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期刊编辑学会(协会或研究会)建立网站可以提升学会的服务层次。广东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在省级科技期刊学会网站建设中独树一帜。在学会的网站建设过程中,必须贯彻服务理念,系统设计网站的技术指标、功能模块、管理方式等。为节约网站建设与管理成本,建议地方性学会网站与全国性网站集成化,或挂靠(托管)在大型网站下。该文还对学会网站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美国数学学会期刊出版布局、刊群建设和学会对期刊发展所起的作用,为我国数学领域学会期刊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法和网络调研法,研究美国数学学会期刊建设情况,并总结我国数学领域学会的期刊发展现状和特点。【结果】 创办新刊,发行电子期刊,OA出版,期刊集团化、集群化发展,建立国际化出版平台,建立评奖制度等是美国数学学会促进期刊发展采取的措施。我国数学领域学会在期刊出版、数字化平台建设及国际化发展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结论】 采取优化科技期刊出版结构布局、推进科技期刊集群化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化学术出版和传播平台、加大对期刊的宣传推介和政策扶持力度等策略,可促进我国数学领域科技期刊发展。  相似文献   

3.
煤炭类科技期刊集团化管理模式与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煤炭类科技期刊群管理模式与路径。【方法】 针对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所属20种期刊单刊运作模式存在的专业性强、期刊影响力小的弊端,通过集团化管理,在“集中管理、原位运营、名刊直管”运营思路的指导下,积极探索期刊群在质量管理、采编平台建设、集群网站建设、微信平台建设、期刊品牌打造、编辑人才培养方面的管理方法。【结果】 期刊集群化完善期刊质量管控体系,建立中国煤炭期刊网数字出版与服务平台,开通“煤传媒”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统一期刊论文采编平台。【结论】 期刊集群化发展对打造精品学术期刊群,实现煤炭类科技期刊的集体繁荣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云南科技管理》2015,(6):22-24
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对促进科技期刊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网络平台的建设过程中如何加强科技期刊网络平台建设,充分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搭建期刊网站平台及建立网络化的稿件处理系统,对提高期刊学术和编辑质量,扩大科技期刊的影响力,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家林同志因病于2009年11月8日下午3时永远离开了我们,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全体同仁深感悲痛和惋惜。 作为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青年工作的领头人,李家林同志的逝世是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工作的重大损失。家林同志的离去更使我们痛失了一位好领导、好伙伴、好兄长、好朋友。 家林同志自1993年起就开始参与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的工作,由于家林同志非常热爱学会工作,在工作中体现出较强的组织协调和创新能力,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因而受到学会领导和同志们的肯定和好评,1993年家林同志荣获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奖。从2000年起,家林同志被学会委以重任,担任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并连任至今。 家林同志担任青委会主任10年来,在学会领导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团结带领青委会成员先后策划组织承办了9届全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及优秀论文的评审、9期全国科技期刊编辑手段现代化研修班、2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奖的评审、2次青年科学家论坛以及部分专题交流会等学术交流、评审与培训工作,同时经常组织在京及周边地区部分青委会委员进行交流与工作研讨。特别是每年一届的全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由于主题紧密结合热点方向,内容和形式不断创新,因而得到了全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广泛响应,使得全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成为全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界的盛会,更成为全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了解国内外科技期刊发展动态和国家有关政策、探讨科技期刊发展思路、交流办刊经验,广交朋友、相互学习、相互鼓励、相互促进的良好平台。通过以“全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为代表的各项学术交流与培训活动,以及青年工作委员会这一人才选拔和培养的平台,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青年编辑迅速成长起来,成为中国科技期刊事业的中坚力量。家林同志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中国科技期刊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对于青委会的工作,家林同志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心血,在工作中表现出了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表现出了无私奉献和忘我工作的精神。2007年和2009年两次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家林都因病而无法到会,但为了每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在筹备期间家林同志身患疾病仍坚持工作,在住院期间,还多次召集筹备组的同志们在医院讨论工作。家林的行动深深感染着每一位青委会的成员,激励着大家尽最大努力做好大会的各项准备工作。 家林同志为人热情、善良、包容、正直,谦虚谨慎、乐于助人,善于吸纳各种不同意见,善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在他的领导和影响下,青委会成为一个团结向上、朝气蓬勃、具有战斗力的集体,青委会的工作也多次受到学会领导的肯定和高度评价。 家林走了,家林以实际行动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家林留给我们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的“家林精神”更是激励我们不断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 今天,我们怀着悲痛的心情在这里与家林惜别,心中充满着对曾经并肩战斗的战友的敬意以及我们一起度过的难忘岁月的回忆。 我们怀念家林,更要化悲痛为力量,继承和发扬家林精神,团结带领全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把我国的科技期刊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用优异的成绩来告慰家林。 家林,我们的好领导、好伙伴、好兄长、好朋友,安息吧。 家林,您未竟的事业我们会全力以赴去完成,放心吧。 家林,我们永远怀念您!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探讨依托学会优质资源的途径,加深科技期刊对学会资源功能的了解,引起科技期刊对学会资源功能的重视。【方法】针对科技期刊的质量提升和品牌形象树立,分析了如何充分利用学会的各种优质资源。【结果】 提出了一系列依托学会资源的途径,包括利用学会资讯平台、学会专家指导、学术年会活动、学会所属期刊交流活动等资源优势,尝试深化学会资源的集成和信息共享作用及横向联合优势,利用学会平台,打造精品科技期刊。【结论】依托学会是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网络平台在科技期刊出版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方法】 结合《菌物学报》有计划地将稿件分类出版、征集专题文章及主动宣传出版内容等工作实践,阐述在数字出版时期网络技术和平台在各出版流程中的应用。【结果】《菌物学报》在工作中充分利用各种期刊网络平台组织自由来稿出版专辑、利用网站和微信平台征集稿件、加强网站建设、主动推送、制作电子专辑、推动移动阅读,提高了期刊的关注度和影响力。【结论】科技期刊编辑要抓住机遇,善于运用网络技术、重视网络平台建设,推动科技期刊主动适应数字出版潮流。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美国农业领域学会联合体ACSESS(Alliance of Crop,Soil,and Environment Science Societies)的期刊出版和平台建设现状,为我国农业领域学会期刊的集群化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网络调研法分析ACSESS网站汇集的由美国农学会、美国农作物科学协会和美国土壤科学协会主办的期刊的出版模式以及ACSESS学术平台建设现状,并与我国农业领域3个学会(中国农学会、中国作物学会和中国土壤学会)的平台建设和期刊出版现状进行比较。【结果】ACSESS促成2个层面的合作,即学会与Wiley出版社的合作以及3个学会之间的合作。ACSESS学术平台集约化出版和运营美国3个农业学会的期刊,实现学会联合办刊、联合办会、期刊资源整合及多元化推广。我国3个农业学会在学会合作、集群化出版平台建设、创办英文刊群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结论】成立学会联合体有助于多个农业学会建立常态化的合作机制,共建农业科学集群化数字出版平台,通过学会联合办刊、联合办会和集群化推广,推动我国农业期刊的集群化发展以及农业科学的交叉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文庆  平莉 《学会》2001,(9):22-23
科协的基础是学会,学会的生命力在于活动.我区科技专业学(协)会大多是在80年代初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步建立发展起来的.20年来,各专业学会得到逐步发展,通过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学术考察、咨询服务等活动,加强了与科技工作者的团结协作,对广大会员提高业务技术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一些学会针对地区改革和发展中急待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组织科技人员开展学术讨论,提出科学建议,各学会活动对思茅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据不完全统计:仅1998年以来地级学会举办各种学术报告会、科普讲座等共209场次,参加人数23709人次,交流论文936篇;编辑论文集和科技期刊27种,编辑发表论文1390篇,发行13082册;各学会举办科普宣传、科普展览7次,参加人数4.8万人左右;开展科技咨询,完成科技咨询合同59项,无偿咨询合同45项,通过这些活动,学会的活力得到逐步增强.  相似文献   

10.
开展科技期刊编辑业务机制创新的论述,从提高科技期刊的稿件质量出发,并就选题的要求,科技期刊组稿,编辑加工的创新,编辑重视逻辑思维,作者投稿的心理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加强编辑与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联系,加强网站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借鉴国际科技期刊同行评议的经验,进一步推动中文科技期刊同行评议方式的研究、改革和实践。【方法】 通过文献综述和网站调研的方法,介绍国际上第三方审稿平台的运行模式和发展状况,提出创新国内科技期刊审稿方式的建议。【结果】 独立于期刊的第三方审稿服务颠覆了传统模式中审稿人、作者、编辑之间的关系,具有公开、公平和公正的特点,既可以加快期刊内容的传播速度,又能提高审稿人的积极性,还能提高稿源质量和期刊质量。【结论】 由期刊集群建立第三方审稿服务平台,可规范服务流程,在我国科技期刊领域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科技期刊品牌的建设及延伸经营对期刊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科技导报》转型期间的办刊实践表明,打造科技期刊品牌并对其品牌进行延伸经营过程中,应结合科技编辑理论与实际办刊工作进行创新,通过出版特刊专刊、实施资助计划、搭建沙龙平台、举办学术会议、重视封面设计、承办媒体见面会、开设博客窗口、强化网站经营等活动,切实提升科技期刊的品牌与经营效益。  相似文献   

13.
中外学会科技期刊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成果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近十年来关于国内外学会科技期刊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提炼出主要观点。指出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国内外学会办刊的宏观管理环境、学会对期刊的具体管理特点、编辑、出版、经营的模式与特点以及国内外学会办刊的比较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浅谈编辑工作的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来实现编辑工作的现代化是科技期刊的必行之路.文章简要论述了通过建立远程审稿系统、建立编辑部网站以及选择合适的编辑加工排版软件来实现编辑工作方式的现代化,并结合自身编辑部建设,具体阐述了科技期刊远程审稿系统对编辑工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贺信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 值此研究会第17次学术研讨会——“科技期刊的创新与发展、现状及对策学术研讨会”召开之际,我谨代表河北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向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借此机会,向支持和关心河北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的各位领导、同仁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为科技期刊界提供了两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一是创办了《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以内容新颖、信息量大、实用性强而被赞誉;二是每年举办学术研讨会,以层次高、内容前沿、收益大而受青睐。这两个平台,不仅推动了中国科学院系统  相似文献   

16.
李正墨 《学会》2003,(8):52-54
学会创办科技期刊 ,是学会生命力的重要表现 ,也是为社会发展提供科学技术的平台。 1978年以来 ,山西省科协大多数省级学会先后编辑出版了综合、学术、技术、科普等四大类科技期刊共 87种 ,其中国内统一编号的 18种 ,有省内编号和准印证的2 1种 ,内部发行的 4 8种。 2 0多年来 ,这些科技期刊在宣传党的科技方针政策 ,发表科技人员最新科研成果 ,促进人才成长 ,繁荣学术交流 ,普及科学知识 ,推进山西科技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与国际接轨的角度看 ,无论是论文的学术水平 ,编辑质量 ,执行编排规范 ,外文摘要 ,还是印刷、装帧效果 ,发…  相似文献   

17.
叶恩发 《学会》2008,(7):58-61
<正>近年来,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在福建省科协、省民政厅、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以及省农业厅、省农科院和福建农林大学的领导和支持下,依靠全体会员,在积极开展"搞好民主办会,开好学术年会,办好科技期刊"等"三大精品"活动的同时,努力在组织建设、学术交流、科普宣传、科技下乡、会企协作、闽台畜牧兽医交流与合作等方面进行不断改革创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享科云生产管理平台(以下简称“科云平台”)在数据中台建设以及出版生产管理方面的实践与经验,为出版同行建设学术服务平台以及实现数字化出版流程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分享科云平台架构,梳理科云平台在期刊集约化出版生产中的特色功能与作用,阐明科云平台对期刊集群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提出科云平台下一步设想。【结果】基于科云平台,对出版流程进行切分、优化,细化编辑分工,有助于提升期刊质量和出版效率,并形成集约化出版模式;构建数据中台,将数据与业务相契合,形成闭环模式,有助于提升数字出版平台的学术服务能力。【结论】坚持以技术革新为突破口,突破传统出版模式,搭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化出版管理平台是实现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有助于推动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科技期刊集群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几年来,我会在省科协、省民政厅和挂靠单位--省农业畜牧局领导重视支持下,认真搞好学术交流咨询服务,做好科普宣传,办好科技期刊,开展创星活动.曾多次荣获中国科协、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省科协、省民政厅多次表彰奖励.尤其从1990年以来,已连续8次被评为"学会之星",多次被评为省级先进学会,受到表彰.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科技核心期刊网站互动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技期刊网站的互动性不仅是一个网站的灵魂,也是一个期刊网站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探讨了科技期刊网站互动性的内涵,并以《2010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收录的广东省59种期刊为对象,调查了广东省科技核心期刊的网络化平台的互动性建设现状。分析了期刊门户网站互动性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提高网站的黏度、加强读者、编者、审者以及网站和期刊之间互动的一些具体措施,为深度开发网站功能,提高期刊网络品牌传播效应,增强期刊核心竞争力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