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对重庆三峡库区的民族传统体育形态进行深入的研究发现:在三峡进行生态移民前与移民后的民族传统体育形态有着明显的差异。得出了三峡移民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有着重要影响的结论。同时根据三峡移民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的情况提出了三峡库区民族传统体育保护的对策。为三峡库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出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宗族社会视角下的闽台民俗体育历史作用与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和台湾都是经由移民社会过渡到定居社会的,宗族意识和组织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并深刻影响了闽台居民的日常生活.民俗体育既受宗族意识和宗族势力的推动,也在闽台宗族社会形成和发展的不同阶段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土著社会中扮演宗教祭祀功能的民俗体育,在移民社会中更多地承担了族别认同和文化内聚的功能,而到了定居社会则主要是维持宗族秩序和社会稳定.闽台民俗体育目前仍具有文化认同与传承、促进经济、健身娱乐和教育未成年人等重要价值,需要体育、文化等部门联手,通过不断创新来开启民俗体育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咨询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宁波市城市新移民体育生活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 宁波市城市新移民对体育生活观具有正确的认识;对体育健身和体质监测均有一定的需求;体育参与动机既体现多层次又相对集中.由于受工作、组织管理、文化、经济、社会、体育资源等因素的制约,实际体育生活质量和体育消费水平大多处于低水平状态.由此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为城市新移民的体育文化生活以及全民健身运动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闽南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和社会功能,采用文献资料、实践观察、逻辑分析等方法,研究闽南民俗体育文化。结果表明:中原民俗体育文化随移民入闽,形成汉族农耕文化为主,少数民族沿海文化为辅的闽南民俗体育文化,并向娱神祭祀、节日庆典、社会风情等民俗体育文化发展,具有促进闽南民众人生观念的正向形成和两岸联谊共荣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5.
民俗体育的存在、发展与变迁离不开特定的环境,一旦外部文化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必将导致该地域的民俗体育项目产生变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对汉水流域民俗体育项目的影响大致有以下几点:改变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的原真生态、导致库区原有民俗体育文化的消失与变异、移民将会对祖籍地与迁入地民俗体育文化带来双重影响.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由于民俗体育文化圈具有的天然惰性,而堤坝加高蓄水改变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同时外迁移民也导致了原有民俗体育项目的消失与异化.  相似文献   

6.
三峡库区移民是当今社会的特殊弱势群体。在全民健身计划进入第二阶段和三峡工程建设进入三期移民阶段的背景下,通过对移民体育发展的社会背景、影响移民参与全民健身的因素、移民体育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依托三峡库区作为民族民间体育文化集散地的优势,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丰富的民族民间体育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群众体育事业的宏观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及其资源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开发、利用我国民俗体育,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本文在研究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共同性、阶段性、继承性和融合性等特点,指出民俗体育具有活跃现代社会文化生活,丰富我国体育文化内涵,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交流,强身健体,娱乐身心,促进人们的精神生活和健康状况的提高等社会功能,并提出了开发民俗体育的文化资源、加强民俗体育的现代化和社会化建设的理论构想。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资料与逻辑演绎的方法对我国民俗体育的历史变迁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民俗体育随着文化现代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先后经历了同民俗文化相同的变迁过程:由"民众日常生活"到"农村生活"到"历史遗留物"再到"民众日常生活";我国民俗体育的现实路径由文化产业化、文化自觉、文化分化、文化遗产化四条主线构成,它们之间四位一体、互促融通。民俗体育发展的核心动力在于"人的自然化"属性,它造就了民俗体育的变迁历史,决定了民俗体育的现实路径,并引领民俗体育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9.
分析海洋渔业发展过程中的海洋民俗体育发展态势,探索海洋民俗体育与海洋渔业之间的发展关系.分析表明:海洋民俗体育起源于海洋渔民的生产生活,是海洋渔业低生产力时期海洋渔民劳动和智慧结晶;涉海性和文化交融性是海洋民俗体育区别内陆民俗体育的重要特征;海洋民俗体育本质功能是对海洋渔业生产环节的演练和与海洋渔业相关宗教活动中的悦神,在海洋渔业低生产力时期发展和盛行.机械自动化和电子信息化广泛在海洋渔业中应用弱化了海洋民俗体育在海洋渔业发展中的本质功能,导致海洋民俗体育发展衰退.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荆楚民俗体育长江三峡龙舟竞渡的历史渊源。结论:长江三峡龙舟竞渡产生的渊源与荆楚文化传统、龙舟习俗、纪念屈原有关,新时期长江三峡龙舟竞渡得到空前的发展是受到国家、地方及港澳台龙舟赛事的影响与启发。长江三峡龙舟竞渡传承和发扬了荆楚文化、爱国精神、龙舟精神,提升了城市知名度,推动了湖北旅游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成就动机与学业成绩及家庭因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大学生成就动机整体水平较高;成就动机与学业成就低相关;成就动机水平与其家庭教育方式有极大的关系,民主型教育方式家庭的学生成就动机水平显著高于权威型和放任型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成就动机水平的高低与其父母文化程度(高方为主)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对广州市体育西路小学一、三、五年级三个年龄段男女学生其300人进行唪质测试结果发现:广州体育西路小学学生形态发育良好,身体素质发展基本良好,但心血管机能状况有待改善,定量负荷下心功能能力随年龄增长而下降,与1995年同年龄段广东省城市小学生体质测试结果相比,血压升高幅度较大、建议采取一些着重改善学生心血管功能的健身运动处方锻炼。  相似文献   

13.
试论高校体育中的德育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教学不仅可使大学生增强体质,掌握和提高运动技能,同时以发展学生智力、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高职院校女教职工体育锻炼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72.8%高职院校女教职工对体育锻炼的态度是积极的,但在体育锻炼项目喜欢程度上存在差异;女教职工在余暇时间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偏低,主要用于上网、看电视电影;参加体育锻炼频率不固定;锻炼项目偏,跑步和球类运动是女教工参与的主要项目;家庭、职称的压力是导致没有毅力坚持体育锻炼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侨乡乡镇居民的体育价值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就侨乡乡镇居民体育价值观对重点侨乡晋江13个乡镇1 300名居民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乡土情感因子、国家地区促进因子、休闲娱乐因子、社会效应因子、健身保健因子、美育体验因子、知识技能因子构成了侨乡乡镇居民体育价值观结构体系。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侨乡乡镇居民的体育价值观具有一定的交互作用和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试析太极拳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分析法,对太极拳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论认为:科学合理的太极拳锻炼不仅可以降低老年人体内脂肪的含量、改善体形、提高肺活量、降低血压、促进新陈代谢,全面提高老年人的力量、韧性、关节灵活性、平衡能力,而且对老年人在修身养性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说明太极拳运动虽不能阻止老年人身心衰退的趋势,但在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和延缓其衰退速度方面却有着显著的功效。  相似文献   

17.
高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流动意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俊伟 《体育学刊》2001,8(2):126-128
通过对湖南9所高校112名40岁以下的青年体育教师职业流动意愿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高校青年教师较其它专业教师,在职业满意度、职业稳定性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但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行为也较多地受到职业条件、职业社会地位、职业专业选择宽度等因素困扰,这是影响其“敬业心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黎族乡村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动机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少雄  陈凡 《体育学刊》2004,11(4):111-113
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对黎族乡村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了解,结果显示黎族乡村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主要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丰富生活情趣、增进身体健康,兴趣趋向集中于健身性、健美性、趣味性、娱乐性和竞技性的运动项目。激发和培养乡村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兴趣,是健康地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和提高课外体育活动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试论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知识在不断更新,人类需要不断地学习以更新知识、调整现有的知识结构。因此,对高校体育教师实施继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高校体育教师应通过继续教育拓宽知识面,进一步丰富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提高综合能力,更好地为体育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20.
通过运动生物力学测试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7名一级男子跳高运动员最后两步助跑与起跳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男子一级水平的跳高运动员在技术上主要表现为助跑最后两步步长较短,助跑速度相对较慢,起跳过程中摆动腿动作幅度与高水平运动员相比有一定的差距,提高我国运动员跳高最后两步的助跑速度与摆动腿、臂的技术动作将有利于我国运动员进一步提高其运动成绩和跳高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