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导入课题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吗? 生:一分钟等于60秒。生:课堂上一分钟是很短的。师:一分钟有60秒。我们在这短短的一分钟里能创造多大的价值呢?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认识它。生:齐读课题:“4.一分钟的价值”。师:先让我们来试一下。看同学们在一分钟内能做多少事。请第1、2组同学轻声朗读这篇课文。请第3组同学做口算(出示口算题10道)。请第4组同学抄写生字词(课文中的生字词) (老师看马表,生分别读、算、写) 师:一分钟过去了,你们觉得它长不长? 生:不长,一会儿就过去了。师:请同学们交流一下,你们一分钟做了多少  相似文献   

2.
课堂实录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爷爷的芦笛》这篇课文,了解了课文的内容,理清了课文的脉络。之后,同学们按照我们已经掌握的制图方法制作了这篇课文的阅读地图,请大家拿出自己制作的阅读地图来互相交流一下。(生交流阅读地图)师:我刚才巡视了一下,感觉同学们的阅读地图制作得都不错。我随手拿了两份,咱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第一幅阅读地图)这是彭斯聪同学制作的阅读地图,彭斯聪同学,请你来介绍一下,你是怎样制作的?生:在制作这张阅读地图的时候,我想到了课文的题目是《爷爷的芦笛》,于是,我就把“爷爷的芦笛”作为这幅地图的关…  相似文献   

3.
(内容: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环节一 整体导入,感知《月光曲》的来历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生:(齐读)《月光曲》。师:我想先来了解一下同学们的读书情况。课文一共有10个自然段,请10位同学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相似文献   

4.
(内容: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整体导入,感知<月光曲>的来历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 生:(齐读)<月光曲>. 师:我想先来了解一下同学们的读书情况.课文一共有10个自然段,请10位同学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思考:课文中提到几次弹奏曲子?哪一次弹奏的是<月光曲>?  相似文献   

5.
今天的教学内容是《勇气》一课。学生初读课文后 ,我说 :“本课我不上了 ,请大家推荐一位同学来上。但有个要求 ,同学们必须认真读课文 ,自己设计问题考考我们的新老师 ,同时要把答案拟好。如果你拟的题目找不到答案 ,可以和前后桌的同学讨论完成。”学生兴趣很浓 ,纷纷拿出纸和笔开始读书。我接着说 :“时间有限 ,精力要集中 ,如果你们讨论还不能完成问题 ,可以向我提问。”学生自读课文后 ,开始向新老师提问 ,高同学问 :“文中写了几个人物 ?其主人公是谁 ?”讲台上的那位同学一下子给解决了 ,下面的同学默默地点头 ,表示肯定。顾同学接着…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实录师:同学们,今天是周六,你们和在座的老师一样放弃了休息日,来到这里与我见面,我非常感谢你们!(真诚地鞠躬,同学和老师热烈鼓掌)想不想认识我?生:想!(同学们异口同声。其中,有一位女同学高举着手并且站起来说)师:请你到前面来。(那位同学走到了前台,显得有些紧张)听说盐城一小同学的字写得很棒,愿不愿意现场展示一下?生:当然可以!(很自信地说)师:请你先写一个孙悟空的“孙”,再写一个建设的“建”,然后写一个雷锋的“锋”。(她的笔下立刻出现了“孙建锋”三个字,其他同学惊奇地看着黑板)师:你写下的就是我的名字。(她猛地愣了一…  相似文献   

7.
教学片断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第9课《推敲》。师:同学们,有一个词语老师一直想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我被它搞得吃不好、睡不宁的,能不能请同学们帮助解决一下?生:(急不可待地)快点说,哪个词?师:这个词就是——“郊寒岛瘦”。(板书:郊寒岛瘦)生:老师,我知道:“郊”是孟郊,他是唐代有名的诗人。师:你读过他的诗吗?生:我学过他的《游子吟》。师:能背给老师听一下吗?生:(不约而同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师:还读过他别的诗吗?(无人应答)老师记得他还写过一首《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日放荡思无涯……”生:(接)“春风得意马蹄疾,…  相似文献   

8.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雪》这篇文章。昨天布置了一个预习,要求同学们熟读这篇课文,把阅读练习4完成。大家都做了吧? 生:做了。 师:好。我现在检查一下同学们做得怎样。这纸条上有几个词,我请一个同学站起来读一下。看这个,谁读?(请一生)  相似文献   

9.
一、谈话导入(略)二、探究悟理1.估计卡片的面积。师:(出示“神奇宝贝”卡片)请你估计一下这张卡片的面积大约是多少?生:15平方厘米。生:18平方厘米。生:28平方厘米。师:同学们估计出了很多答案,到底这张卡片的实际面积是多少,你们有办法测量吗?请你们试着测量出卡片的实际面积  相似文献   

10.
课前游戏。上课。师:美国的作家巴德·舒尔伯格,你们熟悉吗?生:熟悉。师:他,你们也熟悉?真了不起!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写的一篇文章,题目你们都知道吧?师:(板书课题)课文读过了吗?能把文中的字音读准吗?生:很好。师:来试试吧,把这些词语读一下。(课件出示词语:兴奋、誊写、皱眉头、谨慎、歧途、出版、腼腆)“兴”字,还有一个读音,读什么?通过预习课文,你还了解了哪些内容?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回顾一下你的预习情况,等会我们来交流,好吗?生浏览课文,回顾预习情况。生:通过预习,我知道了课文主要写巴迪妈妈和爸爸给他的诗的评价分别是“精…  相似文献   

11.
郭尚民 《山东教育》2014,(Z6):80-81
导入师:人们在形容文学艺术历史悠久的时候,往往喜欢用“源远流长”这个词?那么,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是什么呢?一般认为,其中之一是《诗经》。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课下注释1中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其他同学注意倾听。随后,请几位同学回答几个相关知识。(找同学读,并提问对《诗经》的评价、《诗经》反映的时代、《诗经》的内容等几个问题,学生回答。)初读感知师:相信大家都预习过课文了,请你根据初读的印象,判断一下《氓》应该属于诗经的哪一部分?理由是什么?生:属于“风”。“风”是地方民歌,  相似文献   

12.
失落的生成     
【情境再现】下面是《我的战友邱少云》的教学片断:师:邱少云的英雄事迹感动着无数的人。课文中写了邱少云的什么事,表现了邱少云的什么品质?请同学们在小组讨论后再全班交流。(生交流)生1:老师,生甲装怪,他问我们“邱少云为什么是英雄”。生2:老师,生乙更坏,他说“邱少云是傻冒”,他还问“这个故事真实吗”。(有的学生直摇头,有的指指点点,有的议论,有的暗暗点头……)师:这是邱少云的战友亲眼看到的,没什么可怀疑的,你们俩光往歪处想。请同学们交流讨论的结果,给这两位同学一个教育。【诊断】“生成”的“离经叛道”扰乱了“预设”,教师虽…  相似文献   

13.
赵彦 《四川教育》2003,(5):34-34
[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最喜欢谜语了,老师给大家出个谜语,你们猜猜谜底是什么。“无形无色,看不见、摸不着。树儿见它招手,花儿见它点头。红旗见它舞蹈,风铃见它歌唱。”生:风!师:对!是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画风》。看到这个题目你会产生哪些疑问?生:谁在画风?他们是怎样画的?生:风没有颜色,没有形状怎么画?师:快打开书,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吧。生:(自由读课文)师:刚才你们提的问题都找到答案了吗?告诉同组的同学,你读懂了什么,看谁的收获多。生:(组内汇报)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老师想请教一下大家,…  相似文献   

14.
师 :早晨 ,同学们已预习过课文 ,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 ,通过预习 ,你知道了什么?生 :我知道 ,年轻的妈妈为了给孩子看病 ,去找一位老大夫。生 :我知道 ,年轻的妈妈是搭船给儿子看病。生 :我知道 ,年轻的妈妈因为孩子生病非常着急 ,热心人帮助了她们。……师 :刚才同学们说得真不错 ,现在请大家来细细读课文 ,划出文中让你特别感动的句子 ,用划出。(学生默读 ,划出文中使自己感动的句子。)师 :现在请同桌合作 ,互相说说为什么这些句子会使你感动。(同桌交流后大组交流)生 :我觉得课文第2小节中描写年轻妈妈的神态令我感动 ,因为我生病时…  相似文献   

15.
一、整体把握情感 师:上课. 生:起立!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同学们先别坐下,我们一起站着恭恭敬敬地读一读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题目——我的母亲. (师生读题目.) 师:经过预习,哪位同学能说一下对于文中“我的母亲”有什么了解? 生(杂):慈爱、勤劳、平凡、可爱、能干、很早就去世.  相似文献   

16.
教例:《爬山虎的脚》第3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3自然段,读的过程中特别注意一下其中具体描写爬山虎脚的语句.待同学们读好后,请一位同学将爬山虎的脚画出来.  相似文献   

17.
课堂提问是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也是优化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阅读课在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同时,教师不能忽视学生完全不懂或一知半解的问题,而应抓住教育时机,“问”到关键处,“提”在点子上,使学生真正有所得。曾经听过一位老师的课,这位教师在设计提问、处理问题方面的技巧给了我不少启示。请看这位教师教学《小虫和大船》(教科版小语三册)的片段:师:请同学们读课文最后一句话,并思考这里的“竟”字是什么意思。生:想不到的意思?生:“竟”在这里表示出乎意料。师:对。为什么小小的蛀虫“竟”毁了一艘大船?请同学们带着这个…  相似文献   

18.
(教例 )四年级《我们家的猫》师 :请同学们细细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体会到什么 ,然后提出不懂的地方。 (生读后提问 )生甲 :“蹭”是什么意思 ?生乙 :为什么说猫的脚印是几朵小梅花 ?师 :同学们认真读书动了脑筋 ,提出许多问题 ,让我们共同来解决。谁说说“蹭”是什么意思 ?生甲 :“蹭”指上下磨擦。生乙 :老师 ,这里为什么不用磨擦 ,而用“蹭”呢 ?师 :提得好 !大家给予他鼓励。 (生鼓掌 )哪个同学来说说 ?生甲 :“磨擦”给人感觉很生硬 ,不能表现猫亲近主人的样子 ,用“蹭”才有这种感觉。师 :哪个同学来做做这个动作…  相似文献   

19.
教例:《爬山虎的脚》第3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3自然段,读的过程中特别注意一下其中具体描写爬山虎脚的语句.待同学们读好后,请一位同学将爬山虎的脚画出来.……  相似文献   

20.
师:哪些同学已经在课前读过这个故事了? 生:我读过两遍课文。师:你真是一个自觉的孩子。生:我读过5遍课文,并且将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都查了字典。师:你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最可贵的是养成了查阅字典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