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傳达全国訓練工作会議的精神以来,我們的运动訓練工作,己开始出現了一些新气象,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普遍加大了运动量。但在貫彻大运动量这个問題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很自觉而坚决的。有些人对这个問題,思想搞不通,在他們看来,我們过去的运动量已經不小了,再加大不会有什么好結果了。另有一些人思想是半通不通的,他們一般地認为需要加大运动量,但当碰到一些具体問題时如学生喊叫腰酸背痛,就开始动摇和怀疑起来了。这就說明在这个問題上,我們还存在着不同的意見。这里談談我的意見和看法,請同志們予以指正。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体育工作,是通过課內外各种形式来实現的。但是最基本的組織形式是“諫”。因此,要完成中小学体育的任务,提高中小学体育課的貭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小学体育課几年来,經过一系列的教学革新,特別是在党的总路綫的光輝照耀下,和大跃进形势的鼓舞下,具体的貫彻了党的教育方針之后,中小学体育,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是,根据我們在上海市,部分中小学进行参观訪問和調查,感到在教学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問題,这些問題影响着課的貭量进一步提高。現在就中,小学体育課的組織、內容及方法上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改进的  相似文献   

3.
我們田徑进修班参观了1960年全国春季田徑分区賽杭州賽区的运动会,通过訪問,現場測量和資料搜集后,我們认为在跳远中有一些問題需作进一步研究。現就几个技术問題提出我們的看法。一、助跑問題 1.对跳远助跑的理解:助跑是获得水平速度的唯一保証。但有人认为跳远助跑和短跑沒有区別,只要加速就可以了。我們认为是有区別的。它們的区別在于:短跑时全身肌肉較紧張,后蹬角度小,身体重心移动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最适宜的运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年龄的运动量对保证一个人的健全发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体育运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机体的成长和发育、机能能力和工作能力的水平。在确定一昼夜平均的运动量时,要考虑到年龄和性别特点。最适宜的运动量应该全面地观察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健康状况的改善、工作能力和身体素质的提高。我们实验的目的,是分析并对普通中学高年级女学生的运动量提出论据,研究它对学生的健康、工作能力和身体素质的影响。为了实验,在九年级女学生中组织三个组。在少年体校和其它体育组织中从事过体育运动的学生不参加实验。所以在实验开始时,三个组的运动水平和身  相似文献   

5.
(一) 最近,各地对一般学校体育教学問題,展开了学术性的讨論,我們教研组的老师对这个問題也讨论过几次。提出了各种不同意見,开展了爭論。在讨论过程中,对学校体育課堂教学,首先必须从增强学生体貭出发的认識是一致的,但在具体任务中就有各种不同的意見,归納起来基本上有二种:一种意見是为学校体育教学的安排一定要有主次之分,但究竟以什么为主也有爭論,有的主张应以发展身体素质为主;有的认为应以传授知識技能为主;又有人主张应把“发展身体素质和传授知识技能結合起来。”另一种意見是不应片面强調以什么为主,应从增强学生的体貭出发,全面地完成学校体育的任务。我认为后一种意见是合乎学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的。应该看出,目前有关这个问题种种不同意見的爭論,实际上是对学校体育教学应解决什么任务的  相似文献   

6.
条件作业法是体育教学的手段之一。它能启发学生的积极性,能帮助学生体会动作、改进技术,对提高中学体育課体操教材的教学質量有着良好的作用。在本届教育实习中,我队实习生为了提高实习課的教学質量,大胆地运用了条件作业法进行体操教材的教学。从运用情况来看,对提高課的質量有一定的效果。現将运用的內容、方法、效果以及运用中应注意的問題,簡单的介紹于后,供大家教学时参考。有不切实际之处,并請指正。 (一)运用的条件作业的內容和方法一、技巧前滾翻 1.目的:改进前滾翻团身不紧和两膝分开的錯誤动作。 2.方法:①蹲撑在15公分高的磚上开始做向前滾翻的动作,如图一。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 課的运动量是指在一次課中学生所承担的生理負担量,是学生完成动作在数量(完成动作下的数量和持續时間)、强度(神經肌肉用力的时間)和难度(动作协調性的复杂程度)三方面的总和。由于課的任务、課的組织以及上課对象的水平、性别、体质、要求……之不同,課的运动量大小也有所差异。一般来說較大的运动量,对提高运动成绩有看显著效果。巴甫洛夫曾說“在一定刺激范圍內的强度越大,条件反射的作用就越显著”(见59年足球训练文选)。实踐証明,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当学生的身体获得必要的适宜的运动量的时候,才能完成增强体質掌握技术的任务。合理安排課的运动量,对提高教学質量也有后重要的意义。根据我院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生应全面  相似文献   

8.
运动員的基础代謝,虽然过去已有許多学者,在各种不同情况下进行过研究,但他們所得結果都不相同,目前在理論上亦未取得統一解釋。从实际意义来講,运动員基础代謝的測定,是为了了解运动員每日总能量消耗和在各种强度运动时能量代謝率的情况,作为制訂运动員营养标准的基础。为此我們准备对运动員的基础代謝进行一次研究。对乒乓球运动員在比賽期間的基础代謝的測定,仅是这个題目預定研究内容的一个已完成的部分,現将所得資料經过分析在此提出初步报告。  相似文献   

9.
从56年貫彻大纲以来学校体育工作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有在着质量不高的问题,体现在: 在体育教学上按大纲的要求,重视基本技术教学不够,老师在制訂教学计划时,总是考虑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而具体到一节課时則先考虑各方面的配合,上肢、下肢、力量等好象这样做就达到发展素质的目的,而实际效果是什么問題都解决得不好,如教前滾翻,一学期出現几次,从初一到初三通过各种形式的滾翻重复多次,到高三的同学有很多还不能正确地完成,学生們反映“上体育課不过瘾,什么都沒学会”。由于只注意了教,而没有完成质量的标高,因此影响老师对教材的钻研,許多老师衡量一节課的标准,往往从密度和运动量的大小,学生的紀律,干部的培养,組織教学的形式等方面来考虑,  相似文献   

10.
体育課,是实現学校体育任务的基本环节,它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大綱所規定的知識技能,并在掌握知識技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身体,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簡单地说,体育课的任务,应以使学生掌握知識技能为主。要说清楚这个問題,避免可能产生理解的片面性,必須首先肯定几个问题: 第一、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人民体貭,为生产和国防建設服务。这是体育区别于其他科学部門的本质特点,它是决定体育的內容、形式、組織、方法的总前提,离开了这个根本出发点,(那怕是暂时的或只是在某一具体作法上的离开),都要犯方向性的錯誤。  相似文献   

11.
报告开始,张副院长在代表武汉市中学及体育工作者热忱地欢迎我院本届实习生去武汉市中学实习以后,接着就談到了以下几个問題: 一、两年来貫彻“八字方針”的情况武汉市体育工作在1958年为了赶上工农业发展需要有着很大的发展,但也存在要求过高过急現象,忽视了学校体育的課堂教学,削弱了学生的基础训练。五九年、六○年因連年受災,对学生的鍛练要求有所降低,这是必要的。但由于有些教师对劳逸结合的积极意义体会不够,从实际出发不够,又形成不敢提出适当的要求的偏向,怕負担量大了,而专搞太极拳,把大綱放在一边。六一年、六  相似文献   

12.
李文欣 《体育风尚》2021,(5):251-253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探索大学生体育运动量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关系,对标国家于2019年7月出台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下称《计划》)中鼓励提倡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运动量标准,考察大学生达此标准的达标情况和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作用,提出大学生合理体育运动量的指导意见,旨在引领大学生重视体育运动,合理安排体育运动量,促进综合素质提升,从而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建议高校、学生及家长增强对体育活动的重视度,以多种形式增加学生体育运动量,提升综合水平。  相似文献   

13.
衡量体育教学质量高低的因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运动量和练习密度安排的适宜与否,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体质的增强,必须使有机体承受最适宜的生理负荷,这是保证体育锻炼对人体身心健康,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当前,世界体育发达国家,莫不重视对运动量和密度的研究。我国早在五十年代,就已运用运动量和密度的测定结果,作为衡量分析教学质量好坏的因素之一。至七十年代后期,随着体育教学不断深入发展,研究更为系统、深入。我在我校体育系85、86两级的教育实习中,再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部  相似文献   

14.
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体育课运动量过小,就达不到增强体质的目的;运动量过大又会引起过度疲劳,影响学生的文化学习。因此,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安排体育课的运动强度、密度、时间和数量,是增强学生体质,掌握运动技能、技巧,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对高校体育课运动量的安排作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要想使一堂体育课,能得到预期效果,运动量的安排则是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的客观依据之一,不适宜的运动量,过小使学生的体质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过大会超过学生生理负荷量,影响新技术的掌握,更严重的则会损害学生的身体健康。运动量如何为好?笔者想通过自己的体育教学实践,提出些不成熟的看法。一、安排运动量应根据少年儿童的生理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学校体育的目的在于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体育教学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中心环节,所以体育课要有适宜运动量,才能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因此,上体育课时,体育教师都十分注意,如何根据课的任务、教材内容、学生情况等,合理地安排好课的运动负荷。而人们也常常把运动负荷作为评定体育课质量,进行定量分析的重要依据。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体育课的运动负荷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提出了许多评定负荷的指标,其中,以平均心率和运动量指数为最常用的两个指标。但实践中,我们发觉这两个指标是存在差异的。到底用那个指标更可靠些?本文就是为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的。  相似文献   

17.
体育课的运动量,是指在课内安排的身体练习对学生生理影响的大小。如果运动量过小,就不能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效果不大。相反如果运动量过大,也会对学生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只有运动量适当,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如何安排好体育课的运动量呢?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的:一、首先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生正是处在长身体时期,机体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他们都爱好活动,好表现自己,而且在活动中喜欢进行比赛。根据这些特点,在课堂上讲解动作要领时,尽量要做到简而明。有时采用边讲边做示范,有时先讲、后做示范动作,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运动训练过程中运动量的唯物辩证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和研究,并由此提出了科学安排运动量节奏的运行机制,文章提出:运动训练中,运动量也应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由量变到质变,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的三大规律,综合目前的研究,提出安排运动量节奏的形式为“大→小→中质变提高(新的)大→小→中”的理论。  相似文献   

19.
<正>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一项主要工作,衡量教学质最高低的因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运动量和练习密度安排的适宜与否,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体质的增强,必须使有机体承受最适宜的生理负荷,这是保证体育锻炼对人体身心健康,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当前,世界体育发达国家,莫不重视对运动量和密度的研究。我国早在五十年代,就已运用运动量和密度的测定结果,作为衡量分析教学质量好坏的因素之一。至七十年代后期,随着体育教学的不断深入发展,研究更为系统、深入。我在我院体育系七七届和七八届的教育实习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部分实习生的体育课,进行了运动量和练习密度的测定,共127次。对测定的各项数据,进行了统计处理,并和部分城市的测定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找出实习生体育课的运动量和练习密度所占比重,提高实习生的教学能力;也对兰州地区体育课的运动量和练习密度进行初步探  相似文献   

20.
所谓运动量,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或训练中,学生做练习能承受的生理负担量,所以也称为运动强度。合理地安排课的运动量,对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学生尽快地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