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历了一学期使用人教社编写的新教材《思想品德》教改实践探索,笔者深切体会到,要搞好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就不能“穿旧鞋、走老路”,而要落实新理念,让学生动起来。一、要让学生的情感动起来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要使学生学起来有兴趣、有动力,就得从情感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培养就是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主动的参与意识、友好的合作精神和健康的人生态度。新教材编写体例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依次展开,层层深入,每一部分无不情意融融,本身就是培养学生情感意识的好素材,提供了让学生情感动起来的好机会。要让学生的情感动起来,…  相似文献   

2.
邹伟 《教育教学论坛》2012,(37):172-173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领域的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更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兴趣、学习方式、情感体验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能力这个媒介更好地为学生接纳和内化。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式、情感、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从激发兴趣、自主合作探究课堂、生活化课堂、促进师生的情感交融、关注学生情感体验、重视教学评价、学法指导方面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情感体验,能力培养。从而搞好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让思想品德课堂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  相似文献   

3.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领域的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更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兴趣、学习方式、情感体验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能力这个媒介更好地为学生接纳和内化.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式、情感、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从激发兴趣、自主合作探究课堂、生活化课堂、促进师生的情感交融、关注学生情感体验、重视教学评价、学法指导方面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情感体验,能力培养.从而搞好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让思想品德课堂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  相似文献   

4.
《考试》2008,(5)
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孩子动起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如何激发兴趣,让孩子真正动起来呢?笔者就自己的做法谈点拙见。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增强思想品德的教学实效性,教师要有"以情引趣"的艺术方法,用自己积极的教学情感,精湛的教学技艺去诱发、强化、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学习兴趣。一、激趣导入教学,诱发学习兴趣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学生进行认识活动的动力之一。《论语》中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相似文献   

6.
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转移是课改的一个亮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充分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为此语文课堂要有活力,而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学生只有动起来,才能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到发展,获得能力。一、创设情境激发童心童趣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学生这个学习主体的兴趣培养问题,处理好师生情感交流,以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培养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兴趣。笔者认为,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应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展现数学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二是注意数学兴趣培养的长期性和多样性。三是要结合新教材,备好兴趣课。通过以上措施切实增强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在教学活动中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谢志良 《成才之路》2012,(24):96-77
正《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和创新能力,要求教师摆脱陈旧观念的束缚,探索一条如何能够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乐于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的新的教学途径。提高教学效率要求教师要吃透新教材,体会新课标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上好思想政治课呢?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感生态环境,是提高思想品德学习效果的必要前提。为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兴趣、创设问题情境、培养讨论习惯、加强学法指导、开展实践活动;改革评价标准。让学生在一个和谐平等的情感环境中学习,从而激发课堂活力,提高课堂效率,落实课堂效果,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回复生机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200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并于2003年9月开始试用。新教材是一套图并茂、内容新颖、编排科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好教材。新教材除了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和传授语言知识外,还注重对学生化意识、情感态度以及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实际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其心智、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化意识的发展,为其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课程改革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满堂灌”的形式,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12.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学中,老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情感的培养,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本文就从激发学生兴趣、合作探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等几方面进行探讨,从而使学生更喜欢品德课,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很重视学生的口语交际,要求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与应对。”新教材对低年级的口语交际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口语交际的教学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有表达的信心,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创新精神。”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信心、兴趣和能力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与做法。  相似文献   

14.
邵秀山 《考试周刊》2012,(87):135-135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领域的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更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兴趣、学习方式、情感体验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能力这个媒介更好地为学生所接纳和内化。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式、情感、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如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真正实现教学的有效,使学生身心愉快地成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思想品德课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刘忠 《成才之路》2012,(31):17-I0012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就是积极情绪色彩的一种意识倾向性,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兴趣”。,不如说,“兴趣”这个词在很多方面都很重要,它是很多人做事的原动力。学生对于思想品德课有没有兴趣影响了学生后面的一系列学习行为,包括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效率、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于能不能提升思想品德修养。所以,如何培养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使得学生们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这样就能保证教学质量。面对现实,本人在从事初中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学中,就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个问题作了一些探讨与尝试。  相似文献   

16.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是《语文课程标准》提醒语文教师耍注意的问题。教师要动脑筋、想办法,让学生在语文课这个天地里自由自在地活动起来,不但要“心动”,还要“会动”,并最终落实于“行动”。  相似文献   

17.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领域的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更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兴趣、学习方式、情感体验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能力这个媒介更好地为学生接纳和内化。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式、情感、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学习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启学生充满活力的智慧。这就要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因活动而美丽。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有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如在教学《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文时,我先在课前做了一番精心的布置:在黑板上贴上大大的荷叶、在教室墙壁周围挂上了…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论述为我们语文教学指明了正确的方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满堂灌”的形式,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意识倾向。激发学生的…  相似文献   

20.
徐清国 《成才之路》2011,(12):50-50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领域的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更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兴趣、学习方式、情感体验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能力这个媒介更好地为学生接纳和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