因,往往取折愈明.[例1]在AgCl沉淀中加入12%的碳酸按溶液,振荡后AgCl沉淀明显溶解,原因何在?解析:若由团析果,将直面:AgCl与(NH4)CO3之间发生什么反应而使AgCl溶解这个问题.因两者之间的反应并不为中学教材所见,正面作答,原因不明.而逆推,效果大不相同:AgCl溶解→类比银氨溶液配制一国有NH3·H2O产生→因(NH4)2CO3水解所致。至此,豁然开朗:因(NH4)2CO3。水解:(NH4)2CO3+H20=NH3·H2O+NH4HCO3…  相似文献   

8.
一、发散思维一题多解 例1 已知Cl^-和Ag^+反应生成AgCl,每次新生成的AgCl又有10%见光分解生成单质Ag和氯气.所产生的Cl2全部在水中发生岐化反应生成HClO3(强酸)和HCl,而这样生成的Cl^-又与剩余Ag^+作用生成沉淀,如此循环复直到最终,现在含1.1molNaCl的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  相似文献   

9.
无数据计算是一类思维能力要求高的题型,不少同学对此往往束手无策.其实它是有数据的,只不过数据或物质间的关系隐含在题意或已知知识中,只要肯动脑筋,不难使隐藏的数据露出“庐山真面目”,从而找出量的关系,得以求解. 1,向KI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结果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恰好等于原KI溶液的质量,则加入的AgNO3溶液中AgNO3的质量分数是() (A)50%(B)48.8% (C)38.2%(D)72.3% 解析:由质量守恒可知:所得KNO3溶液的质量等于原KI溶液的质量,必然得出AgI沉淀的质量等于原AgNO3溶液的质量.设硝酸银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AgI的物质的量也为1mol,所以:  相似文献   

10.
在有盐参加的反应中,哪些盐的反应要考虑水解,哪些不需要考虑盐的水解,这在中学教学中是一难点,教材认为只有强酸强碱盐不水解,而在实际应用中,就出现了如下的问题。在ZnCl2溶液和K2S溶液混合时,有白色沉淀产生,有的同学错误的利用了水解原理,得出该白色沉淀是Zn(OH)2的错误结论。所以.笔者认为,当两种盐在溶液中进行反应时,以下几种情况不需要考虑盐的水解。1、两种可溶性酸性盐反应时不需要考虑盐的水解。例:2AgNO3+CuCl2=2AgCl↓+Cu(NO3)22、两种可溶性碱性盐反应时,不需要考虑盐的水解。例:Na2CO3+BaS…  相似文献   

11.
极限是数学分析的基本概念之一,在化学解题中,常运用这个概念,假设所研究的问题无限接近于极端情况,以达到简化解决问题过程的目的。下面举例说明极限观点在分析、讨论和解答有关化学判断题中的应用。一、某种物质中是否含杂质的判断例1(’94全国高考题)把含有某一种氯化物杂质的MgCl_2粉末95mg溶于水后,与足量的AgNO_3溶液反应,生成AgCl沉淀300mg,则该MgCl_2中的杂质可能是()。(A)NaCl(B)AlCl_3(C)KCl(D)CaCl_2  相似文献   

12.
某些数学问题用常规方法解答,可能难度较大;若从另一种角度考虑它,注意把着眼点放在整体上来分析,突出问题的整体结构,从整体入手,往往会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1整体计算例1若sin cos1θ?θ=2,求cos3θ?sin3θ的值.分析若把已知结合sin2θ cos2θ=1,求出sinθ、cosθ的  相似文献   

13.
物质的提纯     
除去已知物中所含的少量杂质,使不纯物变成较纯物的过程叫物质的提纯,物质的提纯又叫除杂质。 提纯物质时一般必须遵守如下几个原则: 1.不能引进新的杂质。 2.选择的试剂只能与被除去的杂质反应,而不能与已知物(即样品中应保留的物质)反应。 3.反应后的产物最好与已知物相同,如果不同,则必须与已知物容易分离。 提纯物质通常采取如下途径:1.直接把杂质转化为已知物。2.使杂质溶解,或加入某种  相似文献   

14.
<正>一、整体代入一类求代数式值的问题,若利用常规方法计算往往很复杂,甚至有时求不出具体的数值,这时若将条件和结论从一个整体的角度去分析,挖掘已知式子和待求式子的整体结构特征,将已知条件进行适当的变形,或把已知关系式作为整体代入,便可能使得求值问题变得"柳暗花明".例1已知α是方程x2-2014x+1=0的  相似文献   

15.
一、整体代入 一类求代数式值的问题,若利用常规方法计算往往很复杂,甚至有时求不出具体的数值,这时若将条件和结论从一个整体的角度去分析,挖掘已知式子和待求式子的整体结构特征,将已知条件进行适当的变形,或把已知关系式作为整体代人,便可能使得求值问题变得“柳暗花明”.  相似文献   

16.
1.若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 ) A.电解CuCl2溶液,当阴极上析出16g铜时,电极上转移的电子总数为NA B.31g白磷中含有NA个共价键 C.1mol硫原子与足量铜粉反应,铜失去的电子数为NA D.120g由NaHSO4和KHSO3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NA个硫原子  相似文献   

17.
分析近年来中考试题 ,我们发现中考化学计算命题 ,逐步走出“人为”编制、无实际价值的“偏、难、怪”误区 ,出现了新的走向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 注意联系研究性学习例 1(0 3年辽宁省 )某课外兴趣小组对一批铁样品 (含有杂质 ,杂质不溶于水 ,也不与稀硫酸反应 )进行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 ,分别进行实验 ,其中只有一位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 ,实验数据如下表 :甲乙丙烧杯 +稀硫酸 2 0 0g 15 0g 15 0g加入的铁样品 9g 9g 14g充分反应后烧杯 +剩余物 2 0 8.7g 15 8.7g 16 3.7g  请你认真分析数据 ,回答下列问…  相似文献   

18.
数学问题中的主变量和参变量或常数间往往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若对于某主变量问题不便求解时,不妨改换主变量,往往能“出奇制胜”,下面我们举例说明.1 证解析几何问题例1 已知 y=x~2的弦 OA、OB 且 OA⊥OB,以 OA、  相似文献   

19.
王春 《化学教学》2020,(5):75-77
对2019年北京高考理综卷第28题有关SO2与AgNO3溶液反应进行试题分析,结合相关文献提出几点问题思考;通过设计多组实验方案对SO2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的成分及上层清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进行实验探究,得出SO2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的沉淀主要为Ag2SO3和少量Ag、溶液中存在SO4^2-和[Ag(SO3)2]^3-的实验结论.  相似文献   

20.
绝大多数计算题的解法不止一种,用常规方法求解往往较为复杂,若我们认真分析题意,就会找到其中一些隐蔽的条件或关系,就可能使问题迎刃而解,从而提高解题能力.题目:有一同学在实验室取了含有铜粉的氧化铜粉末2克,按教材中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在加热条件下通入足量的一氧化碳,充分反应后,经冷却,称得反应后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68克.求原混合粉末中含氧化铜的质量分数.解法一:设原混合粉末中含有x克氧化铜,完全反应后生成有y克单质铜.CuO+CO=△Cu+CO279.563.5x克y克79.563.5=yx y=6739..55x……(1)又原混合粉末中的铜粉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