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名词确指性有三种定义标准。一是依据形式特征的句法确指 ;一是依据所指唯一性的语义确指 ;一是依据信息已知性的语用确指。该文认为语义确指和语用确指都不能全面解释名词的确指性 ,句法特征应是唯一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2.
“三心二意”即研心、放心、享受心。而“二意”是指创意和善意。“研心”是指一颗研究学生的心。“爱心”是指对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关爱。“放心”是指一颗敢于放权的心。“享受心”是指一颗享受孩子、享受工作的心。“创意”是指在工作中要不断创新。“善意”是指善待自己,也要善待别人。  相似文献   

3.
你用对了吗?     
"书"与"书籍""书"和"书籍"所表达的概念是相同的,都是指"装订成册的读物",但在使用时是有所区别的。"书"可以指个体,也可以指集合体。如"我买了一本书",这里的"书"是指个体;"书是知识的海洋",这"书"是指集合体。"书籍"则只能指集合体,不能指个体,不能说"我买了一本书籍"。  相似文献   

4.
石门方言的指示词语义特征是距离定位,分为近指、中指和远指;句法特征主要是三种:指示代名词、指示形容词和指示副词;语用特征为情境指、回指、篇章指、认同指和助指;语法化表现为话题标记和定冠词。  相似文献   

5.
绝对与相对的内涵至少有五种(1)相对性指有条件性,绝对性指无条件性;(2)相对性指暂存流动性,绝对性指永久不变性;(3)相对性指有尺度选择性,绝对性指无尺度选择性;(4)相对性指有比较选择性,绝对性指无比较选择性;(5)相对性指具体性,绝对性指抽象性.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绝对与相对的区别也是相对的.  相似文献   

6.
论杜威的“教育目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威的作品历来存有争议,其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更是如此。杜威的"教育无目的",一是指教育没有终结;二是指教育这个术语,本身没有目的;三是指教育没有外在的目的。杜威的"教育有目的",一是指教育活动是有目的的;二是指教育过程中存在目的。  相似文献   

7.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于人生各个重要的年龄阶段都有不同的借代称谓,其中不少词如今使用频率仍然较高。比如"襁褓"是指不满周岁的婴儿;"孩提"说的是两三岁幼童;"弱冠"专指二十岁的男子;"而立"指三十岁;"不惑"指四十岁;"知天命"说的是五十岁;"耳顺"指六十岁,"古稀"是指七十岁;"耄耋"是说八九十岁;"期颐"是指百岁以上。  相似文献   

8.
名词确指性有三种定义标准。一是依据形式特征的句法确指;一是依据所指唯一性的语义确指;一是依据信息已知性的语用确指。该认为语义确指和语用确指都不能全面解释名词的确指性,句法特征应是唯一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有效教学?它包括哪些内容?著名教育专家余文森在《教学有效性究竟指什么》一文中指出: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有效的教指的是促进学生学的教……从教育学角度说,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获得发展。发展指什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  相似文献   

10.
正【教学片段】师生活中许多物体上有角,(多媒体投影教材情景图:长方形纸、正方形纸、五角星、三角板、闹钟、剪刀)这上面你能找到角吗?(学生在屏幕上指角,但都是指在了角的顶点处。)师同学们指的是这样一个图形(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这是个角吗?生不是,这是个点。师对,这是个点,刚才同学们指的不就是这样吗?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生1指:,生2指:。)师大部分同学的指法还不对。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样指角的?(教师示范指)现在会指了吗?  相似文献   

11.
指示代词“是”在《论语》中出现频率很高,具有回指话题成分、回指述题成分和回指整个命题三种回指功能,并且当它回指的是话题成分时还具有提示话题的功能.指示代词“是”是一个高可及度标记,且具有单向回指性,它在《论语》中的出现受时间和结构的制约.  相似文献   

12.
职业意识是指学生的就业意识,是指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总和. 职业意识是指学生的就业意识,是指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总和.  相似文献   

13.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观察,现代汉语指人名词通过隐喻、转喻、转指和类推等途径产生。这是从不同角度探讨指人名词的产生,不是严格分类。其中有的是新造词专门用作指人名词,有的是原有词的词义引申,指人的义项是后起的。隐喻、转喻、转指和类推等是比较普遍的语言规律,但在现代汉语指人名词中却表现得更丰富、更有特点,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许余龙(2004)指出,回指是指这样一种语言现象,即一个(往往是简略的)语言表达式来指代同一篇章中(通常是上文已经出现过的,但也不排除是下文中的)另一个语言表达式所表征的意义或事物。陈平(1987)将回指分为名词回指、代词回指和零形回指。认知语言学家认为,人们用转喻进行说话和思维是我们日常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我们就可以依靠转喻思维来解读语篇回指。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关于语篇回指的研究,进而构建转喻的理论框架阐释英语语篇回指;最后指出了这项研究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5.
一、语文课程的性质 语文是什么?“语”,大家都认为是指语言;“文”,有人说是指文字,有人说是指文章,有人说是指文学,有人说是指文化。也有人考证这门课程定名的由来,认为“语文”是指“口头语”和“书面语”。  相似文献   

16.
回指照应是语篇衔接连贯的常用手段,本文就常见的三种回指照应,如人称回指、指示回指、比较回指进行了阐述,并进一步探讨了回指照应对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贺稚芳 《课外阅读》2011,(7):178-178
英语中有两种冠词,不定冠词a/an和定冠词the。不定冠词表泛指,是指首次提到的不限定的人或物。定冠词表特指,是指在上文已提到的人或事物,或是指被限制性修饰语在加以限定的人或物,也可以是指说话双方心目中所默认的特定的人或物,类指是具有共同性质或固定搭配。  相似文献   

18.
刘新苗 《成才之路》2014,(34):60-61
摇指技巧是古筝所有技法中的重点和难点。文章从摇指技法的概述、摇指技法在各派中的特点、摇指技法的发展及弹奏特点和摇指技法在乐曲演奏中的应用等方面,探讨摇指的技巧。  相似文献   

19.
马王堆汉墓出土多种古医书,其中有五则医药名整理小组缺释或误释,实应为:产齐赤是指脐带血;邑枣是指大枣;邑鸟卵是指在人聚居的地方筑巢的鸟的卵;齑华是个动宾结构,指磨碎拌合铅粉;鹊棠下蒿实为鹊巢下蒿;走兽泉英指野兽和泉水。  相似文献   

20.
指称是所指与被指之间的关系.它分为篇章性和情景性指称两种,也就是说,指称对象存在于语篇内或语篇外.从而,指称被分为内指和外指.内指所指对象的确定是对语篇内指称的语义理解,而外指所指对象的确定是对语篇预期意义的语用推导.Halliday和Hasan认为内指可将语篇连接在一起,衔接是作为一个语言学概念来说明这种语义关系.全文通过分析广告语篇中的人称外指阐述了衔接是语句中语言成分间的语义关系,连贯则依靠读者对语篇中语句间语用关系的假设或理解.就外指而言,连贯是通过情境中对外指的理解和其他假设的语境效果的加强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