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来,连云港市以教育现代化建设为抓手,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注重教育内涵建设,狠抓教育质量提升,有力促进了全市基础教育优质发展。注重公平,全面拓展优质教育资源。重点推进"城区学校改造工程"、"教育技术装备升级改造工程"等,学校办学条件极大改善。实施薄弱学校质量提升工程,5所学校课程建设项目通过省级评审,5个县(区)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省级督导评估。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建成全市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2.
垣曲县瞄准教育信息化这一现代教育制高点,"建、管、用"三位一体,以信息化促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推动全县教育均衡发展。一、实施"三大工程",完善信息化教学设施,打造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新基点第一大工程:中小学"班班通"工程。2010年,垣曲县被列为"山西省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首批项目县之一。县委、县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共投入1762万元(其中中央资金  相似文献   

3.
根据淮安市"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五年间投入将达亿元以上,以促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带动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针对淮安市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信息化观念落后、经费不足、基础设施薄弱、人才缺乏、资源匮乏等问题,该文提出区域统一规划、加大资金投入、优化信息化资源配置、推动校企合作等措施,满足淮安市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和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4.
当前,农村学校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改变农村学校薄弱环节、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平等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但在农村学校推进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任重而道远。重队伍建设,努力实现"硬件"与"软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以学区中心校为管理核心的农村学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农村学校教育科研氛围日渐浓厚,学校焕发出勃勃生机.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校点分散等原因,农村学校教育教学仍存在许多困惑与不足,特别是品德、科学以及体、音、美、综合实践、信息技术等"薄弱学科"的教学,更是多年来一直困扰着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村学校信息化应用是目前教育部及各地政府关注的热点,利用系统观的思想,以区域为单位推进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对提升农村学校内涵发展、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化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中的"系统观思想"在农村学校信息化应用建设方面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并且以浦东新区区域推进农村学校信息化应用为例,介绍了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操作方案与经验做法.具体措施包括:采用多种手段直接区域推进,针对学校信息化应用的影响因素提供人力资源、软件平台、相关标准、制度、评估等支持与保障因素建设等.  相似文献   

7.
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有直属中小学17所,农村小学教学点181个,农村完全小学95所,农村初中20所。由于地处偏远,自然条件较差,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农村中小学教育和学校信息化建设相对薄弱。2003年以前,全县仅有计算机教室15个,多媒体教室10个,河北远程教育接收站17  相似文献   

8.
薄弱学校作为我国基础教育不均衡发展所产生的重要现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农村薄弱学校的改造与发展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内在要求、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实现教育公平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解决"择校"问题与遏制教育腐败的重要途径。薄弱学校的改造与发展应遵循"不均等地对待不均等者"的不均衡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伴随着国家农村远程教育项目、教学点资源配置项目等一系列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实施,甘肃省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农村学校信息化教学软硬件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观,教师的信息素养也有了相应的提升。尽管如此,甘肃农村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仍然是目前全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薄弱所在,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文针对在实施农村远程教育工程、薄弱学校改造环境下,分析了农村中小学发展中教育信息化和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分析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建立农村学校校本资源库,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逐步推进农村信息化教学资源管理和教育教学改革,多渠道、多层次推动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游驰飞 《林区教学》2009,(8):115-116
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因经济基础、地理位置等原因,教育基础相对薄弱。目前,国家正投入巨额资金建设全国性的教育网络,以信息化带动我国教育的现代化,这些举措为农村学校开发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在信息化时代背帚下,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有效开发和利用音乐课程资源对于提高农村学校音乐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尽管近年来我国在农村薄弱学校改造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改造结果与目标还有很大差距,现有改造方式亟待变革。在网络科技发达的当下社会,教育信息化成为改造农村薄弱学校的必然选择。吉林省榆树市弓棚镇武龙中学在校长的带领下,通过建设本土化数字校园,由一所生源差的农村薄弱学校发展成为与城区学校办学水平相当的地方中学。武龙中学的经验告诉我们:农村薄弱学校的改造需要具有变革精神的校长,同时要与时俱进,善于运用信息技术改变落后的办学条件。  相似文献   

13.
薄弱学校改造中存在资源不足的情况:硬件设备不足影响学生知识获取、软件支持力度不够加剧学校薄弱.目前,薄弱学校改造存在三种"冲突":"物质援助"与"精神援助"的冲突、"生源流失"与"生源培养"的冲突、"思想教育"与"心理脱贫"的冲突.薄弱学校知识贫困学生的"镜像"表现为:贫困生在薄弱学校中遭遇的知识来源贫困、学困生在薄弱学校中遭遇的知识学习贫困、问题生在薄弱学校中遭遇的心理知识贫困.薄弱学校实现学生知识脱贫的策略有:一是加大薄弱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二是重视薄弱学校学生知识脱贫的能力培养;三是加强薄弱学校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援助.只有实现贫困学校学生的知识脱贫,才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现阶层流动.  相似文献   

14.
薄弱学校作为我国基础教育不均衡发展所产生的重要现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农村薄弱学校的改造与发展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内在要求、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实现教育公平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解决"择校"问题与遏制教育腐败的重要途径.薄弱学校的改造与发展应遵循"不均等地对待不均等者"的不均衡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樟树市教委以获省政府"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县(市、区)"、省教育厅"人民群众满意教育行政部门"等荣誉称号为契机,立足新起点,把握新机遇,谋划新发展。准备用两年时间提升全市师能水平。一是加强师德建设;二是开展强校与薄弱校联姻活动。强校派骨干教师到薄弱学校支教,薄弱学校送教师或管理人员到强校跟班学习或挂职锻炼;三是配齐农村小学开设英语和计算机课程所需要的专任教师。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讯近年来,四川省会理县通安中学以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等活动为契机,大力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该校在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中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大力打造信息化校园。二是努力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三是全力创设活泼生  相似文献   

17.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06年教育工作取得良好成效2006年,全市教育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取得了良好成效。主要体现在: (一)农村薄弱学校建设取得阶段性良好成效。一是市委办、市政府办出台《关于建立市直单位帮扶薄弱学校的实施方案》,全市84个市直单位与85所农村薄弱学校建立一对一帮扶。贵池区也建立了区直单位联系薄弱学校制度。力争(?)  相似文献   

18.
罗丹 《教育评论》2014,(5):135-137
农村薄弱学校的存在成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为了从根本上促进农村薄弱学校的变革,教育行政部门应协同高校与农村薄弱学校合作,参与到改进农村薄弱学校的进程中。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省教育厅与辉县薄弱学校以"双导师制"为契机建立合作机制,三方通过文化重构、考核和激励措施,实现了大学、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合作的长期有效性,从而促进农村薄弱学校实现自身变革,提高整体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9.
城乡教育均衡是教育改革的根本问题。推进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河南省卢氏县紧跟国家政策、立足于实,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开展以"互联网+教育"摆脱当地农村教育发展的困境、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改变农村学生学习环境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对卢氏县教育发展面临困境、教育信息化建设主要做法、经验效益的阐述,对全国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要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采取与薄弱学校整合、重组、教育资源共享等方式,促进薄弱学校的改造。其中,以城市优质教育学校托管农村薄弱学校的委托管理形式较为普遍。一、确定托管对象:以办学资源不足为依据把师资结构不合理、办学条件相对较差,而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短期内无法改变现状的学校作为托管对象,被托管学校感受到的是被重视,产生的是前进的动力,增强的是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