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植物活性物质提取回收的乙醇为研究对象,选择活性炭吸附法和活性炭吸附-蒸馏法,通过改变活性炭投加量和超声时间来确定最佳实验条件.研究发现两种方法的最佳实验条件一致,均为活性炭投加量0.50g、超声时间25min,在此条件下,活性炭吸附-蒸馏法乙醇纯化率显著高于活性炭吸附法,其纯化率分别为10.70%、4.31%.因此可采用活性炭吸附-蒸馏法纯化实验中回收的乙醇,此方法可提高乙醇的利用率,实现资源节约.  相似文献   

2.
以葡萄皮为原材料,用限氧热解法制备生物炭。通过设计3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选择出最佳的活化条件进行活化,得到活化生物炭用于吸附实验。考察反应物初始浓度、反应温度和接触时间对吸附的影响规律,并进行分析。由动力学拟合结果,可以得出葡萄皮基生物炭对甲基橙的吸附过程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较好拟合,说明生物炭对甲基橙的吸附不是单一的单层吸附过程。颗粒内扩散方程表明颗粒内扩散不是唯一的限速因素,吸附过程由液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两个过程控制。双室模型表明快吸附反应在吸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用Temkin-Pyzhev模型对等温线进行拟合,表明活化炭对于甲基橙的吸附更倾向于不规则的表面吸附,吸附热力学数据证明吸附反应易发生。  相似文献   

3.
应用分子力学方法MM 和半经验量子化学AM1法得到了24种吸附质分子的优势构象,利用量子化学算法和分子图形学技术获得电子结构、几何结构和拓扑结构参数,并将这些参数与吸附质分子的吸附热相关联.结果表明:吸附质分子吸附热的大小与Na 与吸附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能Ere、分子的极化率α和分子最低空轨道能EL的相关性较好,成功地建立了24种吸附质分子的构效关系式.  相似文献   

4.
用失重法研究了土酸溶液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锌的缓蚀作用,发现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在锌表面上的吸附是产生缓蚀作用的重要原因,且吸附规律服从Langmuir吸附等温式.用Sekine方法处理实验数据,从而获得了吸附过程△H0、△S0和△G0等一系列重要热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5.
依据吸附-生物膜理论,针对生物滴滤塔建立了苯乙烯废气净化的相关动力学模型及计算公式.经对比验证表明,动力学模型的模拟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为0.86~0.99,表明该模型可以用来描述生物滴滤塔净化低浓度苯乙烯废气的实际过程.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等温滴定量热法(ITC)用于生物大分子体系研究所得到的一些实验结果.内容包括了沙冬青抗冻蛋白热滞活性的测定、胶束解体浓度的确定二个方面内容.所有研究结果都给出了有关生物大分子变化的明确信息和确切结论.  相似文献   

7.
焦化废水毒性大、难降解,是一种高毒难处理的废水,而吸附法在这类废水的处理中由于操作简便、效果明显一直在使用。介绍了吸附法处理焦化废水的历史,并对吸附法将来的趋势做出简单的预测。  相似文献   

8.
用X射线衍射、N2-物理吸附和解吸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镜对滇蔗茅为生物模板剂合成Co掺杂的介孔SiO2材料进行表征。X射线衍射、N2-物理吸附和解吸附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为介孔材料且氧化钴高分散于介孔材料的表面。紫外-可见分光光谱表明钴离子以Co2+和Co3+的形态存在。将其催化剂应用于环己烷的催化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能高效催化环己烷转化为环己酮。  相似文献   

9.
通过静态试验研究了高质量浓度Cl-(1000 mg·L-1)和HCO3-(2000 mg·L-1)对活性氧化铝吸附F-(10 mg·L-1)的动力学特性影响.结果表明:高质量浓度Cl-使活性氧化铝吸附F-速率加快,吸附量增加;高质量浓度HCO3-有相反趋势.建议采用活性氧化铝吸附除氟法作为煤层气产出水F-净化工艺时,考虑高质量浓度Cl-和HCO3-效应.  相似文献   

10.
以农产品四季豆壳为原料,KOH为活化剂,利用化学活化法制备四季豆壳基活性炭,采用FT-IR来表征其表面的官能团.将亚甲基蓝(MB)阳离子染料作为吸附质,通过实验,分析pH值、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和吸附温度对四季豆壳基活性炭吸附亚甲基蓝性能的影响,建立等温吸附模型和吸附热力学模型拟合实验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四季豆壳基活性炭吸附亚甲基蓝的最佳pH为11,初始浓度为400 mg·L-1,吸附时间为210 min;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及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能较好的拟合吸附过程;升高温度,吸附量增大.  相似文献   

11.
改性凹凸棒石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性凹凸棒石是一种价格低廉的新型吸附剂,通过改性后,使得它具有比表面积大、化学稳定性好、吸附能力强等特征,对水中多种污染物具有很好的去除力。经对阳离子染料废水和重金属铬的处理,其染料废水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分别达到87.5%~99.8%和45.4%~72.3%,铬的去除率可达到82%。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在铜表面络合上一种网格状高分子膜来实现水蒸汽滴状冷凝的新模型。预计这种单分子层的高分子膜可以被大片的配位键牢牢地粘附在金属表面上,并具有可自修复的特性,因而可望获得超长使用寿命和较高传热效率的滴状冷凝表面。根据相关的成膜或成滴的判据,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计算了水分子的内聚能和表面的吸附能。结果表明,在这种网格状高分子膜的表面上可以实现滴状冷凝。并且,通过观察粒子的平衡位型分布,可以看到网格状高分子中的大环结构可能起到核化中心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校女生游泳课的实际情况,在游泳教学中尝试结合水中有氧健身操的全新的教学方式,对黑龙江科技学院2009级女生游泳选修班运用水中有氧健身操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游泳课中结合水中有氧健身操教学能有效地提高女生游泳的教学质量,取得显著效果。探索在女生游泳教学中结合水中有氧健身操的思路与方法,旨在提高教学水平,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水质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传统的水质实时监测系统布线难、维护成本高等问题,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ZigBee技术的水质监测系统实现的方案。方案采用网状结构组建水质监测网络,在ZigBee协议栈的基础上进行应用开发。文章分析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框架、传感器节点的硬件结构及应用软件主要模块功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氩气泡在静止非透明金属流体GaInSn中的上升运动. 实验研究使用超声多普勒测速仪测量气泡上升速度. 数值模拟使用湍流两方程模型,采用VOF方法进行界面捕捉. 气泡上升速度的实验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符合较好. 大气泡在液态金属中的上升运动为小幅度水平方向振荡上升.  相似文献   

16.
“无机时代”乒乓竞技特征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无机时代"乒乓竞技特征及其对策进行了分析。提出增加乒乓竞技的安全性、提高比赛的观赏性、提升比赛的竞技性是改用无机胶水的原因;"无机时代"乒乓竞技特征包括无机胶水对乒乓竞技要素、每分球来回板数、不同打法运动员的影响三个方面;针对新规则下的特征及其对运动员提出的新要求,提出了适应无机胶水的训练对策。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Schiff碱金属配合物在不对称合成领域、光致变色领域、仿生科学领域等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Schiff碱类似物的合成及配合物的合成方面,今后的方向则主要应从研究机理出发,设计出具有很好活性的Schiff碱及其配合物,并研究其合成方法,最终形成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18.
未来聚变堆中,液态金属作为最有前景的面向等离子体部件之一,会同时受到超强磁场和高温等离子体的作用,离开原位置而进入堆芯等离子体中.本文列出3种具有代表性的不稳定现象并进行综合分析:1)由等离子体轰击液态金属引起的溅射现象,2)液态金属在磁场和电场共同作用下直接进入等离子体的飞溅现象和3)已经进入等离子体内部的金属液滴再次落下与液膜发生碰撞的现象.前人已经对溅射和液滴撞击液膜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整合与分析,提出新的实验构想,探究磁场和电场作用下液态金属飞溅现象的形成机理.实验研究发现液态金属自由表面会逐渐长高,直至液态金属发生自由表面飞溅,飞溅的液滴能脱离液态金属"山峰"并落下,伴有二次液滴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采用廉价的催化剂代替昂贵的金属,低成本的一氧化碳代替氢气乃至光气,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综述了非金属硒在含碳、氮、氧、硫类有机化合物中的催化羰基化反应,以及在Se/CO/H2O体系中一些有机化合物的高选择性还原反应,介绍了近期的一些新进展.催化剂量的硒在温和条件下,即可活化一氧化碳而直接进行羰基化和还原反应,特别是发展了将硝基化合物的还原羰基化与胺的氧化羰基化相结合,合成一系列精细化学品和生物化学品.催化剂硒在催化反应中表现出反应过程相转移的特性,兼具了多相催化与均相催化的优点,是反应过程相转移概念中的典型实例.硒催化反应的特点是反应物转化率高,反应选择性专一,原子经济性高,对环境友好,且可部分替代光气合成法.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污染场地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及其生态风险,以华中某铅冶炼场地为研究对象,检测土壤As、Cd、Cr、Cu、Hg、Ni、Pb和Zn 8种元素,利用ArcGIS对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进行插值分析,采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土壤污染状况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铅冶炼场地重金属污染严重,土壤As、Pb、Cr含量超标率分别为80%、50%和50%;表层土壤空间分布为局部点状污染,电解车间土壤重金属含量较高,主要与冶炼废渣堆存有关;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显示Pb、As为重度污染水平,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发现As、Cd、Hg和Pb处于极强危害等级,这表明Pb、As、Hg、Cd是该铅冶炼场地修复的目标污染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