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专业是社会和高校连接的桥梁,因此,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积极调整专业结构是新世纪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标志,其设置是否合理,既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教育质量、办学效益以及高校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又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局。为了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提高高等教育的适应性,促进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自身健康发展,高校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步伐,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体系,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高质量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2.
成人高校面对急剧发展变化的社会和多样化的教育市场,在管理方法中必须添加一些新的元素以适应时代的变化。成人高校必须增加自主决策的权力,主动适应社会与市场的变化,在办学规模、专业设置、课程厘定、教学方法、信息反馈等方面自我调整,由直接管理转为运用立法、经济、评估、信息进行科学管理,让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成为高等院校发展的“双翼”。  相似文献   

3.
专业是社会和高校连接的桥梁,因此,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积极调整专业结构是新世纪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标志,其设置是否合理,既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教育质量、办学效益以及高校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4.
美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培养出了大量高质量的人才,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这与其高质量的专业教育密不可分。一方面,美国高校专业设置的独具特色使得美国高校专业教育卓有成效,另一方面,更与美国科学、完善的高校专业设置的管理权划分密不可分。因此,深入分析美国高校专业设置的管理权,将为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提供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5.
成人高校面对急剧发展变化的社会和多样化的教育市场,在管理方法中必须添加一些新的元素,以适应时代的变革。今后成人高校需要增加自主决策的权利,学会主动地适应社会与市场的变化,由直接管理转变为运用立法、经济、评估和信息进行宏观的、科学的管理,在办学规模、专业设置、课程厘定、教学方法和信息反馈等方面进行自我调整,使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一起成为高校发展的“两翼”。  相似文献   

6.
适应性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高等教育的适应性有两种不同的适应观:适应社会需要价值取向和适应个体需要价值取向。高等教育由此产生两种不同的教育发展取向:社会需要适应性发展取向和个体需要适应性发展取向。社会需要适应性发展取向存在诸多局限性,表现在高校自身专业的缺失难以满足社会需要,社会需要适应性发展取向会导致“无效供给”现象,社会需要适应性发展取向有失教育的公正性,以社会需要适应性发展取向限制了人的创造性。因此,高等教育应走向个体需要适应性发展取向,个性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高等教育个性化的表征主要有:高校内部管理的个性化,个性化的高等院校。  相似文献   

7.
教育服务是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发达国家高等学校在服务社会过程中获得跨越式发展的启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等教育服务意识的要求;促进学生主体发展需要高等教育增强服务意识。我国高等教育必须更新思想,转变观念,树立自觉服务社会的意识,在发展速度、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才能拓宽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论开放的美国高等教育:兼与我国高等教育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性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它表现为学籍管理富有弹性,课程和专业设置适应社会需求,课程和专业选择自由,师生关系等和谐,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学生科研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等,这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结合殖民地时期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具体社会环境,从创办动机,教育职能、管理模式、课程设置,经费筹措等方面,对殖民地时期美国学院进行了考察。文章认为欧洲大陆大学的影响与殖民地时期特定的社会环境及人文意识的交互作用,最终促使殖民地时期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表现出“出世”与“入世”并有的两大特征,为此后美国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职能的确立提供了源泉。  相似文献   

10.
专业教育是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式,专业设置既反映社会对于人才的整体长期需求,也体现了高等教育的育人理念。我国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背后的理念是什么?目前高等院校专业设置现状如何?专业设置如何接受社会需求的反馈使之成为自身变革和发展的动力?如何遭到“就业率”所带来的压力?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周作宇教授。从“锅炉专业”到“宽口径,厚基础”理念“我国的专业设置和高等院校的变迁是连在一起的。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专业设置经历了几次大的调整。”周教授教授介绍了建国以来我国高校专业…  相似文献   

11.
美国高校人文社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美国高校人文社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具体情况,指出人文社科教育的复兴,并非排斥与替代科技教育,而是适应未来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在高等教育中形成科技教育与人文社科教育并重的局面,使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2.
中国高校现行的专业设置模式基本上属于“社会中心型”,以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为专业设置、调整的基本价值取向.通识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主张教育先为人的发展服务,后通过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于社会.我国高校现行的专业设置和专业选择制度与通识教育的理念有较大的冲突.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中的顺利推行有赖于高校在制度上做出相应的改进和创新.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发生了由原来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等教育服务社会服务行业的职能日渐突出,但我国目前却出现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协调的怪圈,一方面企业技术型瞰工型人才短缺,并成为制约中国某些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各高校招生扩张,毕业生就业难。究其原因是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观念落后,仍然沿袭计划经济“重理论口陉实践”的模式,满足不了社会工作岗位的要求,因此,各高校应依据专业性质及时调整定位,以就业需求为导向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4.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十大着力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党的十六大在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同时,提出了“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优先”说明国家将在政策上对教育继续大力支持和投入。“发展”主要是指目标要求,既有数量和规模的要求,又有教育质量的要求。对高等职业教育而言,规模和数量上应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民对高等教育的需要;质量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校的专业结构设置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需要什么专业就发展什么专业;二是培养的学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毕业生就业率相关性的研究,认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高校应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专业设置与调控,提出高校与社会共同解决就业率的问题,从而达到高校成教毕业生就业“适销对路”,“以需定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这项研究是北京市“八五”期间教育科学研究重点研究课题。一研究目的职业高中的专业设置必须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是北京市在过去十几年创办职业高中的实践中取得的基本经验之一。因此,大兴县职业高中的专业设置必须适应本县经济发展。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摸清本县二、三产业对中级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的需求情况,使我们的办学逐步健全“培养”与“需求”紧密结合的机制,进一步明确我们的服务方向,规划我们的专业设置,为我市农村地区的职业高中探索一条借助改革专业设置提高劳动者素质、社会生产力和…  相似文献   

17.
开放性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它表现为学籍管理富有弹性、课程和专业设置适应社会需求、课程和专业选择自由、师生关系平等和谐、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学生科研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等,这对于电大开放教育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适应"就业导向"改革课程设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所纠在课程设置上,必须兼顾专业课程教学基本需求和企业需求。我校在“蔬菜生产与营销”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坚持适应“就业导向”,使专业有了生机和活力,使毕业生成为社会、企业的抢手人才。  相似文献   

19.
适应社会需求性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显特点。简要介绍其在灵活而富有弹性的学籍管理、课程和专业设置适应社会需求性、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等几方面的一些成功做法,并揭示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近年来,中国职业教育领域出现了一个值得探究的“怪圈”,表现为职业学校教育的整体吸引力下降,而各类职业培训则蓬勃向上,欣欣向荣。这一“怪圈”的显现,至少有三方面原因。一是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家长与学生对普通教育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包括他们对今后职业发展和提升的期望;二是教育发展政策导向的调整,高等教育由适度发展转向积极发展,高校扩招政策拉动了普通高中规模急剧扩大,对职业学校生源形成冲击;三是职业学校教育的专业设置、教育内容和运作机制难以适应社会需求,而各类职业培训注重市场导向,以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