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少数民族舞蹈包含了一个民族的历史过往,不同民族特色文化的交流和传承,可以促进舞蹈的繁荣发展。少数民族舞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形象生动,基于各族人民长期的生活而生,体现不同民族的审美特质。少数民族舞蹈来自民间,有着淳朴的民族品格。多姿多彩、美不胜收的民族舞蹈非常适宜幼儿学习。近年来,我们将少数民族舞蹈融入幼儿舞蹈教学,效果凸显。蒙古族舞、藏族舞、傣族舞、维吾尔族舞等少数民族舞蹈,颇受幼儿喜爱。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民族舞是中国各族人民千百年来生活、劳作逐渐形成和凝聚的民族文化宝藏,是中国各民族在生活中形成的艺术展现形式.但在现代多元化文化交融的碰撞下,使得民族舞蹈和传统文化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处在弱势地位,更甚者一些民族舞蹈处在消亡的地带.据此,我们应当积极进行民族舞蹈保护的工作.由鹤德立(美)编著,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少数民族舞蹈的采集保护与传播》一书对我国民族舞蹈艺术传承及革新等多个方面展开详细研究,该书对中国优秀民族舞蹈的保护起到着非常有用参考价值. 该书对中国民族舞蹈的传承和守护工作作出了一些启示.中国是由多个民族组成的大国,各个民族有着各种独特的风俗习惯以及生活环境.尽管很多国家的研究者对于民族舞蹈的界定各有不同,"民族舞蹈"是一个民族在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当中,由族民们共同创作出的一种只属于本民族的独特舞蹈形式,然后由人们进行学习和传承.大部分的民族舞蹈都有着各自清晰的地域特征,并且富有鲜活、顽强的生命力,可在舞蹈中体现出人民生活中的劳动生产活动.与此同时民族舞蹈还可以随着国家、社会的前进不断的增添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均有着厚重的传统文化,舞蹈艺术就是这辉煌历史文化中璀璨的明珠。本文介绍了汉族民间舞、藏族舞、蒙古族舞、维吾尔族舞、傣族舞、彝族舞、朝鲜族舞七种民族舞蹈的风格特征以及部分作品赏析。  相似文献   

4.
湘西土家织锦的精神特征在现代服装上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开瑛 《科教文汇》2008,(15):197-198
湘西土家织锦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艺术的一部分,具有浓郁的民间装饰艺术风格并显示出土家族独特的文化精神特质。织锦艺术充分体现出实用性、艺术性和手工性的文化内涵,具有启发人们具象思维的作用。近年在服装设计领域中充分运用民族元素,表现民族风格的时装得到世界服装专家的认可和市场的认同,民族的即世界的,再一次证明了人们衣着行为上追求民族情感和个性意识的一种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5.
续发展  何欣 《科教文汇》2010,(4):146-147
烟盒舞是云南彝族独特的民族民间舞蹈。从起源到发展,不断地吸收、融汇有益的艺术养分,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动律、个性化表演和风格。然而,在舞蹈专业领域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就目前的现状,对烟盒舞的发展做出了基本判断,并对烟盒舞的发展方向提出初步思考,使烟盒舞在中国民族民间舞专业领域中闪现晶莹璀璨的光泽。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舞蹈美是舞蹈作品中以比较完美的舞蹈形式,创造出鲜明生动的舞蹈形象,表现出人们肯定美好、否定丑恶事物的情感、思想、意志和愿望.而舞蹈美感是在此基础上的对舞蹈艺术的审美感受,两者紧密相连.同时来强调了舞蹈美感的特征和舞蹈美的特征是一种密不可分的对应关系,它们是相互影响的.人们在生活中,不断的发现和挖掘美,或者自身投入到舞蹈的世界中去,它的美都会带来一种愉悦身心的感受.  相似文献   

7.
李娜  张媛媛 《科教文汇》2007,(5X):108-108
本文阐述了舞蹈美是舞蹈作品中以比较完美的舞蹈形式,创造出鲜明生动的舞蹈形象,表现出人们肯定美好、否定丑恶事物的情感、思想、意志和愿望。而舞蹈美感是在此基础上的对舞蹈艺术的审美感受,两者紧密相连。同时来强调了舞蹈美感的特征和舞蹈美的特征是一种密不可分的对应关系,它们是相互影响的。人们在生活中,不断的发现和挖掘美,或者自身投入到舞蹈的世界中去,它的美都会带来一种愉悦身心的感受。  相似文献   

8.
情绪舞,又称舒情性舞蹈,这种舞蹈形式没有复杂的具体情节,而是重在抒发一种凝聚的情怀,是舞蹈家生活体验的一种感情流露,文章通过对情绪舞情感集中,接近生活,单一而不单薄这三大特点的论述,为人们打开了欣赏情绪舞的窗口。  相似文献   

9.
在少数民族舞蹈中,以身体的外放型状态为主要特征的要属蒙族舞蹈和维族舞蹈。挺胸拔背在这两个有代表性的民族舞蹈中有着不同的动作要求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汉族、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男子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测试分析。得出总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汉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哈萨克族男子大学生身高、体重、肺活量和有氧耐力均高于汉族和维吾尔族;三个民族男子大学生肥胖比例就偏高,汉族男子大学生相对量力和爆发力高于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男子大学生成绩相对集中。  相似文献   

11.
巫庆蓉 《科学中国人》2014,(4S):195-195
傣族民间舞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让学生喜欢上傣族舞,自信、大方的表演舞蹈,对学生体态、感觉、气质的训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她的动律风格在幼儿舞蹈的训练及表演上,有着庞大的可挖掘空间,所以进行傣族舞的创编,不光可以促进学生的傣族舞表现力,还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她们的舞蹈即兴能力。  相似文献   

12.
舞蹈表演是一门经典的艺术,它是肢体语言和视觉效果的完美结合。如果说肢体和视觉是舞蹈的外在展现形式,那么情感诉求就是舞蹈表演的内核。舞蹈表演通过肢体语言的不同表现形式来展现演员们的情感诉求。它通过独特的视角向人们传达了表演者真挚的感情和丰富的内心世界。情感是舞蹈的灵魂,将情感融入到舞蹈的创作之中,才能真正赋予舞蹈以生命。成功的舞蹈家们,都是以心为主体,情为动力的。  相似文献   

13.
民间体育文化是地方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其教育传承价值巨大,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源泉。巴蜀民间地区文化历史悠久,内涵独特且丰富,本文以巴蜀地区民间体育文化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综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挖掘和探讨巴蜀地区民间体育文化传承的教育价值、传承路径以及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构建巴蜀民间体育文化体系,挖掘内涵开拓巴蜀民间体育文化市场等对策,以期加强巴蜀民间体育文化保护、教育和传承。  相似文献   

14.
在高职高专的舞蹈教学与创作中,涉及到我国传统民族舞蹈与现代中国舞等多种形式,而无论任何一种形式,都不能缺少重复手法的广泛应用,利用重复渐变的形式,将使舞蹈作品的感染力更强,更易于用舞蹈表现情感。现据此分析舞蹈创作时重复渐变表现手法的应用原则,以及其在动机、动作、调度、构图等方面的创作运用规律,希望能够有益于该手法的更好效果展现。  相似文献   

15.
泰国跨境山地民族舞蹈与中国文化有紧密的联系,审美价值高、文化内涵丰富,进入中国大学课堂将大有可为。文章分析泰国北部跨境山地民族构成及其舞蹈特征,这些舞蹈纳入舞蹈专业课堂的现状,纳入舞蹈专业课堂的必要性以及途径。  相似文献   

16.
戏曲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财富之一,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一些地方剧种的产生就是深深的扎根于一方水土之中。中国的戏曲历史久远,它积极的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对生活的情感的理解。戏曲的内涵包括唱、念、做、打、手、眼、身、步、法,综合了对白、音乐、歌唱、舞蹈、武术和杂技等多种表演方式,不同于西方歌剧、舞剧、话剧,它有着独特的程式化和民族属性。  相似文献   

17.
朝鲜族人民具有悠久而优美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尤其是能歌善舞,朝鲜族舞蹈优美典雅、种类繁多。文章从欣赏的角度入手,通过朝鲜族舞蹈的体态、律动、音乐节奏、动作技巧与表演形式这五大方面,论证了朝鲜族舞蹈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8.
舞蹈原本就是一种表演艺术和审美观的表达,它是美学的一部分并且具有美学的相关特征和规律。从我国民族舞蹈表演艺术来看,就是蕴含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美学和价值精神,持续舒展着我国民族舞蹈的美,在舞蹈中不但体现了形体、运动、服饰等外在的美,而且其中还丰富表达了我国民族的思想、文化和意境内在美,给人们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带来了美的享受,使得人们越来越会欣赏舞蹈和对舞蹈审美感越来越强,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更好的净化,灵魂得到喜悦的升华。  相似文献   

19.
徐洁 《科教文汇》2009,(30):216-216
体态语言具有直观形象性、丰富的感染力和真实的表现力等特点,体育教学是一门特殊的教学,是通过和学生近距离,直观的教学,而体育舞蹈本身多功能的特点:悠扬的音乐、明快的节奏、优美的舞蹈旋律,是将人们的外在美与内在心灵美相统一的富有现代感的高雅文化与体育活动巧妙结合的一种体育运动项目。在体育舞蹈教学中,需要运用合理大量的体态语言,不仅有助于学生快速学习正确的动作技术,还有助于增加师生的情感交流,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友谊,从而提高体育舞蹈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毕丽燕 《科教文汇》2008,(26):256-256
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对自然审美关系的独特发现与天才创造的积蓄,保留与借鉴民族本身的艺术形式能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发扬和传承民间美术的形式与特色是民族的召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