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学期,新老师,孩子能否尽快地爱上新老师,关系到孩子能否尽快地适应新学期的生活,甚至决定孩子一年的学习生活是否愉快。古语说:“亲其师,信其道。”孩子只有喜欢新老师才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健康愉快地成长。在孩子对待老师的态度上,家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让孩子尽快地适应新学期的生活,喜欢新老师,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1郾不在孩子面前议论老师的不足孩子年龄小,对自己和别人的评价常常受大人的影响。妈妈说好的东西,孩子会觉得也不错;妈妈不喜欢的人和物,孩子也很难认可。刚分班,家长们都希望了解孩子所在班级的老师是否优秀,于是,…  相似文献   

2.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老师是孩子的第二任老师。那孩子还有没有第三任老师?有,那就是朋友。如果说,父母给予孩子的主要是抚育的土壤,老师给予孩子的主要是教诲的营养,那么,朋友给予孩子的友情就是阳光。阳光能让花朵绽放,阳光能驱散孩子心中的乌云。当下,让孩子生活在朋友中间,让孩子拥有更多的友情,是培养孩子健康向上人格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难题之八 教师不喜欢我的孩子66%的家长认为;“老师不喜欢我的孩子”是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表述为:老师不喜欢我的孩子;孩子常说老师偏向别的同学;老师有时讽刺、挖苦甚至体罚我的孩子;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我和老师难以合作;孩子在学校总受欺负;孩子怕老师...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一生当中,没有任何一位老师能与第一任老师相比。只有第一任老师能影响孩子的各个方面,影响孩子的一生。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换老师了,但是孩子就是喜欢原来的老师,不喜欢新老师,他向你述说新老师的种种不公平,甚至因此不想上幼儿园了……如果你是家长,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是拉着孩子跟新老师理论,告诉新老师孩子有多喜欢原来的老师,甚至带着孩子转园吗?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让我们看看这位妈妈是如何做好家园沟通,陪着孩子走过换老师风波的。  相似文献   

6.
每位妈妈都希望老师能喜欢自己的孩子,对自己的孩子多一些关爱,然而,总是一些父母头疼孩子不喜欢幼儿园,不喜欢老师。甚至感觉到老师也不喜欢自家孩子。我们相信。老师对待每一个孩子都是一视同仁的,但老师也是人,她们面对班里那么多孩子,有些孩子又特调皮,难免有疏忽或不周到的地方,所以就需要家长有技巧的相处和沟通,以达到理想的“双喜”效果。  相似文献   

7.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相应的,孩子也可以成为父母的老师。要弄清楚你的孩子是否真正学到了某一东西、技能或者促使孩子学到这些东西,你可以让孩子充当一次老师。  相似文献   

8.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求学路上能够遇到好老师。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呢?我们常说,适合自己孩子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孩子崇敬老师,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有一定的心灵感应,这样的老师要比刻意去选择所谓的“名师”好得多。  相似文献   

9.
每天清晨,老师含着微笑从父母手中接过孩子,主动问一声小朋友好,提醒孩子向妈妈再见,孩子会高兴地跑到老师跟前,家长也会放心地离去。如果老师爱理不理,孩子心里会不愉快,家长一天上班都会不安心。家长会想,当着我的面,老师对孩子就冷冰冰,我不在时,老师对孩子还不知是什么态  相似文献   

10.
一堂语文课下来,总有些老师在说,孩子不够配合,孩子不够积极,却没想过到底是孩子做得不好还是老师做得不够.课堂上孩子是随教师而动的,有些老师只是追求发言热闹的场面,孩子发言后,老师的大脑却是空白的,我们有没有认真倾听课堂上孩子的发言,真正关注孩子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呢?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流传一则笑话:某甲问孩子:“在你们班级里,老师最喜欢的同学是谁?”孩子答:“是我。”某乙也问孩子,孩子也回答老师最喜欢的同学是他;某丙、某丁的孩子也都说老师最喜欢他。这是咋回事?原来,孩子一进校门,整天听到的都是老师的表扬和夸奖,哪怕有一点点好处,老师也会赞扬  相似文献   

12.
郑莉 《家教指南》2003,(10):14-15
现在有一部分孩子,由于个人的主观意志特别强,对于自己不习惯的老师不是积极地去适应,而是采取一种消极的听课态度,有的竟然会干脆不去学该老师所教的课程。对老师的讲课内容马马虎虎,课堂笔记做得乱七八糟,偶尔还说一些老师的坏话等等。当孩子已经有了这种表现时,说明孩子对老师的授课已经是不能够适应,家长应当及早去寻找孩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从而帮助孩子尽快适应老师的授课风格。一般地说,孩子不喜欢老师课的原因在于,孩子开始就没有认真去听过他的讲课,时间一长没法听懂,自然也就不喜欢老师的讲课风格,而且有可能越来越不喜欢;孩子…  相似文献   

13.
有一天,我的学生告诉我一个故事。她第一天送女儿上幼儿园,一进幼儿园的门,就看见一群孩子围着一位较为年长的老师,有的孩子拉着老师的手,有的孩子抱着老师的腿,有的揪着老师的衣服,和老师亲热。她的孩子也想去和老师亲热,但挤不进去。忽然看见一位年轻老师走过来,她的孩子就扑过去,但这位老师没有理会就走过去了,孩子伤心得不得了,回家说:“我再也不去幼儿园了!”  相似文献   

14.
我们发现许多家长在接送孩子时很想和老师谈话,可又担心占用老师的时间,总是欲言又止。每当观察出家长这种情形,我们就赶快问家长,这时家长才开口说。   家长接送孩子时的家园沟通,是家长和老师联系、搞好家园共育的有效环节。家长送孩子入园后,不要急着和孩子说“再见”就走;接孩子时,也不要领了孩子就回家。我们鼓励家长接送孩子时做到以下四点:   一、送孩子入园时,家长向带班老师简单地汇报孩子在家里的行为表现、饮食睡眠情况和孩子近来的想法,让老师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配合老师搞好晨检,以利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  相似文献   

15.
都说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是一份良心活,虽然没有一张考卷和一个名次来衡量她们付出的劳动,但孩子三年的变化和兴趣的培养是最好的见证。我们在孩子的表现中看到了老师的影子。为什么有的孩子那么有同情心,有的孩子则喜欢看别人笑话;有的孩子懂礼貌,爱劳动,而有的孩子则爱打扮,好吃懒做;有的孩子活泼开朗,有的孩子性格内向孤独……这也许与我们家长的教育方式有一定的关系,但也跟老师您的个人修养有密切关系。什么样的老师带出什么样的孩子:老师擅长绘画,班上的孩子也会画得一个比一个精彩;老师擅长音乐,班上的孩子就能唱会跳,有才艺;老师擅长语…  相似文献   

16.
孩子刚上学的那段时间的确很需要教师的帮助,教师也能够及时给他帮助,这会让父母安心很多。随着孩子渐渐长大,父母要教会孩子自己去处理问题,尤其是一些和老师无关的事情更不要总是去打扰老师,因为老师毕竟面对的是很多学生。您需要做的第一步是给孩子讲道理,告诉孩子老师很忙,一些和老师没有关系的事情就不要找老师了。另外,您可以给孩子讲解几种必须告诉老师的情形,如上课的时候不舒服了、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了等等。您也可以在家里和孩子演示一下,让孩子做老师,而您做学生,然后您可以把所有琐碎的事情都告诉孩子,不停地去“打扰”他,让他感…  相似文献   

17.
烟子 《小读者》2012,(11):1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需要明白的是:如果你自身的能力够强而你的孩子又很钦佩你,就请做你孩子的老师;如果你做不了孩子的老师,就请做你孩子的同学;如果你不能做你孩子的同学,就请做你孩子的学生。做老师:竭尽自己所"能",重在做孩子的成长初期是其身心全面依附于父母的时期,也是父母对其影响力最大的时期,更是父母做孩子老师的最佳时期,此时需要父母  相似文献   

18.
孩子和老师发生矛盾后,面对孩子的诉说,有些家长这样哄孩子:"是啊,老师不对,我们去学校骂她!"这一来,当然会哄得孩子破涕为笑,但她今后很可能会认为,只要老师让自己不顺心,爸妈就会支持自己"抗命"。有的家长也这样做:一听这孩子竟敢批评老师,这还了得?  相似文献   

19.
正读孙老师的这个文,很是为孙老师能注意呵护孩子的心灵而感动。在内心认定孩子出现了问题,孙老师没有急着批评孩子,或是直接找孩子来谈话,而采用了相对较为复杂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我想,这是孙老师知道,有时简单直接的方式代表的是强势粗暴,可能会伤害到孩子。因而,在文中我们能看到一个为解决问题而想了很多办法、做了很多工作的老师。为了这件事,孙老师找来所涉及的孩子,侧面调查情况,并积极进行反思;为了帮孩子认识到问题,策划了让提意见的孩子当小老师的活动。在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20.
张燕 《考试周刊》2014,(40):190-190
无论是年轻还是年长的幼师,都应该具备做幼师的基本素质。热爱幼儿是幼师最基本的品德,不管老师长相如何、年龄如何,爱孩子的老师就是好老师,这样的老师才能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欢迎。只要教师从心里爱孩子、喜欢孩子,孩子一定能感知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