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麦克卢汉认为:“任何媒介(亦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的影响,都是由新的尺度引起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  相似文献   

2.
蓝艳华 《出版参考》2013,(15):30-31
网络唤起了蛰伏在个体体内的发表诉求,使被压抑的发表愿望获得宣泄的自由。麦克卢汉说"媒介即讯息"。媒介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源于新尺度的产生。任何一种新的媒介,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媒介即讯息的内涵即意味着"媒介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和对社会内容的准确表达"。由于网络日益成为人们获得信  相似文献   

3.
<正>媒介的技术派和文艺的形式派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人体的延伸》的第一部分——媒介即是讯息——中说:“媒介塑造和控制着人际联系与行动的尺度及方式。”保罗·莱文森则把“媒介即是讯息”,解释为“我们对任何传播媒介的使用产生的冲击力,远远超过它传播的特定内容。”但又说“麦克卢汉认为, 内容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数字技  相似文献   

4.
移动网络舆论场的现状与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克卢汉曾用“媒介即讯息”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高度概括。“所谓媒介即讯息是说:任何媒介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①移动互联网打开了人们感知新型活动领域的大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引进了认知事物的新尺度,开创着新的舆论格局,催生出移动网络舆论场。  相似文献   

5.
从地震报道看媒体角色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社会中的媒体新角色麦克卢汉说,传媒就是人的感官的延伸,媒介即是信息,任何媒介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中国传媒的传统“喉舌“角色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形成的,适应了当时保障社会稳定、传达政策、发展经济的需要,在一个科技不发达、信息传播落后的时代,媒体的影响力是通过它的政府“喉舌“作用发挥的。然而今天,信息科技的发展一日千里,传媒扩大了人的生存  相似文献   

6.
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提出了"媒介即是讯息"的观点,针对人们的麻木性自恋,他进一步阐发了"艺术家"的视角,以迎接电子媒介的挑战,体现了对人类生存本身的真切关怀.  相似文献   

7.
网络唤起了蛰伏在个体体内的发表诉求,使被压抑的发表愿望获得宣泄的自由.麦克卢汉说"媒介即讯息".媒介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源于新尺度的产生.任何一种新的媒介,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媒介即讯息的内涵即意味着"媒介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和对社会内容的准确表达".由于网络日益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它自然会引起社会变革并影响公众观念.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探讨在媒介融合时代期刊编辑如何借用传播理念把握主动权,提出编辑应掌握的技能和具备的素质,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从地震报道看媒体角色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社会中的媒体新角色 麦克卢汉说,传媒就是人的感官的延伸,媒介即是信息,任何媒介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中国传媒的传统“喉舌”角色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形成的,适应了当时保障社会稳定、传达政策、发展经济的需要,在一个科技不发达、信息传播落后的时代,媒体的影响力是通过它的政府“喉舌”作用发挥的。然而今天,信息科技的发展一日千里,传媒扩大了人的生存环境,拓宽了社会空间,  相似文献   

9.
杨丽 《新闻前哨》2008,(2):71-72
媒介形态的变化影响传播讯息的变化。当一种新的媒介兴起并繁荣发展时,与之相对应的讯息便蓬勃发展。同时与旧媒介相适应的讯息迅速边缘化。纸质媒介时代居文学传播领域主导地位的报告文学,受到网络媒介的巨大冲击,迅速衰落。网络媒介的三大特点逐一消解了报告文学的三大魅力。  相似文献   

10.
梁波 《青年记者》2015,(2):19-20
成名于电子时代的马歇尔·麦克卢汉,其理论中流露着诸多新媒体发展的思想,对当下的新媒体发展仍具有借鉴意义。对"媒介"肌肤化和使事情所以然的预言麦克卢汉认为媒介(人的延伸)即万物,万物皆媒介,所有可以与人体发生联系的事物都可以称为媒介。例如衣服是皮肤的延伸,车轮是脚的延伸,书籍是眼的延伸,广播和电视是耳、眼、手的延伸。他强调媒介的特性之一是媒介具有有机体的性质,是人的延伸。媒介的第二个特性是媒介形式与内容的同一性,即著名的"媒介即讯息"论。一切媒介的内容都是另外一种媒介,传播  相似文献   

11.
梁越 《编辑之友》2010,(11):57-58
<理解媒介>(商务印书馆2000年10版)是麦克卢汉的传播学巨著.书中麦克卢汉所谈的"媒介"并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媒体".这个"媒介"的范围更为广阔,它是一切延伸人类器官的工具、技术和活动.在麦克卢汉看来,媒介不仅是空洞的、消极的、静态的信息、知识、内容的载体,也是对信息、知识、内容具有强烈的反作用,且积极的、能动的信息.因此麦克卢汉首要的,也是最著名观点即是"媒介即信息." 这里的"信息"又不同于我们日常在媒体或生活中接收到的信息内容.无论是选择还是放弃,麦克卢汉都不以媒介文本作为考察的对象和内容,而是将媒介本身的特点、效用、影响力与其某些决定性因素当做观察对象.媒介或技术的信息,是由它引入的"人间事物的尺度变化、速度变化和模式变化".  相似文献   

12.
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人的延伸"理论认为,任何媒介都是对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人的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则是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人的延伸"理论并不是严密的科学考察的结论,是建立在"洞察"基础上的一种思辨性的推论.本文是在"媒介即人的延伸"理论的基础上,初探现代传媒对人的延伸.  相似文献   

13.
黄旦 《新闻记者》2022,(2):3-13
本文是对麦克卢汉媒介思想的梳理和解读.从中发现,麦克卢汉的"媒介是人的延伸",意味着媒介与人体的一体化,是技术对肉身的单向度牵拉,重点则是感官,由此带来的心理和社会后果,即是麦克卢汉所谓的"讯息".与此相应,技术特性和人的感知相统一,构成了社会和生活环境.于是就有口头言说时代的原始部落,拼音文字和印刷术所切割的线性的、...  相似文献   

14.
作为20世纪的媒介理论大师,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理论、"地球村"概念的提出,以及对媒介是人的延伸的论断和媒介四定律的论述,在当代社会有现实意义。网络媒介发达的今天,媒介面临形态变化和内容的道德批评。本文结合其理论,就当下的媒介形态文化进行道德批评。  相似文献   

15.
传播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会对社会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影响。从口头传播到文字传播再到电子传播,人类的生活已被媒体层层包裹,媒介的触角已经深入到我们的思维领域。麦克卢汉就此提出了“媒介即是讯息”的理念,这对于把媒介理解为传递讯息的载体的观点来说,无疑是一次翻天覆地的革命。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网络传播的技术手段日益更新,整个世界都被小小的电脑芯片和细细的网线连接在一起,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7,(10):45-50
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讯息"理论经常被人错误的翻译成"媒介即信息",这是因为混淆了"讯息"和"信息",同时也没有准确理解"媒介"的含义。如果我们从符号学视角区分"讯息"和"信息","讯息"就相当于符号的可感知部分,"信息"就是符号携带的意义;如果我们从符号学视角来理解"媒介","媒介"也相当于符号的可感知部分。因此,"媒介即信息"是不符合符号学规律的,这就相当于认为符号的可感知部分就是符号携带的意义;而"媒介即讯息"是符合符号学规律的,因为"媒介"和"讯息"都是符号的可感知部分。并且,从符号学视角理解"媒介即讯息"可以揭示出该理论的深层涵义,即人类的感知、意识、情感、思想不是由单一的媒介技术决定的,而是由作为符号的媒介及其所构筑的符号环境所影响和限定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媒介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媒介与社会现实处于协商、对抗式的关系中,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受众有了更多的主动权,一个突出表现即是参与式传播。文章通过这一线索的梳理,为我们认识媒介和社会建构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范式。  相似文献   

18.
现在谈到麦克卢汉,新闻传播学界无人不晓。而在30年前(1983年)我们知道这个人时,其论点被说成是奇谈怪论。10年后,才有了他的成名作的中文版,即何道宽翻译的《人的延伸——媒介通论》,这是他的代表作,原名应该是《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但为了好卖而被改名。理解媒介》的论述方式按照现在的学术规范来套,似乎算不上理论研究,但麦克卢汉做到了用一种近乎炒作的方式把媒介的人类学意义提炼出来,给后来的媒介环境学派开辟了思路。现在麦克卢汉火了,因为传播科技的急遽发展验证了他的"媒介即讯息"的观点。2013年10月25日,何道宽先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沙龙上谈的第一个话题便是:"麦克卢汉带给  相似文献   

19.
范喆 《新闻知识》2005,(8):56-58
大众传播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会给社会带来一个新的变革,也会开创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新的方式。加拿大名的学麦克卢汉曾这样论述过媒介是人身体的延伸,其中报纸是人眼睛的延伸,广播是人耳朵的延伸,而电视则是全身感觉器官的延伸。正因为电视能给人带来全方位的视听享受,所以它才备受现代人的青睐,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大众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进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报纸到广播到电视再到今天的互联网,传播手段越来越先进,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信息”这一概念,认为任何一种媒介的出现都传达了一个社会来临的信息。在今天的传媒新技术条件下,我们已经迈人了信息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