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4 毫秒
1.
7、月球水冰之谜 1994年,克莱门汀号月球探测器使用双基地雷达对月球进行了探测,根据雷达波反射的数据,估计月球极区的撞击坑(处于太阳照射不到的永久阴影区)中可能存在水冰。1998年,月球勘探者号探测器使用中子谱仪,也对该地区进行了探测,为了进一步证实水冰是否存在,当月球勘探者号完成基本探测任务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布指令让它撞击在可能含有水冰的地区。如果这个地区确实含有大量的水冰,则当月球勘探者号撞击之后的瞬间,将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但是,通过在地面观测站和太空卫星观测,都没有观测到这种现象,因此,月球极区是否有水冰,目前还是一个谜。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现     
黑洞撕星理论预言获实证科学家利用宇宙天文台观测到了罕见的天文景象,一颗质量如太阳般大小的恒星遭遇质量是太阳1亿倍的黑洞“袭击”,恒星虽然逃脱了被黑洞完全吞噬的厄运,但最后仍落得“支离破碎”。这是科学家首次找到超大质量黑洞撕裂恒星的强有力的证据。科学家很早就从理论上预言黑洞会撕裂恒星,但一直未能得到观测结果的证实。美国和欧洲的天文学家分别利用美国宇航局“钱德拉”X射线太空望远镜和欧洲空间局“XMM-牛顿”X射线太空望远镜在一个距地球约7亿光年、代号为“RXJ1242-11”的星系中央,探测到了强大的X射线爆发。天文学…  相似文献   

3.
我国将大力发展空间科学,开展深空探测。我国确立的空间科学发目标是:建立长期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建立自主经营的卫星播通信系统;建立自主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实现载人航天飞行,建立步配套的载人航天工程研制试验体系。我国将陆续发射空间科学实验卫星,建成观测天文卫星系统,形成期运转机制;发射新技术试验卫星,对各种卫星有效载荷及卫星平台等域的新技术进行飞行试验验证;发射月球探测卫星、月球软着陆器、月取样自动返回探测器,对月球能源与资源的分布与规律进行全球性、整性与综合性的探测。建立包括陆地、海洋、气象、环境等系…  相似文献   

4.
彗星大撞击     
2005年1月12日,美国在肯尼迪空间中心把"深入撞击"彗星探测器送上了太空。这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人类航天史上虽多次用航天器对5颗各具特色的彗星进行探测后,第一次直接登陆彗核收集彗星物质进行的研究,也可说是人类上演一场前所未有而又惊心动魄的太空大撞击试验。  相似文献   

5.
①ASPERA传感器用于探测火星外太空的原子、离子和电子,以及从太阳飞向火星的太阳风粒子。科学家猜测,火星表面上的水经过蒸发,上升到火星高层大气中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原子,然后被太阳风吹向外太空。②SPICAM分光计包含两个仪器:紫外线探测器和红外线探测器。前者用于检测火星大气中的臭氧浓度,后者则用于检测火星大气中二氧化碳以及水蒸气的含量。③PFS分光计用于探测火星大气中的气体和尘埃微粒。科学家希望借此探测出一些复杂分子如甲醛等的痕量,并测量出其在不同大气高度的变化情况。依据这些数据,科学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火星的天…  相似文献   

6.
载人航天是人类驾驶和乘坐载人航天器在太空中从事各种探测、研究、试验、生产和军事应用的往返飞行活动.其目的在于突破地球大气的屏障和克服地球引力,把人类的活动范围从陆地、海洋和大气层扩展到太空.更广泛和更深入地认识整个宇宙,并充分利用太空和载人航天器的特殊环境进行各种研究和试验活动,开发太空极其丰富的资源.  相似文献   

7.
美国斯坦福大学已完成引力探测器B的研制任务。此探测器将用卫星载入太空,实施对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创立的广义相对论进行实测和验证。探测器B驶入太空的主要任务是对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两种引力效应予以探查。其一称  相似文献   

8.
2002年7月24日华盛顿美国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向外界宣布了他们最近发明的一种新型放射性材料探测器,这种可移动式X射线探测器可以通过探测微量放射性材料来发现脏弹。这种系统还可以用来查找毒品和其他爆炸物品、非法走私品等。该监测系统于7月23日在华盛顿通过检测。由于ZBackscatter专利技术的引入,使得该系统可以在检测放射源的同时生成X射线图像。美国发明新型脏弹材料探测器  相似文献   

9.
自1981年4月12日航天飞机首次试航成功以后,迄今已有5架航天飞机飞上太空,总共执行了90多次空间飞行任务,有近500人次参加了飞行,完成了众多的空间科研任务,施放和回收了70多颗不同用途的卫星,还向更遥远的太空发射了“麦哲伦”号金星探测器、“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哈勃”天文望远镜……它为人类的太空探索与开拓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10.
2004年9月8日,美国宇航局动用直升飞机拦截“起源”号返回舱的计划宣告失败。由于返回舱的降落伞未能打开,致使该舱坠入在美国犹他州的沙漠里。这一失误,已造成舱中太阳粒子“采集板”损坏,给“起源”号探测太空的使命蒙上了阴影。2001年8月8日,美国的“起源”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并进入太空预定轨道。它的任务是从遥远的天际收集微量太阳物质并带回地球,为科学家提供关于太阳和太阳系形成的信息,从中分析太阳的组成成分,寻找行星诞生的线索。这也是将其命名为“起源”号的原因所在。航天科技人员从“起源”号的使命出发,研制了太阳物质采样装…  相似文献   

11.
火星生命也许不同于地球生命   记者:您认为火星有可能存在生命吗?   麦凯:人类对火星的探测是研究得最多的,而且获得的资料也要比水星和金 星多。因为金星的探测比较困难,表面有很浓密的大气层;而水星条件太严酷了。因为最靠 近太阳。火星虽然比地球寒冷一些,也小一点,但仍是吸引我们人类的一个很重要的星体。 因为在太阳系中,火星是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  相似文献   

12.
随着X荧光检测方法的广泛应用,作为核心的探测器性能显得尤其重要。国内研制的Si(Li)X射线探测器,部分性能指标达到并超过了国外水平,为我国X荧光仪整体性能的提升,打下了良好基础。另外,碲锌镉(CZT)晶体作为一种新型半导体材料,由于原子序数高、禁带宽、密度大,制成低能γ射线和X射线探测器不需液氮冷却就能得到相当好的能量分辨率,且有相当高的探测效率。因此近年来发展迅速。我们实验室已制成Φ8×1.7mm3灵敏体积的CZT探测器,室温22℃下对241Am放射源、59.54keV能量的γ射线能量分辨率可以达到/2.06keV(FWHM)(未使用准直器),连续测量没有极化效应,并且具有很好的长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杨巍 《物理教师》2011,32(5):66-68
“嫦娥2号”探月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为我国探月工程二期揭开了序幕,它主要任务是为“嫦娥3号”实现月面软着陆开展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继续进行月球科学的探测和研究.搭载在“嫦娥2号”上的7种有效载荷,能帮助卫星实现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探测月球物质成分、探测月壤特性、探测地月与近月空间环境等4大科学目标.  相似文献   

14.
“和平”号空间站是世界上唯一在轨运行且时间最长久的载人飞行器,科学家们利用它进行了大量的空间生物学、空间医学、天文学、物理学、空间材料科学与加工等研究和试验,以及地球环境与资源观测,成绩斐然,为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作出了重大贡献. 苏联于1986年2月20日把它的(新一代)空间站“和平”号的核心舱用“质子”(D—1)运载火箭送上了地球轨道.该核心舱重 21t,长13.13 m,乘员为 6人,其轨道高度 300km~400 km,轨道倾角 51. 6度.它由多口对接舱、工作舱和动力舱(又称服务推进舱)组…  相似文献   

15.
据国家航天局发布的消息,从2004年起,我国将正式启动月球探测“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环绕、降落、返回”三个阶段实施。这三个阶段是:①发射月球探测卫星环月飞行,进行遥感探测;②探测器在月球“软着路”;③完成预定任务后,顺利返回。  相似文献   

16.
自1981年4月12日航天飞机首次试航成功以后,迄今已有5架航天飞机飞上太空,总共执行了90多次空间飞行任务,有近500人次参加了飞行,完成了众多的空间科研任务,施放和回收了70多颗不同用途的卫星,还向更遥远的太空发射了“麦哲伦”号金星探测  相似文献   

17.
在2008年春节即将来临时,"中美太空少年"活动在一片鞭炮声和贺岁声中落幕。16名经过层层选拔的中国中学生应邀前往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进行学习交流。在美国的9天里,他们不仅和国际知名空间探测学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还通过"奥德赛号"火星探测器为火星拍照。  相似文献   

18.
不久的将来,你将会听到这样的天气预报:“现在发布2020年×月×日×时至×时太空天气预报。由于太阳活动逐步加强,在太阳表面的380号区域形成了一个活动中心,5级以上大耀斑发生的概率为70%,预计将会放射出强大的X射线和高能粒子流。这段时间内,请中止一切飞船的舱外活动和月面的室外活动……”为什么要进行太空天气预报呢?因为21世纪人类的太空活动会增多,而太阳系行星际空间的状况将对地球和航天器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太阳活动。当太阳表面较大的黑子、耀斑、太阳风出现时,会爆发大量的放射线和高能粒子流。特别是耀斑,一个大…  相似文献   

19.
探测火星的队伍中,将首次出现中国人的身影。中俄联合探测火星项目——俄罗斯“火卫——土壤”探测器和中国探测卫星将于2009年10月携手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火星探测是我国首次开展的地外行星空间环境探测活动,神舟飞船只是飞上几百km的太空,“嫦娥”飞船则要飞38.4万km到月球,“萤火一号”遥远的火星之旅却得走完整整3.5亿km的漫长路程,这是我国深度空间技术和航天器研制水平的飞跃。  相似文献   

20.
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目前已通过研制阶段的试验考核和验证,将于今年10月升空,2010年到达火星并开展科学探测。火星探测项目是继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之后我国又一个重大空间探索项目,也是我国首次开展的地外行星空间环境探测活动,这一项目由我国与俄罗斯合作开展,“萤火一号”主要任务是探测火星附近空间环境,为我国下一步深空探测打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