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0世纪30年代中期,统治新疆的军阀盛世才为标榜亲苏态度、加强与前苏联的联系,从而争取其鼎力支持,先后派遣多批中国学生赴前苏联中亚地区留学。这一官派留苏教育活动不仅造就了中国人留学史上最为特殊的留苏生群体,而且对新疆的解放与发展建设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可谓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20世纪20年代中国留苏学员中的托洛茨基反对派产生于大革命失败这一特定历史背景,其成员均由于对苏联和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指导方针的正确性产生怀疑而接受了斯大林的反对托洛茨基的思想。他们在中国留学生中开展活动,针锋相对地反对苏联当局的政策,策动中国国内的托派组织建立并为其提供理论思想上的支持,其行为的不断升级最终导致苏联当局对中国留学生进行整肃,成为导致20世纪20年代留学苏联运动结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张泽宇 《历史教学》2004,2(12):19-24
20世纪20年代中国留苏学员中的托洛茨基反对派产生于大革命失败这一特定历史背景,其成员均由于对苏联和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指导方针的正确性产生怀疑而接受了斯大林的反对者托洛茨基的思想.他们在中国留学生中开展活动,针锋相对地反对苏联当局的政策,策动中国国内的托派组织建立并为其提供理论思想上的支持,其行为的不断升级最终导致苏联当局对中国留学生进行整肃,成为导致20世纪20年代留学苏联运动结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留学生》2007,(1)
为了展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留苏学生忘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为国献身的伟大情怀,勉励青年海外学子回国奉献报效祖国,2006年10月18日,为期一周的"学子之路——留苏同学历史图片实物展"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开展。近200名留苏同学参观了当日上午的展览。据介绍,1948年,中共中央派往苏联的21名留学生,成为即将派出的新中国留学大军的先遣队。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年,开始有计划大批量地派遣留学生。1954年-1956年为派出高峰期,平均每年2000余人。20世纪60年代初,派遣人数逐年减少,1964年停止派出。历时十三年,中国向苏联选派了本科生、研究生、进修生、实习生共16000余人。本次展览分为"留学报国、振兴中华","期望、关怀、学习、奋进","中苏友谊,源远流长"等主题,展示了大量珍贵历史图片和实物,记录了五六十年代留苏学生在苏联学习、生活期间的点点滴滴。1954年-1959年,留学苏联哈尔科夫畜牧学院现年72岁的马任骝说:"看到这些图片和实物我很激动,又想起了在苏  相似文献   

5.
20世纪20年代,国共两党在苏联的支持援助下分期选派了一批留苏生,以培养政治、军事等方面骨干,从而掀起了留苏热潮。但在国共合作破裂后,这股热潮即戛然而止,众多国民党员留苏生被遣送回国。随着归国留苏生人数的增加,建立相关留学生团体的条件也逐渐具备,以国民党员留苏生为主体的留俄同学会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并因其与政治密切相关的特殊性而产生独特、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依附于汪伪政权的"中国留俄学生同学会"也粉墨登场,为日本帝国主义与汪伪政权俯首卖命。  相似文献   

6.
张国珠 《留学生》2012,(8):62-63
新中国成立初期,正是处于抓住机遇培养人才、谋求国家发展的重要时刻,我背负着时代使命和国家领导人的殷切期望,于20世纪50年代初留学苏联。学成本领回国后,我被分配到航天部工作,并机缘巧合,在留苏同学的介绍下,加入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之留苏分会,直至今日。  相似文献   

7.
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之交,由于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和五四运动的推动,继赴西欧勤工俭学的留学运动,大批青年学子远往法、比、德、英等国学习之后,为了拯救灾难深重的中国,寻找中华民族彻底解放和富强的途经,一个研究苏俄和赴苏留学,探讨俄国革命道路、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和苏联革命经验的热潮随之掀起。这股热潮到20年代中期国共合作时和这个年代的后期,达到了极盛时期,并一直持续到30年代。通过这一二十年的留苏学习,为中国培养了数以千计的革命骨干,为赢得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马克思  相似文献   

8.
王森  单中惠 《比较教育研究》2021,43(12):38-45,70
从1904年杜威的《手工训练在基础学习课程中的地位》一文被介绍到俄罗斯,杜威教育思想已经在俄罗斯传播了117年.杜威教育思想在俄罗斯的传播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十月革命前、20世纪20年代、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20世纪70年代至今.进入21世纪,杜威教育思想研究在俄罗斯迎来了一轮新的热潮,俄罗斯学者对杜威教育思想在俄罗斯传播历史分期的划分、苏联时期践行杜威教育思想的教育实验活动、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苏联去杜威化的原因、对杜威教育思想的再认识等方面,挖掘了大量新史料,发表了诸多新论断、新观点,以客观反映杜威教育思想对俄罗斯教育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作为一门学科出现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其中,我国学者对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程度相对于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关注程度更高,研究成果也较多。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90年代初期至中期的起步阶段、90年代中期至后期的发展阶段及2000年以来的突破性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透过“他者”视角China’s National Minority Education—Culture,Schooling,and Development一书,记录和再现了20世纪90年代国外学者眼中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教育的社会文化图景,聚焦了教育人类学领域关注的核心议题:族群、文化和教育,其中对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优惠政策、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理论、少数民族文化与学校教育等问题的探讨,在时下仍有其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本书凝聚了一批研究中国民族教育的国际著名专家学者,包括本书的引介者、译者在内,这一代教育人类学人对中国民族教育相关政策、成功案例、研究成果起到了推介、传播等积极作用,并在20世纪90年代,推动了中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和民族教育研究。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初期,中国出现了赴国外学习的三大热潮:一是与"庚子赔款"相联系的留美运动热潮;二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热潮;三是早期留苏热潮.这三大热潮使中国在自然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革命干部领域产生了一大批的精英人才,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从思想文化史的角度来看,中华民族一改明代中叶以来被动吸取国外文化的姿态,积极派遣自己的莘莘学子赴国外学习,主动吸取国外文化的精华,为尽快摆脱经济文化的落后状态,缩小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苏联推动中国历史上两次国共合作形成的动因很多,综合来看,与中国共产党在"主义"上的一致,与中国国民党在利益上的"契合"是两大主要因素。在国共合作过程中苏联更倾向于中国国民党的行为,则表明其较之于"主义"更看重自身的"利益"。  相似文献   

13.
1930年前后,中国的知识分子纷纷到苏联旅行,写下了许多游记。这些对苏联的感性认识,加上理性的思考,为我们提供了了解知识分子对苏联态度的很好的视角。他们震惊于苏联的计划经济和新国家制度,并在民族主义的塑求下,要求借鉴苏联的某些经验。但他们反对中国的共产革命,认为照搬苏联的模式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14.
苏共特权阶层是苏联政治史上的重要问题,西方苏联学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通过对西方苏联学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分析,评述其关于苏共特权阶层概念的界定、特权表现、阶层特点、产生原因、影响等,可以全面地呈现苏共特权阶层的问题,以为鉴借。  相似文献   

15.
16.
我国在鸦片战争以后的一百多年里,战争不断,时局动荡,因此,和其他学科一样,建国前中国教育史学科的研究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建国以后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重新起步,首先经过了盲目学习苏联的阶段,又经历了“文革”的创伤,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以后才逐渐摆脱政治影响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1990年代以后,中国教育史研究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研究领域大大拓宽,不再局限于重要人物和教育制度的研究,一些微不足道的人物、事迹和教育现象得到了关注。  相似文献   

17.
《苏联兴亡通鉴——六十年跟踪研究评析》是高放教授苏联问题研究的精华汇集,从中可以看到新中国的苏联社会主义史研究的曲折发展历程。高放教授对苏联历史的诸多重大问题均有十分独到的见解,他的研究对我国苏联史研究的不断深入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试论邓小平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历史上既起过积极的作用,也包含了一系列严重的缺陷和弊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十分强调以苏为诫,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教训进行了深刻总结:针对缺乏生机、日益僵化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由此形成了全新的社会主义观点;针对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邓小平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观点;针对苏联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观点;针对苏联霸权主义、沙主义的对外路线和政策,邓小平提出了在新原则基础上建立国与国、党与党之间新型关系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苏联官僚特权阶层的形成以至固化是造成苏联亡党亡国的重要原因之一。苏联官僚特权阶层形成的根源,主要在4个方面:俄国的治国传统、苏共的组织伦理、干部的身份设定和监督的空泛虚化。正是这4个方面的因素,共同造就了苏联历史上独特的官僚特权阶层,为苏联党国覆灭埋下了祸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