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基于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反应体系实现低氨氮城市生活污水的稳定脱氮进行了实验分析. 稳定时,反应体系的总氮去除率达80%. 对反应器活性污泥中脱氮微生物进行了多样性分析. 结果表明,低溶氧的短程硝化反应器中,与Nitrosomonas europaea/Nitrosococcus mobilis相似性较高的氨氧化细菌,以及分别与Nitrobacter vulgaris 和Nitrospira defluvii相似性较高的亚硝酸盐氧化菌是优势菌种;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中,与Kuenenia stuttgartiensis相似性较高的厌氧氨氧化细菌是优势菌种. 并对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中总细菌的群落结构进行了解析,发现大量属于Proteobacteria门、Chloroflexi门和Bacteroidetes/Chlorobi门的细菌与anammox细菌共存.  相似文献   

2.
为了增强直观效果和不断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对十年制化学课本里的一些演示实验,作了如下的改进.一、氨的催化氧化教本中介绍的氨的催化氧化实验,大多数学校因缺少铂丝无法进行,我们改进的装置见图1(甲),实物图见1(乙).  相似文献   

3.
氨的催化氧化是制取硝酸的关键.如何选择一种经济易得同时又适用于中学课堂演示的催化剂和催化装置,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实验活动.这项实验不仅加深和提高了学生对催化知识的认识,还有助于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培养实验研究能力.下面就氨氧化催化剂实验的研究,谈谈如何来开展这项活动.  相似文献   

4.
氨的催化氧化实验云南昆明三中陈世文前言:做好氨的催化氧化演示实验,对帮助学生掌握工业上制硝酸的原理,了解主要生产过程,巩固所学过的热化学反应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往有关氨的催化氧化实验不同程度地存在反应现象不全面、再现性差或装置复杂(附加干燥和洗气等...  相似文献   

5.
高级中学课本《氮族》有氨催化氧化的演示实验,按课本实验步骤是较难演示成功的。这一实验成功与否是受诸多因素影响的,如氨水浓度、鼓入空气量及速度、催化剂等等,由于这些条件都不易掌握,特别是当催化剂采用铂丝时,其热容量较小,还未接近液面便冷下来,这使反应没有足够的活化能而进行下去,所以一般不易成功,即使成功,受流动空气影响,现象也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气体系列实验仪的特点是其多功能性。用它可完成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一系列气体实验,如氢氯光化反应,合成盐酸、氨气,氨催化氧化反应,气体系列性质实验等一系列复杂实验;还可以代替启普发生器,既可控制气体产生的流量,还可进行加热制取气体和(液一液)反应制取气体;结构简单,应用范围广;用药量少,实验效果显著。可直接用于教师课堂教学,也可用于学生第二课堂实验,是中学化学实验中理想的多功能气体系列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7.
以Ag-煤渣做催化剂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实验,实验现象明显、反应快速。为防止污染空气,我们增加了简易吸收装置。一、仪器试剂氧气贮存装置、具双孔塞广口瓶、10×250mm玻璃管、酒精灯、小塑料瓶(眼药水瓶)、石棉绒、细铜丝、浓氨水、CaO、CaCl2、1...  相似文献   

8.
金属对高密度喷气燃料的催化氧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密度喷气燃料HDF-1是一种合成燃料.为了推广使用该燃料,必须研究其与金属的相容性.本研究采用150℃下升温加速催化氧化和分析生成氧化物含量的方法,考察了Cu、Zn、Fe、Ti、Ni、Al等6种金属对燃料HDF-1的催化氧化作用.结果表明,上述金属对HDF-1的氧化反应均有催化作用,尤其是Cu可显著促进HDF-1生成过氧化物和进一步的深层氧化,生成亚粒子和沉淀,引起HDF-1质量的快速恶化.6种金属催化氧化顺序为Cu>Zn>Fe≈Ti>Ni≈Al.  相似文献   

9.
一、氨的催化氧化实验简法 取一个100毫升的平底烧瓶,在酒精灯火焰上烘烤使其预热,将烧瓶对准浓氨水试剂瓶瓶口,收集氨气数秒钟,如图1(甲)所示。然后将瓶口朝下平移开,立刻将已烧  相似文献   

10.
高一化学氨的催化氧化实验 ,按照统编教材设计的装置去做难度大弊端多。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装置既无污染又能明显地看到NO向NO2 转化的颜色变化过程 ,同时还能证明最后生成的硝酸具有酸性 ,真是一举三得。一、反应原理1 4NH3 5O2催化剂 4NO 6H2 O Q2 2NO O2 =2NO23 NO2 H2 O =2HNO3 NO二、装置三、操作及现象实验时先用酒精灯加热管 ( 4 ) 2 - 3分钟 ,当Cr2 O3由暗绿色变为微红时按动橡皮气嘟将氨和空气混合气鼓入管 ( 4 ) ,3分钟徐Cr2 O3便出现了暗红色 ,移去酒精灯继续鼓入氨和空气 ,此时Cr2 O…  相似文献   

11.
本章在“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及“化学键”之后。通过学习 ,可使学生初步运用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理论 ,来指导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方法 ,提高学习质量 ,有利于学生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本章共有 6个演示实验 ,凡一次就可以做成功的简单实验 ,可改为边讲边实验。也可以补充部分实验 ,如 NO氧化成 NO2 ,NO2 与 H2 O的反应等。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 ,从实际出发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一、实验分析1.实验 (2— 1) ,氨与水的反应 ,演示时 ,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氨极易溶于水 ,在常温下 ,1体积水中大约可以…  相似文献   

12.
采用廉价的催化剂代替昂贵的金属,低成本的一氧化碳代替氢气乃至光气,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综述了非金属硒在含碳、氮、氧、硫类有机化合物中的催化羰基化反应,以及在Se/CO/H2O体系中一些有机化合物的高选择性还原反应,介绍了近期的一些新进展.催化剂量的硒在温和条件下,即可活化一氧化碳而直接进行羰基化和还原反应,特别是发展了将硝基化合物的还原羰基化与胺的氧化羰基化相结合,合成一系列精细化学品和生物化学品.催化剂硒在催化反应中表现出反应过程相转移的特性,兼具了多相催化与均相催化的优点,是反应过程相转移概念中的典型实例.硒催化反应的特点是反应物转化率高,反应选择性专一,原子经济性高,对环境友好,且可部分替代光气合成法.  相似文献   

13.
在不同条件下,乙醇可以发生多种不同的氧化反应。高中有机化学讲了乙醇燃烧和做了乙醇催化氧化的学生实验。我增补以下三个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高中化学课本上册“氨的催化氧化”实验,虽经过许多人的摸索、改进,至今仍难得到很好的效果。我经过多年来的摸索、改进,可使实验获得到较好地解决。今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教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二册(2003年6月出版)中关于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只有一句话、一个化学方程式,没有演示实验。以往老师们自己补充的实验是将螺旋状铜丝烧红,在空气中氧化变黑后趁热插入无水乙醇中,重复此操作数次,嗅气味,有不同于乙醇的气味产生,证明有乙醛产生。这个实验很不严谨:①它只证明乙醇氧化生成乙醛,而没有证明另一种产物——水;②通过嗅气味的方法证明生成乙醛也很不科学、不规范、说明力不强。以下实验可以通过明显的现象准确无误地证明乙醇催化氧化的各种产物。  相似文献   

16.
简述了近年来烯烃的氧化及环化反应研究的绿色化进展,主要包括烯烃的自由基环化、催化剂过氧化氢的催化氧化和环氧化、以及与一些物理技术结合下的反应.  相似文献   

17.
一、铵的催化氧化实验 一、装置 如图1所示。图中: 1.双联球,2.带导管的胶塞,3.乳胶管,4.具支试管(20×200mm),5.浓氨水,6.细铜丝,7.Cr_2O_3,8.内径φ5~7  相似文献   

18.
相转移催化是一项有机合成新技术 ,它在有机合成上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可用于各种类型的取代反应、消化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庆还原反应、Witig反应、Michel反应、Darzens反应  相似文献   

19.
氨氧化古菌(AOA)在海洋环境中分布广泛,是海洋水体中数量最为丰富的原核生物之一。AOA作为海洋中氨氧化作用的主导微生物,能在寡营养条件下通过化能自养的形式进行固碳,在海洋的碳、氮循环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AOA氨氧化过程驱动的化能自养固碳是深海内部重要能量来源,为研究深海内部有机碳输入与深海微生物群的有机碳需求之间的不平衡问题以及深海自养生物能量来源问题提供重要导向。本文对于海洋AOA的多样性分布、碳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及其在海洋能量循环过程中的功能进行系统的综述,以期为本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包括有机氧化还原和过渡金属催化循环的金属氧化还原催化已发展成为活化惰性C—H键制备C—C和C-杂原子键的有力手段。使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详细探究三重激发态二芳基酮和镍络合物双催化实现四氢呋喃(THF)与芳基溴化物和烷基溴化物之间的sp3 C—H芳基化和烷基化的反应机理。研究表明整个反应包含THF自由基的产生、镍催化下产物的形成和镍催化剂再生3个过程。计算发现,THF自由基由三重态酮抽取THF中的氢原子生成;镍催化循环中的活性催化剂不是实验使用的原始催化剂,而是与实验体系中添加的配体进行交换后形成的镍催化剂;碳酸钠在镍催化剂再生中起重要作用。类似的反应机理对于烷基化反应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