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德育“无痕”——走向生活化的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与生活是一体的,生活是道德赖以生长的根基。生活化的德育把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它通过营造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师德示范、拓展德育空间,并关注儿童生活的整体性,做到德育“无痕”。  相似文献   

2.
道德与生活是一体的,生活是道德赖以生长的根基。生活化的德育把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它通过营造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师德示范、拓展德育空间,并关注儿童生活的整体性,做到德育“无痕”。  相似文献   

3.
"学生参与式"德育教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育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为达到教学目标和要求,优化教学材料、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的整体性教学设计。“学生参与式”德育教学模式,彰显学生在道德学习生活中的主体参与性,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及道德情感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评价、道德选择能力和实践精神。  相似文献   

4.
在人学视野下,道德是人的道德,生活也是人的生活,德育不仅应该回归生活,更应回归人。“人”不是抽象的道德主体,“生活”也不是抽象的道德母体,道德更不是所谓的“德育内容”。相反,三者是一体相连、密不可分的。人即人的境况;人的境况即人的生活境况;人的生活境况即人的道德境况。德育不应只是传授道德知识的“知性德育”,也不应只是提供可能生活的“生活德育”。我们应改变这种“给予性德育”思维,让人了解人自身的真实境况,从而严肃地进行道德抉择。  相似文献   

5.
反思义务教育品德课程改革,德育需要更明晰地探讨"知识"与"生活"的关系。"回归生活"的德育不能笼统地反对知识,应将对知识学习的认识与对知性德育的批判相区分,德育中的知识学习包括道德知识、关于道德的知识、有助于道德的知识三种类型,并以主体性的道德知识的获得为根本。德育以生活为基础最终要落脚到个体生活经验,个体生活经验是个体道德成长的基础,德育过程需要关注并引导个体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和扩展。由此,道德知识的获得需要个体生活经验的带入,个体生活经验的扩展需要道德价值的引导。德育正是基于"知识"与"生活"的这种关联才可能触碰到个体的内在生命,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引导。  相似文献   

6.
在对知性论道德教育范式的批判与超越中,我国学校德育新范式的建构形成了不同的路向选择.重塑道德知识观和生活育德观,探索当下德育范式建构的新动向,以"知情型--生活化--整体性"德育新范式回归道德教育之本真是指引德育理论与实践,提高德育实效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生活是德育的根基,而不仅是德育的手段,生活与德育具有本体的关系.德育不是“回归”生活,而是“建构”生活;不是回归“现实生活”,而是建构“可能生活”.德育不是建构“所有生活”,而是建构“道德生活”.德育不仅关注道德“生活内容”,而且关注“道德生活方式”.因此,德育就是生活德育,是个体在完整的生活内容中,以道德的生活方式,自觉建构一种道德生活.  相似文献   

8.
伦理与道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伦理是社会关系及其规范秩序,是个体性与普遍性相统一的实体性存在;道德是根据伦理的实体性要求所进行的主体建构,是人们对社会关系所规定之“道理”的认同、接受与内化,它表现为个体的主观意志和内在品质。伦理与道德的不同并不意味着二者存在实质性的冲突和根本性的分歧,二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阐释。然而,当代学校德育放大了二者的区别,在德育内容、德育方式和德育价值观方面都表现出伦理与道德的疏离。这种状况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学生陷入伦理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冲突、公共伦理和个人美德的冲突。为避免这样的冲突,德育应寻求二者的统一,从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和目的论四个方面建构“伦-理-道-德”一体化的德育形态。  相似文献   

9.
以往的德育方法以提高学生道德认识为主,即通过对道德知识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强调道德知识是对大量具体道德情景的概括,认为只要掌握道德知识就可以举一反三地处理生活中相应的道德问题,因而在德育过程中我们采取的主要是说教,注重对学生提出各种要求,缺乏融入生活、融入社会的有效渠道,使人感到沉重而遥远,学生对这种说教式的德育有不同程度的反感情绪,有的学生因此还形成了“双重人格”,他可能已经掌握了道德的有关知识,却会做出某些不道德的行为,令许多德育工作者困惑和深感德育的苍白无力。正因为如此,笔者认为提高德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0.
生活德育课程原型是一种原初的道德教育影响的选择与组织形式。基于知识论视角,生活德育课程原型从关照生活世界中的人出发,尊重主体地位,尊重个体生命,尊重个体在“遭遇性生活”为典型的个性生活中的道德领悟,使个体道德知识成为道德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个体道德叙事日益达成个体对生活的道德觉解,促进个体道德知识的解放,践行一种道德生活的道德教育基本实践形态。从知识论的角度审视生活德育课程原型,有助于深化人们对生活德育的理解与实践认知。  相似文献   

11.
甘肃农业大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创新实践教学形式,形成了以"道德小品"编写排演为主体的多种方式,道德小品题材源自与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相关的道德和法律现象。婚恋情感、择业创业、亲情友情、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与社会公德,违法犯罪等成为小品的主要题材内容,近十年的教学过程证明了该种方式在大学生"立德树人"教育任务落实中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道德”是道德教育有效性的依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陆有铨 《中国德育》2008,(10):23-27
教育者对于“道德”特征的认识和把握,潜在地决定了学校道德教育特殊的性质以及活动的效果。道德的产生和发展在于满足人的生存、生活需要,因此,不能离开人的生存、生活和发展来进行道德教育。道德是指“不是不道德”,它区别于无休止的“更道德”,这是判断学校道德教育是否有效的标准。道德出于人的自觉、自愿,作为外部环境刺激的奖励并不能培养道德,道德教育要慎用奖励。  相似文献   

13.
对“生活即教育”与“教学做合一”关系的两种看法,源于两种不同的假设,一种认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主张全部来自教育实践,一种认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主张有其内在的理论逻辑。这两种看法各有其待解决的理论问题。一种新的看法是,“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德育理论,这种看法要求对“做”的内涵做出全新的解释,即做事与做人相统一。本文从分析陶行知在真伪知识以及真理问题上的看法入手,阐释“追求真理做真人”中,“真”与“真人”的内涵。认为陶行知有自己的德育理论,他的道德境界蕴含在知识与行为相统一的教育理想中,蕴含在通过做事学会做人的德育理想中。  相似文献   

14.
美德作为知识存在具有普遍性,但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科学知识,所以,它作为知识可教是有边界和条件的。只有理解美德作为知识存在的实质以及美德知识的属性,才能领会"美德作为知识可教"的边界和条件。道德教育可以采取灌输、叙事、反思等方式。在道德教育中,当道德的概念和要求与主体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并在实践中统一起来时,这种道德知识的传授方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赵宏义 《中国德育》2006,1(1):14-19
规范约束和意义引领是社会道德的本来内涵,是人生成长和发展的必然关涉,它们是德育应予认真对待和解决好的基本问题。道德的本性不只是单纯的行为规范问题,还包括人生的意义问题;学校德育,不应只注重规范约束,更应注重意义引领;现实德育,过分注重或停留在规范约束上,而弱化意义引领,无益于德育的深化发展和人思想品德的真正发展;现实德育的深化发展和有效展开,必须在观念上和实践上对规范约束和意义引领问题进行有机的整合。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实践”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一种人对人的、具有道德的或政治性的活动。人类的德性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彰显并获得。作为以“类”而存在的人,国家这一共同体是个体道德实践的内在要求。教育则承载着传承人类历史道德理论经验的责任,分析了教育所面临的任务之一就是依靠人类的教育经验和文化精华。在实践中探索重塑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具体道德行为方式,恢复教育的道德传承和实践功能,从而造就具备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根本德性的现代公民。  相似文献   

17.
德育课程具有践行性特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为海南中小学德育课程建设提供了条件,也提出了要求。海南基础教育阶段的德育课程建设可以借鉴日本中小学的体验教育模式,将德育与体验联系起来,重视道德体验的价值,注重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创造能力、劳动观念和集体协作精神,发展学生个性,充实学生的内心世界,体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回归生活"的理念。  相似文献   

18.
具身德育针对传统的"离身"倾向和现象,明确了身体及其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在德育中的不可替代性,能有效克服德育知行脱节现象。本文从具身道德的概念隐喻、具身道德情绪、具身道德情境三个方面论述具身道德领域的脑科学研究前沿成果,为具身德育新理念提供认知神经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校的公民教育在伦理方面以培养公民伦理并通过大学德育进行道德教育,但现实中大学德育的效用并不高。究其原因就在于大学德育的"知行脱节":道德行为不能达到道德认知和行为规范的要求。站在伦理学高度看,人与人相处所存在的行为准则有多种,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能以最基本的"底线伦理"——"不为恶"原则为行为原则就是实现了道德行为,遵循此原则就是从基本道德行为做起进而逐步达到公民伦理要求。大学生公民同样需要从"底线伦理"的行为准则做起以达到公民伦理的高层次要求。因此,要提升大学德育的效用就需要以"底线伦理"为基础进行道德行为约束,以达到"知行统一"的德育目标。高校基于"底线伦理"才可呈现高效用的大学德育的可能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