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数字地球”就是说用数字化的手段,将地球上的环境载入到电脑中,实现多分辨率、三维、乃至多维的对地球的描述。数字地球的核心是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技术体系中最基础的技术核心是“三S”技术及其集成技术。数字地球使人类的生活得以改善,为我们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团结 奋进     
科学和技术是创造未来的力量与途径,在科学和技术进步中,人类将形成新的高尚的一代;地球是人类活动的平台,是人类的立足之地,人类必须爱护地球,善待地球,过分“改造”它,必定会吃到她赐予的“苦果”的,这一点要切切记住。而地球科学则是我们认识地球,处理好与地球关系的基础,归根到底地球科学也应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2):I0015-I0016
科技日报讯这是一个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地球未来的数学模型。如果人类从来没有进行过集约化养殖,地球又是怎样一番面貌。这个“错误”大概算是“马丁利”所作的第一个预测吧。科学家打造“虚拟地球”演绎物种兴衰 可在全球规模上模拟所有生物互动方式 这是一个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地球未来的数学模型。它可以告诉我们,如果所有的蜜蜂消失了,环境会怎么样;大熊猫灭绝后,世界将有什么不同;如果人类从来没有进行过集约化养殖,地球又是怎样一番面貌。这就是微软科学家开发的“马丁利(Madingley)”模型,也是第一个在全球规模上模拟所有生物互动方式的计算机模型。  相似文献   

4.
人类居往在地球上,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大家共同拥有一个地球,而且只有这样一个地球。时至今日;由于人类对资源掠夺性地开发.地球已不堪负重,正向我们敲起了“警钟”,亮出“黄牌”:南极上空的臭氧已减少10%;过量的紫外线损害人的免疫系统.危及人类健康;全球气温上升0.3℃~0.6℃;到本世纪末,地球上已灭绝的动植物可能有100万种;照目前这种趋势发屉下去,美丽的大自然将不复存在,人类的生存将受到威胁。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现代地球科学技术正在深刻、全面地影响到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与人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哲学、军事等社会因素是地球科学技术形成发展的决定力量,地球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物质文明繁荣、精神文明进步、社会生活现代化、社会结构变革等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科学地认识“人地关系”,对于我们树立科学的地球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伸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大陆科学钻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居住的地球的内涵究竟是什么样的?这是人类希望解开的“谜”。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开辟了人类通往宇宙星际的大门,与之相应的“入地”计划正在应运而生。这就是“大陆科学钻探”。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许志琴在《伸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一文中告诉我们:在大陆科学钻探就是一个伸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地壳的构造;还可以为人类寻求能量资源开辟新的前景;还可以探测地球深部流体作用及深部矿产资源的开发以及其它,等等。本文还介绍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的规划情况。  相似文献   

7.
在古老的“智人”50万年前生存的地球上,现代人类建造了众多的城市,创造了各种复杂的语言,并向其它星球发射了探测仪器.我们很难想象这一切会在突然之间消失。但是.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所有物种.如今有99%已经灭绝,科学家们分析和预测地球和人类将面临以下威胁:  相似文献   

8.
沈海军  陈裕 《百科知识》2007,(10X):10-12
火星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承载着人类无数的遐想和希望。如今,这个距离地球1.9亿千米的行星离我们“越来越近”。  相似文献   

9.
在目前已知的宇宙星体中,地球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理教学实践要贯彻“人类要保护这仅有的一个地球”的教学理念,在传授地理知识、培养地理技能和发展智力的过程中,肩负起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如果将来有一天我们与外星智慧文明取得了联系,我们会用什么语言与他们交流和沟通呢?一个意料不到的答案是:全宇宙共通的语言可能是数学语言,届时,人类将可能用数学语言来与外星人交流。事实上,人类在向可能存在的外星人发送信息时已经在这么做了。1972年3月2日发射的“先驱者”10号和1973年4月6日发射的“先驱者”11号探测器各自携带了一张送给外星人的特殊地球“名片”——镀金铝板,这两张名片就有很大一部分用数学的几何和代数语言表达了地球人类的生活情况。例如,名片的左上方两个用横线连接的圆圈,表示宇宙间第1号元素“氢”的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1.
太空中的家     
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在轨运行15年,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国际空间站目前正在组装。它们既是人类从事科学研究的空间实验室,远途空间飞行的中转站,同时也是人类在太空中生活的家。空间站与我们在地球上的家园大相径庭,由于所处的太空环境所致,使得空间站设计得像一件现代艺术作品,它与我们所想像的“家”相去甚远。地球上的家,为我们遮风避雨,而环绕在地球轨道上的房子却要为我们遮挡太阳风,还要经得起  相似文献   

12.
1972年6月5日至16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人类环境会议,通过《联合国环境会议宣言》,并向联大建议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开幕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同年第27届联大接受并通过了这项建议。“世界环境日”确定的意义在于提醒全世界人民注意全球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自觉地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事实上,人类把保护环境上升到如此高的地位,正基于自身家园的深刻危机。地球,这个宇宙中充满诗意的淡蓝色天体早已烟雾缭绕,垃圾遍布。人口的过快增长和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给地球环境带来了诸多严重问题,并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  相似文献   

13.
人类创造了地球生物的历史阶段,人类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根本原因在于人具有高度发达的智力。但是,我们不要以为,和人类同生在地球上的其他动物就没有智力。其实不然,地球上有很多动物其实“聪明”得很呢。我们已经知道,一些动物能够造出绝妙的建筑,如刺鱼的窝、河狸鼠的堤坝和蜜蜂的蜂巢等等。动物的这些巧夺天工的作品真可以大书特书。夜鹭在水塘里捕鱼时,它懂得先捡来一些小树枝投入水中,以吸引鱼儿浮到水面。还有大猩猩在剥某些带刺的果实时,懂得利用树叶把它们包起来以免扎“手”。蝉的幼虫为了防水而分泌出一种黏稠的液体把自己包裹…  相似文献   

14.
严重的竞争者“我们发现了地壳中有个大而怪的‘鼻孔’,它在吸走地球表面的空气”。“地球上若没有空气,那就会是灾难临头啦!”“人们将会窒息,植物将和人类一起死亡……生命也将停止……”。上面这几段话摘自A·别利亚耶夫早在1929年发表的科幻小说《出售空气的人》一书。如今已过了大约60年,再来从技术上验证小说中所描述的事件的可能性或去讨论对人类如此可怕的结局是否会发生是没有意义的。重要的是,这位著名幻想家明显地指出了地球上所有生物对地球大气的状态有着直接的依赖性。人们似乎以为,人类各种活动对周围环境(当然包括大气在内)所产生的一切基本的、最危险的  相似文献   

15.
陈光 《今日科苑》2006,(12):15-16
假如地球上的65亿人口,在明天突然“集体失踪”,那么,重新回到自然怀抱的地球,将会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英国《新科学家》杂志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答案:在我们这个星球上,人类无疑是有史以来最为霸道的物种。在过去短短的数千年里,人类的城市、村庄、农田和牧场,吞噬了这个星球表面l/3以上的陆地。据估计,人类已经攫取了大自然全部产出的40%;与此同时,留下  相似文献   

16.
当前,人类对环境的认识逐步深入,我们必须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科学家、研究人员和发明家都致力于进一步促进绿色地球的目标。下面这十项最有想象力、最迷人的发明为改善人类的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的硬件条件,在改善环境上所发挥的作用也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17.
我们需要创造一个走向生态纪元的社会!这种创造产生手布莱恩·斯维姆和托马斯·柏励所撰写的宇宙故事:“地球共同体的未来,在某种意义上,依赖于人类所做出的决定。人类已经把自己纳入地球过程的遗传密码之中,而且其程度是如此之深。推崇技术纪元的人,把地球看作资源,未来应该增加对地球的利用,所有一切都应该以人类的利益为中心:推崇生态纪元的人,提倡一种新型的人类与地球的关系,地球共同体的整体安宁是其根本的关注。生态纪元的未来可以解决这两者之间所产生的紧张状态。”  相似文献   

18.
“数字地球”是我们星球的虚拟表示.它包含了人类社会在内的所有系统和各种生命形式.并以多维、多尺度、多时相、多层面的信息设施表现出来:其外观是一个基于计算机的地球.具有交互式功能.是我们对真实地球认识的虚拟对照体.及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与认识。  相似文献   

19.
王鲲 《百科知识》2009,(15):15-16
自机器人诞生之初人类便一直存在着“机器人恐惧症”的想法,但机器人真的快征服地球了吗?真正伤脑筋的,是所谓的“人工智能”。但在担心机器人比人类聪明使人类失去存在的必要,或是机器人奴隶反抗人类主人之前,我们先要问的是,人工智能有可能吗?还是先来看看机器人的历史吧!  相似文献   

20.
全球变暖趋势已经成了各国政府和世界科学家们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英国伦敦大学环境科学家比尔.麦克古尔耸人听闻地宣称.如果人类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采取措施拯救地球,那么地球将进入不可逆转的恶性循环中.人类将面临6500万年前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以来最大的“末日式劫难”.为了拯救地球和人类自己.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设想出了解决全球变暖问题的种种“怪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