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9 毫秒
1.
用有限元计算桥梁结构的前几阶固有频率和振型等模态参数,在此基础上进行现场动态测试,将动测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可识别出桥梁结构的固有频率等参数.综合分析表明,该桥梁结构动力特性的计算值与动测识别值两者是一致的,因此,该大桥动力特性达到了设计要求.这种计算和现场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能可靠得到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借此,可检验大桥的施工质量和确定大桥的实际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征和建筑结构的热传递机理,从建筑围护结构的热传导和蓄热两个方面,通过热传导的非稳态过程分析方法,分析了该地区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特性,并得出准确计算建筑热负荷工程设计的计算方法和内保温建筑围护结构更适宜于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设计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用有限元计算桥梁结构的前几阶固有频率和振型等模态参数,在此基础上进行现场动态测试,将动测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可识别出桥梁结构的固有频率等参数,综合分析表明,该桥梁结构动力特性的计算值国测识别值两者是一致的,该大桥梁动力特性达到了设计要求。这种计算和现场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能可靠得到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借此,可检验大桥的施工质量和确定大桥的实际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对敦煌莫高窟第53窟内外实测温度、湿度资料分析整理的基础上,对比研究建筑围护结构中建筑物内表面吸放湿过程,发现两者具有较高的相似性,选择借鉴建筑围护结构吸放湿过程的方法是可行的.利用有效渗透深度理论,推导出吸放湿流量Qm.在对洞窟小环境温湿度的长期监测的基础上,不断计算壁画地仗层吸放湿流量Qm,掌握它的走向和趋势,以利于预防壁画发生酥碱病害.  相似文献   

5.
基于围护结构的一位稳态传热理论,推导出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与围护结构两侧的空气温度、内表面温度以及内表面换热阻的关系,进而提出采用红外辐射测温技术方便快捷地检测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方法。根据利用红外测温技术检测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的原理与方法,研制一种不需要通过测量建筑围护结构的热流来检测其传热系数的设备,检测过程无需将连着导线的传感器固定于围护结构表面,因此使设备变得便携且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6.
从热传导的基本方程出发,介绍结构瞬态温度场和应力场有限元一般格式.编制东京新丰州变电所围护结构二维温度场有限元分析程序,采用ANSYS工程分析软件,计算该围护结构在环境温度变化过程中引起的温度场、温度应力及温度变形,同时计算了在开挖土压力作用下该围护结构的内力与变形,将两种变形与实测变形值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环境温度变化对类似工程围护结构的内力与变形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必须加以计算.  相似文献   

7.
对从工业现场提取的15类字符分别计算从2阶到14阶的Zernike矩模值,根据类内距离极小化和类间距离极大化的判别标准对Zernike矩特征值进行分析,最终选择出18个Zernike矩进行进一步归一化后作为字符特征输入到神经网络字符识别系统.实验表明,该组特征对旋转字符的正确识别率达99%.该方法选择字符的输入模式特征对旋转字符具有较高的识别率并可广泛应用于其它需要识别旋转图形的特征选择.  相似文献   

8.
以南京某混合土壤热泵系统为例,分析比较不同冷热源运行策略、围护结构及空调末端系统对建筑能耗的影响.该混合土壤热泵系统以冷却塔为辅助散热设备,使得通过地埋管换热器向土壤散出的热量和从土壤中取出的热量相等.利用能耗模拟软件EnergyPlus对该厂房建筑进行了全能耗分析,并对冷却塔及地埋管换热器换热量进行计算.然后提出2种运行方法对冷却塔进行启停控制.比较墙面与屋顶不同颜色时建筑能耗特性,结果表明:供冷季节黑色外围护结构的建筑冷负荷是白色外围护结构的1.2倍;建筑保温性能相同时,以风机盘管为空调末端,热泵机组的年能耗比辐射地板系统大44.7GJ.  相似文献   

9.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115-119
利用NI Multisim 12.0仿真软件对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的静态值、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和共模抑制比等参数进行了虚拟测试分析。通过调整晶体管集电极电阻测试静态电压值,满足了分析放大电路的先静态、后动态原则。观察共模放大和差模放大时各级输出电压的不失真波形,计算了电压放大倍数,其结果与理论计算相吻合。进一步利用仿真软件中的温度扫描分析功能验证了温度对晶体管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行列式中的一个概率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一个n阶行列式的每个元素以1/2的概率取偶数,1/2的概率取奇数,则该行列式的值只能是整数。 当n≥2时不难猜测行列式的值取奇数的概率较小,本文的目的在于精确地计算出这一概率。  相似文献   

11.
沥青路面微波现场热再生传热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沥青路面微波热再生过程的温度分布规律,根据非稳态导热理论建立了加热区域内的二维传热模型,将加热区域外沥青料简化成4个半无限大固体分别建立了一维传热模型.通过加热水负载实验求解了加热沥青料的辐射电场强度.理论推导出了传热边界条件数学模型,并提出了采用实验数据拟合反求边界条件的方法.通过加热实验测出了沥青混合料的温度并拟合出温度场分布,利用Matlab中的偏微分工具箱对传热模型仿真求解,求得的温度场分布和实验结果相当吻合.研究结果证实了该传热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直接计算沥青路面热再生过程中的温度分布.  相似文献   

12.
对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来预测电站锅炉在未知的燃烧或运行工况下烟气中汞组分进行了可行性评估.基于已掌握的三个电站锅炉现场测试的汞排放数据库,建立了一个三层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用以对烟囱处汞排放的组分进行预测.全部预测过程包括:数据的采集整理、构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训练过程和误差评估4部分.总共选取了59个煤样、灰样以及电站运行工况参数作为输入变量,利用部分实际汞排放测试数据来指导训练过程,其余的实测数据用来校验网络预测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模型获得的预测精度对单质汞元素的均方根误差为0.8μg/Nm3,对全汞的均方根误差为0.9μg/Nm3.这样的误差在当考虑到现场采用半连续释放测量(SCEM)方法,由湿法测试模块所产生的峰值误差时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13.
热管传热及散热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热管是一种依靠自身内部液体工质的相变来实现传热的超导热体传热元件,具有传热系数高、温度分布均匀、热响应迅速、结构紧凑、工作可靠及节约能源等优点。近年来研制钢制热管散热器成为我国散热器开发的一个热点。详细论述了高效传热元件热管的传热原理、基本特性、传热性能分析及热管的结构与散热设计,最后简单介绍了热管用于电机领域的散热方法。  相似文献   

14.
2020年脱贫攻坚目标实现之后,中国减贫目标将转向相对贫困问题的解决。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专业理论基础和因人施策的专业方法在相对贫困问题解决中具有可行性。为推进社会工作介入反贫困实践,政府需要在制度建设、平台搭建和保证社会工作的独立性等方面加强配套建设。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稳态热传导问题的有限差分方程,编写了相应的温度场差分计算程序,借此可求得不同恒温边界条件下带内热源的矩形区域内的温度分布,然后采用计算机图形学原理编写了图形显示程序,并将所得离散的温度分布数据转化为相应的图形.最后,基于所得计算图形讨论了相应区域内的热传导特性.  相似文献   

16.
用非傅立叶热传导模型分析层状复合陶瓷结构的温度场,并与单热涂层结构的结果进行比较,同时进一步研究了夹层热物理性能参数对温度场的影响.研究表明:夹层可以有效地减缓内部结构的温度变化,夹层热物理性能参数(如:松弛时间、声速)对结构层的温度场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教育学理论的开放性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学理论的开放性品质是教育学理论品质的核心。历史上的教育学理论都坚持了开放性的理论品质,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自己。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教育学的开放性品质,教育学的开放性理论品质随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问题的变迁而发展。坚持教育学理论的开放性品质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体系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8.
随着能源在社会经济中越来越重要的战略意义,油库大型化的趋势越发明显。大型油罐火灾难以扑灭,同时燃烧产生大量的热会使防火堤因高温而失效。现行防火堤的耐火极限在耐高温温度和耐高温时间上都不能满足大型油罐着火时的安全要求,通过假设条件建立传热模型、防火堤温度的实例计算,为从理论上解决大型油库防火堤耐火性能提升提供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用有限元法对激光钎焊温度场的分析与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激光钎焊金刚石温度场进行了研究,根据温度场传导方程、边界条件、初始条件,利用ANSYS软件做出温度场仿真.采用标准热电偶法测量激光钎焊过程金刚石表面的温度,通过实际测得的一些钎焊过程的温度数据与ANSYS软件做出的仿真分析数据对比发现,利用ANSYS软件能够很好地模拟钎焊过程金刚石表面的温度场,为选择激光钎焊工艺参数,获得良好的钎焊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1 Introduction 1 High temperature air combustion (HTAC) [1] can offer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rmal efficiency, reduced NOx emission and uniform heat flux field. Most of HTAC use the honeycomb regenerative system to preheat the air to a temperature abo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