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学目标 借助资料或注释,了解词的意思:通过想象画面,体会词的意境:有感情地朗读词句,熟读成诵;通过必要的拓展延伸,感悟词的魅力所在;初步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2.
从南宋遗民词的文本出发,对南宋遗民词人的审美取向和艺术创造,即清空、沉郁的审美特质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清空,主要表现为对白石的推崇追慕,这和南宋遗民词人的隐居生活密切相关,和他们的隐居不仕的文化心理相契合,是词人在潜身草野、怡情山水的生活中为了求得对不可忍受现实痛苦的一种暂时性精神超脱相一致的审美选择。沉郁,是指南宋遗民词感情的深沉郁勃,遗民词人身虽隐居,但终生都没有忘怀故国、故家,失意和苦闷增加了情感的浓度和思想的深度,使其词在情绪的深沉和感情的力度上,都呈现出深沉郁勃的面貌。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国古代山水文学的发展过程的考察与研究,认为:中国古代的山水文学经过了由文学中的山水到山水文学,再回归于文学中的山水这一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同时,在此一过程中,作为山水文学之主要写述对象的山水,其功用也由比德嬗变为感情寓托,再进而成为烘托和映衬人物或情节之背景。通过这一纵向的描述与说明,揭示出一定的与文学、与文学思想发展有关的理论素质。  相似文献   

4.
浅谈词的感情色彩的区别●山西田玉秀所谓词的感情色彩,就是我们常说的词的褒贬色彩,研究词的感情色彩,对于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更是不可缺少的。总的说来,区别它的方法大致有以下五种:一、从词义本身...  相似文献   

5.
词的“感情”是指词的褒义、贬义和中性而言,“不稳定”是说同一个词不仅古、今含义不同,而且词的感情色彩在不同的语境中也会互相转化。因为古今词义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其感情色彩发生了一些变化,有的词在褒义和贬义之间相互转化,有的词由中性向两端转化,这些“不稳定”给我们学习语言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有必要弄懂和掌握其中的一些变化规律。总体来说,词的“感情”不稳定现象大概有以下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6.
辛弃疾是著名的豪放派词人,也为婉约词作出过历史贡献,扩大和深化了婉约词的内涵,提高了它的艺术品味;拓宽了其艺术境界。对祖国的忠贞、外敌的憎恨,是辛词思维境界的基石和核心;对劳动生活的喜爱和自然山水的心仪是这种思想的具体体现;对祖国和民族的感情必然表现为对生活的执着追求,对山水的神醉。  相似文献   

7.
辛弃疾是著名的豪放派词人。也为婉约词作出过历史贡献,扩大和深化了婉约词的内涵,提高了它的艺术品味;拓宽了其艺术境界。对祖国的忠贞、外敌的憎恨,是辛词思想境界的基石和核心;对劳动生活的喜爱和自然山水的心仪是这种思想的具体体现;对祖国和民族的感情必然表现为对生活的执着追求,对山水的神醉。  相似文献   

8.
山水田园词作为宋词的一部分,它的客观存在有它自身的价值和特性,也是当时社会风气和时代背景的一个缩影。通过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宋代山水田园词人的深层意识,展现宋代山水田园词的发展与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9.
词义除了概念意义外,还有形象色彩、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词义的感情色彩(如感激、尊重、喜爱、厌恶等)各民族差异较大.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地理、文化、历史、宗教、信仰及审美观等,直接影响着各个词语的感情色彩和文化内涵.文章从词的文化内涵意义色入手进行分析,选取了色彩词、饮食词、动植物名称词三个方面来分析独特的文化内涵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国标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20课。教学目标:1.理解本文中生字、词的含义及关键词饱含的感情。2.理解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3.初步体会诗歌表达中的部分艺术手法以及炼词的精妙。  相似文献   

11.
辛弃疾的写水词内涵丰富深厚,抒发出他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寄寓着他感悟到的人生哲理.他灵活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描绘各类水的形态,妙画有生命力的活水,表现水的光色、声响、凉冷乃至香味,尤其善于展开浪漫的幻觉想象,创造神奇飞动、雄伟壮丽或清冷幽静的意象和境界.辛弃疾山水词主要学习和取法屈原辞赋和苏轼诗词.辛弃疾的文学天才与辛勤创作,使其山水词在中国古代山水词史上成就最高.  相似文献   

12.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新课程标准在小学的三个学段都明确提出了朗读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一种重要的方式,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因为通过感情朗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词,句篇章,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结合课文,抓住重点词展开想象,仿写小诗,培养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3.通过读书展开想象,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体会儿童生活的情趣,引发儿童对身边事物和大自然的关注与热爱。  相似文献   

14.
话说"红颜"     
本文主要考察了"红色"系列词汇--"红颜"一词的意义及感情色彩.通过对"红颜"以及其词语组合的分析,我们认为,总体来讲, "红颜"一词同红色系列词汇一样,年轻、美丽等美好意义是其主流,虽然它也在某些情境中与"祸水"一词结合,出现负面意义,但这毕竟不是主流,对于"红颜"一词的感情色彩来说并没有多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汉语词汇中,有些词带有褒扬、喜爱、肯定、尊敬等感情色彩,如高尚、美丽、纯洁等,这类词称之为褒义词。含有贬斥、憎恶、轻蔑、否定等感情色彩的,称之为贬义词。如:毒辣、傲慢、阴谋等。还有些词本身不带有好坏美丑的感情色彩,称之为中性问。中性同可用在好的方面,也可用在环的方面。词语的褒贬感情色彩在特定的语境下可以相互转化,既能褒义贬用,又能贬义褒用。例如:‘俄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找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其中的‘被猾”在这里就是机灵、顽皮的意思,贬义同用成褒义词了n一、训练目标学习词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16.
清平乐 村居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词这种文体的有关知识。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会多种方式灵活理解词语。3.结合图意,在正确解释词语、句子的基础上,理解这首词的意思。4.想象词描绘的意境,先说一说,再写下来。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相似文献   

17.
谢灵运会稽时期山水诗表现出三个明显的特色.把山水林泉、湖光山色中感受到的妙理玄趣写入笔底,将老庄玄理和山水清音融为一体.不仅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山水美景,且能够从平易中透出韵味,笔触特别细腻.以游踪为线索,将感情的变化贯穿其中,或隐或显多层次多角度刻画山水.  相似文献   

18.
感叹词是用来表示说话时的感情或情绪的一类词。这类词不能翻译成确切的汉语,只能通过上下文去琢磨,找出近似的汉语来翻译。1.Oh表示惊奇、恐慌、赞叹、高兴等。  相似文献   

19.
黄莹 《华章》2011,(35)
日语的感情表达方式是极其丰富的,除去最能代表感情词汇的形容词形容动词以外,日语中还存在大量的拟声拟态词,这些拟声拟态词由于数量之多表达意义之广泛,给学习者带来了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本文通过笔者自身的一些学习经验,从中日拟声拟态词的比较中,总结出一些学习方法,希望对广大的日语学习者与爱好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芦燕 《教学随笔》2007,(5):13-14,9
教材:苏教版国标本第八册《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理解“滂沱大雨”、“大雨如注”等词。 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萨沙的心理变化。情感:有不甘为弱者、自觉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揣摩萨沙和妈妈的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