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培养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应对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而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是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源头。为了给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中小学必须有意识地制定适应社会的人才培养目标、增加适应社会的教育教学内容、组织开展适应社会的实践教学、设计适应社会的主题教育活动、营造适应社会的育人环境、实施适应社会能力培养的评价,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育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现今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强调在体育教育中加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从培养大学生生理适应能力、团队意识和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经受挫折的意志品质和拼博进取的能力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亟待提高。该论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将体育运动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作出了分析与研究。研究表明只有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尽可能地通过各种方法和渠道开发自身的潜能,对自我进行准确定位,才能更好的学会了解和认知他人,学会合理地适应各种环境的存在,自我激励应对各种困难,更好地在社会竞争中占据主动,最终实现自己期望的人生理想.  相似文献   

4.
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不仅有利于其成长成才,而且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稳定与和谐。但现阶段,大学生的社会适应问题日益突出。通过多角度的调查分析,文章提出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自我教育四位一体的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新体系,切实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谈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适应能力是一个人健康的有机组成部分,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有密切的关系。大学生社会适应问题不容忽视,要想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就要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保持心理健康,维护社会的发展与稳定。  相似文献   

6.
转型期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着力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个体在面临社会环境变化压力时,调动自身各种资源去满足环境的要求或改变环境的能力。转型期高职院校要重视对大学生的价值主体教育;促进人性健全教育;强化自信自立教育;创新社会实践教育;培育完善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格;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7.
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在大学校园生活环境中为达到与所处环境的和谐状态而必须具备的一种综合能力。针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表现,提出了培养当代大学生具有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必要性和影响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因素,从而找到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也关系到高等教育和社会稳定与发展。本研究认为,大学生社会适应教育应从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入手,并因此进行了相关的教学实验。结果表明:学生的自我概念、自我心像和社会适应能力水平获得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受到关注。大学生社会适应和大学生社会责任密切相关,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作为大学生的教育培养机构,大学必须重视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教育大学生担负起应尽的社会责任,为实现两者的协调统一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0.
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之一。大学生的“社会适应”体现为适应主体、适应对象和适应途径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据此,作者提出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途径主要有三:高校应推进教育改革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创设条件;高校大学生主动锻造自身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应积极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开辟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角度,讨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言文字学课程改革问题,着力于探讨如何在汉语言文字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和提高新时期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针对性地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素养,不断推进高等教育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社会适应能力成为高职高专学生的重大人生课题。关注高职高专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探讨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途径,注重他们的人格塑造,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恰当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促进学生积极人格的发展,体现出自我价值实现的终极目标,寻求个体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3.
目前,高校很多单亲大学生在成长进程中呈现出社会适应能力较弱、政治信仰缺失、价值观念扭曲、法制观念淡薄、心理素质脆弱等突出问题.从发展趋势上看,单亲大学生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有望提升,社会适应能力会得到增强,但心理压力会持续增大,心理素质会更加脆弱,在一定时期内违法犯罪率仍将处于较高水平.造成单亲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因素涉及家庭、社会、学校教育等多个方面,解决大学生社会化问题主要从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等三个方面入手,将和谐家庭建设、社会支持体系建设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为单亲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社会化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中拓展训练的引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适应能力关系着大学生自身的竞争能力,关系着社会的繁荣,国家的富强。拓展训练是一种全新的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方式,本文探讨了拓展训练的起源及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并分析了引入拓展训练的可行性,以期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带来新的观念。  相似文献   

15.
余海蔚 《文教资料》2015,(2):126-127
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意识,增强心理调适能力、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及应对挫折的能力,正确处理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困惑和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以新的方法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愈发重要。社会工作"助人自助、尊重和平等、服务"的理念,以渗透性教育的方式走进大学生的生活中,更容易为大学生所接受和认可,因此将社会工作方法引入心理健康教育是让大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整个社会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在这种大背景下,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方面,如何对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行有效地培养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17.
杨景  吴继霞 《文教资料》2008,(6):201-202
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之一.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已成为提高大学生全面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女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它关系到社会各界对女大学生的认同程度和价值评判,同时也是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体制的一次挑战.本文分析了女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弱势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18.
就业创业教育是我国高校为了培养新型人才所提出的一种教育方法,为了对该全新理论与动态指导下的大学生发展前景进行分析,本文主要从就业创业教育对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以及通过就业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措施两个方面入手进行了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19.
感恩是一种代表人类文明的情感和行为。目前大学生中存在感恩意识缺失的现象,其原因有社会背景的,也有教育上的。实施大学生感恩教育,既有利于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又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措施多种多样,主要是在德育课程中增加感恩内容,在校园文化中增加感恩教育元素。  相似文献   

20.
大学的作用不单是学习专业知识,还是学生踏入社会的第一步,作为一名教育研究者,同样须要发掘如何在体育锻炼中能更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方法。本文针对如何在大学生体育锻炼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