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运用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36届男篮欧锦赛八强球队后卫队员得分及进攻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八强球队后卫队员以突破及空位投篮为主要得分手段,得分区域广、方式多样;半场进攻运用大量掩护、突破分球、快速的人、球转移带动整体进攻,表现出三种战术范型。  相似文献   

2.
运用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结合运动训练理论和现行足球规则,对冠军球队的比赛阵型、进攻区域、以及主要进攻的途径、方式、效率等进行统计分析,从而从中找到冠军球队在足球比赛中进攻技战术的基本规律,旨为足球训练中的理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亚洲四队阵型特征、进攻战术特征、防守战术特征的分析,得出亚洲四队阵型不稳定且落后于世界足球强国,进攻手段单一,防守还存在着明显漏洞,定位球战术运用不够合理。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自己多年的比赛经验、带队比赛的实践及对数场高水平比赛的分析认为:随着4—4—2阵型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现代4—4—2阵型的边路进攻打法逐步向立体化、多元化方向发展,边路进攻在4—4—2阵型进攻打法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文章分析了几种典型的边路进攻打法,以及在实战中的运用,并通过分析达到对从事足球训练工作的教练员有所帮助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郭荣 《体育学刊》2007,14(6):93-95
针对以自由人为核心的防守阵型特点,结合世界女排强队比赛中实际运用效果的录像统计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自由人为核心的防守阵型改变了以往的传统打法,通过自由人替换副攻手防守5号位,进一步扩大自由人防守区域,使全队防守的整体实力大大提高,同时有利于减轻主攻手的后排防守压力,使主攻手在防守时能够处于后排进攻的有利位置.为加强后排进攻、增加场上进攻点提供更多的机会与可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上海女子手球队在2014-2015年期间三大赛事的进攻技战术运用情况,总结上海女子手球队进攻技战术特点,为队伍备战天津全运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上海女子手球队进攻技战术运用特点进行研究分析。结果:(1)上海女子手球队总射门命中率有明显提高,且得分能力更为全面。(2)上海女子手球队的切入+底线得分比例、助攻得分比例、场均助攻等3项技术指标有一定提升。(3)战术A是上海女子手球队针对“6-0”防守阵型使用率最高、成功率最高的战术。战术G是上海女子手球队针对“3-2-1”防守阵型使用率最高、成功率最高的战术。结论:(1)上海女子手球队在阵地进攻得分方式上较为单一,建议在今后训练中强化冷射、侧身、低手、跑动等射门技术的合理运用,让射门技术达到全面均衡的发展。(2)上海女子手球队是一支以整体战术配合为主要攻击形式的技术性球队,针对不同的防守阵型采取针对性战术打法,但在整体战术进攻的基础上不能忽略个体的攻击能力。  相似文献   

7.
梁锐  沈啟龙 《当代体育科技》2020,(11):210-210,213
4-3-3阵型是当今世界足坛最流行的阵型,欧洲五大联赛的豪门球队超过半数的球队都是使用该阵型。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等去研究足球阵型的相关特征,主要从进攻、防守及攻守转换3个方面去研究4-3-3阵型队员的位置特点,学习高水平球队的技战术运用和球员相互之间的跑动配合,丰富青少年足球训练的实践经验,减少一些低级错误的发生,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2000年欧洲足球锦标赛进球情况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晓军 《湖北体育科技》2002,21(1):55-57,60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统计法、数理统计法,对2000年欧洲足球锦标赛31场85个进球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本届欧锦赛各时段的进球情况呈中问高,前后低的山峰状分布;进球最多的射门区域是一区和两肋区域的禁区内区域;快速反击是各队普遍运用的首要进攻手段;以法国、葡萄牙为代表的新一代欧洲拉丁派注重地面传球配合进攻成为现代欧洲足球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运用录像观察、数理分析等方法,对第19届世界杯亚洲参赛球队与四强球队的概况、阵型、进攻与防守技战术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亚洲参赛队在战术阵型、攻击能力和防守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借鉴世界强队以及亚洲球队发展的经验,我国应制定足球发展规划,优化职业联赛,加强青少年足球工作,提升技战术水平,培养一批核心球员。  相似文献   

10.
王归然  李仪 《辽宁体育科技》2010,32(4):69-70,73
进攻中在不同区域运用不同的配合类型,以及在同一区域运用不同的动静组合,可以更好地占有和利用时空。通过对2008年欧锦赛的数据统计分析,得出配合类型可分为7种;动态配合与区域之间具有向"门"性;DD、DDD和JD是主要的配合类型,且不同的配合类型有各自的战术功能。  相似文献   

11.
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C组各队进攻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观察统计法、归纳分析法对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C组4队所有13场比赛的攻守基本情况、形成射门的发动进攻场区、突破最后防线的传球手段、威胁性传球的区域、进攻的广度与深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探究4支球队的进攻特点。结果表明,4支球队的进攻具有不同特点,逼迫式打法运用明显。进攻的渗透力水平依巴西队、土耳其队、哥斯达黎加队、中国队顺序排名。  相似文献   

12.
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前16名球队比赛攻守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等研究方法,对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前16名球队攻守区域与方法的基本状况进行总结分析。认为:本届世界杯赛球队比赛阵型更趋动态变化;显现活点进攻特征;重视防守,普遍贯彻守好再攻的指导思想;进球数充分体现现代足球比赛攻守平衡的规律等。  相似文献   

13.
解读东亚足球新格局──析中、日、韩进攻技术运用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仪 《体育与科学》2002,23(4):26-28
在本届世界杯上,3支东亚球队,特别是两支东道主的表现令世人刮目相看。本文从技术运用的角度分析了中、日、韩3队的进攻技术运用特点,高速度、快节奏的整体打法成为韩、日足球的鲜明特点,中国队与之有明显的差距。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男排强队进攻战术的特点及发展态势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录像观察、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探析当今世界男排强队进攻战术的特点及发展态势。结果表明,立体进攻战术的运用比例上升,强攻是各队采用的基本进攻手段;进攻战术的发展态势为:全面、立体、多变,战术运用趋向合理、简练和实效。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优秀女子足球运动员比赛能力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对中国13个优秀女子足球队(包括国家队)及8个外国队的比赛进行了研究,临场技、战术统计指标33项.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优秀女子足球队运动员在比赛中全场40.9%~54.4%的时间在跑动.跑、走、停3者比例为1∶1.7∶0.28,运动员整场比赛活动距离平均为5 128 m.国内、外女子足球队在采用基本阵型上比较接近.阵地进攻是各队采用的主要打法,中路进攻突破运用次数最多,成功率最高的是边路进攻,进攻手段中传切配合效果最佳.快速对抗情况下传球技术运用质量较高.无论是快速、慢速、原地情况下接球,非对抗接球的次数都明显高于对抗中接球次数.快速情况下抢球的次数明显高于慢速、原地情况下抢球次数.中前场是运用传球、接球、抢球技术最多的场区.  相似文献   

16.
对2013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中国女排与各队在防反扣球技术的运用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中国队与各队的防反强攻扣球的净得分率相对防反其他进攻而言差距较小,但与其他各队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中国队在防反快球进攻方面明显的体现出不足,从净得分率可以看出差距,这也是中国女排无法与所遇各队相抗衡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队在防反立体进攻的次数比较多,效果还可以,但是成功率相对来说较低,所以在立体攻方面要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随着排球技战术打法的发展,世界女排强队对二号位的进攻日益重视,尤其是在强力接应战术的使用以后。研究结果显示:中外优秀女子排球强队二号位进攻占其总体进攻体的39%左右,得分占进攻总得分的41.77%左右;中外女排强队二号位进攻落点多处于对方场区的6区和9区,4区和7区之间;中国女排应该加强二号位进攻。  相似文献   

18.
第28届奥运会女子沙滩排球比赛技术统计数据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第28届奥运会女子沙滩排球项目中国队与外国球队在基本条件、不同位置技术差异和位置间技术差异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比较,发现中国运动员的年龄普遍较小,大赛经验少;发球速度快,发球失误较多;进攻和防守与外国球队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当前沙滩排球运动发展趋势表现为职能分工明确,个人技术突出特长,攻防兼顾.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第13届欧洲杯足球赛运用快速反击战术获得进球的统计分析,揭示世界强队在不同场区、不同时段、不同策动方式运用快速反击战术的基本规律,揭示快速反击战术的运用与名次排序的等级相关关系,并指出本届欧洲杯足球赛中运用快速反击战术的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以排球比赛的一攻为切入点,运用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1年第11届女排世界杯中国队与世界强队比赛的一攻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女排在面对世界强队的高质量发球时,其总体的接发球效果好于对手;二传传球的隐蔽性不及世界强队,分配球战术中,后排攻战术的分配球比例少于欧美强队,在接发球到位的情况下,快攻战术球的分配率高于世界强队;一攻进攻中,快攻是中国女排主要的得分方式,但得分效果差于交手的美国队与巴西队,而在前排强攻和后排攻方面,中国女排表现出前排强攻不强、后排进攻乏力的弱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