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联现代杰出的教育革新家马卡连柯在教育学方面作出了许多卓越的贡献。他提出并且论证了集体教育理论体系,“平行影响“方法便是其集体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教育方法。“在集体中,通过集体和为了集体进行教育”是马卡连柯主要的集体教育原则。它于五十年代,曾作为我国教育原则之一,并被编入了教育学教科书。由于十年浩劫影响,我们对马卡连柯的教育理论认识不足,在教育过程中,往往出现一些偏向,如讲到集体教育时往往容  相似文献   

2.
马卡连柯是苏联早期卓越的教育理论家、教育实践家和教育革新家。他的教育理论尤其是他对家庭教育问题的阐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当时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至今仍有许多闪光之处可资借鉴。本文基于马卡连柯的相关著作从家庭集体与社会的关系,家庭集体与学校的关系以及家庭集体成员之间的关系三方面来分析马卡连柯的家庭集体教育思想,阐发其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资讯     
《小学生》2012,(11)
马卡连柯(1888-1939),苏联教育家、作家。他提出了通过集体和生产劳动来教育儿童以及在集体中进行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是集体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在集体教育中要遵循一些原则:尊重与要求相结合原则,"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平行教育影响原则,每一项针对集体开展的教育活动应收到既教育集体又教育个人的效果:前景教育原则,教育应当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和工作,防止享乐主义情绪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正>马卡连柯,苏联著名教育革新家、教育理论家、教育实践家、作家。马卡连柯,1888年3月13日出生在乌克兰的一个工人家庭,17岁就开始担任教师,在繁重的教育实践活动和教育理论探索中度过了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他一生著述颇丰,有《教育诗篇》《儿童教育讲座》等著作一百余本(篇),累计数百万字。他提出的"在集体中教育"等教育思想,充分体现了这位伟大的教育家独到的见  相似文献   

5.
安东·谢妙诺维奇·马卡连柯(1888——1939)是世界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艺术家,同时也是苏联早期教育革新家和教育实践活动家.他在集体主义教育、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等教育理论方面对世界多国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产的巨大影响是众所周知的,我国教育理论界对此曾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介绍与探讨.然而,介绍马卡连柯的性教育思想的文章则显得不是很多,实际上,他的性教育思想同样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试图就马卡连柯的性教育思想予以评价.关于儿童的性教育问题,是教育学上最不容易把握"分寸",最"具有冒险性"的问题.当时,苏联教育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看法趋向  相似文献   

6.
正一、《家庭和儿童教育》内容简介1.集体主义教育思想——家庭教育的指导思想。集体主义教育理论是马卡连柯教育思想体系的基础和核心,这种思想在本书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他认为,与旧式家庭不同,苏维埃家庭是一个集体,在这个集体中的家庭成员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地位,而不再是父权的家庭。基于集体主义的教育思  相似文献   

7.
马卡连柯集体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在集体中,为了集体,并通过集体而进行教育”。马卡连柯为实现对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提出了五条集体主义教育的原则与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尊重与要求相结合原则,平行影响原则和前景教育原则。这三条原则为当代高职生的教育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使高职生感受真正的认可与尊重,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不断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8.
马卡连柯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一生都贡献给了教育事业.马卡连柯的辩证教育思想,如教育目的观、集体教育和劳动教育思想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个性发展、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可贵的借鉴意义,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苏联,教育理论和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是同苏联教育家的优秀集体的实际工作和科学的创造力紧密联系着的。安·谢·马卡连柯为建立民主教育思想和原则所进行的奋斗在教育家之中占有头等重要的位置。他的名字在世界伟大教育家中具有很高的威望。马卡连柯的著作在世界各地出版有上百万册,这些著作在文教界享有巨大的声誉。在世界许多国家里,马卡连柯的著作被做为研究的课题。他的创造性地研究成果在今天  相似文献   

10.
马卡连柯是苏联杰出的教育家,他的集体教育及劳动教育等理论对苏联以及整个教育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马卡连柯认为劳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劳动教育应当与集体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通过提高教师素质来提高学校劳动教育的效率。文章对马卡连柯劳动教育理论的分析,结合我国小学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从家庭和学校两方面改进劳动教育,以促进我国小学劳动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安·谢·马卡连柯是苏联早期的教育家.他在十月革命之后,从一九二○年到一九三五年前后不过十六年,把三千左右的“少年违法者”教育成为社会主义的公民,而且其中不少成了高级专门人材.他写了大量的教育著作,他的七卷全集有二百余万言.他在教育史上第一个闯出一条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教育实际,成功地创造了集体教育理论的新道路.他在教育上的伟大成就是国际公认的.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向马卡连柯学习的东西很多,尤其是他对教育工作那种高尚的事业心很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12.
安·谢·马卡连柯是前苏联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教育实践家、教育革新家和教育艺术家。从1920—1928年,他在“高尔基工学团”工作,这一时期是他创造性的建立新教育理论的时期。《教育诗篇》就是他以艺术的手法成功的描述了“高尔基工学团”的教育过程,表达集体形成的经过,集体发展的辩证法和集体在教育、改造人的过程中的强大作用。布·考斯捷良尼奇对《教育诗篇》作了长篇的评论,这对研究马卡连柯的教育理论有重要参考作用,本刊将连续刊载。  相似文献   

13.
关于集体主义与集体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体教育和劳动教育,是马卡连柯为共产主义教育学说所提供的两个最深刻的思想。本文主要是笔者学心马卡连柯集体教育学说,结合我国实际教育经验的一些粗浅的体会。第一部分简要的谈谈关于集体主义的一些基本认识问题;第二部分说明集体在共产主义教育中的巨大作用,为什么必须在集体中培养新的社会主义的个性;第三部分是说明我们应当培养什么样的集体,组织和培养集体的基本途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马卡连柯是苏联卓越的教育理论家、教育革新家、教育艺术家,今年是他诞生一百周年纪念。苏联决定重新出版《马卡连柯全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将在世界范围内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何国华和他的同学燕国材,对马卡连柯研究多年,写成了《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研究》一书,已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广州书店亦有出售。我反复读了两遍,收益甚大。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是属于马克思列宁主义范畴的,而他的著作又极其丰富。我想,作为一个人民教师,是应当懂得马卡连柯的,并且从他的学说中吸取科学成分,作为当前教育改革的借鉴,这  相似文献   

15.
"中国梦"教育是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课题,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中国梦"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马卡连柯前景教育理论从近景、中景和远景教育入手,注重个人理想和集体目标的辩证统一,强调通过价值提升的目标实现来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要求将理想和现实结合、理想和实践结合,其思想、内容和方式对大学生"中国梦"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按照正确释梦、辩证寻梦、科学筑梦、实践追梦的理念和方法可以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的梦想。  相似文献   

16.
有一些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研究者,认为马卡连柯只重视德育,不重视智育。例如,苏联研究马卡连柯权威麦丁斯基就是如此。他在《马卡连柯的教育学说》一书中,甚至介绍了体育和美育,但就是对智育只字不提,似乎在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中是没有什么智育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中几个重要的教育原则:尊重原则、集体教育原则和乐观主义教育原则。剖析了这些教育原则对当今"问题"学生的教育所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他十分强调集体教育,他把集体与集体教育看成是全部教育理论的首要与关键问题。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扮演着特殊的角色,所以组织与建  相似文献   

19.
在集体中进行教育的原则,是社会主义教育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体现。学生集体既是教育的主要对象,又是教育的积极力量。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对集体教育作用给了很高的评价。他说:“不管用什么样的劝说,也做不到一个真正组织起来的、自豪的集体所能做到的一切”。克鲁普斯卡娅也倡导,应该使儿童从最早的幼年时代起,就开始集体的生活,而且这种集体生活过得越早,就越容易形成一个人巩固的共产主义品质。苏霍姆林斯基实践并发展了上述思想,他十分注重学校的集体教育,力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一切问题,都应首先着眼于把年轻一代培养成为集体主义者,这一目标要坚定不移。  相似文献   

20.
马卡连柯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家、教育革新家、教育实践家和教育艺术家。17岁时就开始了他的教师生涯,从此在繁重的教育实践活动和紧张的教育理论探索中度过了自己短暂而光辉的一生。马卡连柯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他认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未来社会的写照,要创造光辉灿烂的社会前景,必须从构想家庭中的教育开始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