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开中国近现代图书馆的历史画卷,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这样一位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是他第一个远涉重洋,赴美攻读图书馆学;是他走南闯北,第一个拉开了中国近代新图书馆运动的序幕;是他披肝沥血、含辛茹苦,第一个创办和发展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图书馆学专科学校;……他就是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之父、卓越的图书馆学家沈祖荣先生。然而,有  相似文献   

2.
20世纪新图书馆运动的重新审视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新图书馆运动是由沈祖荣、戴志骞等人发起的一场旨在改变传统图书馆藏书理念、推动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文化运动。这场运动使西方图书馆学理论和技术在中国得以传播和推广,促成了中国现代图书馆学、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机构的诞生和中华图书馆协会的建立,推动了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沈祖荣先生开了我国图书馆学教育的先河,他一生致力于我国图书馆事业,为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一位值得图书馆界永久纪念的先贤。本文对程焕文所著台湾学生书局版《中国图书馆教育之父-沈祖荣评传》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精神是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和图书馆人成长的精神支柱、内在动力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图书馆事业建设和发展的永恒的不朽的精髓.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之父-沈祖荣的一生是为图书馆事业奋斗的一生,是身体力行并不断丰富图书馆精神的一生.<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之父-沈祖荣评传>展示了沈祖荣先生的光辉而伟大的生命历程,弘扬了图书馆精神.  相似文献   

5.
刘应芳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9):145-148
沈祖荣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也是推动图书馆事业本土化的先驱。为解决中国图书馆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沈祖荣提出图书馆学本土化的理念,并在图书分类、编目、图书馆专才教育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对中国图书馆学本土化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民国时期,以沈祖荣、杜定友、刘国钧、李小缘、洪有丰等人为代表的图书馆学家努力建设具有本土特色的图书馆学教育。其在借鉴西方图书馆学教育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图书馆实际情况,对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材使用及师资配备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本土化探索,培养了一批符合中国图馆实际需要的专业人才。这对我国当今处于低符中的图书馆学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初我国图书馆学家在图书馆学本土化中的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介绍了沈祖荣、杜定友和刘围钧等三位图书馆学家在20世纪初我国图书馆学本土化中的贡献,并分析了其对今天我国图书馆学研究者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1开拓和发展了我国档案管理专业教育 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文华图专”)不但是我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摇篮,而且是我国档案管理专业教育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9.
中国图书馆学本科教育的危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图书馆学教育的弊端日渐显露。文章分析了我国图书馆学专业本科教育所面临的种种危机,提出进行图书馆学专业教育体制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谈我国图书馆学专业的可持续教育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图书馆学专业可持续教育是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困难与机遇并存。图书馆学专业可持续教育的对策:发展图书馆事业,深化图书馆学理论研究,改善图书馆学专业课程设置,拓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途径,走出专业教育的小圈子。  相似文献   

11.
沈祖荣沈宝环父子分别为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图书馆学教育先驱,他们的图书馆学教育思想在不同时空下表现出了惊人的相似。沈祖荣沈宝环图书馆学教育思想来源于他们中西结合的教育背景、丰富的图书馆活动实践和图书馆学教育实践,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他们认为图书馆学教育是国家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关键,事关国家的荣辱兴衰;主张图书馆学教育要本土化,提倡通才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多种方法教学,在理论研究、课程设置等方面与时俱进,注重培养图书馆职业精神等,这些思想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构成了较为完整和科学的图书馆学教育思想体系。沈祖荣沈宝环图书馆学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在于:激励学生坚定对图书馆事业的信念,推动图书馆学教育本土化,培养通才式的图书馆员,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学,并为当今图书馆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民初成长起来的第一代图书馆学专家的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沈祖荣等作为我国第一代接受近代图书馆学理论、方法的学者,自欧美留学回国之后,怀着振兴祖国图书馆事业的强烈愿望,在创办我国第一个图  相似文献   

13.
沈祖荣先生(1884.9.11—19772.1),字绍期,英文名Samuel T Y.Seng,湖北宜昌人,图书馆学家,图书馆学教育家,图书馆事业活动家。1911年武昌文华大学文学学士毕业后,追随“中国现代图书馆运动之皇后”——韦棣华女士(Miss Mary Elizabeth Wood),致力发展中国图书馆事业,供职于我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文华公书林,并担任馆长近40年。1914年赴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学校留学,开创了我国赴美攻读图书馆学的先导。1916年学成归国后,发起席卷全国的新图书馆运动。1920年,与韦棣华女士共同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图书馆学教育机构——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学…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图书馆学教育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20世纪初中期初步发展,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初大发展,形成了图书馆学教育地区分布、管理体制、教育形式、水平层次、科类结构体系。1998年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点下降为20个,原因在于受国外图书情报学教育发展趋向的影响,图书馆学教育生存发展的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展望其新世纪的发展,应根据人才的信息结构,明确图书馆学人才必备的核心学科层次、办出专业特色、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5.
论信息时代的图书馆学专业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文在论述了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及其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发展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分析了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6.
我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与职业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我国图书馆学教育机构、图书馆馆长和毕业于图书馆学专业的图书馆员的调查表明:我国图书馆学教育在变革中发展,认为我国图书馆学教育"日渐萎缩"的看法是片面的;图书馆学专业知识是图书馆职业的核心竞争力,"坚守与拓展"是图书馆学教育改革的理想选择;目前图书馆学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基本合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改革的当务之急;图书馆学教育不仅要传授图书馆学专业知识,而且要传播图书馆职业精神;图书馆学教育领域与图书馆实践领域应加强联系与沟通。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17.
我国图书馆学教育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对近年来我国图书馆学教育的进展,包括图书馆学专业教育体系的发展、图书馆学专业的招生与就业、图书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图书馆学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等,进行了概述与分析,并对图书馆学教育未来的发展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8.
我国图书馆学本科教育是图书馆学教育的主体,但目前我国图书馆学本科教育规模在逐渐缩小,出现了所谓图书馆学教育危机。由此引发了笔者对图书馆学教育的战略思考,本文从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定位、图书馆学专业教育规模及质量、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层次及是否应理清图书馆学与相关学科关系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希望图书馆学教育指导部门从全局高度审视和干预图书馆学教育危机。  相似文献   

19.
文华图专是我国第一所图书馆学专门教育机构,不单奠基了我国图书馆学教育,而且在中国图书馆学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系统总结了文华图专的学术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文华图专的历史和图书馆学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20.
我国图书馆学教育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我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20世纪初中期初步发展,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大发展,形成了图书馆学教育地区分布、管理体制、教育形式、水平层次、科类结构体系。1998年图书馆学专业点下降为20个,原因在于国外图书情报学教育发展趋向的影响,图书馆学教育生存发展的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展望其新世纪的发展,应根据人才的信息结构,明确图书馆学人才必备的核心学科层次、办出专业特色,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