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能将稿件与已发表的论文进行快速全文比对,以文字重复率给出量化数据,进行量化分析,为编辑识别重复发表、抄袭、剽窃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新疆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应用AMLC系统对1480篇来稿进行检测,对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比对结果判断时的注意事项,以便AMLC系统能更广泛而实用地运用于医学论文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高伟云 《科技通报》2012,28(3):173-176
针对高校科技期刊存在的论文抄袭、剽窃、篡改以及侵吞他人学术成果等不端行为,文章从社会经济体制、高校学术评价体系、社会监管和期刊编辑出版迟滞等方面分析了产生学术不端现象的主要成因,提出了高校科技期刊在编辑出版过程中应完善稿件审核机制、加强编辑职业道德等预防学术不端行为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目的】 系统梳理国内外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特点、局限性及存在争议,提出针对我国科技期刊的启示与建议。【方法】 通过文献调研与归纳总结,剖析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现状及问题;结合国内外资料调研及编辑工作实践,得出启示与建议。【结果】 国外研发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时间较早,2009年国内成功研发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并将其投入使用后,抄袭与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被有效遏制;但对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局限性认识不足、过度依赖学术不端检测系统、设置的文字复制比阈值太低,引起新的学术不端问题,不利于引导学术研究和学术继承性、创造性发展。【结论】 (1)科技期刊编辑部应理性使用检测系统、设置合理阈值、科学界定学术不端行为,为规范学术研究、保证研究质量和及时准确发布研究成果建立正确导向;(2)科技期刊编辑部应与相关机构联合,建立统一的引用规范,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和论文类型等采用不同的阈值,实行“人机”结合、精准检测;(3)建立学术不端审核机制,规范审核流程,提升编辑把关能力,形成以编辑为主、多方联合的多元防治体系;(4)应用新技术不断提升检测系统查准率,提供更多服务功能,满足不同学科及新型出版方式的多样化需求;(5)建立学术不端法治体系,建立终身信誉制度或荣誉准则制度,开展科研诚信终身化与常态化教育,相关单位将学术道德纳入人才评价体系,促进学术生态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科技论文中学术不端行为的编辑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论文抄袭"为主的学术不端行为在近几年愈演愈烈,科技期刊是发布科学研究成果的主要平台,自然成为学术不端行为及其控制工作的焦点.作为科技成果传播活动"守门人"的科技期刊编辑,在规范学术道德方面有义不各辞的责任.加强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单位的工作管理、提高编辑自律意识、帮助作者准确界定抄袭行为、严格执行专家审稿制度、参考使用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等现代技术手段,是科技期刊编辑在学术不端行为控制实践操作层面上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的应用实践,结合本刊实际情况,得到一些应用体会.AMLC为抵制学术不端行为提供了有力武器,但依然有提升的空间,并提出了几点应用建议,这对更好地应用AMLC,更快地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医学论文学术不端的特点及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对《广西医学》1200篇来稿进行检测,发现67.8%的论文存在重合文字。重合文字比例,县级论文>市级论文>省级论文,文献综述>学术论文,护理论文>临床研究(治疗)论文。重合文字主要集中在材料与方法(包括诊断标准、检验方法、治疗方法、疗效标准、统计学方法等)、讨论(包括概念)两部分,而引言、结果及结论重合文字较少。参考文献转引(52.6%)、漏引(56.1%)较为普遍。重合文字的原因复杂,是否为抄袭,要根据《著作权法》合理引用的法理精神,遵循必要性和适度性引用原则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江苏省医学科技期刊学术不端防范措施实施情况,为期刊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及学术期刊防范学术不端提供参考。【方法】设计《江苏省医学科技期刊学术不端防范措施问卷调查表》,通过编辑部邮箱及江苏省期刊QQ群等发放并回收问卷。【结果】共发放47份问卷,回收39份,问卷回收率为82.97%。39种期刊均制订了相关制度,在收稿、送审等环节均采取了相应防范措施,但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建立同学科期刊信息通报制度、开展多次查重以及联用搜索引擎进一步查重的期刊比例较低,且相关惩罚措施力度尚不够大。【结论】江苏省医学科技期刊在制度建设、查重方式及惩戒措施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一方面,期刊间应互相借鉴经验和做法;另一方面,期刊行政主管部门及期刊学(协)会亦可适当加以督促和引导。  相似文献   

8.
分析学术不端的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指出作为学术成果重要载体的科技期刊应承担起防止学术不端的责任。根据实际经验,提出防止学术不端的积极措施:建立严格的审稿程序;运用科技手段发现和识别学术不端行为。  相似文献   

9.
提出我国应从建立基于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科技期刊及编辑的退出机制、建立完整的科技期刊国家数据库、对科技期刊收费进行有效监督和完善学术评价制度等方面入手,健全我国科技期刊的监督和评价体系.对国内外科技期刊的一些办刊方法进行调查了解,提出我国应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刊经验,以促进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出版的发展,有关科技期刊著作权的纠纷也逐渐增多。各种著作权纠纷现象,例如学位论文再发表、学术不端,以及一稿多投与二次发表等情况越来越常见。对三则科技期刊编辑常见的著作权相关案例进行分析,从法律和编辑的角度对这些现象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和预防的方法,为保护科技期刊和作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学术道德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